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被催促回餐厅上班

 
冯正明洗了个澡,就走进家里的厨房,女儿被三婶和舅妈也带着去洗澡。

趁着这个时间,冯正明在厨房里给妻子做了一些下午吃的东西。

其中一样是红枣花生豆浆。

大豆已经被冯正明提前泡好了,放进家里机器里把豆浆研磨出来。

再把花生也都脱皮后,一部分是花生碎的状态,大部分是被研磨成花生泥。

最后是红枣,也已经被冯正明煮熟了,然后把红枣进行过筛。

这么一来可以把枣皮全部脱去,只留下红枣泥。

接着开始在小铝锅中煮豆浆。

先把豆浆煮开,滚一段时间后,向里面慢慢加入红枣泥和花生泥,慢慢少量的加入,逐渐让红枣泥和花生泥都化解在豆浆当中。

洗好澡出来的冯暖悠,很快闻到了厨房传出来的香味。

小丫头头发上还挂着水珠,一路小跑来到厨房。

三奶奶在后面追着:“哎呦,小东西,你把头发吹干啊?你看看你,头发上还滴水,这样不好的。”

冯暖悠站在厨房门口,闻着里面飘出的香味。

“嘻嘻嘻,爸爸你是不是给妈妈做好吃的?”

冯正明扭头看到女儿,听到三婶的呼喊声。

“你去让三奶奶把头发吹干,不然一会爸爸就不给你吃了。”

听到爸爸的话,冯暖悠赶紧乖乖转身回去。

追过来的三婶也闻到厨房飘出的香味。

闻着有煮豆浆的味道,但是其中还夹杂着像是红枣的香甜,还混合着一些花生的香味。

混合在一起的香味,真的是让人闻着就觉得很香。

把冯暖悠领回去吹头发,三婶还嘀咕着:“还真是好香,不知道在做什么啊?”

冯暖悠听到扭头看向三奶奶:“嘻嘻嘻,爸爸在给妈妈做好吃的。”

三奶奶:“我知道,爸爸肯定是给妈妈做的,妈妈生了小宝宝,需要吃点好的补一补。”

冯暖悠:“对呀,所以爸爸肯定给妈妈做的很好吃。”

舅姥姥也从浴室里出来:“这么香,是什么?”

冯暖悠:“好吃的,爸爸给妈妈做好吃的。”

舅姥姥伸手轻轻一捏小丫头:“这么香肯定是好吃的,舅姥姥只是好奇是什么?”

很快冯暖悠小舅舅也被香味吸引到厨房外面。

“姐夫你在做什么?”

冯正明扭头看到站在门口的男孩。

“这个是给你表姐做的,是红枣花生豆浆。”

看着熬得已经差不多,红枣泥和花生泥几乎都已经融入豆浆,而且豆浆也变得有些粘稠,冯正明关上了火,盛出了几小碗,给家里人尝尝。

剩下的部份准备带去医院,给妻子好好的补一补。

冯暖悠把头发吹干,也是迫不及待跑来厨房门口。

“嘻嘻嘻,小舅舅我们一起尝尝。”

卢景浩:“这个是给你妈妈做的,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吃?”

冯正明把盛进小碗里的端出来:“没关系,我做的比较多,大家可以一起尝尝味道,走吧,我们去餐厅。”

然后冯暖悠拉上小舅舅,像是两条小尾巴跟在爸爸身后。

冯正明端着盛了红枣花生豆浆小碗走进餐厅。

不但是让两个孩子喝,也让舅妈和三婶都尝了尝。

喝了之后,舅妈和三婶都很喜欢。

“真好喝,感觉很浓呢。”

“对,有红枣味道,还有花生味道,而且没有什么豆腥味了。”

冯暖悠也很喜欢:“好喝好喝,爸爸我还要。”

卢景浩倒是也觉得很好喝,但他不好意思再要。

冯正明给两个孩子又盛了一碗,剩下的装进保温桶里。

“好啦,你们一人再喝一碗,剩下的要带给妈妈。”

冯暖悠点头:“好,知道啦。”

卢景浩:“谢谢姐夫。”

喝完了之后,冯正明开车把岳父、三婶和舅妈送去医院,两位爷爷留在家里休息。

进病房里,冯暖悠马上跑到床边跟妈妈说了爸爸给她带来好吃的。

罗晴笑着轻轻捏了捏女儿的小脸。

“你怎么知道好吃?是不是你在家里已经吃过了?”

