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惊艳四座(第二更,求订阅)

四道冷盘后,是一道正儿八经的汤菜。

也是冯正明最为拿手的醋椒鱼汤爆螺片,只不过这次他在汤中加入了一些怀山药。

完全奶白色的鱼汤,里面是并没有鱼肉的,而是紧贴在碗边上薄薄的螺片。

上桌的时候,服务人员提着一壶滚烫的鱼汤。

先把碗边上贴着螺片的精致小碗放下,接着把滚烫的醋椒鱼汤倒入其中。

用这滚开的汤把薄薄的螺片烫熟,随后在其中放入一根怀山药段,上面根据客人需要点缀香菜碎。

当贴在碗边上薄薄螺片被烫熟,会从碗边上漂浮在汤面上。

搭配上那一段怀山药,还有撒上的一点点香菜碎,当真是相当的漂亮。

“哇,好美。”

这是几乎看到这碗汤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发出的惊叹。

沪城老爷叔笑了笑:“这道菜,算是鲁菜中的一道很经典的老菜,现在除了冯状元的这家餐厅,在其他店里已经是几乎吃不到了。”

听到爷叔这话,旁边一位沪城老饕凑近聊了几句。

“爷叔,还是您懂呢,我在这里吃过一次醋椒鱼,后来去其他的店里,发现根本找不到第二家做这个菜。”

老爷叔微笑:“因为这个调味很难把握,醋和胡椒的比例很关键,如果醋多了,会让汤变得很酸,如果胡椒多了又会让汤很辣。

所以要想做好这道菜,关键是要如何去平衡酸和辣,要让这汤喝起来顺口。”

见爷叔今天似乎心情很好,也愿意多聊几句,其他沪城老饕也纷纷开口。

“爷叔我听说,这道菜是冯状元在他们泉城,第一次跟人比厨的时候做的一道菜,当时做的就是醋椒鱼汤爆螺片。”

爷叔点头:“对,我问过他,据说他最早做的时候,和现在还有区别,他在泉城做也和在我们沪城不一样。”

和爷叔同桌的一位老太太开口:“这味道有些像腌笃鲜。”

爷叔微笑点头:“对,是很像腌笃鲜。”

另一位老太太更加低声:“更鲜。”

爷叔回应:“更鲜美。”

这也就是爷叔所说,冯正明来到沪城后,对这道菜做出的一些改变。

为了适应更多人口味,他借鉴了沪城腌笃鲜的味道。

又经过自己不断的尝试,最终做出这样一种独特风味。

沪城本地人会觉得像是腌笃鲜,可这个味道又不是腌笃鲜,又会让其他地方的人也都能够接受。

尤其是酸、辣和咸的相互融合,还有鱼汤鲜美独有的回甘。

在四道冷盘后面上这个,为的是让大家解腻和开胃。

这道汤过后,是今天的主菜之一鮰鱼。

冯正明的做法算是烧,但不是沪城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红烧,他是用了鲁菜的葱烧技法进行改良,融合了一些本帮菜浓油赤酱红烧的做法。

首先是葱烧技法,是冯正明葱烧海参的方法。

大葱切断,油炸到表面焦褐,再和油一起进行蒸制。

之后用葱油和大葱一起去烧鮰鱼。

烧制的过程中,调口方面冯正明会稍微偏甜。

也就是要让汤汁露出甜口来。

选用的鮰鱼部位,也都是鮰鱼中段肉质最好的部位,完全是剔除了骨刺,留下鲜美的鱼肉进行葱烧。

上桌摆盘也有些类似葱烧海参,鮰鱼段搭配上葱段一起上桌,上面还会撒上一些炸酥的葱酥。

可以让服务生帮忙进行分,分到盘子里是鮰鱼搭配上一根葱段。

见到这道菜,让老爷叔再次有些惊艳到。

“看起来冯状元确实是很有想法。”

两位老太太品尝后,也不禁觉得这道菜当真是味道很棒。

关键是,这种露出甜口的葱烧汁滋味,就非常符合沪城人的口味偏好。

同时,哪怕不是沪城本地人,对这个滋味也不会觉得抵触。

那几位海外美食家协会来的人,也都是明显很喜欢这个风味。

这道菜在菜单上,也是会标注上会露出甜口,然后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甜口的高低。

