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笑傲江湖(洛阳)
易华伟接着又拿出一本古朴的菜谱,封皮上用金线绣着“云烟珍馐”四个大字,递到林震南手中:
“这是云烟客栈的菜谱和秘方。你按照计划,在福威镖局所在的地方同时开设云烟客栈。客栈的菜品和酒水必须严格依照秘方制作,确保品质统一。客栈不仅是供人歇脚的地方,更是我们收集信息的渠道。”
林震南翻开菜谱,里面的菜品图文并茂,每一道菜的做法、所需食材以及独特的秘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心中暗自惊叹,易华伟的布局如此深远,不仅要重振福威镖局,还要构建一个庞大的情报组织,深深地看了一易华伟一眼:
“这菜谱如此精细,想必能做出天下一绝的美味。”
易华伟微微一笑:“美食只是吸引客人的手段,关键在于客栈的布局和运营。每一处云烟客栈都要配备专人负责收集信息,无论是江湖传闻、官府动态,还是各地的风土人情,都要详细记录。这些信息汇总后,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决策依据。”
林震南双手抱拳,郑重地说道:
“尊使放心,林某定当竭尽全力,完成您交待的任务。”
易华伟拍了拍林震南肩膀:“好,我相信你的能力。从今日起,你我便是一条船上的人。我会为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若有任何困难,可随时派人到华山找我。”
“林某明白,只是这开设镖局分号和客栈,所需的资金、人手……”林震南面露难色,犹豫着说道。
福威镖局虽然有钱,但想支持如此庞大的扩张,显然有些力不从心,更何况,被青城派这一弄,福威镖局不仅要赔钱,还导致名声受损,这对福威镖局的业务影响极大。
“资金方面,我会先给你提供一部分启动资金,后续你可通过镖局的生意和客栈的营收慢慢积累。人手问题,除了你自行招募的,我也会安排一些信得过的人到各地协助你。”
易华伟早已考虑到这些问题,有条不紊地说道:“青城派有不少积蓄,一会我们自取便是……若还有缺口,三个月内,我自会送过来,万不可耽误计划进程!”
“多谢尊使,林某定不负所托。”
取青城派的钱财,林震南心里一点负担都没有,甚至有些感激。
“走吧!”
见林夫人呼吸已经调匀,易华伟点点头:“林夫人,你现在下山雇请些人手在山脚下等候,我与林总镖头去取财物。过几天就能见到林师弟了。”
“是!多谢恩公!”
林夫人又躬身行了一礼,看了丈夫一眼,转身朝地牢出口走去。
“我先走一步,你后面跟上。”
易华伟笑了笑,足尖轻点,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问了几个青城派弟子后,与林震南两人花了大半天功夫,才将密室的金银珠宝搜刮一空。
自己留了两锭金子,两百两银票,还有一些碎银,其余全部给了林震南,又留下一封手书,要他转交给岳不群后,张乐辉告别两人,便骑着马朝东北方向出发。
半个月后。
洛阳城南郊官道上,一匹枣红马踏着石板路的缝隙缓步前行。易华伟紧了紧裹着粗布的凝碧剑,目光扫过远处夯土城墙上的斑驳箭痕。
作为曾在咸阳督造过城墙的大秦丞相,易华伟下意识估算着这道城墙的防御工事——夯土层厚度不足咸阳城的三分之一,雉堞间距过宽,护城河淤塞严重。这样的城防若是放在战国时期,只怕连韩国的边陲小邑都不如。
转过玄武门时,一阵腐臭味让易华伟皱眉。这里的城市排污系统显然比大秦落后许多,街边明沟里淤积着黑褐色的秽物,几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正用木瓢舀着污水。摸了摸腰间皮囊里的薄荷膏,这是用沿途采集的草药自制的,勉强能抵挡这刺鼻的气味。
“客官住店还是打尖?”
