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不能对不起二郎
刘绰归家时,暮色正浸透安邑坊的灰瓦。门房老仆缩着脖子欲言又止,檐角铁马叮当乱响,惊起满庭惶惶。
“县主!”绿柳捧着鎏金手炉迎上来,低声禀报道,“三老爷和三夫人带着十二娘子搬去光德坊了,二老爷遣人来说···说是四郎君要专心备考,他们不便叨扰,也从新昌坊老宅搬走了。”
刘绰会心一笑,被参奏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些恼人又麻烦的亲戚不就主动避祸远离了么?
打扰刘谦备考?借口倒找的冠冕堂皇。
刘谦在国子监读书,在家待的时间不多。他们之前抢着去住老宅,找的理由也是这个。
“宅子是赁的还是买的?可曾查问过里坊治安?”
刘绰知道,自己这些叔父都比她阿耶会存钱。手上没有能在长安购下宅子,再舒舒服服过上几年的钱,是不会轻易拖家带口搬离彭城的。
绿柳道:“县主料事如神,高远亲自去瞧过,左邻右舍都是好相与的。”
终归是亲戚,他们要真出了什么事,还是得刘坤去操心。这样才算妥帖。
“那就好!”刘绰道,“你呢?野诗将军过几日就要回关中了吧?”
绿柳脸一红,低头道:“将军是说过过几日回关中,也提过成亲的事,可……可奴婢还没想好呢。”
刘绰轻轻一笑,打趣道:“瞧你这害羞的模样,想来心里也是在意他的。野诗将军一表人才,对你也是真心,你若有意,我这就让人准备起来。”
绿柳咬着嘴唇,犹豫道:“奴婢只是个丫鬟,怕配不上将军。”
刘绰拍了拍她的手,说道:“身份有何要紧,只要两人真心相待便好。你跟着我这么多年,聪慧伶俐,又心地善良,野诗将军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
绿柳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却又很快黯淡下去,“奴婢的双亲都过世了,婚姻大事,还得阿郎和县主做主。奴婢是舍不得县主!”
刘绰笑道:“那你舍得放将军一个人回凤翔?我可听说,李攀瘫了后,那位张娘子正在闹和离呢。长安离凤翔不远,便是嫁人了也可以把我这里当娘家,常回来看看!”
绿柳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奴婢明白了,多谢县主。”
正厅里,曹氏正毫不避讳地对刘坤抱怨着:“郎君,看清楚你这几个兄弟了吧?也就老五是个好的,五弟妹在这陪了我一天,才刚回去看孩子。老四一家回彭城了,好歹说是要安葬张氏。垚儿还算孝顺,要给她守孝三年。老二和老三家,早就把宅子买好了,愣是一点口风都没透。这一听说绰绰出事了,立马跑得比谁都快。光想着共富贵,还不如明州六房的人在意绰绰的安危。今日纯儿可是过来宽慰了我好几回的!”
