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品尝两种不同熏肉

阿璃”凌渊看着正在整理晾晒香草的阿璃,又望了望那口洁净温热的陶缸,眼中满是期待,“万事俱备,只差最后一步装缸了。不过,忙了一天,先填饱肚子,养足精神明天再战,晚上弄点好。正好,熏肉坊那边,我前些天按老法子熏的那条肋条肉,还有阿木叔按骁儿新法子熏的新肉,估摸着时间都该好了。你去一趟,把这两条都取回来。”他眼中带着一丝探究的笑意,“咱们今晚就尝尝,比比看,是老法子熏的够味,还是新法子熏的更胜一筹,骁儿补补力气”。

阿璃会意一笑,擦了擦手:“行,这个比试有意思。我去熏肉坊看看,阿木叔手艺精,新熏的肉肯定香。正好配点新粟米熬的粥,解解腻”

阿璃解下围裙擦了擦手,便朝部落另一头的熏肉坊走去。

熏肉坊位于部落下风口,几间用石块和泥坯垒成的低矮棚屋里,常年弥漫着松柏枝和果木燃烧后特有的、浓郁而诱人的烟熏气息。熏架上挂着不同批次、处于不同熏制阶段的肉条。阿璃刚走近,就看到老阿木正佝偻着腰,小心翼翼地从熏架上取下两条颜色略有差异、但都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肋条肉。

“阿木叔”阿璃笑着打招呼。

“哎哟,是阿璃啊”老阿木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手里拿着两条肉,“来得正好,算着日子,渊小子那条老法子熏的,和我这条按骁小子新法子弄的,今天都能开吃了,你看,”他将两条肉并排举起展示给阿璃看,“这条颜色深点、烟味冲点的,是渊小子前些天自己动手按老规矩熏的。”他又指了指另一条“这条颜色更红亮油润、烟味闻着更醇和还带点甜香的,就是刚按骁小子教的新法子熏透的,都是上好的肋条”

阿璃凑近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由衷地赞叹:“真漂亮,特别是这条新法子熏的,油亮亮的,闻着就让人舒坦。火候把握得真好”

老阿木听了夸赞,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感激和钦佩:“嘿嘿,阿璃啊,说句实在话,老头子我熏了半辈子肉,这次能把这新肉熏出这成色,可全亏了骁小子”他着重指了指那条红亮油润的肉,“你是不知道,前阵子他巡逻回来,看我守着这熏坑,火候总差那么点意思。不是熏过了头带苦味,就是火候不够,肉存不住容易坏。他就蹲在这儿,跟我比划着说,火不能太急,烟要‘文’(温和),要用哪种带着清香的湿树枝压火生烟最好,还教我怎么看肉的颜色变化,啥时候该翻面,啥时候该撤火让余温焖透,嘿,你别说,按他教的法子弄,这熏出来的肉,颜色又正,香味又足,还不容易坏,骁小子,是这个”老阿木竖起了大拇指,眼中满是感激。

阿璃这才完全明白,难怪老阿木对新熏肉如此自豪,原来是大儿子凌骁把更科学有效的熏制方法,无私地教给了经验丰富但固守老方法的老阿木。

“骁儿也是站在您老的经验上琢磨的,他呀,就爱瞎琢磨这些”阿璃笑着替儿子谦虚,心里却满是骄傲,“那这两条我可都拿走了,晚上这‘比试’可就全看它们了”

“拿好拿好”老阿木乐呵呵地将两条沉甸甸、散发着不同风格烟熏咸香的肋条肉递给阿璃,“让大伙儿好好尝尝,品品这新老法子的差别”

阿璃拿着这两条代表着不同熏制工艺的肉回到石屋。夕阳的余晖正将石屋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晾晒好的野菜已被小心收起。那口红褐色的陶缸倒扣在干净的石板上,散发着洁净温热的余韵。

灶间里,凌渊已经生起了火,石锅里煮着用新换的粟米熬的浓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米香四溢。凌骁在帮忙处理水芹。凌玥和凌睿则眼巴巴地看着阿璃手里那两条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熏肉。

阿璃拿着两条沉甸甸、散发着浓郁烟熏咸香的肋条肉回到石屋时,夕阳的余晖正将石屋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晾晒好的野菜已被小心收起,堆放在干净的藤筐里。那口红褐色的陶缸也结束了“净身仪式”,倒扣在干净的石板上,散发着洁净温热的余韵。

