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说小爷的坏话?风歌且行
104. 第 104 章 陆书瑾最喜欢坐在门槛……
小
大
陆书瑾最喜欢坐在门槛边上, 往天上看。
当然主要原因也是这个院子实在是太小,出了房门统共也就七八步的距离,院子里同时站三个人, 就会显得拥挤。
所以陆书瑾很少出门,但也不会长时间呆在房中。
她所居住的小屋子跟正常房屋不同,没有正常的高度, 更像是一个堆放柴火和煤炭的小库房。
里面没窗子, 一面靠着宅中外墙, 堆放着一个十分腐朽破旧的书柜,上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籍。
一关上门,房中就没有半点光亮,所以陆书瑾不喜欢呆在那个地方, 每日一醒,她就打开门坐在门槛上。
她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看天, 仰着头往上面看。
晴天时,整个天空无比湛蓝,白云朵朵作为点缀,偶尔飞过的鸟则被陆书瑾视作意外惊喜。
她有着超出常人的耐心,坐在门槛上一整日,数着今日飞过头顶的鸟有几只。
阴雨天时,整片天空都灰蒙蒙的, 像覆上了一层暗灰色的纱,厚重的乌云大片堆积,不多时雨水便落了下来。
陆书瑾原本不喜欢阴雨天。她喜欢太阳, 喜欢热烈而灿烂的光,喜欢所有明亮且温暖的东西。
更不喜欢太阳落去,黑夜的到来。
因为每当夜晚降临, 她的世界就黑暗了,只能借着门框边那微弱的月光来照明。
被姨母王氏派来的丫鬟叫秋荣,年长陆书瑾三岁,身上没几两肉,看着很瘦。
她话很少,也不怎么搭理陆书瑾,每日来三次送饭食,早上拿走陆书瑾换下的衣裳,晚上再送回来。
她每次来的时候,都能看见陆书瑾坐在檐下往天上看,也不知道在瞧什么。
秋荣虽然不跟她说话,但在心里多少是有些可怜她的。
毕竟她连丫鬟都不如,或许丫鬟还能吃上一口热饭,能去想去的地方,能够去看看别处的天空。
而她只能在这座宅院之中,像被囚困的鸟,只能日复一日地朝外面眺望。
九岁那年,三月初九,这一日陆书瑾记得很清楚。
她拿出攒了许久的铜板递给秋荣,托她给自己买一根蜡烛回来。
当日夜晚,秋荣带回来一根蜡烛。
从那个早春之后,陆书瑾的漫漫长夜有了光。
四岁刚进柳宅时,柳宣力请了私塾教习家中的儿女,陆书瑾跟着学了一段时间,认了字,后来的漫长岁月之中,她就与灯台为友,与房中的废旧书籍为伴。
十六岁的陆书瑾很瘦小,风一吹就要倒的模样,那双眼睛又黑又亮,常年泡在书卷里,让她有一股极为沉淀的气质,安宁文雅。
柳宣力那时正要与镇上卖玉发家的王氏生意往来,逢王家给长子寻媒,他便正想起家中还养着一个毫无干系的陆书瑾,如今十六岁,正是婚嫁的年龄,于是立即要与王氏结亲家。
陆书瑾到底是个年轻姑娘,除却羸弱瘦小之外,其他的样样都好,从脸上瞧去更是个美人,王家甚是满意,王瘸子亦没有任何异议。
聘礼定亲,这桩婚事你来我往人人满意,没有一人过问新娘子的想法,陆书瑾看在眼中,冷在心里。
逃跑一事也并非她一人的计划。
丫鬟秋荣与宅中一个小厮两情相悦,私定终身,听闻陆书瑾要出嫁,明白自己届时也会陪嫁过去,成那王瘸子的侍婢,自然是一百个不情愿。
思来想去,她便在一个暴雨连天的夜晚推开了陆书瑾的房门,让她逃。
陆书瑾逃了,在震耳欲聋的雷声和瓢泼的大雨中,她乘着夜色而出,在黑暗之中一个劲儿地往前跑,仿佛奔向世间尽头之处。
但是很快,身后响起了马蹄声,还有穿透暴雨传来的叫喊。
喊的是她的名字。
陆书瑾用尽全力向前奔跑,马蹄却还是朝着她的后背快速逼近,直到几乎落在了后脑勺边。
密布的雷在头顶上炸响,巨大的声响将陆书瑾吓了一跳,她身子一抖,猛地从梦中惊醒。
