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有点亲戚关系

“怎么,小高,你有兴趣投资搞冶炼厂?”

裴恒学盯着高凡,认真地问道。

高凡嘻嘻一笑:“能赚钱的事情,我都有兴趣。不过,有两点……”

“你说。”

“第一点,是你们要抓紧时间完成串级萃取法的工艺设计,最好能够把工艺装备也设计出来,直接交给茂化机去生产就可以了。”

“这个难度倒不大。串级萃取的理论已经很成熟了,我们只需要根据不同稀土元素的情况设计工艺参数就可以了。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请北大的徐教授过来指导一下。”

“徐教授那边,我可以替你们联系。就算请不到徐教授本人,请到他的助手或者博士生肯定是没问题的。”

“还有就是高纯度萃取剂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这个超出我们泽研所的业务范围了。”

“p507吗?”

“呃,小高,你不会连这个也懂吧?”

裴恒学真心地想跪了,这孩子简直就是个人型自走数据库啊,好像就没啥东西是他不懂的。

稀土萃取的流程,是把含有稀土离子的水溶液与某种有机化合物混合,利用有机化合物与不同稀土元素结合率不同的特点,依次把结合率高的元素分离出来。

用于萃取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萃取剂。优秀的萃取剂需要具有几个特点:较高的选择性,即对于不同的稀土元素的结合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良好的油溶性,能够溶解于煤油中,以便与稀土水溶液混合;较高的疏水性,不会溶解于水,这样萃取物能够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易反萃性,萃取完成后能够重新将稀土元素释放出来,形成单一元素的稀土离子水溶液。

20世纪70年代,中国萃取剂化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袁院士研发出了能够分离稀土以及钴镍元素的有机磷萃取剂p507,使中国在稀土萃取剂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p507一直应用到了今天,是中国稀土冶炼技术得以独步天下的核心诀窍之一。

至于另一项诀窍,就是串级萃取了。

p507的学名叫“2-乙基已基膦酸-2-乙基已基酯”,好吧,找个文科生来,只能从文献里复制,直接打字肯定会写错的。

这个年代,稀土精炼的观念在国内还不受重视,如泽山市甚至茂林省的政府官员,思维还停留在出口混合稀土氧化物的层次。在他们想来,稀土提纯这种事情,应当是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才能够玩得转的,中国的技术这么落后,怎么可能去搞这种高科技呢?

殊不知,此时中国的稀土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了,欠缺的只是把这种技术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践而已。

正因为普遍不重视稀土精炼,所以p507这样的技术,知道的人就是凤毛麟角了。

裴恒学是搞稀土研究的,自然会知道p507是什么东西。他没有想到的是,高凡居然也知道。

“看起来,几部委选你进入稀土工作小组,还是有道理的。你对于稀土产业的了解,甚至已经超过我们泽研所的大多数人了。”

裴恒学短暂错愕之后,摇着头叹息道。

他这话,其实已经算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泽研所有不少工程师是研究稀土的,但每个人研究的都只是一个方面。比如说,他自己是研究稀土开采的,精通浸出工艺,但对稀土冶炼只是知道个皮毛。萧平是稀土冶炼的专家,在采矿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高凡却是个全才,既懂采矿,也懂冶炼,而且还懂得怎么卖稀土,最后这一条,就是泽研所的众人拍马都追不上的。

“高纯度p507的工业化合成一直是一只拦路虎,不过去年年底化工部已经向啸峰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浦江第四化工厂下达了联合研究的任务书,要求他们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研制任务,明年开始实现量产。”高凡对裴恒学说道。

“这件事……不会也是你推动的吧?”裴恒学试探着问道。

不怪他有这种想法,他觉得这件事和高凡在泽研所干的事情味道太相似了。

高凡不置可否,而是继续问道:“如果高纯度萃取剂的供应没有问题,那么串级萃取的工艺设计还有什么别的问题吗?”

“没有了。我们也按照化工部的时间节点,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全部工艺设计吧。”裴恒学咬咬牙,说道。

他感觉心里有一团火在燃烧,让他不能在这个年轻人面前认怂。

好长时间没有这种想做出一番成就的冲动了,自己这是怎么了?

“那么就是第二点,关于投资的问题。”高凡竖起两个手指头,说道,“你们估计,建立一家年处理混合稀土1000吨以上的高纯度冶炼厂,需要投入多少钱?”

“1000吨吗,这个步子是不是太大了?”裴恒学质疑道。

高凡道:“1000吨是基本的规模要求,使用串级萃取法,一套装置年产量少于1000吨就不经济了。”

“这是北大的研究结论?”

“可以是。”

“这个问题我没有深入研究过,毕竟我不是搞冶金方向的。据我所知,串级萃取,萃取的纯度要求越高,萃取级就越多。要生产99.99%纯度的重稀土氧化物,需要上百个萃取级。每个萃取级都包括一个混合槽和一个澄清槽,加起来就是好几百个装置了,投资……我估计怎么也得要三四千万。”

“三四千万不算多啊。”高凡轻松地说,“把混合稀土提纯成高纯度稀土,产值增加10倍以上。我们且不说利润多少,光是能够创造10倍的外汇,就足够让省里愿意往里砸钱了。”

“你是说,这个冶炼厂会由省里出资来建?”

“这倒不是,省里充其量就是出个扶植政策吧。咱们省穷得很,财政估计是拿不出多少钱来的。我的想法是,搞合股经营,泽研所用技术入股,当然,如果能够从银行贷点款入股就更好了。另外就是吸收社会投资入股,我知道省里有一家企业,手里有点闲钱……”

“你说的,不就是你们沧化科贸吗?”

“并不是。我说的是省化肥工业公司,我和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有点亲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