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沪城老爷叔

 
经常来冯正明老洋房餐厅的沪城老饕里,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

老人和其他老饕不同,他不是每天都会来,来了也往往不会和其他老饕凑在一起。

但老人每次来,其他沪城老饕见到他时都会表现出相当尊重。

老人每次要来餐厅,都会至少提前两天订位置。

而且老人每次订位时,还会询问当天的主菜是什么?

一开始遇到老人这样的客人,让店里负责接待订位服务人员都有点懵。

因为大部分订座的客人都不会询问订座当天主菜是什么?

服务人员只能是去找到冯正明询问该怎么回答?

冯正明得知后,立刻明白老人是一位很懂吃的老饕。

所以后来每次老人订座,冯正明都会亲自接电话。

并且详细跟老人说明当天主菜是什么。

还会把主菜的一些烹饪的方式告诉老人。

再后来,老人甚至还会给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比如老人会按照自己的理解,仔细询问冯正明是否可以添加某种调味料?还有一些香料的使用老人也会给出一些建议。

久而久之,冯正明和老人颇有那么一点点忘年交的意思。

每次老人过来吃饭,还会带来一瓶自己喜欢的酒,喝不完会存在餐厅。

冯正明有时候,也会把一些科夫曼夫妇寄给自己的酒拿出来,送给老人品尝。

老人则是个明显不愿意占人便宜的性格。

所以每次冯正明送老人美酒品尝后,老人还会专门再送给冯正明一瓶新酒。

这么有来有回的君子之交,让冯正明和老人关系变得很好。

今天老人同样提前订了位置,也是在订座的时候,老人向冯正明透露了关于海外美食家协会那边,专门派人来冯正明餐厅的事情。

从老人口中得知消息,让冯正明感到惊讶的是,老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竟然能知道海外美食家协会,专门派了人来品评自己的餐厅?

今晚老人来的稍微晚了一些,穿着打扮不是他平时的朴素,而是专门穿了一身相当得体的西装,脚上是一双擦得能映照出人脸的皮鞋。

老人甚至连头发都专门做了一下。

最惹眼的,还是和老人一同来到餐厅的两位老太太。

两位老太太年龄上和老人差不多。

穿着非常合身得体的老式旗袍。

而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两位老太太的样貌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一对双胞胎老太太。

她们身上流露出那份雍容的贵气,更是让餐厅里年轻女服务生都黯然失色。

餐厅的店长一边迎接三人,一边让人去后厨通知冯正明。

后厨里,冯正明看着一个服务人员火急火燎跑进来。

他笑着问:“怎么了?这么焦急?”

服务人员赶紧气喘吁吁指着外面,却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冯正明耐心等待,同时安抚:“别急,先喘口气再慢慢说。”

服务人员喘了一会,缓过来后赶紧说:“外面,爷叔来了。”

冯正明点头:“好的,我一会去看看。”

服务人员接着又补充:“爷叔他带了两位婆婆一起来。”

冯正明神情一变,接着对后厨里两位师兄交待一声,他整理了一番自己的厨师服,跟服务人员一起走出后厨。

看到小师弟走出去,两位师兄都多少有些意外。

“是不是海外的美食家协会的人来了?”

“可能是吧?但刚才不是说,是什么爷叔来了?还带了两位婆婆一起来?”

“看起来正明在沪城这边,接触到的人是不一样。”

“哈哈哈,那是,毕竟是大都市。”

冯正明跟服务人员一起走出来,一眼便看到已经被安排坐下的三位老人。

他快步走到三位老人面前,微笑微微欠身向老人问好。

“爷叔您来了。”

接着冯正明看向两位雍容老太太。

“这两位应该是阿婶吧?婶婶侬好。”

冯正明完全不正宗的沪城方言,让两位老太太听得忍不住掩着嘴笑起来。

爷叔也笑了:“好啦,你如果真的想要学吴语的话,有空跟我好好学一学再说,你这样说的似是而非,大家都听不懂。”

冯正明:“好的爷叔,有空去向您请教。”

接着爷叔问:“今天的主菜是鮰鱼?”