意识还朦胧,眼睛还没睁开的时候,忽而一个温暖的怀抱覆过来,柔和的力道揽在她的背上,将她整个都拥进了怀中。
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埋到了她的颈窝里,往她耳边蹭。
而后炽热的呼吸洒下来,笼在耳朵尖上,慵懒的声音就钻进耳中,“被吓到了”
陆书瑾睁开惺忪的双眼,就看到萧矜整个人半蜷着身子,将她抱住,身子紧紧贴在一起,分明是一个充满不安的依赖姿势,却给了陆书瑾莫大的安心。
她迷迷糊糊,伸手抱住了萧矜,刚睡醒的嗓子还十分喑哑,“被噩梦吓到了。”
萧矜在她侧颈落下轻吻,“什么噩梦”
“梦到了从前。”陆书瑾往他怀里钻,“被困在黑漆漆的牢笼之中夜以继日的那些岁月,后来我逃走了,却又被抓回去,很可怕。”
萧矜的吻从脖子往上,落在她的耳边,更加用力,语气里带着心疼,“我早就说过应该好好收拾那家人,你又不允。”
陆书瑾笑了笑,“不过是梦境而已,已经翻过的岁月,无论如何都过去了,且柳宣力去年生意大赔,嫡子滥赌,如今也已倾家荡产,不值得再提起。”
萧矜轻轻哼了一声,虽仍然不满,但到底没继续这个话题说。
陆书瑾心中自有分明,当年她一笔账清算了养之恩,就再没与柳家往来。
去年柳宣力生意赔得掏空家底,走投无路之下想起了如今是萧氏少夫人的陆书瑾,便匆匆去了云城萧府求见陆书瑾。
却不知陆书瑾这几年一直在京城,柳宣力寻人不得要硬闯,最后被打了一顿赶走。
萧矜拿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去找了陆书瑾,问她的意思,陆书瑾只说不认识此人,下次他若再去萧府便再打走就是了。
在她心里,已经没有姨母这号亲戚,更遑论什么姨夫柳氏。
十七岁那年,陆书瑾跟随萧矜来到京城。
她见到了传闻中半生戎马的大将军萧云业,年过半百的大将军,见到她的时候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半点架子都没有,尤其啰嗦好问,逮着陆书瑾问东问西,最后还是萧矜将人劝走。
萧云业将办女子书院的所有特权都交给了陆书瑾,由她自己挑选地段,与工匠商讨如何建造,亲自挑选能够在其中授课的女夫子。
忙活了大半年的时间,京城头一座女子书院建成,被命名为“书径学府”。
取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女子学府招收的第一位女夫子,就是叶芹。
陆书瑾亲自写的邀帖,郑重地递到叶芹的手上,叶芹开心极了,拿着邀帖翻来覆去地看,最后还是落下了泪。
她抹着眼泪说“我知道我笨,什么事都做不好,所有人都不准我去做那些事,但只有你教我识字,教我念书,如今我终于也能教别人了”
陆书瑾心间一片柔软,将她拥进怀中,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
十八岁开春,女子学府正式开始招生。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陆书瑾遭受了很多非议,招揽不到任何女学生,萧氏在朝中也受了不少弹劾。
但萧氏权柄遮天,如今在朝中无一家族能与之相提并论,再多的弹劾送上去也犹如石沉大海,皇帝视若无睹。
萧云业为了儿媳妇也操碎了心,办了不下十场饭局,与一众朝臣喝得天昏地暗,称兄道弟,卖足了人情,才将这议论纷纷的弹劾给压了下去。
萧家的面子值钱,人情一旦欠出去便是十分难还的,萧家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却仍是大力支持陆书瑾的女子学府。
萧矜更是夜夜给陆书瑾鼓励,为此事奔波忙碌,还要时时小心保护她的安危,如此持续了好一段日子,陆书瑾的女子学府总算开课,招了年龄最小五岁,最大三十的女子,由她和叶芹亲自授课。
