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先驱历史是神秘的

903妻妾之争

无论如何,一天也只有24小时,法扎帕夏被诸多事务缠身,每日忙得不可开交,能够匀出陪伴家人的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

如此一来,一些至关重要的细节,便极易在不经意间从他的视野中溜走。即便他平日里目光如炬,在这样高强度的忙碌之下,也未能察觉米尔扎身上所隐藏的巨大隐患。

这种疏忽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或许源于一种为人父母共有的心理——天下没有哪位父亲,愿意相信自己视若珍宝的儿子,竟会变成如此可怕的模样。

就拿亚历山大自身的感受来说吧。此刻,他缓缓闭上眼睛,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场景:倘若自己亲如手足的卡米乌斯,一脸严肃地亲自向他报告有关菲利普的种种不堪行径,他的第一反应,必定会是满心怀疑。

他会不由自主地揣测,这位密友是不是心怀不轨,企图通过编造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谎言,来陷害自己的儿子,进而离间他们父子之间那份深厚无比的感情。

他实在难以想象,那个曾经天真可爱、性格安静、乖巧听话,脸颊总是如熟透的苹果般透着蓬松红润的小男孩,在岁月的洗礼下,长大后竟会变得那般令人胆寒。

想必法扎帕夏的内心,也有着如出一辙的想法吧。在他内心的深处,始终对儿子怀揣着美好的期许,一直不愿去相信那些残酷得如同利刃般的现实。

最后,再加上法扎帕夏的妻子还在背后积极地掩盖这一事实,这无疑如同在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之上,又蒙上了一层厚重且密不透风的迷雾,使得事情的真相愈发难以被察觉。

“所以,直到过去了很久很久,法扎才开始真正留意到儿子身上这些严重至极的缺陷。”

伊纳亚夫人说着,声音里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沉重,承载着这段令人唏嘘的过往。

亚历山大带着饱含理解的目光,静静地聆听着伊纳亚夫人详细解释帕夏·法扎是如何一步步被他长子的恶行所蒙蔽的。

这位老头子的本性,确实有着独特之处——他对家庭极为重视,同时又是个彻头彻尾、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他不顾父亲以及所有家臣的强烈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结婚,而后又为了给女儿报仇,不惜全面反抗神王。这些举动,无疑充分证明了他性格中的执着与深情。

因此,当有关米尔扎的第一份报告传至他耳中时,他的内心或许是这样想的:宁愿选择相信是全世界都错了,也绝不愿意去接受自己辛苦培养的儿子,竟然会结出如此令人痛心的恶果这一残酷事实。

米尔扎可是他的亲生骨肉啊,是他亲眼见证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试问,天下哪有父亲能够轻易忍受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呢?

至于在孩子年纪尚小,恶行刚刚崭露头角时就发现并纠正这种行为,米尔扎的母亲却在其中横加阻拦。她满心担忧,如果丈夫知晓了儿子的这些事,很可能会为了其他孩子,而狠心抛弃她的宝贝儿子。

出于这样的担忧,她便与家人在幕后费尽心思,努力为这个男孩收拾烂摊子。

虽说这并非易事,但既然她能够成为帕夏的正妻,在马特拉克必定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势力。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她确实成功地蒙骗了满心信任家人的法扎帕夏。

“是米卡娅,最终说服了她父亲,让他知晓了她哥哥的恶行。”伊娜雅夫人终于缓缓道出了告密者的名字,她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带着讽刺意味的微笑,稍作停顿后,又继续说道:

“那女孩大概是唯一一个敢对父亲说出这话,而又不会被父亲直接驳回的人了。幸运的是,经过一番苦苦恳求,这次法扎终于将她的话听进了心里。

他亲自派人去深入调查此事,结果与米卡娅所说的丝毫不差。得知真相后的他,简直气得暴跳如雷。”

“我听她说,那份报告刚一摆到法扎帕夏面前,他整个人瞬间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怒发冲冠,气得浑身剧烈颤抖,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恨不得当下就拔剑冲出去,亲手将那大逆不道的小子斩于剑下。那股汹涌的愤怒,仿佛要将周围的一切都焚烧殆尽。

幸亏侍卫队长反应极为迅速,一个箭步如疾风般冲上前去,用尽全力死死拦住了他。

而米卡娅和两名侍女,见此情景吓得脸色如白纸一般惨白,她们惊慌失措地扑上去,用尽全力一把抓住他的腿,声泪俱下地苦苦哀求。在众人齐心协力的阻拦下,他才好不容易勉强压制住那几乎要将理智完全吞噬的疯狂怒火。

“当时,他根本就不可能杀死米尔扎。你想想,咱们的叛乱正处在万分危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整个局势就像紧绷到极限的弓弦,稍有不慎便会彻底断裂。