冯暖悠:“嘻嘻嘻,我帮妈妈尝尝味道。”

冯正明把保温桶放下,给妻子倒了一碗红枣花生豆浆。

闻到香味,罗晴几乎立刻被勾起食欲。

“真是好香,中午吃的不多,这个时候闻着香味真有点饿了。”

冯正明:“这个是红枣花生豆浆,我还给你带了一些水果来,你吃一点水果。”

看到冯正明细心的样子,大家都觉得好香插不上手。

罗晴喝了一口:“好啦,你看这么多人都在医院陪着,你赶快去忙你的,晚上你餐厅不是还要营业吗?还要跟师兄他们商量菜单。”

没等冯正明开口,家里人也都纷纷附和,催促冯正明先去忙。

“对对,正明你去忙,这边有我们。”

“我们都在,你放心吧。”

“还是餐厅营业重要,你不赚钱,以后怎么养活这么多孩子。”

“哈哈哈,对对,还有你参与的国庆晚宴,也要好好干。”

听大家这么说,冯正明也只能答应,并且说晚上会让人把晚饭送过来。

岳母马上开口:“晚上不要送啦,我们还是跟中午一样,去附近你那家店吃,吃过了给晴晴带回来就好。”

罗晴点头:“对对,听妈的。”

其他人也都纷纷觉得这样挺合适。

而且都对彭岩手艺算是比较认可。

冯正明只能答应大家。

不过他离开医院,反倒是先去了一趟彭岩负责那家店。

彭岩看到冯正明来到店里,也是有那么点小紧张。

“师叔是不是中午的饭菜有,有什么问题?”

冯正明:“没有问题,你别紧张,你中午做的很好,他们都很喜欢吃的,晚上可能他们还要过来吃,晚上给你小婶做的饭菜,记得少放一些油,专门给他准备去油的清汤做菜。”

彭岩认真点头,甚至是拿出随身笔记本记录下来。

冯正明看到笑了:“其实不用记下来,你注意点就能做好。”

彭岩笑了:“我记住了小师叔,晚上我一定给小婶把饭菜做好。”

冯正明:“你不用安排人送去医院,晚上他们还会来你这吃饭,你等他们吃好了给你小婶带回去就行。”

彭岩面对小师叔的叮嘱,也是认真地点头记下。

跟彭岩嘱咐过后,冯正明也就告别,开车直接回到老洋房餐厅。

到了老洋房餐厅,大师兄和六师兄他们都在后厨。

看到冯正明来了,两位师兄都有些惊讶。

六师兄:“正明你不在医院,怎么跑来了?”

大师兄:“怎么?不相信我和你六师兄手艺啊?”

冯正明:“不是的,医院里人太多,好多人照顾,我也插不上手,他们让我赶紧回来老老实实赚钱,以后养活老婆孩子就行。”

这话让两个师兄先是一愣,接着就一起都笑了起来。

大师兄:“行,家里人说的也没错,你现在这三个孩子了,确实需要自己好好多干点,多赚钱,不然以后怎么养活三个孩子?”

六师兄:“我家两个,之前我和你嫂子都觉得挺辛苦。”

说到这里六师兄稍微停顿,接着神情严肃:“还是要感谢正明你,不是你去一趟烟城,帮忙先给我们解决户口问题,让孩子可以顺利在烟城市里上学。

还有你帮我把烟城厨师协会那些人摆平,我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向你嫂子交代。”

冯正明:“六哥我们师兄弟之间不用客气的。”

张明海:“不,还有你去烟城开分店,我跟你说实话,如果不是你烟城分店给的分红,我一年真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李辉东:“正明我们几个师兄真的都是多亏你,让我们摆脱了只能给别人打工的命。”

冯正明:“大哥,怎么能这么说呢?”