隔年,来女子学府报名的女学生多了一倍不止,萧矜怕累到陆书瑾,就又找了两个女子来教书。
陆书瑾想起杨沛儿也是识字的,便也与她传信,问她是否愿意来京城。
杨沛儿得知她办了女子学府,立即收拾包袱上京,成为女夫子之一。
女子学府的事情有萧家在后面撑腰,办起来要顺利得多,不过两年的时间,学府的规模就逐渐扩大,走上正轨。
萧矜二十岁那年,升至三品官,大办冠字宴,连皇帝都亲自来参加。
萧云业为他冠字为辞月。
意为辞夜,漫漫长夜而过,便是无边璀璨的黎明,是新生,也是希望。
冠字之后的萧矜一刻都等不了,叫嚷着要与陆书瑾成亲。
前两年他头上两个兄长都还未成家,萧矜作为幺子,自然没有越过兄长先成家的道理。
但给陆书瑾名分,堂堂正正叫陆书瑾一声夫人这件事是萧矜心头上的头等大事,他这两年没少折腾兄长,直到年前二哥娶了妻。
冠字礼一过,萧府就开始张罗嫡子的大婚。
陆书瑾没爹娘,在京城也没有家,花轿从萧府抬出去,唢呐高响,喜糖撒了整整一路,后面坠着长长的嫁妆,在京城转了一圈,被风风光光地又迎进了将军府。
萧矜一身喜袍,赤红的金冠戴在头上,坐在马背上笑得灿烂,时不时回头看一眼花轿。
陆书瑾着红装,凤冠霞帔,坐在花轿里晃了一路,被萧矜抱着下的花轿,扇子遮不住耳边的红,在一众欢笑吵闹的声中拜堂。
从前的陆书瑾只是柳宅之中被王氏常常遗忘的外甥女。
现在的陆书瑾是学府的女夫子,是叶芹杨沛儿的朋友,是萧云业的儿媳妇,是两个兄长的弟妹,是萧矜的妻。
日后她还会有更多的身份,人生所有空缺都将被一一填满,成为别人生命中重要的人,成为不可或缺的唯一。
“下雪了。”萧矜在她唇边落下一吻,低低问道“要起来看雪吗”
陆书瑾揉了揉眼睛,笑说“当然。”
往年的雪只有她自己看的时候,陆书瑾坐在门边顶着寒风都要看。
往后的雪有人作陪,她更不想错过任何一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当然主要原因也是这个院子实在是太小,出了房门统共也就七八步的距离,院子里同时站三个人, 就会显得拥挤。
所以陆书瑾很少出门,但也不会长时间呆在房中。
她所居住的小屋子跟正常房屋不同,没有正常的高度, 更像是一个堆放柴火和煤炭的小库房。
里面没窗子, 一面靠着宅中外墙, 堆放着一个十分腐朽破旧的书柜,上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籍。
一关上门,房中就没有半点光亮,所以陆书瑾不喜欢呆在那个地方, 每日一醒,她就打开门坐在门槛上。
她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看天, 仰着头往上面看。
晴天时,整个天空无比湛蓝,白云朵朵作为点缀,偶尔飞过的鸟则被陆书瑾视作意外惊喜。
她有着超出常人的耐心,坐在门槛上一整日,数着今日飞过头顶的鸟有几只。
阴雨天时,整片天空都灰蒙蒙的, 像覆上了一层暗灰色的纱,厚重的乌云大片堆积,不多时雨水便落了下来。
陆书瑾原本不喜欢阴雨天。她喜欢太阳, 喜欢热烈而灿烂的光,喜欢所有明亮且温暖的东西。
更不喜欢太阳落去,黑夜的到来。
因为每当夜晚降临, 她的世界就黑暗了,只能借着门框边那微弱的月光来照明。
被姨母王氏派来的丫鬟叫秋荣,年长陆书瑾三岁,身上没几两肉,看着很瘦。
她话很少,也不怎么搭理陆书瑾,每日来三次送饭食,早上拿走陆书瑾换下的衣裳,晚上再送回来。
她每次来的时候,都能看见陆书瑾坐在檐下往天上看,也不知道在瞧什么。
秋荣虽然不跟她说话,但在心里多少是有些可怜她的。
毕竟她连丫鬟都不如,或许丫鬟还能吃上一口热饭,能去想去的地方,能够去看看别处的天空。
