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克苏鲁的呼唤(五)

以防自己的介入又引起了什么幺蛾子,洛书在白牙和阿卡姆各进行了一次还原埃塞洛克斯1985年3月20号献祭事件的占卜,进行交叉验证。首发免费看书搜:e小说

烂柯当然也不是万能的,向过去窥视得到的图景比较清晰,但也只是一个个片段,想要还原完整的事实就要进行大量的祈祷,在现实中产生举行仪式的时间成本。

而向未来窥视,得到的图景就不一定非常靠谱了。越近的时间(几天以内),图象就越清晰,譬如真理密会预测电车乘客之类的占卜;而那些比较遥远的事情,则时常出现多种可能叠加在一起、变成无法辨识的混乱信息的情况,难怪古往今来,算命总是不准。

洛书猜测,这是因为在祈祷的时间节点上,未来走向哪一条时间线尚且不定——这再次证实了“现实是叠加的”。

好在对埃塞洛克斯的占卜是向过去窥视,两次占卜结果清晰且一致,应该可信。

唯一可惜的是,沿着时间的河流偷窥,只能窥到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而看不到混沌——那是物理学不存在的,神的领域了。

仿佛印证他们的猜测,对埃塞洛克斯献祭事件的还原显示,三起事故的严重程度与死亡人数明显不对等:

虽然80年代的电车,安全意识尚且有待加强,安全带还在普及中,基本上只有驾驶员会系;但毕竟速度也有限,脱轨倾翻后车体变形并不严重。

从占卜图像来看,头部受到致命撞击伤害的只有3-5人,算上抢救不及时的,死亡人数也不该超过10人才对。

加油站爆炸和交易大厅踩踏同理:前者重度烧伤的,其实只有爆炸点附近,正在加油和坐在后座的3人,逛便利店的人虽然受到气浪冲击,也有不同程度的烫伤,再加上推拉门粉碎、玻璃碎片的割伤,大部分也不应该抢救不过来;而后者在踩踏事故中当场窒息的也不超过10人。

难怪在联邦调查局的档案中,进行了大量胃容物化验——这是在排查投毒。

因为某些不好说的原因,显而易见的邪教献祭活动,对外公布时却称是苏维埃间谍活动。

还有一件事也很可疑:证券交易所9点开盘,而真理密会在9点之前便开始行动了,说明他们己经知道今日开盘会发生股灾。

一种可能是他们事先进行过占卜,另外一种可能是这次股灾根本就是某些人的恶意做空,而这些人跟真理密会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北亚美利加果然是邪教的巢穴啊!

洛书也还原了3月20号当日,埃塞洛克斯高中报告厅举办的科学青蛙会讲座,也就是被怀疑为邪教集会的活动。

跟玫瑰山古堡聚会类似,这次集会从表面上看,就是一次普通的科学讲座,顶多是宣扬一些唯智力的暴论和阴阳基督教义,没有什么邪教集会的氛围——但真正的冰山不在水上,而在水下。

光明正大的集会下面,邪教徒在混沌的阴影里蠢蠢欲动。

怎么从讲座现场乌泱泱的人头里面辨认出邪教徒呢?

答案是从埃塞洛克斯圣路易丝医院精神科,和阿卡姆疗养院的问诊记录中。

邪教徒在沉入混沌后,“摸黑行进”到任务地点,难免导致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而乐的是,原来邪教徒也会去挂精神科!

情况比较轻的,就挂埃塞洛克斯圣路易丝医院的普通精神科,开点药;而那些情况严重、甚至是完全陷入“疯狂状态”的,就被同伴送到阿卡姆疗养院,至于还能不能出来,就要看命了。

就这样,洛书圈定了大量邪教徒,挨个去家访。

邪教徒受到过专业的训练,一旦看到陌生符号,就会马上转移视线或闭上眼睛,避免符文印在自己的脑海;但洛书不讲武德地把符文刻得非常小,乍一眼还以为是钞票上的污渍,简首防不胜防。

经过这些物理与玄学齐飞,调查与占卜并用的系列操作,参与埃塞洛克斯85年献祭的真理密会成员、以及背后的计划细节,终于被一点一点挖了出来。

“邪教徒大致上分成两拨,”洛书:“负责盯梢,确认时机和汇报结果的外围成员;还有进入混沌的核心成员。”

而核心成员中,就有在玫瑰山古堡出现过的卡米拉·琼斯和克里斯·金。

连山委员会经过分析,得出了对事件经过的猜测,在大屏幕打出字幕:

“核心成员在科学青蛙会讲座集合,为首者使用隐器打开混沌通道,其余人员通过口令进入。”

“进入后,至少需要三名邪教徒掌握计算混沌与现实坐标对应关系的能力,带路前往献祭地点。由于计算存在误差,需要同伙协助校准。”

混沌与现实坐标的对应关系,或称为“山海经水文地理与现实对应之谜”,在连山学中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提出的算法很多,但没有一种是绝对准确的,都需要校准。

高端的校准,是使用隐器;如果没有,也可以通过同伴“人体校准”,譬如留几个同伴在上面走,其他人在下面搞出点动静(比如播放能够穿越混沌的邪教音乐),上面如果听到了,也以邪教音乐回应,如果彼此听不到,那就是走偏了。

“电车脱轨倾翻事故,疑似在混沌中举行了扭曲空间的仪式(空间是混沌的权柄,可以首接向混沌祈祷),引起电车脱轨。”

“交易大厅,疑似使用邪教音乐或致幻气味(这些神秘学的东西都有穿越混沌的特性)等手段刺激人群情绪,引发踩踏。”

“加油站爆炸,疑似是与火有关的仪式导致(譬如向太阳金乌祈祷)。”

“最后一个问题:被献祭者的真实死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