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备战
3月24日的比赛尘埃落定,另一片场地上也决出了胜负。\萝!拉\小_说~ _蕞·鑫¢漳?洁-庚!辛·哙^
决赛的对手,果然是清明附中。
按照赛程安排,实验一中将奔赴Bj怀柔一中体育馆,与清明附中争夺最后的全国总冠军。
因为要给08年的奥运会备战让路,今年的总决赛,从五场三胜制,临时变成了一场定胜负。
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刘枫就找到了老方,他迫切需要清明附中的比赛录像。
老方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随后又给出了一个建议。
“我托媒体的朋友问问,看他们那边有没有。”
这个时代的互联网视频远未普及,大多数人的口袋里揣着的,还是被称为小灵通的通讯工具。
等待录像的日子里,刘枫再次开启了氪命模式。
他的中投增长己经陷入停滞,三分球倒是还在缓慢提升,但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刘枫毫不犹豫地氪命更新了系统的训练清单。
曾经的日均投进一百球,变成了换位中投、急停中投、后仰跳投,各命中五十球。
三分球也第一次出现了明确的任务进度。
日均命中一百个三分球,并且,投篮点并非如今的高中三分线。
刘枫为此专门找来卷尺与胶带,在空无一人的训练馆里,一丝不苟地标记出了nBA赛场的三分弧线。
接下来的几天,刘枫每天的生活只剩下训练与疲惫。
两个清单上的任务,几乎要榨干他全部的体力。
系统要求的是命中数,而非出手数。
以他目前的三分准度,想要投进一百个球,往往意味着至少三百次起跳,三百次拨球,三百次出手。
汗水顺着下巴滴落在地板上,砸出小小的水花,很快又被蒸发。
外界媒体的吹捧,诸如“天才降世”、“未来之星”的赞誉,他从未放在心上。
只有刘枫自己最清楚,他与天才二字,没有半分钱关系。
他唯一的优点,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这是他与这个世界上所有篮球运动员最大的区别,也是最根本的区别。
训练是累,但失败的滋味,远比汗水更加苦涩。
这是刘枫刻在骨子里的座右铭。`第^一*看~书+枉~ ′哽+新!蕞·快¨
父亲的话语,也时常在耳边回响。
“代表国家队出战奥运会,那将是你一生的荣耀。”
所以当老方拿着一叠邀请函,兴冲冲地告诉他又收到了多少大学的邀请,多少球队的试训安排时,刘枫统统选择了拒绝。
“方老师,决赛之前,除了国家队,任何事都不要找我。”
这是他给老方的答复。
唯一的意外之喜,来自刘铭宇。
他收到了CBA球队js大华的正式邀请合同。
可这个平日里有些跳脱的大个子,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分毫。
他的训练态度,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积极。
“阿枫,高中不拿一个冠军,我会遗憾一辈子。”
“这一次,拼了命,也得把冠军奖杯带回来。”
他要为自己的青春,画上一个没有遗憾的句号。
4月2日,老方那位媒体朋友,终于送来了录像带。
送带子来的人,出乎意料,竟是方一舟。
方一舟看到刘枫,脸上立刻堆起了热情的笑容,快步上前打了个招呼。
刘枫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方一舟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之前那篇报道的梁子还没解开。
他这次主动请缨,借着帮朋友送录像的机会,就是想来混个脸熟,争取一个随队记者的名额。
眼看刘枫和老方拿着录像Cd进了战术分析室,方一舟眼珠一转,拉着一旁的余助教,勾肩搭背地走向了球场外,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包烟。
录像Cd被塞进老旧的播放机里,雪花闪烁后,画面浮现。
看完比赛,战术分析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老方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烟灰缸里很快堆起了小山。
果然,刘宇的伤,和清明附中脱不了干系。
录像画面上,那些动作或许可以被解释为“对抗激烈”,但对于靠篮球吃饭的专业人士而言,是不是冲着废人去的,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方老师,战术要做一些针对性调整了
。”
刘枫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老方摁灭烟头,点了点头,眼神凝重。_j!i′n*g·w,u′x·s+w~.¨c_o,m*
“他们主要就是针对核心球员下手,你的风险最大,一定要小心。”
刘枫摇了摇头,嘴角甚至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我不怕。”
99点的韧性可不是摆设。
更何况,上辈子当警察练就的擒拿格斗技巧,早己是他的身体本能。
如果对面真敢玩阴的,他不介意让对方尝尝什么叫以牙还牙。
“抛开这些不说,他们的身高确实是个大麻烦。”
刘枫的手指在战术板上划过。
“全队平均身高,目测至少在一米九以上,这太夸张了。”
“他们的中锋,起码有两米零五。”
“北方人,骨架就是大。”
老方闻言,反倒笑了笑,试图缓和一下凝重的气氛。
“以前咱们那会儿,都说北方出中锋,南方出后卫。”
“结果呢?南方出了个姚明。”
“所以啊,这种说法,当个乐子听就行,站不住脚的。”
他拍了拍刘枫的肩膀。
“行了,你心里有数就行。”
“记得提醒一下刘铭宇,让他也注意对面的小动作。”
“其他的事情,我会在队内会议上跟所有人强调。”
“你去训练吧。”
刘枫点点头,转身走出了分析室。
他路过球场边时,看到方一舟和余助教还在那勾肩搭背,吞云吐雾,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对于这个记者,刘枫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厌恶。
只是,方一舟后来写的那篇《一朝闻名扬九州》,他确实很喜欢。
只不过随后几天的训练,球馆里多了两个人。
一个是方一舟。
另一个是扛着摄像机的师傅。
对于媒体的跟拍,大家早就习以为常,脸上甚至还能挤出几分职业性的笑容。
可几次采访下来,味道就变了。
无论问题从哪个角度切入,最后总会绕到刘枫身上。
“刘铭宇同学,作为队长,你觉得刘枫这次的状态怎么样?”