而她只能在这座宅院之中,像被囚困的鸟,只能日复一日地朝外面眺望。
九岁那年,三月初九,这一日陆书瑾记得很清楚。
她拿出攒了许久的铜板递给秋荣,托她给自己买一根蜡烛回来。
当日夜晚,秋荣带回来一根蜡烛。
从那个早春之后,陆书瑾的漫漫长夜有了光。
四岁刚进柳宅时,柳宣力请了私塾教习家中的儿女,陆书瑾跟着学了一段时间,认了字,后来的漫长岁月之中,她就与灯台为友,与房中的废旧书籍为伴。
十六岁的陆书瑾很瘦小,风一吹就要倒的模样,那双眼睛又黑又亮,常年泡在书卷里,让她有一股极为沉淀的气质,安宁文雅。
柳宣力那时正要与镇上卖玉发家的王氏生意往来,逢王家给长子寻媒,他便正想起家中还养着一个毫无干系的陆书瑾,如今十六岁,正是婚嫁的年龄,于是立即要与王氏结亲家。
陆书瑾到底是个年轻姑娘,除却羸弱瘦小之外,其他的样样都好,从脸上瞧去更是个美人,王家甚是满意,王瘸子亦没有任何异议。
聘礼定亲,这桩婚事你来我往人人满意,没有一人过问新娘子的想法,陆书瑾看在眼中,冷在心里。
逃跑一事也并非她一人的计划。
丫鬟秋荣与宅中一个小厮两情相悦,私定终身,听闻陆书瑾要出嫁,明白自己届时也会陪嫁过去,成那王瘸子的侍婢,自然是一百个不情愿。
思来想去,她便在一个暴雨连天的夜晚推开了陆书瑾的房门,让她逃。
陆书瑾逃了,在震耳欲聋的雷声和瓢泼的大雨中,她乘着夜色而出,在黑暗之中一个劲儿地往前跑,仿佛奔向世间尽头之处。
但是很快,身后响起了马蹄声,还有穿透暴雨传来的叫喊。
喊的是她的名字。
陆书瑾用尽全力向前奔跑,马蹄却还是朝着她的后背快速逼近,直到几乎落在了后脑勺边。
密布的雷在头顶上炸响,巨大的声响将陆书瑾吓了一跳,她身子一抖,猛地从梦中惊醒。
意识还朦胧,眼睛还没睁开的时候,忽而一个温暖的怀抱覆过来,柔和的力道揽在她的背上,将她整个都拥进了怀中。
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埋到了她的颈窝里,往她耳边蹭。
而后炽热的呼吸洒下来,笼在耳朵尖上,慵懒的声音就钻进耳中,“被吓到了”
陆书瑾睁开惺忪的双眼,就看到萧矜整个人半蜷着身子,将她抱住,身子紧紧贴在一起,分明是一个充满不安的依赖姿势,却给了陆书瑾莫大的安心。
她迷迷糊糊,伸手抱住了萧矜,刚睡醒的嗓子还十分喑哑,“被噩梦吓到了。”
萧矜在她侧颈落下轻吻,“什么噩梦”
“梦到了从前。”陆书瑾往他怀里钻,“被困在黑漆漆的牢笼之中夜以继日的那些岁月,后来我逃走了,却又被抓回去,很可怕。”
萧矜的吻从脖子往上,落在她的耳边,更加用力,语气里带着心疼,“我早就说过应该好好收拾那家人,你又不允。”
陆书瑾笑了笑,“不过是梦境而已,已经翻过的岁月,无论如何都过去了,且柳宣力去年生意大赔,嫡子滥赌,如今也已倾家荡产,不值得再提起。”
萧矜轻轻哼了一声,虽仍然不满,但到底没继续这个话题说。
陆书瑾心中自有分明,当年她一笔账清算了养之恩,就再没与柳家往来。
去年柳宣力生意赔得掏空家底,走投无路之下想起了如今是萧氏少夫人的陆书瑾,便匆匆去了云城萧府求见陆书瑾。
却不知陆书瑾这几年一直在京城,柳宣力寻人不得要硬闯,最后被打了一顿赶走。
萧矜拿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去找了陆书瑾,问她的意思,陆书瑾只说不认识此人,下次他若再去萧府便再打走就是了。
在她心里,已经没有姨母这号亲戚,更遑论什么姨夫柳氏。
十七岁那年,陆书瑾跟随萧矜来到京城。
她见到了传闻中半生戎马的大将军萧云业,年过半百的大将军,见到她的时候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半点架子都没有,尤其啰嗦好问,逮着陆书瑾问东问西,最后还是萧矜将人劝走。
