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笔下宝宝
第723章 新的计划调整!!!
小
大
情况紧急!
刘小涛把张金称叫到一旁,对他说道:“小周的情况非常危险,必须马上送到国内抢救。”
“我明白!”张金称沉重地点点转身叫来了岩坎,“阿岩,哪里能找到一块平坦开阔可以降落直升机的地方?”
岩坎考虑了一下问道:“需要多大的地方?”
刘小涛着急地道:“至少有两个篮球场大,还不能靠近大山。”
“离这两三公里,在前面的江边有块地方可以。”
刘小涛有些担心地说:“会不会离阿瓦山寨太近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救人要紧。”张金称又对岩坎道:“前面带路,我们赶紧过去。”
然后他又对庄炎道:“你马上紧急呼叫指挥部,请求派直升机过来支援。”
刘小涛则叫住了李明和鲁达,对他们说:“你们俩埋伏在树林里,密切注意着阿瓦山寨的动向,如果敌人追出山门立即通知我们。”
两人点点头转身离开。
虽然米高现在自顾不暇,但是岩坎说的那个地方离阿瓦山寨太紧不得不防。
王涛背起来了昏迷过去的战友小周,两个果敢老兵在一旁帮忙扶着,所有人跟在岩坎的后面向江边跑去。
一行人穿过茂密的丛林,脚下的枯枝落叶发出急促的碎裂声。
岩坎手持砍刀在前方开路,锋利的刀刃划开挡路的藤蔓,为队伍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王涛的军装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咬紧牙关,双臂牢牢托住小周的身体,生怕颠簸加重战友的伤势。
远处传来隐约的江水声,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水汽。
刘小涛不时查看小周的状况,看到他苍白的嘴唇在微微颤抖。“坚持住啊!小周!”他低声鼓励道。
两个果敢老兵默契地轮流替换王涛,背着小周跟着队伍争分夺秒。
仅仅一个小时后,在地面引导下总指挥部派来的直升机稳稳地降落在了地面上。
小周已经陷于过敏,大家把他抬上直升机机舱,同机来的军医们马上展开了急救,随后直升机又飞走了。
看着直升机逐渐消失在远方的天际,刘小涛这才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他转身对张金称说道:“总算及时把小周送走了,希望他能挺过这一关。”
张金称沉重地点点头,又重伤了一名战友,但他目光却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米高的人随时可能追来。”他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阿瓦山寨的方向。
就在这时,李明从树林中快速跑来,压低声音报告:“队长,山寨那边有动静,几十个米高的手下正朝我们这个方向移动!”
刘小涛看着筋疲力尽的突击队员们,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再与敌人纠缠,他立即下令:“所有人注意隐蔽!岩坎,这附近有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
岩坎快速思考了一下:“从这往东走两公里有个溶洞,洞口被藤蔓遮住了,外人很难发现。”
“好,立即转移!”张金称果断命令道,“庄炎,岩坎你们带两个老兵在前面开路。李明、鲁达负责断后,注意清除痕迹。”
突击队迅速行动起来,每个人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庄炎端着步枪走在最前面,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周围的密林。
他们身后鲁达熟练地用树枝扫除队伍留下的脚印。
当他们刚抵达溶洞入口时,远处已经隐约传来追兵的喊叫声。
岩坎轻轻拨开垂落的藤蔓,示意大家快速进入。
洞内潮湿阴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石灰岩气味。
刘小涛最后一个进入洞穴,他轻轻放下藤蔓,转身对众人说:“保持安静,关闭所有通讯设备。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
黑暗中,只能听见彼此轻微的呼吸声。
张金称摸索着从背包里取出夜视仪,戴上后视野顿时清晰起来。
他压低声音道:“这个溶洞很深,我们往里走一段,避免被他们发现洞口。”
队伍在黑暗中缓慢前行,岩坎走在最前面,凭借记忆引导着方向。
洞壁上不时有水滴落下,在寂静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庄炎突然停下脚步,做了个警戒的手势:“前面有岔路。”
刘小涛凑近查看,发现左侧通道较为狭窄,右侧则宽敞许多。
他思索片刻,轻声道:“走右边,空间大些,万一有情况也好应对。”
就在这时,鲁达突然竖起耳朵:“听!”远处隐约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狗叫声,追兵显然已经发现了他们留下的蛛丝马迹。
李明迅速检查了弹匣,低声道:“他们追来了,距离不到两百米。”
张金称当机立断:“所有人进入战斗位置!王涛、李明守住左侧通道,鲁达和我负责右侧。老刘,你带其他人继续往里撤。”
刘小涛刚要反对,张金称已经将夜视仪塞到他手里:“别争了,这是命令!”刘小涛咬了咬牙,带着岩坎和果敢老兵们快速向洞穴深处移动。
黑暗中,张金称和鲁达背靠背站立,枪口对准来时的方向。
远处的手电光越来越近,隐约能听到米高手下用当地语言交谈的声音。
鲁达的手指轻轻搭在扳机上,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黑暗,紧接着是密集的枪声。
子弹打在岩壁上,溅起一片火花。张金称大喊一声:“开火!”两支自动步枪同时喷出火舌,将狭窄的通道变成死亡走廊
激烈的交火在狭窄的溶洞中回响,子弹撞击岩壁的火花在黑暗中格外刺眼。
张金称借着短暂的光亮,看到三名敌人应声倒地,但更多的黑影正从通道尽头涌来。
“换弹!”鲁达低吼一声,迅速缩回掩体后方。
张金称立即补位,精准的点射压制住敌人的冲锋。
一颗流弹擦过他的肩膀,军装顿时被撕开一道口子,但他纹丝不动,继续扣动扳机。
与此同时,左侧通道也传来交火声。
王涛和李明依托天然石柱构筑防线,将试图包抄的敌人死死钉在原地。
李明突然闷哼一声,右腿被流弹擦了一下,跪倒在地,但他仍坚持射击,直到打空最后一个弹匣。
洞穴深处,刘小涛听到枪声骤然激烈,立即停下脚步。“他们顶不住了!”他攥紧拳头,转向岩坎:“这溶洞还有其他出口吗?”
