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孟腊康老大!!!

 
“阿贵大哥,我想请你命天先去拜访下康老大怎么样?”张金称笑着到。

“当然可以,”阿贵爽快地道,然后想了想说:“那我见了康老大该怎么说?”

“你就如实讲,先把我们怎么认识的,自己后来发生的事都告诉他,最好告诉康老大我是来专程拜访他的。”

“好,我明白怎么说了,那我明天一早就去他府上探望。”阿贵点点头道。

庄炎坐在一旁听他们俩说完,有些担心地道:“老大,万一这个康老大拒绝叫我们怎么办?”

张金称摇摇头,很肯定地道:“虽然我没有见过这个康老大,但从他的经历上来,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富有远见的人。

阿贵大哥跟他一讲,我想他就能猜出我们是什么人,所以我相信他不会拒绝见我们。”

第二天清晨,吃过饭,阿贵便整装出发,由王涛开车送他前往康老大的府邸。

看着两个人离开,庄炎有些担忧地对张金称道:“这个康老大从来没有与我们打交道,会不会对我们有猜疑?”

“猜疑是肯定的,不过他会很快叫我们。”张金称用不容置疑地口味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庄炎好奇地道。

“因为我们都是军人,所以我能体会到他如今的心情。

战败对没个军人来说都是莫大的痛苦,他最想的就是用胜利来再次证明自己。

但是以他目前的实力,想要翻身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我们的出现就给他带来希望和曙光,他当然很想见我们。”

“我明白了,有阿贵的铺垫会省去我们很多功夫。”

“不错,人最容易相信的还是自己人。

不过,我猜测康老大会同意与我们接触,但是要消除他的疑虑需要我们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

一路上,阿贵心中反复琢磨着该如何开口,既要把事情说清楚,又不能显得太过唐突。

康老大的临时住所不在孟腊镇内,而是在镇外的江边,这里距离边境线不到一里地,几分钟就可以从这里到达夏国境内。

康老大之所以把住所设在这里是有他的目的地,不仅是他,其他民盟军的军官也喜欢把家属安置在紧靠夏国边境线的地方,万一有事可以迅速向那边撤离。

这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宅院,门口两棵苍松挺拔,显得格外庄重。

大门口有两个警卫,阿贵上前叩打招呼。

其中有一个警卫还是阿贵的熟人,他热情地进去通报,很快便有一位管家模样的人迎了出来。

他恭敬地向前打招呼,说明来意。

管家闻言微微颔首道:“请稍候,我这就进去通报老爷。”

片刻之后,管家回来,面带微笑地说道:“老爷请您进府一叙。”

阿贵跟随管家穿过庭院,来到一间宽敞的书房。

康老大正坐在案前品茶,见阿贵进来,起身相迎。

他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沉稳,目光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阿贵兄弟,原来是你啊,我听说你们如今跟着米老大?”康老大笑着说道,声音浑厚有力。

阿贵连忙举手敬礼:“老大,对不起,当初队伍打散了。

弟兄们一时间失去您老的消息,为了生计迫不得已才投靠了米高。”

“哦,是吗?我就说嘛!你阿贵这么忠厚跟我也有十几年了,怎么会轻易地弃我而去。”

“还是老大懂我阿贵的为人!”

“那你这次来是?”

“康老大,我这次来是带着任务来的?”

“哦?先坐下说。”康老大满脸疑惑,宴请阿贵坐下慢慢说。

两人落座后,阿贵便按照张金称的嘱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康老大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点头,眼中不时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待阿贵说完,康老大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张老大此人,我虽未谋面,但早有耳闻。

他能有如此胆识和谋略,实属难得。你回去告诉他,我现在就想见到他,我在府上恭候他的大驾。”

阿贵闻言大喜,连忙起身道谢:“多谢康老大成全,我这就回去转告张兄弟。”

离开康府后,阿贵脚步轻快,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他迫不及待地让王涛开车赶回酒店,将好消息告诉了张金称和庄炎。

“康老大见到我很高兴,没想到我会来找他,当初从老城逃出来的老兄弟很多都没了音讯,我把来这里的目的跟他一说,康老大想马上见到你,”

张金称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果然不出所料,康老大确实是个明白人。

“好,我们一起去见康老大。”张金称招呼三人一起去见康老大。

一行人驱车前往康府,沿途的风景在车窗外交替变换。

张金称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谈话策略。

庄炎则显得有些紧张,不时整理着自己的衣领。

车子在康府门前停下,管家早已在门口等候。

见到张金称等人下车,管家恭敬地行礼道:“张先生,老爷已在书房恭候多时,请随我来。”