萧云业将办女子书院的所有特权都交给了陆书瑾,由她自己挑选地段,与工匠商讨如何建造,亲自挑选能够在其中授课的女夫子。
忙活了大半年的时间,京城头一座女子书院建成,被命名为“书径学府”。
取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女子学府招收的第一位女夫子,就是叶芹。
陆书瑾亲自写的邀帖,郑重地递到叶芹的手上,叶芹开心极了,拿着邀帖翻来覆去地看,最后还是落下了泪。
她抹着眼泪说“我知道我笨,什么事都做不好,所有人都不准我去做那些事,但只有你教我识字,教我念书,如今我终于也能教别人了”
陆书瑾心间一片柔软,将她拥进怀中,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
十八岁开春,女子学府正式开始招生。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陆书瑾遭受了很多非议,招揽不到任何女学生,萧氏在朝中也受了不少弹劾。
但萧氏权柄遮天,如今在朝中无一家族能与之相提并论,再多的弹劾送上去也犹如石沉大海,皇帝视若无睹。
萧云业为了儿媳妇也操碎了心,办了不下十场饭局,与一众朝臣喝得天昏地暗,称兄道弟,卖足了人情,才将这议论纷纷的弹劾给压了下去。
萧家的面子值钱,人情一旦欠出去便是十分难还的,萧家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却仍是大力支持陆书瑾的女子学府。
萧矜更是夜夜给陆书瑾鼓励,为此事奔波忙碌,还要时时小心保护她的安危,如此持续了好一段日子,陆书瑾的女子学府总算开课,招了年龄最小五岁,最大三十的女子,由她和叶芹亲自授课。
隔年,来女子学府报名的女学生多了一倍不止,萧矜怕累到陆书瑾,就又找了两个女子来教书。
陆书瑾想起杨沛儿也是识字的,便也与她传信,问她是否愿意来京城。
杨沛儿得知她办了女子学府,立即收拾包袱上京,成为女夫子之一。
女子学府的事情有萧家在后面撑腰,办起来要顺利得多,不过两年的时间,学府的规模就逐渐扩大,走上正轨。
萧矜二十岁那年,升至三品官,大办冠字宴,连皇帝都亲自来参加。
萧云业为他冠字为辞月。
意为辞夜,漫漫长夜而过,便是无边璀璨的黎明,是新生,也是希望。
冠字之后的萧矜一刻都等不了,叫嚷着要与陆书瑾成亲。
前两年他头上两个兄长都还未成家,萧矜作为幺子,自然没有越过兄长先成家的道理。
但给陆书瑾名分,堂堂正正叫陆书瑾一声夫人这件事是萧矜心头上的头等大事,他这两年没少折腾兄长,直到年前二哥娶了妻。
冠字礼一过,萧府就开始张罗嫡子的大婚。
陆书瑾没爹娘,在京城也没有家,花轿从萧府抬出去,唢呐高响,喜糖撒了整整一路,后面坠着长长的嫁妆,在京城转了一圈,被风风光光地又迎进了将军府。
萧矜一身喜袍,赤红的金冠戴在头上,坐在马背上笑得灿烂,时不时回头看一眼花轿。
陆书瑾着红装,凤冠霞帔,坐在花轿里晃了一路,被萧矜抱着下的花轿,扇子遮不住耳边的红,在一众欢笑吵闹的声中拜堂。
从前的陆书瑾只是柳宅之中被王氏常常遗忘的外甥女。
现在的陆书瑾是学府的女夫子,是叶芹杨沛儿的朋友,是萧云业的儿媳妇,是两个兄长的弟妹,是萧矜的妻。
日后她还会有更多的身份,人生所有空缺都将被一一填满,成为别人生命中重要的人,成为不可或缺的唯一。
“下雪了。”萧矜在她唇边落下一吻,低低问道“要起来看雪吗”
陆书瑾揉了揉眼睛,笑说“当然。”
往年的雪只有她自己看的时候,陆书瑾坐在门边顶着寒风都要看。
往后的雪有人作陪,她更不想错过任何一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