冯正明点头:“对的,今天主菜是鮰鱼,小菜有茄丝,还有清汤萝卜牛腩,汤的方面,我准备了一道醋椒鱼汤,搭配螺片和山药。”

听到这样的一个搭配,两位老太太顿时有些好奇。

其中一位老太太忍不住用方言问:“山药螺片和醋椒鱼汤?这是什么组合?”

不等冯正明开口回答,爷叔跟着问了句:“是用怀山药?”

冯正明点头:“对的,怀山药,我是从焦作专门采购来,经过了精挑细选,用的是最好的一段。”

爷叔向两位老太太用沪城话解释,后面又用普通话向两位老太太介绍冯正明。

“我们这位全国烹饪状元,算是把我们国内的食材做出了新花样,早就想要带你们过来,你们一直不愿意来。”

两位老太太,其中一位只是面带微笑并没有说话。

倒是另一位老太太开口轻声说了几句。

冯正明看得出来,两位老太太虽然是双胞胎,但性格上有着差别的。

还有就是,两位老太太应该都不太会说普通话,所以基本都是尽量不怎么说话。

冯正明便让自己专门请的沪城本地服务人员过来。

让服务人员用方言给爷叔他们三人服务。

爷叔让冯正明先去忙,并且让冯正明准备一瓶偏甜口的红葡萄酒。

冯正明点头答应,向两位老太太告辞先离开。

他亲自去为爷叔他们挑选了一瓶甜葡萄酒。

这瓶酒是科夫曼夫人帮忙联系的供应商,给冯正明餐厅专门发货。

酒喝起来会有一种仿佛在喝甜葡萄汁的口感。

平时罗晴也会喜欢喝上一杯。

冯正明拿来给爷叔看了看。

爷叔微笑点头确定今晚就用这瓶酒。

冯正明安排好,才回到后厨。

看到他回来,两位师兄有些好奇凑到身边问了一下情况。

冯正明笑着解释:“哦,那位沪城爷叔,是一位沪城的老饕,过去应该是吃过见过的,只是现在为人比较低调了。

我买下的这栋老洋房,过去那位爷叔也是在以前主人还在的时候就被邀请来过这里。”

听冯正明这么说,两位师兄有些惊讶。

大师兄:“没想到沪城还有这样的人物啊?”

六师兄:“这样的人物放在过去,是不是属于资本家?”

冯正明:“不算,应该算是小资知识分子,以前在沪城他们也属于要被团结的对象,为沪城的建设发展,他们也都是出了力的。”

不等两位师兄再开口,冯正明接着又进行一番解释。

“今晚我知道会有国外美食家来品评我们餐厅,也是这位爷叔提前告诉我了,今晚大哥、六哥你们可以注意,来的一些沪城老饕,对这位爷叔那也是绝对尊重。”

两位师兄这才算是明白,这位沪城的爷叔确实是很不一般。

冯正明没有告诉两位师兄的是。

爷叔当年在沪城那可是真正叱咤风云的人物。

战争年代他更是曾经帮助筹集各种战略物资,把大量的药品和物资转运去延安的。

后来在沪城,爷叔也曾经是组织过爱国志士,帮忙应付过各种金融事件。

甚至连港城没有回归前,港城一些大亨进入国内时,爷叔也曾经参与过和他们的接洽。

可以说,爷叔的一生是真正相当辉煌。

而外面和爷叔一起来的双胞胎老太太。

冯正明曾经听爷叔跟自己提起过,她们是一对姐妹,也都曾经是爷叔的妻子。

不过后来,爷叔和她们都离了婚。

用爷叔跟冯正明聊天时候所说。

他不希望伤害任何一个,所以他只能离婚,此后他也就没有再娶。

甚至现在爷叔也都是跟两位老太太分开住的。

以前爷叔每次来,走之前都会让冯正明专门做几道小菜,而且都是一模一样做两份,分别打包带回去,给两位老太太送去。

今天爷叔会带两位老太太一起来,冯正明觉得可能今天是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日子。