因而,如果是一些外地人,吃不惯露出太多甜口的滋味。

点菜的时候,可以提前跟服务人员说明。

他们上桌的这道菜就几乎不会有甜口,滋味上也同样是葱香四溢,搭配上紧实鮰鱼肉鲜美,确实是滋味独特。

这道葱烧鮰鱼后,是清汤萝卜牛腩。

炖到酥烂的牛腩,搭配上白萝卜片,还有鲜美清亮的汤汁。

刚好可以把前边一道葱烧鮰鱼吃后的腻口解掉。

一吃这牛腩,老爷叔马上品出滋味。

“这牛肉的味道很足,应该是来自他们齐鲁无棣的黑金刚。”

听到爷叔的介绍,几位沪城老饕又仔细品味一下,然后也是纷纷惊叹。

“难怪了,这牛肉的味道这么足。”

“对,我吃着就觉得味道不一样。”

“爷叔这么一说,果然只有黑金刚牛肉才有如此滋味。”

“还有这白萝卜,也应该是精挑细选的,我一开始吃的时候还以为是土豆,竟然一点点的筋都没有,而且也没有萝卜的那股味道。”

老爷叔听了点头:“萝卜也是经过特殊处理,选用的白萝卜确实很好。”

再之后是一道黄焖栗子乳鸽,也算是冯正明当初拿手一道菜。

这道菜倒也没有太多惊艳,是不少沪城老饕来餐厅,会经常点的一道菜。

紧接着是主食,主食会有几种不同的选择。

有最为传统的葱烧海参配米饭。

也有花胶鲍汁炒饭。

还有清淡一些的鸡汁阳春面。

以及在北方流行的驴肉火烧。

老爷叔看到驴肉火烧,就要了一个驴肉火烧。

两位老太太依然还是秉持她们的习惯,要的是清鸡汤阳春面。

其他沪城的老饕,要各种主食的都有。

在这些主食过后,还会给大家上一些水果和甜品。

水果里,有好几样齐鲁独有的水果。

比如齐鲁独有的金丝小枣,枣子个头并不大,也不会非常的红,看上去青红相间其貌不扬,但吃起来会觉得相当甜,甚至有种被糖制过的蜜枣口味。

这么一顿饭吃下来,让今晚的所有客人都相当满足。

常来吃的老饕们,只觉得这就是冯状元的正常水准。

因为只要是有冯状元在后厨,那么必然会有各种惊喜等待他们。

而第一次来的顾客,完全被今晚的所有菜征服。

这种各色菜系穿插,口味上也是集合了酸甜苦咸以及辣、鲜的滋味,真就是完全挑不出毛病。

关键看似一道一道菜上桌,可实际吃下来完全符合中式餐饮的特色。

无论是菜量上,还有菜的烹饪方式和摆盘上,可以说都是很中式。

像是沪城老饕和老爷叔他们这样,一桌的顾客并不多。

冯正明也还是会给他们单独进行走菜。

每道菜会根据客人数量做出一些调整。

整体不会影响到菜的味道,缩减一些量的情况下,又会让客人多品尝几道菜。

老爷叔吃完后,盯着那三桌来自海外美食家协会的人。

虽然他们相互之间并没有交流,但从他们的神态上不难看出,他们也确实被冯正明今晚的这些菜品所折服。

可能对这几位来自海外美食家协会的人而言。

过去他们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他们去过的港城、澳城,都没有品尝到这样的菜。

港城和澳城很多餐厅,会为了迎合海外的食客,进行一些中菜西做的方式。

从做法和摆盘上,都会看着就很贴近西式。

可是在冯正明这里,他是完全没有西式的做法,他的每道菜就是用很中式的做法去做,摆盘上也是用中餐习惯的方式去摆盘。

不会说用一个很大的盘子,大量的留白,只有一点点的菜。

他给人数少的桌子上菜,就是根据人数换成精致小盘上菜。

给那些一大桌子顾客上菜的时候,冯正明就是用大盘一次上一整盘的菜。

而且冯正明的菜,没有一道是用奢华的堆料去做。

他的每道菜做法上都是中式的做法。

用料也是国内烹饪的用料方式。

这些对海外所谓美食家协会的人来说,都充满了一种新奇感。

再配合上冯正明老洋房餐厅的环境,可以说是给了这些海外美食家不小震撼。

在今晚的菜全部上完,冯正明领着自己两位师兄,还有两位副手从后厨走了出来。

“感谢大家今晚的光临,今晚的所有菜,都有我的两位师兄,还有我这两位师侄的参与,希望各位对今晚我们一起奉献给大家的菜都能够满意。”