岩坎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往右拐有个地下河,顺着水流能到后山,但水很深.”
“没时间了!”刘小涛果断下令,“庄炎岩坎你们先带伤员们先走,其他人跟我回去接应!”
……
历经血战,突击队在当天下午才回到了“老苗寨”驻地。
这次战斗虽然胜利了但是,也付出了不少的伤亡代价,“利剑突击队”又重伤一名队员,其他人也轻伤好几人。
另外,精心培养的果敢老兵也牺牲了六个,轻重伤十几人。
可以说这一战,“老苗寨”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有战争就会有伤亡,虽然大家都理解这一点,但是面对大家朝夕相处的战友牺牲重伤,大家的内心还是很难过。
第二天,张金称就把自己管在屋子里整整一天没有出来。
大家都在猜想他一定是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所以大家都没有去打扰他,只有阿贵去给他送过两次饭。
傍晚的时候,张金称从吊脚楼下来,大声地对刘小涛道:“老刘,您陪我散散步怎么样?”
刘小涛知道这家伙肯定是有什么想法了,于是开玩笑道:“你小子终于舍得迈步出闺房了!好,那就陪你走走吧!”
两个人沿着山民踩出来的山间小道,慢慢地朝着山寨一侧的山峰爬去,半个来钟头就到达山顶。
举目远眺,群山起伏,金色的余晖撒在树梢上。
“太美了。”张金称面对夕阳西下的美景赞叹道。
“你小子,不回是让我陪你来看风景的吧?”
“难道不美吗?”张金称答非所问。
“我只是觉得你有点反常,竟然有心思欣赏起美景来。”
“哎,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在这美丽的景色下长着时间上最邪恶的东西。
难道说这就是宇宙的平衡,美丽与邪恶共存?”张金称露出一脸的沉思。
刘小涛开玩笑道:“你小子我还不了解?少在我面前装穷酸了,有什么话你了就直说,把我憋出毛病来你负的起责吗?”
张金称闻言找了块大石头坐在,缓缓地道:“教导员,我想去尽快去一趟孟腊。”
刘小涛知道他的意思,帮助老康重新夺回老城是他们制定“利剑突击行动”计划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你要去会会郎老大?”
张金称点点头,没有回答刘小涛的话,而是问了一个不着边的问题:“教导员,我曾经听您说过,认识搞农业生产的专家来着?那有没有熟悉这里气候的农业专家?”
刘小涛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点点头好奇地道:“对呀,我老家就有一家全国知名的农业公司,我的几个同族发少就在这家公司里面担任高级研究员,你问这个干什么?”
他没有告诉张金称具体的实情,因为这家横跨全国的“悯农”超大型农业集团就是他们刘氏家族的产业。
刘小涛包括刘武这些刘氏子弟平时都很低调,没人知道他们的身份背景。
“您能不能把他们请来,研究一下我们这个山寨的环境和土质适合于种什么农作物?”
刘小涛闻言瞪大了眼睛瞧着张金称,用夸张的语气道:“靠,你小子不回是想把这里当成n泥弯吧?利剑突击行动下一步要做三五九旅了。”
张金称笑着道:“您还别说,我还真有这种打算。
教导员,我深入考虑过了,要彻底地改变'金三地区'的现状,解决这里的'面粉'问题,只有让这里山民吃饱饭脱贫才行。”
刘小涛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脉,若有所思地点了支烟。
“你小子倒是想得长远。
不过光靠种地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里的山民世代靠那玩意儿为生,产业链早就根深蒂固了。”
“所以我才需要农业专家。“张金称捡起一块石子,在手中掂了掂,“要找到最适合这里的经济作物,还得配套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我打听过了,我们滇省一些贫困县种咖啡豆的农户,现在每亩收入比一般农作物还高。”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刘小涛突然笑了:“难怪你这两天闭门不出,原来在琢磨这个。不过.”他话锋一转,“郎老大那边怎么办?总不能放着正事不干,真改行当农民吧?”
