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44)

“品学兼优巾帼不让须眉”场长朝徐茵竖起大拇指。

“走这就带你去选鱼苗。我这批鱼的祖宗当初是从各地鱼塘精挑细选来的代代繁殖才有现在满湖的鱼从来没往外卖过苗你是第一个。不过我说话算话你要多少我都给。”

就是给的有点心疼。

因为徐茵要了一千条。

她打算三亩水稻田来平均分这一千条剩下那亩稻田留着备用。万一鱼得了病需要隔离开来养呢。

场长心疼归心疼还是兑现了他的承诺。

不过他也在想:家庭户都在稻田里养殖稻花鱼农场那么多水田何不试一试呢?

而且听徐茵说水稻田不仅能养稻花鱼还能养螃蟹、黄鳝。

六月黄螃蟹最应景。

还有稻鱼共生的水稻稻穗结的特别好既大又饱满。

这要是养殖成功了不仅多收获一批鱼水稻亩产还能增个一两百公斤。

徐茵离开前的一番话让场长豁然开朗。

他回到办公室低头写了一份计划写完松了口气抬头看到地板角落的大西瓜笑着摇摇头:

“这稻花鱼确实是个时兴货可西瓜……”

农场那么大片土地还缺一个西瓜吃不成?

不过忙活了半天还真有些口干舌燥他让秘书进来把瓜切了随手拿了片咬了一口。

“嚯这是什么品种的瓜?”

太好吃了吧

……

徐茵回到家时临近傍晚了。

院子里依然围着很多人都是来打听稻花鱼的养殖方法的。

看来下半年徐家村会增加很多稻花鱼养殖户。

这么一来年底的鱼价可能会波动。

不过没关系鱼价便宜了老百姓的餐桌上才能顿顿看到鱼。

况且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循着“没人干”到“抢着干”再到“优胜劣汰、胜者为王”这一市场经济规律有序发展的。

只要自家的稻花鱼肥而鲜美不怕与人竞争。市场经济下品质才是一切的保障。

徐母送走村民给闺女盛了碗绿豆汤:“怎么样?于师傅肯借拖拉机给咱们用吗?”

“嗯不过我得先去帮他把农场的地犁好他们也是有任务指标的。”

“那是应该的。”

徐母就是心疼大姑娘家家的开着个拖拉机在地里来来回回跑晒黑不说人还要消瘦。

“明天杀只鸡给你炖汤补补。”

“还是割稻子那两天杀吧给爹和舅舅他们都补补。”

“也行那明天妈去排队买点骨头给你炖海带汤喝。”

农忙时节大家都会买点肉补补因此肉很紧俏去得早都不一定有只能抢点骨头。

“对了鱼苗有去打听吗?哪儿有卖?都怪我没提前问湖塘村订现在去问湖塘村不卖了说买的人太多他们自己不够养了。”

其实湖塘村看到徐家村稻鱼共生的养殖法下半年也打算试试因此不准备卖鱼苗了。

其他几家跟老徐家差不多都没什么经验直到收获了才想起下一季的鱼苗还没着落。

好在平阳县不小稻花鱼养殖一事目前就徐家村及周边几个村庄知道还没传开。

好在平阳县不小稻花鱼养殖一事目前就徐家村及周边几个村庄知道还没传开。

附近买不到鱼苗跑远点还是能买到的无非就是麻烦点。

这时徐老爹回来了。

“路上碰到建军他说有个夜校同学家里承包了个鱼塘答应卖他一批鱼苗问我们要不要一起买。”

“不用了爹我正要跟你们说我跟农场订好了一共一千条是场长和我一起选的条条都是好苗还给单独拉了个网到时间带着桶去装就是了。”

“……”

二老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

“农场里的鱼?那是真不错”

“我家茵茵真能干出去半天交代的几件事都干成了。”

徐母高兴得又想去外头显摆了被徐茵一把拽住:

“妈鱼苗没到咱家前你可千万别往外说不然到时候大家都涌去农场买了场长烦不胜烦干脆连我家那一千条也不卖了咋整?”

徐母一听有道理立马折回来没事连院门都不敢出了生怕一不留神说漏嘴把闺女好不容易搞到的鱼苗给显摆没了。

稻花鱼是个新鲜货不愁没人买。

徐茵本来想和西瓜一样拉去县里摆摊的结果刚收上来就被村民们你两斤、我五条地买走了不少。

有些是买不到肉拿鱼来补身子毕竟农忙耗体力。

有些是觉得老徐家今年运势不错买条鱼回去沾沾好运说不定下季自家养的稻花鱼也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还有几户定了农忙后结婚、嫁女办喜事本来就要去采购十几桌的鱼。

稻花鱼跟野生的没啥区别生命力旺盛养在水缸里能活好几天撑到办喜事没问题就问老徐家买了。

同个村拎个桶上门就行交通费都省了。

总之各有各的盘算这倒是便宜了徐茵家。

两百多条鱼留一部分自家吃或送人其余不出三天全卖出去了。

回款之快乐得徐母手舞足蹈。

“那臭大脚羡慕死我了她家的鱼拉去县里卖才卖掉一半咱家的鱼不费那个劲就全卖完了哈哈哈”

更高兴的还在后面——

“老头子你猜咱家的鱼卖了多少钱?”

“多少?”

钱进进出出都是徐母在管徐老爹并不清楚。

“一百五十七。”徐母激动得脸泛红光“刨除买鱼苗的本钱净赚九十九”

这才三个月啊

而且才养了两百多条卖也只卖了两百条出头吧。下一季闺女订了一千尾鱼苗算下来能挣六百呢。

“妈你别高兴得太早。”徐茵泼她冷水。

这次卖的好是因为养鱼的人少下季大家伙跟风养鱼价也会随之降。

徐母懊恼地直拍大腿:“早知道就不告诉他们鱼食配方了。”

徐茵好笑道:“妈要是只有咱家养得出大鱼其他家的都是小鱼你说会不会有人心里憋坏来搞破坏?要不就说咱家的鱼食有问题总之麻烦事不止一星半点。”

二老想通以后叹了口气。

徐茵笑着说:“六百没有五百应该还是有的。”

徐母的精神瞬间又振作起来:“那也不错了这还只是卖鱼的钱咱还有三亩地的西瓜呢今年的总收成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