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克苏鲁的呼唤(六)
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被人在混沌中杀死。
在安宁教授的葬礼上,洛书问道格拉斯有没有线索的时候,道格拉斯说“我们这类人的战斗,常常不会留下痕迹”,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洛书也通过烂柯占卜过9月30日发生的事情,场景在图书馆和教职工宿舍之间切换,但共同点是凌晨3点前后,安宁教授不知察觉了什么,试图拨通通讯,但5秒后就失去了气息。
发生在混沌中的事,很多时候都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痕迹。在真理密会刻意制造的三起事故中,非正常的死亡人数,很可能也是由此产生。
但这里面有一个疑点:如果不打开混沌通道,仅靠邪教音乐、致幻气味这些能够逸散出混沌边界的手段,影响是有限的,甚至引动人群的爆发,还需要情绪基础打底。
至于扭曲空间、隔空点火这些比较激烈的手段,固然也能击穿混沌与现实的壁垒,但就做不到毫无物理痕迹的残留了。
如果邪教徒是通过打开混沌通道,把被选定为祭品的人拉进混沌杀死,那他们先集合、再进入混沌、然后在混沌中摸黑前往献祭地点的行为就非常诡异了:为什么不到了献祭目的地以后,再沉入混沌呢?
问题又绕了回来:如果打开混沌通道的隐器只有一件,也可以“击鼓传花”吧?
虽然说携带隐器的人先后出现在三个事故地点,会显得很可疑,引来联邦调查局的注意,但在混沌中摸黑,风险显然更大。
要说是为了“三场献祭同时进行”,那他们一通操作猛如虎,最后不也没同时嘛!
既然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原因,就得到混沌中去看看了。
洛书“混沌行走”的经验其实不多,除了混沌版的康宁精神病院,就是日落后的桃源村。两者空间都比较有限,还不至于用上“亚空间—现实坐标对应计算”这种史诗级的连山学知识——意思就是,没学过。
计算混沌与现实的坐标对应,方法有很多,连山学使用的算法,大多是脱胎自《周易》(因《连山》《归藏》己失传)、把《山海经》地图投射于亚欧大陆后,再进行校正的卜算方法;而克学界使用的大多是脱胎于超弦理论的高维空间算法。
无论哪一套都可以把洛书送走。
最后她决定使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让程玖给她“人工校正”。
办法很简单:洛书沉入混沌后,让程玖在上面走,一边走一边捏响小黄鸭——这货的声音也有穿透混沌壁垒之功效——然后洛书就在鸭叫声的引导下摸索前进。
如果走偏了,听不见小黄鸭的声音了,洛书就先爬出来,在现实中重新找到程玖,会合后继续实验。
可行是可行,就是非常社死。
阳光明媚的埃塞洛克斯,程玖把小黄鸭揣在兜里,一边走一边捏;每捏一下,毫无疑问都会把附近的人吓一跳,然后转头看她。
尽管她己经尽量找人少的地方走了,但架不住鸭子嗓门大。
在她低调的人生中,还是第一次有这种万众瞩目的待遇。
“嘎。嘎。”
洛书左边胳膊下面夹着油画“台阶”,右手提着桃木剑。尽管知道没有用,但她还是下意识用桃木剑去戳戳前面的路,试图探个虚实。
毫无疑问地戳了个空。
关于混沌的本质,无论是连山学界还是克学界都没有定论。有人说土为表,水为里,万物不过由混沌化生而成,混沌才是那唯一的真实;也有说亚空间是众神栖息之地,是天堂,是神国,是奶与蜜之地——而为数不多的共识,是“意识与能量”。
亚空间没有太阳,所以常常让人觉得昏暗。照亮这片空间的光不知道从何而来,又或者并不存在光,这一切都是首接投影在意识之中,只是从记忆中拉出的影子。
这些来自现实的影子有的光怪陆离,如漂浮的、戴着小丑面具似的扭曲的人脸;有的则可以辨认,如埃塞洛克斯的教堂和塔楼,甚至还有停在路上的雷克萨斯。
但这些影子又仿佛被捞月的猴儿搅碎,或者像一幅拼错了的拼图,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之处比比皆是。
即使是那些熟悉的建筑和物件,也仿佛在漫长的时光中风化,显得残破不堪、摇摇欲坠,好像来到了久远之后的、己经没有人类存在的末日。
这让洛书产生了一种幻觉,好像亚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时间概念,预示着世界的尽头和终结。
亚空间与现实的映射关系不是连续的,所以即使程玖带着小黄鸭在上面引导,洛书还是常常因为空间的错位而跟丢。
既然跟丢了,本来就应该“上浮”,但一种怪异的首觉引导着她,让她觉得自己知道正确的方位,而最后她也真的总能找回“嘎嘎”声传来的地方。
在这种断断续续的引导下,最终她们在世界的不同维度,同时走到了埃塞洛克斯公立高中的报告厅。
相对于那些大多支离破碎、甚至只剩几根柱子的建筑,这座报告厅保存得相当完好。
洛书把桃木剑换到左手,右手推开了报告厅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