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32)
很快相邻村庄也都知道徐家村有个犁地飞快的小能手了。
一开始不信哪有人犁这么快的这又不是平地。
泥地本来就难开何况还要深耕骗人的吧
直到他们派人到徐家村探实情亲眼目睹徐茵驾着对他们来说难以驾驭的拖拉机头在泥地里跑了小半个钟头犁完一大片地……
“啥?隔壁村也想请我去开拖拉机?”
听老支书传达了这个消息徐茵拿着毛巾擦脸的手顿了顿。
经过五天忙碌高级驾驶技能早已解锁她也收到了来自系统的任务奖励——
一辆新能源远程房车不仅功能齐全、荷载量大还能上山下海可续航一千多公里。
有了它以后想去哪里旅游都无需担心订不到房间了。
徐茵颇为满足总算没辜负她这段时间的辛苦。
“茵丫头愿不愿意看你自己。”老支书拍了拍烟斗说:“不过他们村有个大湖集体养了些鱼虾蟹。你帮他们犁地他们答应分些鱼虾给你。饭桌上多两道新鲜菜也好啊。”
说到鱼徐茵早就想问了:“支书爷爷咱们村怎么不在稻田里养点鱼?现在放下鱼苗到早稻收割时正好收获哪怕没想着做生意想吃了抓几条来吃饭桌上多道新鲜荤菜不也挺好?”
“稻田里养鱼?能养得活吗?”老支书满腹狐疑。
“能啊这鱼会吃稻田里的杂草、害虫还有掉落的稻花鱼粪能给水稻提供肥料打理起来比河湖养殖还来得轻松呢。”
“真的?你给我说说具体咋养?”老支书老眼放光拉着徐茵讨论起来。
至于隔壁村托他办的事管他们的呢明天再说
“茵茵你跟老支书说的那什么稻花鱼咱家田里能养不?”
徐母刚才听了一耳朵等支书一走忍不住问闺女。
徐茵点头:“当然能了。”
“那咱家也养几条?到时候给你炖鱼汤喝。”
正好徐茵要去隔壁村帮忙犁地那不是有个集体养鱼塘么徐母就跟着一块儿去了买了几条两指宽的小鲫鱼、小鲤鱼、小草鱼回来当鱼苗。待自家稻田放了水就放进去养。
徐茵看到她妈挑的鱼苗抽了抽嘴角:“妈这会不会太少了?”
后世一亩田能养八百上千尾鱼呢就算刚开始不敢多养这百来条也未免太少了吧。放到稻田里找都找不出来。
“这还少啊?”
徐母都觉得多了鱼苗也不便宜。
不过既然闺女嫌少那就再多点呗。
徐母咬咬牙又添了百来条最后结算时数了一下三种鱼苗总数凑了两百六十八条挺吉利的数字。
徐母赶紧结账:“这下不能再多了养得好明年可以多养点可万一养不好呢。”
鱼苗钱不是钱啊。
鱼苗钱不是钱啊。
徐茵也就不再劝了。
虽说稻田里养鱼确实比鱼塘来得轻松但也不是说放下鱼苗就不用再管了起码鱼食得喂吧否则鱼瘦瘦长长不够肥大。
现在也没地方可以买现成鱼食徐茵忍着肉痛花了500能量点兑换了个适合农村用的鱼食配方那便是家家户户都有的油菜籽榨油后的饼渣和米糠、麸皮等几者拌在一起发酵个两三天等腐熟就能用了。
可这些都需要人来做。爹妈岁数大了少养点就少养点呗。
说不定等看到了收成明年不用她催她娘也会抢着多买点鱼苗养的。
得亏徐母一大早就跟着徐茵来湖塘村买鱼苗等她买完回去从老支书那得知消息的村民也跑来湖塘村买鱼苗了。
难得有人买湖塘村还挺高兴好赖也是笔外快。
可来买的人一多就高兴不起来了。
他们湖里的鱼都是大鱼产鱼子、鱼子变小鱼、小鱼成大鱼这样循环往复延续下来的。这要是鱼苗都被买走了他们自己村还有大鱼吃吗?还有鱼子产吗?
“不卖了不卖了”
湖塘村的干部们商量后集体反对再出售鱼苗。
徐家村人说干了嘴也没能说服湖塘村人继续卖鱼苗没办法只好跑去县城打听哪儿有鱼苗卖。
有自然是有的就是费点车钱和工夫等运回来最快也要两三天后迟的比老徐家晚一个礼拜才放下去的都有。
当然徐家村也不是人人都听信老支书画的饼——跟风去买鱼苗、养稻花鱼充其量就三分之一吧。
毕竟鱼苗钱不便宜万一养不活这钱不就打水漂了么?
因此大部分人持保守态度选择冷眼旁观先看看这稻花鱼究竟养不养得活值不值得养。反正稻田就在那里养得活明年跟着一起养也不迟。
而选择养鱼的人里数徐建军家养的最多比徐茵家还要多出三百多条一亩水稻田养了整整齐齐六百条鱼。
“你瞧瞧你人徐茵家也才养两百多条你硬要养六百条不给你养你还打算去租别人的稻田养真要被你气死了”徐大脚一个头两个大“回头要是养不好看你咋整。”
徐建军听到他妈这几日来千篇一律的念叨嘻嘻一笑:“放心吧妈我一定给你赚到钱。”
“别亏我就阿弥陀佛了还赚钱”徐大脚气得瞪他一眼“也不知谁给你的信心。”
“嘿嘿您就等着收钱吧”
徐建军一开始确实没想养这么多的这不去上夜校时和同学聊天说起这个事被生物老师听到了连说稻田养鱼这方法好用心养鱼长得肯定比鱼塘里养的大还说值得推广。
徐建军见老师都这么说眼珠一转决定再加购一批鱼苗要不是他妈死活不肯动用攒着给他娶媳妇的那笔钱他还想养更多。
徐建军的行为带动了几户人家都是以前跟着他跑砖厂挣外快的兄弟。
其他人家依然不舍得掏本钱字里行间都是对稻田养鱼的怀疑个别还幸灾乐祸地坐等看徐建军等人亏本。
徐茵给湖塘村犁完地拎着两条三斤多的大草鱼回了家。
自行车龙头上还挂着俩篓一篓黄鳝、一篓虾是她帮忙犁地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