悦来客栈的店小二拖着汴梁口音迎上来。易华伟抬头打量这座三进四合院式的建筑,飞檐上的鸱吻缺了半边,门柱漆色剥落,倒是二楼回廊新换了榫卯结构。
易华伟翻身下马,随手抛了块碎银过去:“要天字丙号房,每日卯时三刻送热水,被褥需用艾草熏过。给我的马喂点精料,多的打赏于你。”
“谢谢客官,客官里面请!”
接住碎银,小二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弯腰行了一礼,上前牵过马绳。
推开雕花木门,房间里陈设简单却透着古怪。临窗的榆木书案上摆着盏三足青铜油灯;墙角立着的六曲屏风却绘着本朝流行的水墨山水。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易华伟换上青布直裰,将凝碧剑用粗布裹成长条状背在身后。沿着洛水南岸行走时,河道比记忆中的位置东移了近百步——这应该是黄河改道冲击的结果。
河水滔滔流淌,水面波光粼粼,映着初升的日光。几个赤膊的纤夫正在喊着号子,拖拽着一艘漕船,裸露的后背布满鞭痕。
易华伟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这场景让他想起了骊山刑徒脖颈上的烙印,那些被命运折磨的人们,他们的痛苦似乎穿越了时空,与眼前这些纤夫的苦难重叠在一起。
“二十文钱一船,带你看伊阙佛龛。”
船家撑着竹篙靠近岸边,冲着游客模样的易华伟高声喊了一句。
易华伟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走上船去。登船时特意试了试船板接缝,发现桐油灰填得不够密实。这种工艺在秦代是要被治罪的,他心中暗自摇头,如今的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古人的严谨。
船家个是一个满脸褶子的老者,眼神中透着一股沧桑,撑着竹篙,缓缓地在洛水上前行。
船行至伊阙佛龛附近,易华伟抬头望去,只见两岸山峰对峙,佛龛依山而建,石像或立或坐,姿态各异。这些佛像,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却依然静静地矗立在这里。
游完石窟,暮色渐浓。
易华伟登上天津桥。望着洛水中破碎的晚霞,忽然想起咸阳城外渭水边的落日,一千五百年前的战鼓声与此刻的暮鼓声重叠,桥下经过的乌篷船里传来吴语小调,让易华伟有些晃神。
第三日,天空中下着细雨,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纷纷扬扬洒落。
易华伟决定去探访白马寺,来到白马寺前,寺门紧闭,抬手叩响门环。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小沙弥探出头来。小沙弥年纪尚小,面容稚嫩,身着灰色僧袍,头戴黑色僧帽。
“施主,您是来上香的吗?”小沙弥双手合十,礼貌地问道。
“小师傅,我想进寺内参观一番。”易华伟还礼道。
“施主请进。”小沙弥侧身让开道路,引着易华伟走进寺内。
寺内香烟袅袅,梵音阵阵。
僧人们有的在大殿内诵经,有的在庭院中清扫。易华伟沿着石板路前行,欣赏着寺庙内的建筑和佛像。来到东汉经幢前,缓缓蹲下身子,借着雨水冲刷的痕迹辨认铭文。经幢上的文字历经岁月侵蚀,有些已经模糊不清。
离开白马寺后,易华伟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街道上行人匆匆,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漫步至一座茶馆前,茶馆里坐满了人,人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易华伟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木制的长凳上还残留着前一位客人留下的余温。抬手要了一壶最普通的龙井,茶博士提着长嘴铜壶,熟练地将滚水注入粗瓷茶碗。
茶馆里人声鼎沸,各色人物汇聚于此,有行脚商人、江湖侠客、落魄书生,甚至还有些暗藏锋芒的江湖人物。
或高谈阔论,或窃窃私语,话题无一不包,却都绕不开当下的乱世局势。
有人忧心忡忡:“当今朝堂之上,党争愈演愈烈。东林党、齐楚浙三党等各怀鬼胎,明争暗斗。东林党以清流自居,主张改革弊政,整顿朝纲,却也难免被一些政敌指责为结党营私。齐党、楚党、浙党则各有所依附,或攀附权贵,或勾结宦官,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彼此间相互倾轧。皇帝被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搞得焦头烂额,却又无力掌控局面。朝堂之上,大臣们为了一个正策、一个任命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朝令夕改,民间怨声载道……”
“可不是嘛,边疆地区又有外敌入侵…”
另一人接过话头,语气中满是无奈:“北方的鞑靼、瓦剌等部落不断侵扰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境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虽然多次派兵抵御,却因指挥不力,战事屡屡受挫。南方的海疆也并不平静,倭寇勾结海盗,频繁劫掠沿海村镇。渔民们不敢出海捕鱼,商船也望而却步,百姓们只能在贫困中艰难度日……”
“这天下一乱,受苦的还不是咱老百姓。”
又有人接话,言语间满是苦涩。
有人点头附和:“唉~~,谁说不是呢!”