没等冯正明继续说下去,大师兄阻止了他。

“不,无论你怎么解释,无论你怎么去撇清,但是有一点你是避不开的,那就是没有你的话,我们几个师兄就是要去给人家打工,我们不可能自己开店。”

这次冯正明也沉默了下来。

六师兄:“大师兄说的对,不是你去一趟烟城,我就是只能给人家打工,现在呢?我们名义上是给你打工,可是别人不知道,我们自己还能不知道?

你给我们各家店的股份,同时还给我们每个月那么高的工资,而且我们手上的店,基本上都是我们在经营的。

我们哪里像是在给你打工?真要说起来,你倒像是再给我们打工了。”

冯正明乐了:“我哪里给你们打工了?”

大师兄:“你在外面跑,你各地去开店,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做出自己的品牌,让你各家店都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顾客。

然后我们不但是有一份主厨工资,年底还有你那些店的股份分红。

这样你还不算是给我们打工?

正明你也要注意休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六师兄:“对,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现在你这么多家店,还有你在国内的名气,厨行的影响力都已经很高,你可以在沪城安稳经营你这家餐厅就好。”

大师兄同样赞同:“明海说的对,你之后不用跑那么多地方,抽空去分店看看就行,好好经营你沪城这家餐厅,把这家餐厅的东西进一步提升。

只要你这家餐厅能一直稳居第一的位置,你所有的店生意都不会差,你也不需要过多去展示自己。”

听完两位师兄的话,冯正明心里明白,师兄们是不希望自己继续奔波那么辛苦。

冯正明心里也有相同的打算。

他也觉得自己现在名气已经足够大。

接下来的重点,还是在老洋房餐厅上,要保持住老洋房餐厅的菜品质量。

同时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把推荐指南更好的推广开。

首先要推广开的是小吃和小馆的那部分。

避开那些高档餐厅和酒楼。

这么做,冯正明就是要避免一些争议,和厨行之间的麻烦。

从小吃店和小馆进行推荐,不用过多去考虑什么环境因素,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当地人是不是觉得好吃,会不会愿意推荐给外地去的朋友。

只要坚守好这一点,可以避免很多的争议,也不会让厨师同行对自己发难。

等到大家都认可了自己推荐指南上的街头小吃店和小馆子。

接下来,冯正明再去对高档餐厅和酒楼进行评级。

到时候哪怕是各地厨师同行想要说点什么,只要有各地一般食客支持,也不用太在意那些厨师同行的意见。

而且冯正明觉得,到时候自己沪城的老洋房餐厅,也将会成为公认最好中餐厅。

有老洋房餐厅的认可度在手,自己再去评级其他的餐厅和酒楼,别人也是不得不服气。

如果不服?那你就开一家相同规格和品质的餐厅就好。

冯正明微笑回应两位师兄。

“大哥、六哥你们别担心,我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我确实准备接下来大部分时间,都会留在沪城,好好经营这家餐厅。

我还准备引进一些全国各地不同的特色食材,在我餐厅里推出一些创新特色菜。

以后我要让来我这家餐厅的顾客,不只是能吃到鲁菜,还要能吃到全国各地不同滋味。”

李辉东和张明海相视一眼,两人也都是笑了起来。

他们为小师弟有未来的规划感到高兴。

来到沪城,来到小师弟这家老洋房餐厅这些天里。

两位师兄确实是见识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

不光是后厨里一些很新颖的烹饪器具。

还有小师弟在这家餐厅里做的一些很独特的菜。

不少菜可以说是两位师兄来之前从未见过,连想也没有想象到的菜。

在亲口品尝后,那种味觉上独特的美味,也让两位师兄惊叹。

李辉东很清楚,小师弟这是把鲁菜的“和”发挥到极致。

所谓的和,一种味道上的和气,一种手艺上的和谐,更重要的是整道菜的那种相得益彰的和。

这可能是很多厨师都难以追求到的一种独特感觉。

李辉东其实也一直都在努力尝试。

但他总还是觉得自己差一点。

来到小师弟的这家餐厅,他才算是见识到小师弟真正厉害之处。

冯正明把这个“和”字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他后厨里每个人相互配合也都体现出这个“和”字。

正是因为大家配合的非常和谐,才能把菜做的那么好。

作为师兄,李辉东真是对小师弟彻底服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