灶间里,凌渊已经生起了火,石锅里煮着用新换的粟米熬的浓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米香四溢。凌骁在帮忙处理水芹,准备煮个清口的野菜汤。凌玥和凌睿则眼巴巴地看着阿璃手里的熏肉,小鼻子不停地嗅着那诱人的香气。

“看,两条上好的肋条”阿璃将肉放在干净的砧板上,特意指着其中一条颜色更深沉、油脂分布更均匀的说:“这条是阿木叔刚取下来的,按骁儿教的新法子熏的。”她又指了指另一条,光泽稍逊,烟熏味更直接粗犷一些,“这条是你阿父之前自己熏的,用的是老法子”。

凌渊也凑过来,饶有兴致地比较着:“哦,正好,今晚就尝尝,看看到底哪个法子熏出来的更合口味”第一次同时品尝两种不同工艺的熏肉,连他都充满了期待。

晚餐很快上桌。

主食:金黄粘稠、散发着谷物清香的粟米粥。

配菜:清炒水芹野葱,翠绿鲜嫩,带着山野气息。

开胃小菜:一小碟凌渊顺手用野葱嫩白和岩盐快速腌制的咸鲜小菜。

主角:熏肉对比,阿璃将两条熏肋条肉都切成均匀的薄片,凌渊熏的肉片颜色深褐,纹理清晰,散发着较为直接、浓郁的松柏烟熏气。阿木叔熏的肉片则呈现出更深红油亮的色泽,脂肪部分如同琥珀般透亮,散发出的烟熏味更显醇厚、柔和,还隐隐带着一丝果木的清甜。

阿璃没有混合,而是将两种肉片分别堆放在两个大陶盘里。然后,她在烧热的石锅里,分批将两种肉片进行干煸。滋滋的声响中,油脂被逼出,肉片边缘卷曲微焦,各自的香气被彻底激发出来,弥漫在整个石屋,令人食欲大动。

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明亮的火光跳跃着,映照着每个人期待的脸庞。

“开动吧,都尝尝,看喜欢哪种”凌渊笑着宣布。

几双筷子立刻伸向了两个陶盘。

品尝凌渊熏肉(老方法):

入口是强烈的烟熏咸香,嚼劲十足,带着一丝粗犷的山林气息,越嚼肉香越浓,是熟悉的老味道,非常扎实过瘾。凌睿大口嚼着:“嗯,阿父熏的肉,够劲儿,香”

品尝阿木叔熏肉(凌骁新方法):肉片入口,首先感受到的是更柔和的烟熏味,咸度似乎也更均匀地渗透进了每一丝纤维里。咀嚼时,肉质显得更嫩一些,油脂部分在口中化开,带来一种温润的脂香,那丝若隐若现的果木清甜在回味中浮现,使得整体的风味层次更加丰富、醇厚,不那么齁咸燥口。阿璃眼睛一亮:“这个味道更醇和,吃着舒服,没那么干硬。”凌玥小口尝着,也点点头:“香香的,不呛”

凌骁自己也夹起一片新法熏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味。虽然方法是他结合经验和琢磨改进后教给阿木叔的,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吃到用这方法完美呈现的成品。感受着那更均衡的风味和柔嫩的口感,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凌渊将两种肉都认真品尝后,放下筷子,看向凌骁,眼中满是赞许:“骁儿,你这改进的法子,确实高明,火候和烟的控制更讲究了。阿木叔熏的这条,味道更醇厚,肉质也更润,那股子果木的甜香是点睛之笔,吃着确实更舒服些。看来我这老法子,得跟你学学新招了”他语气爽朗,带着为儿子骄傲的开怀。

凌骁被父亲当众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阿父过奖了,也是阿木叔经验老道,火候掌握得好”他又给凌渊夹了一片新法熏肉,“阿父喜欢就好”

一顿晚餐,因为这两条不同熏制方法的肋条肉,变得格外热闹和有趣。大家兴致勃勃地比较着、讨论着,粟米粥的温润、野菜的清新恰到好处地中和了熏肉的浓烈。简单的食物,因为用心和技艺的提升,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和家庭的欢乐。

晚餐后,收拾妥当。凌渊和阿璃最后看了一眼那口倒扣在皎洁月光下、沉默而洁净的红褐色陶缸,还有旁边藤筐里那些经过日晒风干、静静等待的森林珍味。储藏洞深处,那个密封的发酵缸也在黑暗中静默。

“明天”凌渊的声音在饱含食物香气和温馨余韵的静谧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等菜和缸都彻底干爽了,我们就开始装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