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路
晨曦的生日快到了,陆砚京想起女儿小时候最爱吃苏窈做的长寿面。
这次他们决定亲手做了送去Bj,和面擀面切面条,每一步都认真细致,面条晾干后仔细包装好,附上一张简单的卡片。
快递寄出后第三天接到晨曦电话,她带着鼻音说道:“谢谢爸妈,面特别好吃,实验室的人都分到了。”
陆砚京能想象女儿红着眼睛微笑的样子,他只是温和地说喜欢吃下次再寄。
暑假晨曦要去国外参加学术会议,这是她第一次出国,苏窈有些担心,陆砚京却翻出世界地图,仔细研究会议地点的气候和文化,帮女儿列出注意事项清单,还悄悄往她行李箱里塞了常用药。
会议期间晨曦每天发照片回来,古老的建筑,精彩的报告,还有她站在讲台上的身影,陆砚京把照片都存在电脑里,建了个专门的文件夹,有时深夜会一张张翻看,苏窈笑他比女儿还认真。
秋天来的时候陆砚京在阳台种了几盆菊花,每天浇水施肥很是精心。
花开的时候正好重阳,他剪下最美的一瓶带给敬老院的老人,老人们都很高兴,说难得还有人记得传统。
晨曦的博士研究进入关键阶段,连续两周没回家,电话也常常匆匆挂断,陆砚京没去打扰。
只是每周炖一次汤让暮云带去实验室,每次晨曦都会发来空保温盒的照片,附上一个笑脸。
平安夜那天晨曦突然回家,带着满身风雪气息,“实验室数据终于达标了,”她宣布这个好消息,脸上是疲惫而兴奋的光彩,苏窈连忙下厨煮饺子,陆砚京默默接过女儿沉重的研究资料。
晚饭后一家三口坐在圣诞树旁,这是晨曦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虽然他们不过洋节,但温暖的灯光让人安心,亮亮趴在晨曦脚边,耳朵时不时抖动一下,窗外飘着细雪,屋里暖意融融。
新年钟声敲响时晨曦已经睡着,头枕在妈妈腿上,手里还攥着论文草稿,陆砚京轻轻给她盖上毯子,和苏窈相视一笑,电视里欢呼声阵阵,他们在这个安静的角落里感受着平凡的幸福。
开春后陆砚京开始整理老照片,从泛黄的黑白照到清晰的数码打印,记录着这个家庭的点点滴滴,他特意挑了些扫描存档,做成电子相册发给孩子们,朝阳回复说看哭了,暮云说要做成屏保。
四月晨曦的论文正式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她第一时间把链接发到家庭群,陆砚京戴着老花镜仔细阅读,虽然看不懂内容,但女儿的名字印在上面让他无比自豪,他打印出来小心收藏。
五一假期晨曦陪他们回老家扫墓,在祖父祖母墓前她轻声说着近况,报告学业的进展,承诺会好好努力。
陆砚京站在一旁,看着女儿认真的侧脸,忽然理解了什么叫做传承。
夏天来得很快,博士答辩的日子定了下来。
晨曦看起来比高考还紧张,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陆砚京主动当听众,提出一些表达上的建议。苏窈则负责营养补给,变着花样做好吃的。
答辩前夜晨曦失眠了,凌晨三点还坐在客厅改ppt。
陆砚京起来倒水看见她,父女俩聊了会儿天,说起她小时候的糗事,紧张的气氛渐渐消散,最后晨曦靠着沙发睡着了,陆砚京关掉电脑给她盖好被子。
答辩非常成功,评委们给予高度评价,晨曦出来时眼睛亮晶晶的,等在外面的陆砚京和苏窈立即上前拥抱她。
暮云送来早就准备好的花束,家庭群里朝阳发来庆贺红包,一连串的烟花表情,
庆祝宴上晨曦郑重敬酒,“谢谢爸妈一直的支持,”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陆砚京举杯的手微微颤抖,苏窈早已泪流满面,亮亮不明所以地摇着尾巴。
毕业后晨曦选择留校继续研究,同时兼任教学工作,她搬进了学校分配的公寓,离父母家不远,周末经常回来吃饭,有时带着学生的问题来讨论,陆砚京很享受这种交流。
教师节那天晨曦收到很多学生祝福,她开心地拿给父母看,“我现在也是陆老师了。”
她俏皮地说,陆砚京看着她自信的模样,想起她第一次站上讲台试讲时的紧张,只觉得时光真是奇妙。
重阳节他们照例去登山,这次同行的还有周屿。
他一路细心照顾大家,休息时自然地把水递给晨曦,陆砚京和苏窈交换了一个眼神,但什么都没问,下山后周屿礼貌告别,举止得体自然。
冬天第一场雪时晨曦带周屿正式回家吃饭,年轻人有些紧张但真诚,他说欣赏晨曦的才华与善良,希望得到长辈的祝福。
陆砚京看着女儿幸福的表情,温和地点头,苏窈悄悄擦了擦眼角。
年夜饭桌上多了一副碗筷,周屿带来的家乡特产很受欢迎,他和暮云讨论最新科研进展,和朝阳聊国际形势,气氛融洽自然,晨曦笑着给大家夹菜,灯光下她的笑容温暖明亮。
睡前陆砚京站在窗前看雪,苏窈走过来握住他的手,“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路,”她轻声说,“是啊。”
春天再来的时候陆砚京在阳台种了棵小橘树,他说等树结果了孩子们都会回来摘,苏窈笑他心急,却还是细心照料树苗,每天浇水松土,亮亮好奇地在旁边转悠。
生活平静如溪水缓缓流淌,每个周末的家庭聚餐雷打不动,有时在父母家,有时在晨曦的公寓。
周屿的厨艺很好,常常露一手,暮云还是老样子,总是最后一个到带着满身试剂味道,
陆砚京的白发又多了一些,但他精神很好,每天练字看书,偶尔和老战友下棋,苏窈参加了社区舞蹈队,天气好时去公园跳舞,他们像所有普通的父母一样,过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
晨曦的项目获得重要资助,需要常去外地合作交流,她有些犹豫,陆砚京却鼓励她抓住机会。
“家里有你周师兄照顾呢。”他开玩笑说,周屿认真点头,“我会常来看叔叔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