听到冯正明的话,让今晚的客人们都纷纷为他们鼓掌。

一些年轻人更是直接呐喊着。

“冯状元今晚的菜真棒。”

“非常好,我们很满意。”

“第一次吃到这样美味的菜。”

“谢谢冯状元,也谢谢几位利害的大厨。”

对李辉东和张明海来说,这样的场面他们到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虽然他们各自店里没有这样的流程。

可两人毕竟是跟冯正明参与过国宴的。

国宴结束时,见到的大人物可不是餐厅里这些顾客能比。

但是对傅军和蔡涛来说,他们面对这样的场面还是有些激动。

尤其是第一次被冯正明介绍给了餐厅客人。

让两人觉得,自己在小师叔这里获得认可。

接下来,一些食客向冯正明他们提出一些疑问。

比如一些菜用的食材是不是有什么特别?

也有一些顾客会询问一些菜的具体做法。

冯正明没有丝毫的藏私,他会把每道菜大致的做法都说出来。

实际上在场的食客们都清楚,即便是他们知道做法,自己恐怕也无法像是冯正明这样做出来。

提问过程中,那三桌海外美食家协会的客人也提出了疑问。

其中有一位提出的疑问有那么一些特别。

“冯主厨您好,我们今晚吃的菜,发现食材几乎都是你们国内的食材,作为一家顶尖的餐厅,您难道不觉得,您的用料并不是很好吗?”

听到这样的提问,不要说是冯正明,很多在场国内食客都觉得很不快。

凭什么用国内的食材就不够好了?

难道国内的食材就一定不能用?

冯正明倒是一点也没有生气,反倒是面带微笑看向对方。

“这位客人想必是来自国外?我想你应该是没有去过我们国内沪城之外的地方吧?”

对方也是马上就点了点头。

不过点头承认后,他跟着又说:“我不认为,其他地方能有沪城这样好的环境。”

冯正明:“那只能说您可能是有些孤陋寡闻了,哦,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我们,其实国内除了沪城之外,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

你们国外不是一直倡导,要保护环境吗?可是我们国内一直都在做,而且我们保留了很多环境优美的地方。

在那些地方产出的食材,我觉得是我们国内非常好的食材。

既然我们国内有那么好的食材,我为什么不能用呢?”

不等对方再次开口,冯正明先一步问:“今晚的菜您和您的朋友觉得好吃吗?”

这话问得对方有点哑口无言,和他同桌的人也都纷纷低头。

冯正明:“请说出你的真实感受,千万不要说违心的话,好不好吃?”

最终提问的人只能点头:“好吃,我承认确实很好吃。”

冯正明:“好吃,这就是我们对美食最朴素的标准,无论是用什么地方的食材,把食材做的好吃才是一个厨师最应该做的。”

提问的人只能是点了点头:“您说的对,或许是我们并不了解你们。”

冯正明:“欢迎你们常来,也希望你们能走出沪城,去我们国内其他地方也走走看看,我们的国家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我相信,未来我们国家会有很多地方都变得越来越美好,到时候会扭转你们过去的印象。”

冯正明的话说完,餐厅里的国人顿时全都拍手叫好。

老爷叔和两位老太太也一起为他鼓掌。

冯正明面对外国人的这种不卑不亢,丝毫没有退缩的表现,让大家觉得非常提气。

尤其是他问了对方,对今晚的菜是不是觉得好吃。

那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让对方必须要说出实话的压迫。

让今晚更多的国内顾客只觉得很畅快。

老爷叔盯着冯正明,不禁觉得或许从他开始,国内将会逐步提升自信心,不再对国外的东西卑躬屈膝迎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