刘魁不好意思道:“这都是我们做弟弟弟媳的应该做的,嫂嫂不必放在心上。”
一旁的刘芳听到长嫂抱怨自己的几个兄弟,虽有些不顺耳朵却也深以为然,有些没底气地道:“嫂嫂消消气,如今还是绰绰的安危最重要。她历来是个心中有数的,既然敢派兵护人,自然有自保的手段。”
刘坤微微皱眉,沉声道:“罢了,他们自来都是如此。你又不是不知道。若不喜欢,以后也不必太过亲近。场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刘珍也道:“阿耶说的是,他们怎么做是他们的事,咱们问心无愧就好。如今最要紧的是绰绰的事,她虽不是第一次被参奏,可这回关系到猫鬼巫蛊,绝不可掉以轻心。好在二十八叔说了没事。否则,东宫的人总会给阿耶递个消息的。”
“那为何现在还未归家?”夏氏忧心道。
刘绰出宫后又去送了送秋月姑娘,守在宫外的刘家仆从自然早就把消息送了回来。
只是做县主的去送一个月伎终归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怕气到夏氏,没敢让她知道。
刘翁安慰道:“莫要着急,绰绰办事向来稳重,许是路上耽搁了。”
正说着,便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阿耶,阿娘,祖父祖母,我回来了。”刘绰的声音传来。
众人忙起身相迎。“绰绰,你可算回来了,急死我们了。”曹氏拉着刘绰的手,上下打量着。
刘绰笑道:“让你们担心了。可秋月姑娘舍命给我们递了消息,让咱们刘氏躲过一劫,咱们总不好看着她的尸身被那样折辱。放心好了,我已安排妥当,此事不足为惧。”
大家又说了些家常话,刘魁、刘芳便陪着两个老人回房歇息,只盼着这场风波能早日平息。
刘坤一家继续开起了小的家庭会议。
曹氏气道:“刚才当着你叔父姑母的面,我没好意思说你!你护下了她的尸身,又给她洗脱了冤屈,何苦再去送葬?若是让赵郡李氏的人知道了,人家该怎么看你?怎么看我们刘家?再过几个月你可就要成亲了。”
刘绰笑着安抚道:“阿娘,我自有分寸。秋月姑娘于咱们有恩,女儿只恨自己没有保护好她。若不去送她最后一程,日后定会良心难安。至于赵郡李氏,他们若因这点事就对我有看法,那这样的姻亲不要也罢。”
“又胡说了!”曹氏白了她一眼,“你莫不是真看上那个吐蕃王子了?你可不能对不起二郎!我跟你说,你可别犯傻,二郎这样好的郎君打着灯笼都难找!长安城里像他这样的世家公子,哪个身边没几个莺莺燕燕红颜知己?二郎血气方刚的年纪,连个收房的丫鬟都没有,还不都是为了你?那个什么吐蕃王子能为你做到此等地步?”
刘坤微微点头,“你阿娘说的是,咱们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事。这些年二郎一家对咱们多有帮衬。你以后行事还要多想想后果。”
“他才多大?”刘绰刚要反驳,转脸看到自己大兄,他在李二这个年纪孩子都有了,立时便闭了嘴。
这年头,李二这样的公子哥,性教育都是···不需要手姑娘···
她只是不许纳妾,可以如今的观点看来,给他性启蒙的收房丫鬟根本算不得妾室。
这样一想,李二的确十分难得了。她也从顾若兰那儿听到过,韦澳那厮常拿这事取笑李二。说他都这个年纪了,居然还要继续做和尚。
刘绰应了一声,转移话题道:“女儿知道了。对了,有件事咱们得心中有数,陛下怕是要对嗣道王动手了!”
曹氏立时便被吸引了注意力,“多行不义必自毙!谁让他哄骗你四叔母要害你大姐姐的?咱们家可是有神仙庇佑的!”
大明宫中,皇帝摩挲着案头那刺眼的符牌。良久,吐出一句:“削去李实宗籍,暂押宗正寺候审。”
李实被收押后,匿名投书突然激增。
有人揭发他用陈米换新粮,粮荒之际在黑市翻五倍价钱;有粮商状告他私设\"义仓税\",强征农户最后的口粮;最要命的是度支司主事临死前咬破手指写的证词,直指二十万石漕粮进了王府别院。
一时间,朝中局势更加混乱,大臣们分成两派,争吵不休。
三日后的大朝会,李实跪在龙尾道前听着监察御史唱诵罪状。他突然挣开金吾卫,扒着朱漆门槛嘶吼:\"陛下!臣愿献出全部家产充作军饷!求您看在臣侍奉多年的份上...”
刘绰正在桃花坞里被曹氏盯着绣嫁衣呢,韩风进门禀报道:“县主,嗣道王以二十万贯家产自赎其罪,圣人削了他的宗籍,将他贬为通州长史了!”
“我去,这都能不死?宗籍还能保命啊!”刘绰忍不住脱口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