第22章 一个“稳压器”引发的集体失声

整个工坊,安静得能听见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8*1*y.u.e`s+h~u¢.\c?o,m-

几十名黄字科的炼器大师和精英匠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他们环抱着手臂,用一种“不屑”“讥讽”和“等着看好戏”的目光,看着那个,被他们围在中央的年轻人。

韩不立,站在人群的边缘,感觉自己的手心全是冷汗。

他觉得,自己像是陪着一个,号称能治好皇帝绝症的乡下赤脚医生,来到了太医院接受所有御医的公开会诊。

而陆宣,就是那个赤脚医生。

面对,铁臂翁那充满了挑衅和最后通牒的挑战。

陆宣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或愤怒。

他甚至还对着铁臂翁,极其有礼貌地点了点头。

“可以。”

他说完,便径直地走上前去。

他从自己那个宝贝工具箱里,取出了一副雪白的丝绸手套,慢条斯理地戴上。

然后,他开始了他那让所有在场的“内行”,都看不懂的“诊断”。

他完全无视了,那盏青铜古灯上,那些闪烁着狂暴灵力波动的,上古阵纹。那是所有黄字科匠人,研究了五十年,都无法破解的核心。

他,绕过了它。

他先是拿出了他的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察起了灯身那些,细密的裂纹。

他的眉头,紧锁像是在分析一种罕见的“金属疲劳”样本。

“嗯……裂纹,呈放射状,由内而外。说明其核心曾承受过,极其强大的内部压力。”他在自己的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

然后,他又取出了他那套“听音铜针”。

用一根最细的铜针轻轻地,敲击着那盏古灯中央,那块作为核心的不知名水晶。

“叮……”

一声,极其清脆的,悦耳的声音响起。

他将耳朵,凑了上去,闭上眼睛倾听着那悠长的余音。

“……内部晶体结构,没有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但是其‘固有共振频率’,非常之……狭窄。这导致它的‘稳定性’极差。”

最后,他甚至用一根小刮刀从那早已干涸的灯芯上,刮下了一点点黑色的粉末。

将那点粉末,放在鼻尖,轻轻地,闻了闻。

“……有,不完全燃烧的,碳化物残留。说明曾经供给它的能源,品质非常驳杂不纯。”

他这一套,堪称“法医验尸”般的操作,看得周围的炼器大师们,面面相觑,然后发出了压抑不住的嘲笑声。*卡/卡/小-说~网′ ¢无?错_内.容-

“这……这小子在干嘛?跳大神吗?”

“他不去看阵纹,去研究铜锈?他脑子没问题吧?”

“我看,他根本就是个骗子!一个连聚灵阵都看不懂的外行!”

铁臂翁的脸上,也越来越黑。他感觉自己,被这个小子,给当猴耍了。

“怎么样啊?!陆大顾问!”他的语气里,充满了,不耐烦的讥讽,“可曾从这堆,破铜烂铁里看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物理变化’啊?”

陆宣,放下了手中的工具。

他抬起头极其认真地,看着暴怒边缘的铁臂翁。

然后,他宣布了自己的“诊断结果”。

一个,让整个工坊瞬间,鸦雀无声的,诊断结果。

“翁老先生。”

“你们,和你们的前辈们,可能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

“什么?!”铁臂翁一愣,随即,勃然大怒,“小子!你休得在此,胡言乱语!”

“我没有胡言乱语。”陆宣的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的意思是……”

“这盏灯,它没有坏。”

“放屁!”一个脾气火爆的黄字科匠人,立刻,跳了出来,指着那盏灯,大声反驳,“它灵力狂暴,几近自爆!你眼瞎了吗?!这叫没坏?!”

“不。”陆宣,摇了摇头。

他开始了他那独特的,“科普”。

“它不是坏了。而是它的‘设计’本身就有缺陷。”

“或者说它已经,适应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了。”

他,指着灯身上那些,玄奥的阵纹,用一种产品经理,在分析“竞品”的语气,说道:

“三百年前,根据地字科的卷宗记载。当时,天地间的‘灵气’——也就是我理解的,一种在空间中游离的高纯度的能量——其浓度和稳定性,都远高于现在。”

“所以,这套极其激进的,没有任何‘冗余’和‘缓冲’设计的,其核心的‘高能汇聚阵法’在当时,是完全可以稳定运行的。它的设计,在当时是顶尖的是完美的。”

“但是,现在呢?”

“现在的灵气,其浓度下降了。稳定性,也变得极差。里面混杂了,各种我称之为杂质能量的东西。你们再强行向这个,设计精密的如同‘发动机’的阵法里,注入斑驳不纯的‘原油’……”

他打了一个极其生动的比方。*天~禧?小¢说/网` ,首¢发*“这就像是用一个,只能加‘最高标号’纯净燃油的顶级发动机。你却非要给它,灌一整箱的混杂着泥沙、石子和水的,劣质原油!”