“两不耽误!”张金称笑呵呵地道,接着他又说道:“好了,先不说这个话题了,还是说眼前的事。我去孟腊可能要多花点时间,家里就靠你了,你尽快请个农业专家来看看,请他们根据这里的实际情况制一个种植代替方案,我想先在老苗寨做实验,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实际上这里的气候地质条件跟我们滇南差不多,我想寻找代替英苏的农作物应该不成问题。”
闻言,张金称高兴地说:“那好,咱们就分头行事,回去向指挥部请示一下,我明天就去孟腊。”
第二天,张金称就带着庄炎、王涛和阿贵出发了,他们驾驶者刚买的“勇士越野车”。
在“金三地区”很多道路只有越野车才可以通过,在这个三不管地带,没有那方愿意投资修建公路设施。
盘居在这里的大大小小的地方武装更不愿意自己掏钱修路了,他们更多的是设立收费站,收取过路车辆的过路费。
突击队驻扎的老苗寨位于“金三地区”的中部,张金称他们要去孟腊在南部,距离五百公里,那里曾经是同盟军南部军的所在地。
民盟军四分五裂后,原南部军的老大段誉占据了孟腊自立为王。
段誉这人可不简单,他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国内一个知清,当年与无数热血青年人一样,怀着支援无……来到了m北。
后来,段誉和一些质清参加了民盟军。
他们不但聪明有才智,而且作战勇猛,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民盟军的各级指挥员,段誉就是比较杰优秀的一员。
段誉为了让自己站稳脚跟娶了当时民盟军实权派,康老大的女儿。
这也是当时康老大照败后为什么投奔孟腊的原因。
来到女婿的地盘总比去别的地方安全,而且这里紧靠夏国边境,还没什么人敢在这里闹事。
经过两天颠簸的行程,张金称一行终于抵达了孟腊外围。
这里的地势比老城更为繁华,道路两旁不时能看到持枪巡逻的武装人员。
阿贵熟练地掏出几张通行证,这是临行前刘小涛特意准备的。
“前面就是段誉的地盘了。”张金称压低声音说,“听说这人很谨慎,我们得小心行事。”
越野车刚驶入检查站,就被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士兵拦下。
为首的军官仔细检查了他们的证件,又用当地土话盘问了许久。
庄炎悄悄握紧了藏在座位下的手枪,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放行!”军官突然大喊一声,挥手示意栏杆升起。
张金称暗自松了口气,但随即发现他们的车后跟上了一辆武装皮卡。
“看来是'护送'我们的。”张金称苦笑道,“这位段老大果然名不虚传。”
“勇士”驶入孟腊城区,这里的景象出乎意料。
街道虽然比不是国内的城市,但整洁有序,因为紧靠滇省,与国内贸易频繁,近几年发展的很快,路边甚至能看到学校、诊所和商场。
孟腊虽然不大,只有一条主要街道但是很繁华,街道两边的店铺都闪烁着霓虹灯,这里最多的是酒店和娱乐场所。
许多场所的门口有许多人进进出出,虽然挂着娱乐场所的牌子,但其实就是“耍钱”的地方。
有境外“小香江”之称,这与“金三地区”其他城镇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
“看来传言不假,”王涛小声说,“段誉确实在用心经营这里。”
都这么晚了,去拜访康老大显然是不妥的,张金称决定先住一晚,明天再说。
他们找了一家酒店住下,这家酒店不大,但是设施和卫生条件还算不错,与国内的酒店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大门口有持枪警卫走来走去。
阿贵笑着跟张金称说道:“这些士兵其实就是摆设,他们是段誉获取经费的一种手段。
安排两个人在这里站岗,这些店铺就得给他交'保护费',交的最多就是那些娱乐场所,那里的士兵更多,事实上他们才不管进去都是些什么人呢!”
“这也算是'金三地区'的一大特色了,到处都有背枪的士兵,难怪很多人对这里望而却步。”张金称笑着说道。
吃过饭后,张金称把阿贵叫到自己的房间内,他想第二天让阿贵先单独去拜访下康老大,自己这突然的上门拜访显得太唐突了,同时也让康老大有个考虑的余地。
“阿贵大哥,你跟康老大能说上话吗?”张金称试探着问道。
“哈哈哈,没问题,我虽然只是个当兵的,但是在康老大手下十几了,康老大对我们很不错,他为人亲和,每次都会跟我们打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