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17)

不过有技能书和场景模拟功能她觉得捣鼓个发电机应该不是太难。

她梳理了一遍手头现有的材料发现无法用其他材料替代的只有硅但这是制作太阳能板不可或缺的材料。

好在能量点还比较富裕干脆在系统商城购买了一批太阳能板着手捣鼓起太阳能电动机。

见王妃忙起来没人提醒想不到回家轮到瑾南王拈酸了。

不过王妃考虑的没错水泥、磁铁矿都是新事物她搞出来丢给他他若也一走了之、撒手不管底下可没一个懂的。

趁王妃有事在忙赶紧提拔几个心腹上来把他们培养起来以后让他们各自带队去铺水泥路、开铁矿以后少来烦他。

未免王妃忙得想不起他瑾南王得空就给她送礼物、刷存在感。

有时候是一块上等玉石籽料有时候是一盒海水珍珠。

徐茵忙着呢哪有空多想只当是底下的人孝敬他的。

看到珍珠不由想到海上丝绸之路颇感兴致地问:“是有商船跟南洋那边有贸易往来吗?”

原先是没有的她这一提倒是让燕恪瑾有了想法。

对啊北狄可以通商那南洋呢?

“不过越境外洲是流放地条件比南蛮还苦再往南便是有小国存在王妃认为会富庶吗?”他蹙起眉宇。

“假设咱们这儿能和北狄通商你觉得如何呢?”徐茵反问他。

北狄、南蛮皆不如中原富庶。

但北狄以游牧民族为主牛羊成群最不缺的是肉其次是奶制品棉花长势也很好。

南蛮穷是穷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比如茶叶、珍珠、寿山石。

有了徐茵贡献的沤肥法稻米一年种上三季都不会贫瘠。两地若能通商只会让彼此过得更好。

徐茵见他若有所思继续道:“贸易而已又不图它富不富庶。不富庶还能多换点东西回来。”

徐茵给他画了个蓝图。

结果这男人一理顺思路分分钟就想组建船队出海通商仿佛慢一步就少赚了许多似的。

徐茵失笑地拦下他:“你忘了我先前说的?现在的船出海风险太大总不能每次出海都抱着牺牲的准备吧?既然要跑远洋咱们得先把适合远洋的船只打造出来磨刀不误砍柴功嘛。”

除了船只本身要抗得过风浪船上还得配备些防身器具万一遇到海盗呢?打不过不还是白搭?

大储量铁矿在手冷兵器倒是不愁。

但远洋的话光有冷兵器恐怕起不到震慑作用。

要是能找到硝石矿就好了问系统兑个升级版火药配方造个最简单的火枪、大炮出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起码得有反击手段。

就在徐茵心念转着“上哪儿弄硝石”时抽风系统又把的任务“叮”了一下。

徐茵:“……”

莫非系统奖励的舆图真的标注了矿床?

那这任务她必须完成啊

“王爷水泥路铺到哪儿了?”

燕恪瑾见她终于想起出游一事笑了笑在舆图上标出了水泥硬化的路段:

“出城的水泥路已经铺到龙城了不过养护视天气情况需要十天半个月所以可通行路段目前才到永富县。”

“出城的水泥路已经铺到龙城了不过养护视天气情况需要十天半个月所以可通行路段目前才到永富县。”

即便如此徐茵也颇为意外:“都铺到龙城了?那很快呀”

“三支队伍分成三日夜不息赶工每到一处地方还会雇些当地的壮劳力人多速度自然就快。”

顿了顿燕恪瑾含笑补充:“放心不是徭役是给付了银钱的。”

徐茵相信他说的。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她看到了他清冷皮相下善良的一面。

“照这个速度下个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启程去邕县了。”

到那时府城到邕县的主路可以说畅通无阻马车跑起来也不再尘土飞扬。

心情愉悦徐茵埋头搞电动机的节奏也明快了许多。

直到王伯派人来说试验田里的作物有部分成熟了问她要不要去看看。

成婚后王府、徐府两头跑试验田除了一开始她会过问后来基本都交由嬷嬷派人在打理。

“当然要去看看。”

农历五月田野里的油菜花开了又谢如今已结上饱满的油菜籽。

粟米成熟了。

新推广的沤肥法十分有效虽说每株仍旧只结一个粟米棒但剥掉粟米壳露出的粟米棒约莫有原先的两倍大粟米粒颗颗金黄饱满产量绝对比往年高。

看到王伯等人笑起来嘴角咧到耳朵根徐茵也由衷高兴。

她的五亩试验田是所有良田里长势最好的。

王伯起先还不停犯嘀咕。

虽说他只是王府的佃农主家想干嘛就干嘛哪容得他多嘴置喙。

可到底是五亩良田呢是以等王府种下作物以后他不放心地天天过来看哪怕田里有人负责除草、施肥不需要他忙活他也忍不住。

这一看就看出了不同寻常之处:

王妃种的作物一天一个样见风似的长。

尤其是水稻还没到收割季节稻穗就沉的压弯了穗头。且走近了看每亩田的稻种还不一样。

再凑到近前一看乖乖三亩稻田居然种了六个品种有的细细长长、有的碧绿碧绿。

难怪了贵为王妃怎会愿意下地种田搞半天不是为了吃而是种花一样为了好看呀

再看稻田旁的两亩地其中一亩种着桑树。

桑葚从上个月开始陆续成熟摘下来送去王府据说御厨用这个做果酱、做点心味道很不错。

庄子里每户分到了半斤给家里孩子打牙祭可把孩子们高兴的吃完不够还怂恿他们爹妈在各自的房前屋后种起了桑树。

王妃听说后鼓励大家种桑树桑树叶子王府按市价收。

以桑叶为食的蚕宝宝们这段时间可惬意了埋在新鲜的桑叶堆里一刻不停地吃把自己吃得雪白滚胖。

第一批蚕开始结茧了听王府的人说这些将来要纺成丝做衣服。

丝绸锦服可贵了蚕房干活的佃农们对此不敢大意。

好在有王妃画成图的养蚕手册只要照着图册来养蚕一般出不了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