穿过幽静的庭院,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花香。

张金称注意到庭院里的布置处处透着军人的严谨作风。

这让他对即将见面的康老大又多了几分敬意。

书房门前,管家轻轻叩门:“老爷,张先生他们到了。”

“哈哈哈……怠慢了,怠慢了……”随着笑声,一个身体健壮,大约五十多岁的人走了出来。

张金称打量了一下康老大,只见此人精神焕发,眼神透着精明。

康老大也在打量张金称,心下也是暗赞不已,好一员大将。

张金称和康老大都不觉眼前一亮,两人都在心里暗暗赞叹对方的气度不凡,立时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觉,虽然两人年龄相差悬殊,却不妨碍成为忘年交。

人的相识就是这样非常奇怪,相见的第一眼会决定两人以后的关系,第一次见面产生好感的人很容易会成为朋友,反之则很难交往下去,

事实上这是潜意识在起作用。

在康老大与张金称互相打量对方的时候,阿贵急忙走上前去为二人互相介绍。

康老大伸出去,露出和善的笑容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一句《论语》中的经典让张金称感觉出康老大的智慧,他上前一步,郑重地行了个军礼:“康前辈谬赞了,晚辈冒昧来访,还望见谅。”

“久闻康老大的威名,今日得以拜见,让我们这些晚辈倍感荣幸。”随后张金称又把庄炎和王涛向康老大介绍了一下。

“好,都是年轻有为的俊杰,在阿贵向我们提起你们时,我就已经听说了一些在北部地区发生事。

只是没想到是你们几个年轻人所为,真的是令人佩服……”康老大看着眼前三个年轻人赞不绝口。

庄炎和王涛没有说话,向前一步齐齐敬礼。

康老大摆摆手,示意众人落座:“不必多礼。阿贵已经把你们的情况都告诉我了,说实话,我很欣赏你的胆识。”他亲自为众人斟茶,茶香在室内氤氲开来。

“前辈过奖了,其实我们也没做什么大事……”

“呵呵呵,炸毁了郎老大的导弹基地,端掉了米高的'四号'工厂,整个'金三地区'都为之振动,还不算大事?”康老大说到这里,忽然拍了一下手,“只顾着高兴了,快请喝茶,我这人就这样,有朋友来了一高兴就什么都忘了。”

康老大的豪爽也感染了张金称几人。

张金称原以为战败蜗居在这里的康老大我定会郁郁寡欢,今日一见大为意外,康老大不仅精神振奋且乐观阔达,可见其顽强的斗志。

来时,张金称他们打量过康老大的这座宅子,院落里种植了不少的花花草草,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环境中任接依旧保持着从容,说明了他具有很强的心里承受能力。

墙壁上的一副书法作品吸引了张金称的目光,内容是陈老帅的诗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看了落款,是康老大手手手书,时间是三年前,显然是兵败老城时谢下的。

强劲有力的书法,完全展现了这首诗的意境,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康老大不屈不饶的性格。

想到这,张金称忽然对与康老大的合作就更有信心了。

几个人喝着茶,勤务兵又端上来几盘水果。

康老大笑着对大家道:“没有什么好招待大家的,请用些水果。戎马一生,落魄到这个地步,惭愧啊!”

张金称指着墙上的书法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从康老大手写的这幅陈老的诗词中就能看出您的不屈斗志,是我辈的楷模啊!”

“张先生客气了,一时信手涂鸦,让大家见笑了。”康老大谦虚地道。

大家客套了几句,逐渐地把话题转移到了正题。

康老大看着张金称道:“张先生特意从北边赶过来见我,一定是有事情与我商量吧?”

张金称咬了一口水果,“实不相瞒,我们这次来,是希望能与前辈共谋大事的。”

康老大眼中精光一闪:“哦?愿闻其详。”

张金称放下茶盏,正色道:“如今'金三地区'局势动荡,郎老大'米高这些人群魔乱舞,正是我辈英雄用武之时。

前辈原先在此地根基深厚,如果想打回老城的话,我们几个兄弟愿意鼎力相助。”

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连窗外的鸟鸣声都似乎远去了。

庄炎屏住呼吸,紧张地观察着康老大的表情变化。

只见康老大沉吟片刻,突然朗声笑道:“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胆魄过人!

不过请恕我直言,以我目前的处境并不能给你们带来什么好处,张先生为什么愿意帮助我?”