米尔扎那时正在与坎塔赫纳方面展开异常艰难的谈判,费尽心思地试图说服他们对阿丹发起可能的入侵行动。

这可是整个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宛如大厦的基石,要是他就这么突然死了,那之前所有付出的心血,所有精心策划的布局都将瞬间付诸东流,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如同梦幻泡影般消散得无影无踪。

“法扎帕夏没办法亲自去接管与坎塔赫纳人的谈判。你琢磨一下,坎塔赫纳人对他根本就不熟悉,两眼一抹黑。

而且,他当时还正被凯夫卡手下像盯贼一样严密监视着,一举一动都被对方看得清清楚楚。那时,他们已然开始怀疑他就是在宫廷中挑起事端的幕后主谋,对他防范得那叫一个森严。

“所以,要是他毫无缘由地突然离开马特拉克,火急火燎地前往塞索斯……那咱们的整个计划必定会立刻暴露无遗,然后……”伊纳亚夫人说到此处,一想到那个不堪设想的可怕后果,身体不由自主地剧烈颤抖起来。

这颤抖不再是以往那种轻微的哆嗦,而是整个人不受控制地猛烈摇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恐惧之力紧紧攫住了灵魂,那副惊恐的模样是亚历山大从未见过的。

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些试图忤逆神王的人,在那犹如地狱般阴森恐怖的地下城里所遭遇的噩梦般的经历。

她当然不清楚其中详细的折磨细节,从心底里也根本不想去知道。但哪怕只是偶尔传来的寥寥几句令人毛骨悚然的悄悄话,就足以让她胃里如同翻江倒海一般难受,每到夜深人静之时,那些可怕的传言就在她脑海中不断盘旋回荡,令她辗转反侧,根本难以入眠。

事实上,在他们整个叛乱期间,这位女士一直小心翼翼地随身携带一小瓶致命毒药,将其精心藏在缝在每件衣服袖子上的秘密口袋里。她心里十分清楚,如果一旦察觉到自己即将被敌人抓住,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迅速拿出毒药,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避免遭受那难以想象、生不如死的折磨。

伊纳亚夫人对她的前夫,那可是惧怕到了骨子里。

但即便内心充满了恐惧,她却不顾自己这种天性中的害怕,仍然毅然决然、坚定不移地决定参与并执行这个危险重重、如履薄冰的计划。这一果敢的举动,实实在在地彰显出她内心深处无比的勇敢与无畏,着实令人不禁为之深深动容。

反观亚历山大,伊纳亚夫人这简洁却又含义深刻的话语,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他心中激起了千层浪,让他感慨万千。因为这些话语中所蕴含的信息实在是太过庞杂、太过复杂,需要他静下心来细细梳理、慢慢琢磨。

首先,自然是米卡娅告密这件事,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令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百思不得其解。以他对这个女孩平日里的了解,她的行事风格和行为逻辑绝不是如此简单直白。

米卡娅虽说不像米尔扎那般,是个毫无人性、残忍至极的魔鬼。但她同样也绝非道德的楷模,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几乎从未涌起过道德与伦理的涟漪。

和她哥哥一样,在米卡娅眼中,那些农民和平民,不过如同会走路、会说话的“东西”,根本不值得她投去哪怕一丝关注的目光。

即便是那些经常与她打交道的贵族,在她眼中,也不过是供她随意摆弄、玩乐的玩具罢了。只要她觉得玩腻了,或者不再符合她的心意,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抛弃,仿佛那些人只是无关紧要的物件。

因此,亚历山大绞尽脑汁,翻来覆去地思考,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她会某天早上一觉醒来,仅仅因为发现天气格外晴朗美好,就心血来潮地决定告发自己的哥哥。

“也许她和米尔扎的母亲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尖锐矛盾。毕竟一个是备受帕夏宠爱的小妾,另一个是高高在上,掌管中馈的正妻……”

亚历山大一时间实在找不到更合适、更合理的答案,无奈之下,只好给自己找了个最为老套、常见的理由。

毕竟,一个出身低微却突然得宠的小妾,确实极有可能利用如此确凿、致命的证据,来扳倒正妻,从而在这个家中为自己谋取更为稳固、优越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势。

在做出这个看似合乎情理的猜测之后,他的思绪又不由自主地转向了米尔扎。他无比惊讶地发现,在废黜前国王的整个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过程中,米尔扎竟然扮演了如此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果没有卡塔赫纳以及亚历山大本人的参与,法尔扎帕夏及其盟友的命运,恐怕将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悲惨得令人不忍直视。