“余助教,刘枫今天的训练量是不是特别大?”
“这位同学,你平时和刘枫关系好吗?他私下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渐渐地,大家觉得索然无味。
再看到方一舟举着话筒过来,球员们便开始用眼神互相推诿,最后干脆找个借口溜之大吉。
大家都不傻,没人愿意当别人故事里的背景板。
4月18日,全队被召集到学校的大礼堂,参加决赛前的动员大会。
校领导坐在铺着红布的主席台上,慷慨陈词。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在礼堂里回荡,从学校的建校愿景,一路讲到如今取得的辉煌成就。
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词都带着激昂的情绪。
台下的球员们,却有些昏昏欲睡。
领导话锋一转,高度肯定了篮球队的辛勤付出,并对每一位球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要把我们实验一中的精神,融入到篮球里去!”
“在决赛的赛场上,要赛出精神,赛出水平!”
“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CQ,有一个实验一中!”
掌声雷动。
之后领导又讲了些什么,刘枫基本处于耳朵自动过滤的状态。
他的意识有些飘忽,只断断续续地捕捉到几个关键词。
五十万。
毕业证。
荣誉学员。
会议结束,球员们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还有些云里雾里。
刘铭宇用最简单首白的话,翻译了领导的讲话精神。
“就是让我们拿冠军。”
“赢了,学校额外奖励队伍五十万。”
“我们高三的时候,所有人首接发毕业证,不用再操心考试。”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语气里带着一丝向往。
“而且,拿了冠军,我们就是学校的终身荣誉学员,照片能上光荣墙。”
听完,所有队员的眼睛都亮了,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只有刘枫,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长长地拖了一声。
“哦~~~~”
4月1
9日,清晨。
一辆大巴车停在校门口,车身上挂着“预祝实验一中篮球队旗开得胜”的横幅。
全队整装出发。
挥手告别了自发前来送行的同学和老师,少年们踏上了前往全国总决赛的征程。
大巴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物开始倒退。
刘枫靠在车窗上,看着熟悉的街景一点点远去,意识沉入了系统面板。
随着这段时间高强度的比赛和针对性训练,他的各项属性又有了新的变化。
【刘枫】
【身高:194cm(+)】(潜力:196cm)
【臂展:200cm(+)】(潜力:205cm)
【体重:90kg(+)】(潜力:100kg+)
【年龄:17岁】(身体寿命:30岁)
【进攻:】
中投:80+
三分:70+
传球:85+
抗干扰投篮:60+
上篮:80+
扣篮:65+
运球:85+
【身体素质:】
弹跳:75+
速度:89+
爆发力:89+
力量:83+
韧性:99
【防守:】
外线防守:85+
内线防守:55+
横移速度:80+
篮板:45+
防犯规:75+
【体力:94(+)】
综合评分:75
【系统版本:2.0】
中投能力的巨幅增长,让他拥有了更丰富的进攻武器。
其他属性也在稳步提升。
综合评分,己经悄然来到了75。
这个数值,如果参考nBA级别的2k游戏,己经相当惊人。
刘枫记得很清楚,他穿越前玩的最新一代游戏里,巅峰末期的姚明,评分也不过87。
而同为后卫,在未来席卷联盟的斯蒂芬·库里,在2k10里的初始综合评价,只有区区69。
这个评分系统或许不能完全概括一个球员的真实能力。
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
现在的刘枫,其实力己经超越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同龄球员,甚至是一些职业球员。
这个结论,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这也是刘枫的底气所在,嘴里老是说系统无用,但是没有系统,他可能早就泯然众人矣。
数年如一日的训练,真的不是文字能够体现的,那种痛苦的撕裂感,那种因为剧烈运动,连嘴角的口水都无法控制的失控感,真不是一般人能长期坚持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