随着时间推移,餐厅里的客人已经都到了,整个餐厅已经是座无虚席。

冯正明和两位师兄领着后厨众人,一起开始为客人们上菜。

首先给今晚所有客人上的是四道冷盘。

这算是非常中式的上菜方式。

今晚专门来品评的海外美食家协会的人,一共是有三桌。

看到这样的上菜方式,三桌人都感到有些惊讶。

毕竟在国外,没有一家餐厅会这样上菜。

不过经过服务人员的一番解释,倒是让三桌人也充满好奇。

四道冷盘分别是:熟醉虾仁、蕨菜象拔蚌、皮蛋生蚝、清蒸拌茄丝。

这么四道冷盘上桌,已经足够震撼到今晚每位客人。

冯正明的大胆创意做法,用各种天南海北的食材,展现出他超出一般厨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熟醉虾仁,选用的虾是渤海对虾,大颗的虾仁先蒸熟后,再用本帮菜里独特的醉虾方式去做出来。

味道上带有浓郁的黄酒香味,但吃起来虾仁依旧保持一定Q弹,还有混合了酒香的鲜甜。

蕨菜象拔蚌则是更加独特的一种组合,蕨菜选用最嫩的部分,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后,保持那份蕨菜的韧性和脆,搭配上象拔蚌的脆。

一起吃的时候,真的会有一种山珍海味融合的美味。

皮蛋生蚝会有两种不同的口味。

一种是很川渝的麻辣口味,会用青花椒和泡椒进行凉拌。

还有一种则是偏东部海边的口味,金银蒜做出的独特蒜汁淋在上面。

生蚝也是来自齐鲁知名的乳山生蚝。

冯正明全部选用肥美而且个头并不算大的生蚝。

刚好可以和皮蛋搭配起来,一口一个吃进嘴里爆汁的感觉很美妙。

与前三道相比,最后的茄丝看起来要略显普通。

只是摆盘的时候,茄丝保留了茄子皮,并且被编织成了独特的麻花状很漂亮。

可如果仅仅只是看着漂亮,也就无法体现出冯正明这位全国烹饪状元手艺。

当大家最后夹起这道茄丝,会发现夹起一条茄丝,实际上是和笋丝编在一起的。

并且两种丝都分别进行提前的煨制入味了。

上面挂满了独特的汤汁。

送入口中,会有一种凉爽顺滑,有点像是吃冷面的感觉。

但吃进嘴里,在咀嚼的时候,茄丝和笋丝又是两种不同的口感。

和爷叔一起来的两位老太太,吃了这个茄丝顿时神情露出惊喜。

这个味道,像极了她们平时很喜欢的,本帮八宝辣酱味道。

但是这种笋丝和茄丝编织在一起,仿佛吃冷面的感觉,搭配上独特的口感,真是一种相当新奇的体验。

爷叔也露出笑容来。

“我们这位冯状元,当真是手艺独特,光是这四道冷盘,他已经可以征服那些外国人了。”

几位平时几乎天天都来吃的沪城老饕,也都被今晚这四盘冷菜惊艳到。

“天呐,我过去以为,我们的冯状元都是家常接地气的菜,没想到他,他竟然能把家常菜,做的这么不一样。”

“今天冯状元算是放了大招,上来就是各种惊喜啊。”

“大明虾、象拔蚌、生蚝,真的是相当独特的冷盘组合。”

“我喜欢这个茄丝和笋丝,这个编织的手法真独特。”

“对对我也喜欢,尤其是这个茄丝和笋丝甜中带有的微微酸味,刚好能去除了前面几道菜的那种腻口感觉。”

“我开始期待了,真的很想看看,今天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惊喜?”

那三桌海外美食家协会派来的评委,也都是被这四道冷盘给惊到。

首先是摆盘上就让他们感受到中式的华美。

其次食材搭配上也让他们见识到中餐选材的丰盛。

最后,也是最让他们惊艳的,便是四道冷盘完全不同的味道。

四种不同的滋味,明明是他们在国外没有品尝到的滋味,可他们吃起来却一点也不会反感,反倒觉得这样味道他们很喜欢。

最令几个海外美食家协会评委不可思议的是,四道冷盘还仅仅只是前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