“您说的没错,帮助您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但是却能和我们的祖国带来益处。

另外我们也敬重康老大的为人,所以我们愿意尽全力帮助您夺回老城。”

“恕我直言,我还是没有听明白张先生的意思,还请直言相告。”康老大好像让张金称的话弄糊涂了。

“金三地区的民盟军分裂已经有四五年了,康老大当初也是民盟军的主要首领之一,而您也是第一个领兵脱离民盟军,随后其他人纷纷效仿。

当时在民盟军里有很多人视您为叛徒,想必您也一定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康老大闻言连连点头,他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说这些话是什么用意,不过这都是事实。

张金称见康老大被自己的话吸引,于是接着说下去:“当年民盟军成立之初也是信奉……,你们也为之而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我们也曾给予你们无私的帮助,我看您的警卫身上的装备,想必就是那个时候援助的吧?”

听着张金称的话,康老大只是默默点头,同时在思考他话的意思。

“然而到了七十年代,您们民盟军为了经费开始经营'面粉'生意。

你们还成立专门的部门,大肆收购原材料,再加工卖给那些'大面粉贩子',从中牟取暴利。

这也是我们停止对你们民盟军援助的主要原因。

在同盟军的内部,有正义感和富有远见的军官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这样下去势必会葬送同盟军,您就是其中的反对派。

当您不能左右形式的时候,只好选择了脱离同盟军,因此您单干后第一宣布在'金三地区'禁'面粉'。

也许有很多人不理解您的苦心,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听到张金称说到这里,康老大激动地站了起来,他走到张金称的面前,激动地握着张金称的手使劲摇晃了几下,感慨地说:“这几年来你是唯一一个理解我的人。

想不到我的一番苦心,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而张先生却把这一切却看的如此透彻清晰,谢谢!谢谢你的理解……”

“也许是旁观者清吧。”张金称停顿了一会儿,拉着康老大坐下,接着问道:“康老大想过没有,禁'面粉'是利国利民、造福百胜的大好事,为什么会遭到那么人反对?以至于败走老城?”

“实不相瞒,这三年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过我很想听听张先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康老大诚恳地道。

张金称没有推辞,直言不违地道:“这'禁面粉'是一个很沉重的社会问题,对这里的老百胜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如果不给他们寻找一条生存之道,就让他们放弃种植英苏和生产是不可能的。

而且'禁面粉'也同样短了一些人的发财之道,所以他们也会竭力反对。

在'金三地区'禁'面粉'最大的难点在于'面粉'几乎是全民参入的,而且'面粉'是他们懒以生存的根本。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在'金三地区'实现全面'禁面粉'。”

“张先生讲的不错,这就是我失败的原因。

我只想让当地的老百胜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但是却没有找到一条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

这几年我在思考失败的同时,也在寻找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康老大深有感触地说,在说这些说的时候表情沉重了许多。

看得出来他不是在为自己的失败而痛心,而是没有办法解决'金三地区'的'面粉'问题而揪心。

“不知道康老大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张金称接着问。

康老大轻轻地摇摇头,语气沉重地道:“我感觉自己的力量太渺小了,与上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势利对抗犹如蜉蚁撼树……”

“依靠个人的力量来解决社会顽疾的确非常困难,更何况是上百年来形成的懒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张金称表现出赞同康老大的态度,随即又委婉地说:“我想任何问题只要肯努力,或许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康老大露出很出很感兴趣的神态:“哦,如此说来张先生一定有治疗这个顽疾分良方了,我洗耳恭听先生的高见。”

张金称却没有再讲下去,换了一个话题,笑着对康老大说:“我冒昧的问康老大一个问题,请您不要介意。”

“没关系,张先生但讲无妨。”康老大摆摆手道。

“您是否有打回老城的打算?”

康老大没有否认,他非常坦诚地道:“要说我没有夺回老城的心思那是假的,但是打回去的计划却是没有。”

张金称露出不解分表情,他认为康老大绝对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为什么?难道张老大想放弃您的理想?”

康老大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地惆怅,听听地叹了一口气道:“哎,我何尝不想尽快制定一个夺回老城的计划,但是目前以我们的力量与郎老大想比,力量相差悬殊。

我身边现在只有三百来号人,加上散布各处的也不足一千人,而郎老大有五六千兵马。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郎老大经济实力雄厚,这几年他大肆的制贩'面粉',积累了无数的财富。

我目前只有几处山林和矿场,资金来源很少,养活目前这些人都很困难,更不用说买武器扩军备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