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困兽
苏漪咬着嘴唇,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她何尝不知道老夫人说的有道理?可是感情这种东西,哪里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那些与顾云洲相处的点点滴滴,他的温柔,他的关怀,他为了保护她所做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她心里。即使理智告诉她应该忘记,可心却不肯听从理智的安排。
"祖母,我也不想这样的。"苏漪哽咽着说道,"可我控制不住自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他。想着他现在在哪里,过得如何,会不会遇到危险......"
老夫人心疼地抱住她:"傻孩子,你这样折磨自己有什么用?他是三皇子,是要承担保家卫国重任的人,自然有他的路要走。而你,也有你的路要走。两条路本就不同,何必强求相交?"
"可是祖母,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苏漪在老夫人怀里低声说道,"我总觉得......总觉得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
老夫人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轻拍着苏漪的背:"那都是你想多了。他武艺高强,又有那么多将士保护,不会有事的。"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老夫人心里也隐隐有些不安。前些日子宫中传来的消息,西漠大举入侵,边关战事紧急,三皇子亲自率军迎敌。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谁又能保证万无一失?
可这些担忧,她不能让苏漪知道。这孩子已经够脆弱了,再听到这些消息,只怕会彻底垮掉。
"漪儿,祖母知道你心中有他,但你要记住,活着的人要为自己而活。"老夫人轻抚着苏漪的头发,"你还年轻,前路还长,不能把自己困在一个人身上。"
苏漪点点头,却没有说话。她知道祖母是为了她好,可有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老夫人给苏漪扎了几针,又让秋雨去煎了一副安神的药。药下去之后,苏漪的热度渐渐退了,人也不像刚才那样虚弱了。
"好些了吗?"老夫人关切地问道。
"好多了。"苏漪勉强笑了笑,"多谢祖母,这么晚了还为我操心。"
"傻话,你是我的孙女,我不为你操心为谁操心?"老夫人慈爱地看着她,"不过漪儿,祖母要和你说件事。"
"什么事?"
老夫人沉吟片刻,开口道:"从明日起,我会让人严密看守这个院子,不许任何关于三皇子的消息传入。秋雨,还有院中其他的丫鬟,我都会交代清楚。"
苏漪一惊:"祖母,为什么?"
"因为你现在需要静养。"老夫人语气坚决,"那些消息只会让你更加心神不宁,对你的病情没有任何好处。等你完全恢复了,祖母自然不会再限制你。"
苏漪想要反对,可看到老夫人坚定的神情,终究没有开口。她知道老夫人这样做都是为了她好,可心中却涌起一种被孤立的恐惧感。
仿佛从此以后,她就要与顾云洲彻底断了联系,再也得不到关于他的任何消息。
"祖母......"她轻声唤道。
"怎么了?"
"您说,我们还能再见面吗?"
老夫人看着她眼中的渴望和不安,心中一阵酸楚。她轻抚着苏漪的脸颊,柔声道:"傻孩子,这世上的缘分都是注定的。该见面的时候,自然会见面的。"
这话说得模糊,却给了苏漪一丝安慰。她点点头,重新躺回床上。
老夫人为她掖好被角,又在床边坐了一会儿,直到确认苏漪睡着了,这才悄悄离开。
走出院子,老夫人回头看了看苏漪的房间,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她何尝不知道苏漪心中的痛苦?可有些事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与其让这孩子继续沉沦下去,不如趁早断了她的念想。
虽然残忍了些,却是对她最好的保护。
夜风吹过梅花山庄,带着淡淡的花香。远山如黛,星光点点,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
可苏漪却再一次被噩梦惊醒了。
这一次,她没有叫出声,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空。
乌云密布,连一颗星星都看不见。
她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不安,那种感觉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
"顾云洲......"她轻声呢喃着这个名字,眼泪无声地滑落。
窗外,风声渐起,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天刚破晓,梅花山庄外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
"得得得——"
那声音由远及近,急如骤雨,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庄中的看门人被惊醒,匆忙披上衣衫跑出来查看。
只见一匹快马在庄门前嘶鸣着停了下来,马背上的人翻身下马,踉跄了几步才站稳。那人一身征尘,战袍破损,脸上满是风霜之色,一看就是从边关策马而来的信使。
"速报!有边关军情要禀!"信使声音嘶哑,显然是连日奔波所致。
看门人不敢怠慢,连忙引着他往府内走去。
定国公府中,定国公刚刚起身梳洗,便听到管家匆忙前来通报:"老爷,边关来了紧急军情!"
定国公面色一凛。这些日子西漠入侵的消息他早有耳闻,三皇子亲自领兵出征,前线战事必然激烈。如今有军情传来,不知是好是坏。
"快请到书房来。"
定国公快步走向书房,管家引着那名信使紧跟其后。
书房内,信使单膝跪地,从怀中取出一封血迹斑斑的密信:"启禀定国公,边关急报!"
定国公接过信件,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那封信的封泥已经开裂,纸张上还沾着暗红色的血迹,显然是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写成的。
他颤抖着手打开信件,只看了第一行字,脸色就骤然变得苍白如纸。
"什么?!这不可能!"
定国公手中的信件飘落在地,整个人如遭雷击,久久说不出话来。
信使低着头,声音沉重地说道:"老爷,千真万确。三皇子殿下在雁门关外与西漠军队激战,为了掩护大军撤退,他孤身断后,身陷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