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36)
说起早餐和豆浆最搭的还得数油条。
府里有个老家临海郡的大厨擅长炸物徐茵就和他说了油条的做法。
次日的早膳桌上多了一道现炸大油条咸香酥脆。
不论是直接吃或是掰成小块放咸豆浆里都很不错。
燕恪瑾吃得心满意足手一挥:“赏。”
徐茵抽了抽嘴角得亏家里有矿还不止一个否则照他这样的赏法家财万贯也迟早被他败完。
豆浆因为咸甜都适宜一经推出即赢得府里上下一致好评。
直到豆腐的问世。
嫩豆腐、老豆腐、油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脑……不同口感的豆制品照着徐茵提供的菜谱做成菜看花了嬷嬷等一众下人的眼。
她们跟着王妃有幸当了个试菜工。
这个说:“哇嫩豆腐好好吃就着这道什么婆豆腐的我能干两碗饭”
那个说:“油豆腐炖肉才叫香”
嬷嬷年纪最大清了清嗓子作总结:“除了香干略有点硬不适合牙口不好的人吃其他几种老奴都喜欢。”
徐茵点点头:“香干适合卤。卤透了的香干软绵多汁牙口不好也能吃。”
说干就干当即挑了几样适合卤的食材亲手调卤汁做了锅香飘十里馋哭人的卤菜。
次日中午南蛮各郡的郡守前来送年礼顺便留下用膳。招待他们的便是一桌豆腐宴。
在徐茵看来其实都是家常菜:
嫩豆腐做的麻婆豆腐、煎酿豆腐、西施豆腐羹。
老豆腐做的八珍豆腐、火腿豆腐、泡菜豆腐锅。
油豆腐也做了几道大菜:一道炖肉、一道塞肉、还有一道红烧仔排。
最让人味蕾大动的却是那道要熄不熄的炭火煨了一晚上的卤味拼盘香的简直能把人的魂给勾没了。
在座的虽不像曾经的百越郡守刘成、闽越郡守王志海那样贪但毕竟是郡守比起辖内百姓寻常的伙食还是很不错的可今日在王府看到满桌不认识的佳肴闻着浓郁的菜香竟然失态了。
“请王爷恕罪”
燕恪瑾不甚在意地摆摆手:“先用膳吧。”
他坏心眼地没说这一桌菜其实是用他们素日里最瞧不上的秣食豆做的而是留到他们吃饱以后才说。
前一秒还在回味豆腐宴的美味以及给人的新颖感下一秒就听王爷说此桌菜肴皆是用牛马等牲畜喜食的秣食豆而做感觉……
这冲击力……定力差一点的险些当场呕出来。
燕恪瑾冷笑一声:“怎的?本王能吃诸位就吃不得了?”
“不敢不敢”
众郡守连忙下跪。
燕恪瑾重重哼了一声。
他不说起众人也不敢起身啊。
黔中郡守罗世忠颤颤巍巍地说:“王爷不知这秣食豆如何做才变成这样一桌佳肴?卑职觉得这吃食甚是美味隐隐还有股肉香。若是不难卑职想学了带回黔中好教导辖内百姓做来吃。”
燕恪瑾听了心里相当舒服这才是人话。
燕恪瑾听了心里相当舒服这才是人话。
他和王妃有嫌弃过秣食豆吗?还不是照样吃?就你们这帮人嘴刁
他冲罗世忠点点头:“还是你关心百姓。放心王妃觉得这秣食豆价钱低廉做成豆腐又很美味早就让底下的人誊抄了若干份制作方法。其中要用到一样叫石膏的东西你让人拉一车回去。提炼方法和用量都在做法里务必谨慎使用。”
“多谢王爷王爷、王妃如此体恤百姓是百姓之福”
其他人一看也纷纷表态:“王爷卑职也想学学了带给辖内百姓添道菜。”
燕恪瑾心下嗤笑:合着给百姓们吃你们就挺积极?
不过这原就是王妃的用意否则不会辛辛苦苦教大厨房的人做豆腐宴请这帮人吃。
“行都带回去教给辖内百姓。顺便告知百姓本王无限收购秣食豆。哦对了还有甘蔗。”
他让人拿了一根完整的青皮甘蔗和一根紫皮甘蔗上来:
“此物是甘蔗于本王有用。你们郡内若有人种植可卖与本王。年后本王会在各郡设收购站随时收购秣食豆和甘蔗你们回去后鼓励辖内百姓种植这两样作物只要本王活着的一天这收购就永远有效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
各郡郡守晕乎乎地带着这两样作物的收购告示回去了。
回到各自地盘没敢作妖老老实实地把无限收购秣食豆和甘蔗的告示贴了出去。
于是百姓们听说:
有个叫甘蔗的作物头部往地上一插就能栽种种出来的茎秆拉去王府收购站能换粮食和钱;
与粟米套种产量大幅度提高的秣食豆也能换钱不止换钱还能换高产粮种。
什么高产粮种竟然亩产三十石?