“它不爆缸,它不爆炸,那才真是出了鬼了。”

整个工坊,一片寂静。

所有匠人,都呆呆地,听着陆宣的这番“暴论”。

虽然,他们,听不懂什么“发动机”。

但他们听懂了,那个比喻。就是现在的灵气浓度变低了、变得驳杂了,不适合这个聚灵灯。

“所以……”陆宣,在所有人那目瞪口呆的目光中,做出了最终的结论。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修复’这个已经过时的发动机。”

“而是,在它的‘进油管’前面……”

“给它,加装一个滤网和一个减压阀。”

说完,陆宣竟然真的转身就走。

他,没有再去看那盏价值连城的,上古“聚灵灯”。

他,径直地走到了工坊的角落里。

那里堆着一堆黄字科的匠人们,在炼器失败后,扔掉的废铜烂铁。

在所有匠人那,如同看疯子一般的目光中。

陆宣,蹲下身像个在垃圾堆里寻宝的乞丐,极其认真地翻找了起来。

韩不立,在一旁已经不忍直视了。他觉得,陆宣一定是真的疯了。

“嗯……这个,不错。”

陆宣,从一堆,破碎的法器残骸中,捡起了一小块,只有巴掌大小的,布满了裂纹的浑浊的水晶。

这是一个炼制失败的“探路罗盘”上,拆下来的废弃水晶核心在黄字科看来一文不值。

“还有这个。”

他又,从地上扯了一段,被丢弃的早已氧化生锈的赤铜丝。

最后,他走到一个学徒的桌子前,从人家的废纸篓里,捡起了几张因为画错了符文,而被揉成一团最低级的空白黄纸符。

“这些,就够了。”

他拿着这堆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折不扣的“垃圾”的东西,回到了工作台前。

然后在铁臂翁和所有黄字科匠人,那充满了“你到底要搞什么鬼”的目光中。

动手了。

他的手快得像是一阵风。

先是用一把最普通的刻刀,在那块浑浊的水晶上,极其迅速地刻下了几个,极其简洁的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几何符号。

那些符号不属于任何一种他们认识的阵纹。

“这是,谐振滤波的‘基础阵列’。”陆宣,头也不抬的自言自语。

接着,他将那段,生锈的赤铜丝以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一圈一圈地缠绕在了那块水晶上。

“这个用来,进行瞬时能量的缓冲与释放。”

最后,他将那些被揉成一团的废弃黄纸符重新展开抚平。

他没有在意上面,画错了的符文。

他只是用这些符纸当做绝缘胶带,将整个由水晶和铜丝组成的,古怪玩意儿包裹了起来只留出两个铜丝的线头。

一个看起来极其古怪,极其简陋甚至有些丑陋的“小玩意儿”,就这么诞生了。

韩不立,看着这个,像是,被顽童,胡乱拼凑起来的,东西,忍不住问道:“陆顾问,这……这是何物?”

陆宣,举起手中的“杰作”,脸上,露出了自豪表情。

他为自己的这个即兴创作,赋予了一个极其“科学”的名字。

“灵力滤波器,暨串联式,能量稳压器。”

“一号,实验原型机。”

“……灵力,什么玩意儿?”

铁臂翁,看着陆宣手里那个,丑陋的用垃圾拼凑出来的东西,感觉自己的血压又上来了。

他觉得,自己这五十年,对那盏古灯的研究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灵力滤波器,暨串联式,能量稳压器。”陆宣,极其耐心地,重复了一遍。

然后,他将这个“稳压器”递到了铁臂翁的面前。

“翁老先生。请把它接到‘聚灵灯’的主灵力输入端。”

“你……你……”铁臂翁,指着那个“垃圾”,气得,胡子都在发抖,“你就想用这个,东西来修复上古奇珍?!”

“我说,它没坏,不需要修复。”陆宣,纠正道,“它只是需要一个转接头,来适应一下我们这个灵气质量不太好的新时代。”

“你……”

“你可以试试。”陆宣的语气平静,让铁臂翁,完全无法反驳的,“或者,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铁臂翁,被噎住了。

他看着手中的“垃圾”。

又看了看,那盏折磨了他们黄字科几代人的“废灯”。

最后,他咬了咬牙。

死马,当活马医!

他今天倒要看看,这个小子,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在整个工坊几十双充满了“怀疑”、“嘲讽”和“好奇”的目光的注视下。

铁臂翁,亲自走上前。

他用他那只精巧无比的铁臂,极其笨拙地,将陆宣做的那个,丑陋的“稳压器”,接到了“聚灵灯”的底座上,一个用来输入灵力的接口处。

然后,他深吸了一口气。

将自己的一丝,极其微弱的火属性法力,如同试探一般缓缓地,注入了“稳压器”之中。

下一秒。

让整个黄字科,集体失声。

让韩不立,道心再次崩裂。

让铁臂翁,那只铁臂也僵在半空。

意外,发生了。

那丝,狂暴的火属性法力,在进入“稳压器”的瞬间。

那个由垃圾组成的玩意儿,竟然发出了一阵极其柔和的白光。

紧接着,一股比铁臂翁输入的法力,要精纯稳定至少十倍的,纯净能量从“稳压器”的另一端,缓缓地流出注入到了那盏青铜古灯之中。

那盏,沉寂了百年狂暴了百年的古灯。

在接收到这股精纯能量的瞬间,身上那些原本,还在不受控制地,闪烁的狂暴的阵纹,竟然在一瞬间就平息了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圈又一圈,极其稳定,极其柔和的淡蓝色光晕,从灯身上缓缓亮起。

灯芯处,“噗”的一声轻响。

一朵,极其明亮的,如同一轮明月般的乳白色光辉轰然亮起!

光辉瞬间笼罩了整个巨大的工坊!

所有被这光芒照耀到的人,都感觉自己像是浸泡在了最温暖的温泉里。全身的疲惫,一扫而空,体内的法力都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运转起来!

整个黄字科,鸦雀无声。

落针可闻。

所有,都呆呆地看着那盏,正散发着稳定而神圣光芒的古灯。

看着那个连接在古灯上,极其不协调的丑陋的“垃圾配件”。

最后他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了那个正抱着手臂,一脸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实验原型机”,满意地点了点头的,年轻人身上。

他们,黄字科几代人,研究了五十年的技术天花板。

被,这个男人,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

用,一堆他们扔掉的垃圾。

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