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25)
就这样她自己当了回红菇收购商。
至于价钱在市面上普通红菇的收购价上添了两成。
舅舅家的红菇品相更好卖贵点完全说得过去。
这次来看外婆她顺便把钱带来了。
“舅妈这是红菇的钱。您别说给我吃的那么多我哪儿吃得完啊我帮你卖了五斤。”
李阿香起初不肯接觉得怪难为情的。
山里捡的野菌子无非就是花了些工夫晒晒干哪值当外甥女特地送钱来。
可徐茵硬要给还说这次不收那以后他们家的东西她都不收了。
“你这孩子”李阿香嗔睨她一眼撩起围裙擦了擦手无奈地接过了钱。
拿到手上时觉得不对劲低头一看:“嚯怎么这么多?”
“不多就是城里正常的收购价。舅妈你以前肯定被那些人压价了。稍微压点就算了毕竟他们上门来收路费、运费什么的都要钱但如果压得狠你攒着回头我帮你捎出去卖。”
听徐茵这么说李阿香点点头。
两者一对比她才知道以前卖的有多廉价简直便宜了那帮黑心肝的中间商。
难怪那些人每次来嘴上说着“不挣钱”、“搞不好还得搭运费进去”实际要是真不挣钱何必那么积极地年年来?
以前是他们傻没想通里头的弯弯绕绕。
“多亏茵茵你不然我们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李阿香气呼呼地说。
“难怪今年他们上门来收我说不卖要留着送人他们劝了我好久。还说给我涨点价只要我别跟其他人家说……我呸下次再见到他们一定揭穿他们的真面目太可恨了这么多年占了我们多少便宜哦”
徐茵安抚地拍拍她的手:“舅妈下回干脆你和舅舅自己来不经他们的手。这事说来也简单组织几个人赶在那帮人上门之前把乡亲们手里闲置的山货收拢起来挑去城里卖。虽说出去一趟不容易但肯定比上门收的挣得多。你们出力多适当多分点乡亲们也不会说什么。”
李阿香越听眼睛越亮:“对呀零星一点点挑出去卖不划算但整合起来不就多了?我这就找你舅商量去让他去找支书说。茵茵啊这事儿要是办成了你就是咱大岙村的大功臣赶明舅妈给你做风干兔子吃。”
徐茵笑着摆摆手。
她只不过出了个主意成不成还得看具体干的人。
好在大岙村的人穷是穷但都不懒。穷也是因为良田少、交通不便。靠着大山饿不死但一时半会也富不起来。
徐茵给他们出的主意仿若一颗石子儿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了一波涟漪。
村干部们觉得可行反正他们村良田少秋收也不是很忙四五家派一个人挑着收拢的山货去一趟城里有徐茵留下的干货市场的地址无需挑着担瞎转悠。
这样的话头一天摸黑下山在县里找个小旅馆住一晚第二天起早去市场卖掉就能赶回来了。
“我外甥女还说松茸、竹荪、红菇这几样价值比普通菌子高大家挑出来单独放。其他的不想贱卖最好也分分类木耳归木耳、蘑菇归蘑菇。人家大市场都是按类定价的。还有笋干菜晒的时候稍微捯饬捯饬去掉点老梗总之卖相好点收购价会高点。”
“金雄说的大家伙都听见没有啊?”村支书站在一块儿大石头上扯着嗓门问。
“听到了”
“成那就照他说的干从现在起咱们的山货不卖给那些人了。”
“肯定不卖了”
“肯定不卖了”
“以前便宜他们了”
村支书说完正要挥手散会耿舅舅忽然想起外甥女的建议连忙又补充:
“今年的山货大部分都被收走了但离大雪封山还早大家完全可以再晒一批出来量不多也没关系年前就当咱们去试试水听说城里人过年前扫年货扫得很疯狂保不齐能卖个好价钱”
大岙村的山民一听劲头十足地结伴进山捡菌子、刨冬笋去了。
偶尔逮到山鸡、野兔做成熏鸡、风兔也打算带去市场卖卖。
卖不动就带回来过年吃反正两箩筐都挑了也不在乎多这点东西。
徐茵委实没想到自己随口出的主意让大岙村提前迈入了九十年代初山农挑着担走出大山、靠卖山货致富的日常。
她这段时间着实有些坐立不安因为大嫂的预产期临近了。
尽管心里做足了准备选择用最积极的应对去抵御最坏的打算可到了书中最为关键的转折点依然担心剧情会否强大到无力扭转。
“茵啊你最近怎么老走神?下课就算了上课怎么也走神?都被老班点名了这可不像你。是家里出了啥事吗?”
童桂花觉察出了她的异样某天下课忍不住问。
徐茵托着腮帮子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书页和同桌吐起心里的苦恼:
“我大嫂快生了我哥还在部队我爹妈……唉总之挺不放心的。”
“嗨这有什么你这周末回去要不把她接出来?我妈医院有熟人提前开个病房住着有什么比得上医生护士照顾得更专业呢?”
徐茵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就怕爹妈不同意。就提前三天住医院去还哄了她妈老半天。
“那你就说提前做个产检呗现在很多产妇都会提前去医院做个b超什么的。”
当然那些人是为了生儿子。
徐茵眼睛一亮:“对啊我咋没想到给嫂子做个产检。谢谢你啊桂花”
她上完上午的课把书包一收就蹬着自行车往家赶喊大嫂收拾衣服去医院产检。
徐大嫂这几天总觉得忐忑不安闻言二话没有进屋收拾换洗。
徐母板着脸不怎么高兴。
徐茵跑过去给她捏起了肩:
“妈你安心在家不用惦记有我呢。等嫂子生完我会来报信到时你再去医院也不迟。最近家里就劳烦你和爹守着辛苦您二老了”
徐母很受用却板着脸不想理她。
闺女最近越来越有主见给点颜色就能开染坊给点好脸色她想必更嘚瑟。
姑嫂俩来到医院徐茵按产妇体检标准交了款陪嫂子上楼体检。
得亏来了否则她真要悔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