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34)

最先拿料子过来的是刘彩凤母女俩。

刘彩凤是徐老爹隔房堂弟徐柏年的媳妇论辈分徐茵要唤她一声四婶娘。

刘彩凤拿来了两块料子一块是和徐母一起在年前交流会上买的瑕疵布本想留着给孙辈做衣裳的晌午看了徐母拿出来显摆的短袖汗衫七分裤套装顿时改了主意。

“我和老伴儿一人一套款式和金花嫂的一样。”

另一块是白底浅绿碎花的确良想给她女儿做件新衣服。

“茵茵啊你美华姐过阵子相亲你看给她做件什么样的衣裳好?”

徐美华人不胖就是脸圆圆的一头齐耳短发衬得脸更圆瞧着很有福相。

徐茵问她哪天相亲定了吗要是六月份的话可以穿裙子。

圆脸适合v字领她心里已经有主意了做条v领束腰及膝裙回头找点墨绿色的料做条腰带显得人干练又精神。

看她寥寥几笔一条漂亮的裙子就跃然于纸上刘彩凤二话不说拍板:“就做这样的”

徐美华也闪着亮晶晶的眼一个劲点头:“这个好看”

徐茵给刘彩凤母女俩量了尺寸约定劳动节前拿衣服母女俩付了定金高高兴兴地走了。

过不多久家住村西平日里经常与刘彩凤有往来的阿根婶也挎着个篮子来了徐家。

粗布盖着的竹篮里躺着一块暗红色的腈纶料。

“四十岁那年生日阿根托人从大海城买来的一直舍不得做衣裳。阿根还笑话我要把这块料子带进棺材去。”

“今天怎么舍得拿出来了?”徐母打趣道。

“这不正月那会儿看你穿的那件洋外套挺好看就厚着脸皮来找茵茵做了。”

“那叫夹克衫。”

此前被闺女科普了一番的徐母此刻说得头头是道。

“是英国那边传进来的海城那边也才开始流行而且我跟你说这衣服不仅样式好还利索不影响干活你看这下摆、袖口一点不拖沓。”

徐母说着还把她那件锈铁红、添里夹布的秋冬外套拿出来当样板仔仔细细展示了一番。

阿根婶当即敲定做件这样的。

徐茵给她量了尺寸同样约定了时间。

其实不光刘彩凤母女和阿根嫂凡是听说老徐家闺女也会踏缝纫机做衣裳的都有这个想法。

只不过担心徐茵做的不好又或者刚入门、手艺没老裁缝好。

同样是花钱做何必找个刚入门的糟蹋了布料不得心疼死。

于是像养稻花鱼一样大家都持观望态度。

直到徐美华穿着新做的束腰v领连衣裙去镇上相亲回来满脸羞涩地表示:男方很中意她并且马上会派人来提亲。

村里那些年轻的媳妇、姑娘们瞄着她身上的裙子心思活泛开了。

小媳妇们自然是想笼络男人的心。

和徐美华一样家里正安排相看的姑娘们则是想拥有一条漂亮的裙子然后穿着它去相亲……

以至于老徐家突然变得受欢迎起来每天都有挎着篮子来找徐茵做衣服的媳妇、姑娘。

等阿根婶的夹克衫完工老徐家就更热闹了简直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徐母从一开始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笑不拢嘴到后来的心疼担心闺女长时间坐在缝纫机前人受得了、眼睛受不了。

她虽然爱钱但也疼闺女。

她虽然爱钱但也疼闺女。

“再有人来找你做衣服要不妈找个由头拒了?瞧你这段时间累的人都瘦了。”

徐茵照了照镜子哪里瘦了?

倒是这个春天居然又长高了两公分约莫有一米六五了体型也比之前匀称。

瞧这小蛮腰分明是增之一分则嫌肥减之一分则太瘦嘛。

“妈我这样刚刚好你别买大肥肉买了我也不吃。”

“……你个死丫头给你补身体还不好?”

徐母作势要打她但到底没舍得叨念了几句没好气地摆摆手。

“算了算了老娘不管了我还是看我的稻花鱼去”

别说这稻田里养的鱼还真就比河里养的快这才多久最大的快有小半斤重了。

等到七月、稻田放水收割这批鱼整体长到半斤八两不在话下大的兴许能超过一斤。

徐母一算这差价后悔没听闺女的多养几条。

不过她到别个养鱼的稻田转了转发现别人家的鱼没自家的大莫非跟喂的鱼食有关?

她在比较别人家同样也在比较。

徐建军他娘徐大脚就经常到徐茵家的稻田转悠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回家后皱着眉和老头子说:“咱家和金花家几乎前后脚放下去的鱼苗怎么她家的鱼大得这么快?”

“兴许她家买的鱼苗比咱家大呢。”

“不可能她家放鱼苗的时候我在场没比我家大多少。”

“个别几条大也说明不了什么兴许这几条比较会吃长得快人还有胖瘦之分呢。”

“……”

徐大脚还是觉得不对劲:

“我去转了好几次真的她家的鱼整体比我家的大。你说我也没少喂麸皮麦糠啊还让小宝他们捉虫、捉蚯蚓喂呢。真是奇怪要不你抽空去问问国顺好歹是你堂兄弟隔了一房那也比外人亲。”

徐国邦瞅了她一眼:“你咋不自己去问国顺媳妇?”

“……”

徐大脚瞪他一眼:又不是不知道她和耿金花的关系亲不亲、僵不僵的多尴尬啊。

不过没等她说服老头子村支书召集几户稻田养鱼的人家上了一堂简易版的“如何养好稻花鱼”的科普课都是徐茵帮他归纳的。

主要讲了两点一是养鱼的水既不能换太勤也不能一直不换最好二十来天换一次。期间要经常检查发现有虫卵得及早杀虫虫卵太多就换个地儿养。

二是喂的鱼食如果掺了菜饼渣一定要腐透了才能喂鱼别打完油的菜饼渣就直接拿来拌鱼饲料鱼吃了不消化容易死。

“菜饼渣?这玩意儿鱼也喜欢吃?”

没等老支书说完就有人发问了。

徐国邦和徐大脚俩口子也竖起耳朵听:莫非这就是徐茵家的鱼长得快的原因?

老支书点了点头:“这个方法是茵丫头从书上看来的她家的鱼就是这么喂的我去看过确实养的好。一开始没告诉你们是怕你们不信眼见为实这下信了不?”

“信了信了谢谢支书”徐大脚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