事实上,当阿蒙赫拉夫特率领军队,如狂风般击败入侵的敌军,并一举占领首都之时,那场激烈的战斗似乎已然落下帷幕。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那看似终结的战火,实则是绝望的开端。

在那弥漫着恐惧与无助的氛围里,不少人在看不到希望的绝境中,选择了以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伊娜雅夫人也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内心经历着痛苦的挣扎。她不止一次认真地考虑过同样的选择,或者至少,打算不顾一切地乘船逃往忒索斯,试图在那遥远的地方寻得一丝生机。

幸亏阿洛兹默已然离世,而他的儿子阿蒙赫拉夫特还算通情达理,局势并未发展到最糟糕的地步,她才最终打消了逃走的念头。或许,这便是伊娜雅夫人对亚历山大如此偏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她的心中,亚历山大的参与就如同黑暗中的曙光,拯救了她的生命,给予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

最后,还有一个名字,亚历山大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过了——卡夫卡。此人乃是阿蒙赫拉夫特最小的叔叔,担任着掌管国家情报的大臣这一要职,同时,他还是奥菲尼亚的生父。

那个男人的名字,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亚历山大记忆的大门,唤起了许多尘封已久的回忆。在那些回忆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卡夫卡曾经建立起的情报网络。

那情报网络,曾经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情报体系之一。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随着他的英年早逝,那曾经辉煌无比的情报网络,也如同梦幻泡影一般,化为乌有。

另一边,伊娜雅夫人从对那些可能发生的可怕情况的沉思中缓缓抽离出来,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仿佛夹杂着无尽的感慨与无奈。她微微摇了摇头,说道:

“现在回想起来,我时常会想,如果当时法扎不顾一切地冒险一试,直接干掉那个男孩,会不会是个更好的选择呢?你瞧,当他最初得知米尔扎的那些恶行,愤怒得几乎失去理智,恨不得立刻将其除之而后快。

可等到那股怒火稍稍平息,他冷静下来之后,却怎么也难以相信,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亲生骨肉,竟然会是一个如此可怕的怪物。这种难以置信的心情,让他开始在是否立即采取行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

法扎帕夏开始深深后悔,自己当初为何要将米尔扎捧得如此之高,给予他那么多的机会和荣耀。此刻,他试图想尽办法,将米尔扎从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拉下来,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

米尔扎凭借自身的才华,在众多同僚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他们的刮目相看。绝大多数贵族都已然将他视为理所当然的下一任帕夏,对他寄予厚望。

他不仅能力超群,在各种事务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而且人缘极佳,与众多贵族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使得法尔扎帕夏在想要取代这个男孩时,不得不心生顾虑,担心自己贸然行动,会引发诸多麻烦。

“事实上,他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才能除掉米尔扎。正如您之前所说,亚历山大大人,阿达尼亚的继承法可谓是严苛至极。一个人绝不能随心所欲地就剥夺正妻长子的继承权。实际上,这个重大的选择,甚至可能并非完全由尊贵的领主一人决定。”

“在阿达尼亚,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家宅的主人乃是长子,这可是‘父亲’亲自赋予的神圣权利,任何凡人都无法轻易改变。即便身为父亲,哪怕他对自己的儿子厌恶至极,恨透了他,也难以违背这一既定的规则。”

倘若一位领主真心实意地想要剥夺长子的继承权,那他必须得先召集家臣们会面。在众人面前,他要毫无疑义地证明,自己的儿子能力不足,倘若继续让他统治,必将导致所有人走向毁灭。

在此之后,还需要获得大多数贵族的认可与同意。这还不算完,接下来,这一决定必须要得到宫廷的批准,最后,还得由国王本人亲自点头。只有历经这重重复杂的程序,那个男孩才能够被合法地废黜。

“毋庸置疑,即便在一切顺利的最好情况下,想要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都绝非易事。回顾过去的几个世纪,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简直屈指可数……更别提是米尔扎这种情况了。

就算法扎帕夏此刻能够设法让托勒密陛下颁发这样的勋衔,马特拉克的贵族们也定会坚决抵制,不会轻易让他如愿。”

“那时候,法扎帕夏面临的困境还远不止于此。他的另外两个儿子,表现实在是太过平平,毫无出彩之处。

而凯万呢,还只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整天还在吮吸着拇指,天真无邪。若要把他放在米尔扎旁边,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如同用微弱的蜡烛去替代光芒万丈的太阳,实在是相形见绌,根本无法担当起帕夏的重任。”

“曾经,也有人谈论过他的第四个儿子,或许能够挑战他哥哥的地位……然而,这些讨论还没真正展开,就无疾而终了。就在他即将展现出自己作为有力竞争者的地位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离奇骑马事故,夺走了他的生命。

事实上,直到今天,都还不清楚,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