众人纷纷点头,叹息声此起彼伏。
江湖中人虽然行走江湖,但也不得不面对这乱世的纷扰。江湖与朝廷,本就相互交织,朝廷的动荡不安,也会影响到江湖的秩序。
坐在木凳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瓷茶碗的边缘。茶汤泛着淡淡的黄绿色,几片茶叶在碗底打着旋。易华伟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耳边传来茶客们的议论声,易华伟微微侧耳,将这些零碎的信息在脑海中拼凑。朝廷局势、边疆战事,这些话题让他想起在大秦时的光景,那时的咸阳城,街头巷尾也充斥着类似的议论,只是内容从“六国合纵”渐渐变成了“江湖纷争”。
江湖中人毕竟有自己的世界,他们更关注的是江湖中的风云变幻。
有人突然提高了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你们听说了吗?最近江湖上又出了不少热闹事儿!就说那玉面剑客岳华伟吧,他的名头如今可不小!”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说话的人。
那人见众人如此关注,不禁有些得意,继续说道:“岳华伟是华山派掌门的二弟子,那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你们可别小瞧了他,他年纪轻轻,却已经干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先说那田伯光,那可是江湖上有名的采花大盗,武功高强,行事狡猾,多少江湖好汉都栽在他手里。可这玉面剑客华伟硬是把他给废了!这一战,可真是惊心动魄,岳华伟凭借着高超的剑法,硬是把田伯光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田伯光最后只能跪地求饶,岳华伟却毫不留情,直接废了他的武功。现在还在沿街乞讨呢!这一下,江湖上可就轰动了!”
一人愤愤不平道:“该!这淫贼坏了多少姑娘清誉,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只是废了他的武功,未免太便宜他了!”
“这你就不知道,武林中人,一旦被废了武功,那可是连普通百姓都不如,田伯光这厮仇家又多,怕是生不如死了!”
“那也是活该!要我说,还是岳大侠太仁慈了,应该将他千刀万剐才是!”
众人听得入神,纷纷点头赞叹。
说话的人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还有余沧海,那可是青城派的掌门,武功高强,心狠手辣。他为了争夺辟邪剑谱不择手段,甚至将福威镖局的林总镖头都抓了。岳大侠直接找上门去,和余沧海大战一场。那场战斗,可真是惊心动魄,两人剑来剑往,招招致命。最后,还是岳大侠技高一筹,把余沧海给击败了。这一下,可真是让青城派颜面扫地,也让易华伟的名声更加响亮了!”
周围的人听得热血沸腾,纷纷拍手叫好。有人忍不住问道:“华山派这么厉害吗?还有呢?那岳大侠还有哪些事迹?”
那人微微一笑,说道:“还有嵩山派十三太保,那可是一群武功高强的高手,他们一向在江湖上横行霸道,衡山派刘正风金盆洗手的时候………,可易华伟却毫不畏惧,硬是把他们一个个给挫败了。这一下,江湖上可就没人敢小瞧易华伟了!他现在,可真是名震江湖!”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纷纷感叹易华伟的武功高强和侠义心肠。有人忍不住道:“岳华伟真是个英雄!他这样的人物,要是再多几个,这江湖也不至于这么乱了……”
听到这里,易华伟感觉脸颊发热,轻咳一声,放下十文大钱便悄悄地离开了茶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