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平静而无聊的校园生活(上)
洛书迷迷糊糊,感觉自己好像睡着了,但有人用胳膊肘捅了她好几下,终于把她怼醒。
清醒的瞬间,埃塞洛克斯献祭、萤火虫梗、亚空间深处怪异但又瑰丽的景观纷纷从脑海里复苏,把她吓得一激灵,一下子就坐起来了。
脸上还印着一道压痕,是钢笔硌出来的。
洛书刚想开口问“行动成功了吗”,就发现眼前的场景有一点点怪异。
窗外下着大雨,不过老建筑隔音很不错,传到屋内,只剩下让人昏昏欲睡的白噪声了。教室里有点阴冷,讲台上放了一个电壁炉。而比那个壁炉显眼很多的,是投影幕布,和上面的一张大脸。
那是杨海移。
封印在刺激的拯救世界下面的,无聊的校园生活记忆终于被唤醒:这不是本学期的大课,《先秦禁书考》吗?
从九月中旬开始,埃塞洛克斯行动就严重地挤占了正常的上课时间,这门课己经停了好几个星期,洛书都快要忘记讲了什么。
她条件反射地先摸手机——掏遍全身也没找到,不过墙上的挂钟显示早上9:05,旁边的日历她记得是每天都会翻的,现在这一页是9月30日;她又迅速扫视全场,点了一下人数,发现一个都没少。
如果安宁教授在9月30日凌晨殉职,那么现在所有人应该在葬礼上,不可能还安安稳稳地坐在教室里头吧?
现在想来,安宁教授的死亡不是发生在9月30日,而是发生在西十年前的1985年,因为第一次试图阻止埃塞洛克斯献祭的行动而导致。
由于历史的惯性,即使是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时间线上,安宁也会意外沾上萤火虫梗,因而死于23岁。
在事实重构的瞬间,安宁教授因为长期以来的连山学训练,感知到了自己西十年的人生记忆正在被删除,在最后一刻试图把信息传递给道格拉斯,但那通视频电话中的“禁忌信息”也被一并删除。
这才是没有埃塞洛克斯行动的时间线上,发生的事情。
洛书意识到,她通过程玖看到的、安宁教授的葬礼,或许其实并不真实存在,是她抛却认知修正之后,对“真相”的推理。
而程玖看到的事实或许截然不同:安宁教授消失了,另外一名老师取而代之,记忆被改写,但长期以来的连山学训练让她感觉到不对劲,却说不清问题在哪里,所以才会在那个时间节点,向洛书祈祷。
在无数有关时空穿梭的影视作品中,时间是线性的,每一帧的事实是唯一的,所以因果成环——但在洛书这里,时间仿佛一条心电图,真相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之间跳转,又最终像齿轮一样咬合。
那么行动最后成功了吗?
在眼前的这条时间线上,记忆又被篡改成了什么样子?
无法被修改认识的坏处在这一刻显现了出来:每次事实发生变动以后,洛书往往都一脸问号,不知道美丽新世界的“剧情”是什么。
她戳了戳刚才把她捅醒的程玖,小声问她:“我们的心理学老师是谁?”
程玖抬头,用一种“你是不是有病”的眼神看了她一眼,然后埋头继续奋笔疾书。
洛书这才感觉有一点点不对:屏幕上的杨海移怎么半天没声呢?网卡了?
她抬头看了几眼,发现那张大脸还会眨眼睛,明显没卡,但就是看着他们,不说话。
这是演哪一出呢?
洛书再低头,看见压在桌子上的一张卷子,一角还被口水打湿了。
抬头写着:《先秦禁书考》期中考试。
??
等等?!
虽然仍心系教授的安危,但多年以来对考试深入骨髓的恐惧,还是迫使洛书先把卷子写完再说。
尽管这门课具体讲了什么,洛书己经快忘光了,但好在卷面上几乎没有死记硬背的内容,考题绝大部分都是问对先秦禁书中某一段论述的理解。
譬如《鲁班书》,提到一种曲折环绕、光怪陆离的建筑结构,并引用《连山》。问《连山》跟建筑结构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是刚从亚空间回来,洛书就该被问住了,但现在这题她会啊!
《克苏鲁旧约》认为亚空间是分层的,在第5、6层,因为神力的扭曲,空间结构会出现难以想象的变化,而《连山》中应该也有类似的记载,《鲁班书》引用这部分记载,是用以强调这种建筑结构的怪异扭曲。
照说此处还应该引用持有这种观点的文献,和复原出来的、可能的《连山》原文——但洛书又不是真学神,这些可就不会了。
不管怎样,感谢邪教徒和亚空间,洛书对连山学的理解己经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不至于说下笔如有神,但答得勉强也可以算是流畅。
交卷铃声响起,洛书才想起来:“杨海移老师不是住进康宁了吗?那卷子谁批呢?”
话音刚落,安宁教授就精神矍铄地大步走了进来:“在杨老师病情稳定之前,试卷由我代判。现在交卷!还在写的同学,我数到三——三,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