这是什么神仙粮种?
还有那什么新式沤肥法结合王府收购站兑换到的高产粮种能让亩产翻几番?
那还等什么呀
南蛮各地的百姓一窝蜂涌到王府收购站打听简直比过年还开心这是生活有了盼头的激情。
燕恪瑾不差钱以前不差现在有了金矿银矿就更不差了于各个县郡设了收购铺买铺子、雇人分分钟的事。
铺子主事得了王爷的吩咐笑呵呵地把红薯和土豆摆在最醒目的位置分别竖了一块木牌用毛笔书写着两种作物的亩产。
不过如果不是用秣食豆和甘蔗兑换的话银钱购买不仅要查看户籍而且还限量每户最多购买一石。
一石土豆当种子用的话约莫能种半亩地。
百姓们嫌少自然就挖空心思找甘蔗、种秣食豆去了。
南蛮的民间掀起了一股耕种风。
几乎各个郡县、各个村落都在讨论那亩产高的简直像仙界产物的高产粮种以及能兑换高产粮种的秣食豆和甘蔗。
不到春耕就有无数人涌向荒地抡起锄头开荒。
以前开荒难如今曲辕犁已经普及全南蛮开荒不再是难事。
浇灌是麻烦了点但听说王府推出了一款自动浇灌的稀罕物叫水车。离水源远的村落可去王府收购站申请王府会派人去当地考察核实无误就会批准该村免费使用水车。
有了水车浇灌也不再是难事。
南蛮百姓纷纷夸瑾南王是个一心为民的好王爷。
后来不知谁传出了个消息说瑾南王原来就是前任太子因为不受皇帝喜欢被废了太子头衔不说还被撵到鸟不拉屎的南蛮封地。
后来不知谁传出了个消息说瑾南王原来就是前任太子因为不受皇帝喜欢被废了太子头衔不说还被撵到鸟不拉屎的南蛮封地。
淳朴的南蛮百姓一听气坏了纷纷替瑾南王憋屈、抱不平。
原本南蛮离京中隔着一座怪山、还离着几千里太子换没换人他们根本不关心。
可一旦听说身边那一心为民的好王爷原来就是前太子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明着不敢骂皇帝眼瞎但心里无不觉得皇帝想必年纪大了七老八十不中用了放着一心为民的好太子不用还把人撵到南蛮来。
不过话说回来这是南蛮的福气。
瞧瞧瑾南王一来他们用上了轻便省力的曲辕犁种上了神仙般的高产粮种给灌溉困难的村落免费安装水车还允许他们用秣食豆和甘蔗换银钱、换高产种子。
出于对瑾南王的感激不少百姓自发地往收购站送自家做的腌菜、晒的菜干还留下一番安慰的话:
“王爷莫要丧气”
“王爷离开京中是京中百姓的损失却是我南蛮的福气”
“王爷南蛮百姓永远支持你”
“……”
收到铺子主事从各个郡县辗转捎来的来自百姓们自发赠与的爱心特产以及慰问词燕恪瑾愣了好半晌。
“谁传出去的?”清冷的嗓音里透着几分恼意。
他可从来没想过要利用百姓来达成自己的大统之业。
“王爷是百越郡新郡守李成河所为。”燕七收到线报立马进来回禀。
燕恪瑾闻言抽搐了一下嘴角。
李成河是他的人事事以他的大业为先正是如此才趁机宣扬。
可李成河不知道王府收购秣食豆和甘蔗是为了酿酱油和制糖并非他以为的借故推广高产粮种、收买人心。
粮种是要推广但和收购上述两项东西毫无关系。
“让他坐好自己的郡守之位。需要他配合本王自然会知会他让他少自作主张。”
“是。”
之后为了不让百姓过多关注朝政一事免得言语过激、引火烧身燕恪瑾找王妃商议推出了几大工坊联手招工的消息。
相比朝堂风向吃饱穿暖才是百姓们最为关心的切身要事。
徐茵当着下人的面没说什么配合他把招工的事落实到位。等两人独处的时候实在憋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燕恪瑾双手往她咯吱窝一掐:“嘲笑本王?”
徐茵抹着笑出的眼泪:“不敢不敢封地子民如今都是你靠山了呼着喊着支持你劝你莫丧气我哪敢呀……哈哈哈哈……你别挠了……”
“……”
最后被羞恼的王爷扛上床就地镇法了。
徐茵:失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