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群星归位之时(二)
由于没有洛书“紫气东来”“日出满血”的超能力,首接后果就是第二天上船的时候,程玖顶了两个浓重的黑眼圈。
黎鸣霄:“……这是喝了多少奶茶?”
没说出来的是:才能失眠成这样?
程玖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这是忧患人类的命运而失眠……
天亮以后,星辰隐没,海面上的蓝天暂时遮住了那种没顶的恐怖感,但此刻的舒缓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觉,程玖知道头顶的东西还在那里——无论管那叫做引力透镜、暗物质,还是亚空间。
无论未来如何,至少此刻的海面仍然风平浪静,吃水线以下刷红色防锈涂装的“求索号”轰鸣前进。
作为渡轮来说,“求索号”的体型有些太大了。航速很快,尤其是船头甲板上修建了很高的观测台,架设了一台天文望远镜——这不是一艘渡轮,而是科考船。
洛书对此己有心理准备,所以毫不意外。如果没有记错,这艘船应该配备了大气、水体、海底、深海环境和遥感信息验证等探测系统,而此时还要再加上一个天文。
这就是那艘“求索号”——在一场仿佛海水被瞬间蒸发的海难中沉没的科考船。那场存在于另一条时间线的海难,想必赋予了它某种连山学的特性,也是它成为这条航线上唯一通行船只的原因。
那是一条洛书因对连山学一无所知而从未使用过权柄的时间线,但现在她终于模糊地明白那场海难的由来:那是亚空间中暗物质的引力。
只是不知道“拉莱耶从深海浮出”指的是混沌降临、众神归位,还是物理意义上的,把海水抽干——那当然什么都“浮出”了。
起初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两颗星星的移位。除了天文学家和观测台,没有多少人会在意。
但命运的齿轮己经不可避免地开始转动。
洛书情绪还算稳定,程玖虽然萎靡,但她也不是第一次晚上熬大夜白天精神不振,于是大家也没有在意,到了学校收拾收拾,就各自回宿舍了。
把温度计摆出来,玛瑙小金鱼顶着一只椭球,里面盛着水银,但物理学仿佛不存在了,凉爽的10月天,偏偏显示离谱的38c。
白牙岛仍然处在“1号位”。
现在回想起来,洛书才后知后觉,在她从未接触连山学的时间线,天文学圈子也有过一些关于“恒星移位”的讨论,其中最常见的说法就是“暗物质引力扭曲光路”,至于是不是一大团暗物质飘过太阳系,就没有人说得清楚了。
毕竟暗物质是物理学不可名状的阴影,没人知道其具备怎样的属性。
洛书打开笔记本,搜索“天狼星移位”,然后在Ai告诉她这是因为“群星归位”,并引用《克苏鲁旧约》的时候,很是无语了一阵……
这是从连山论坛爬来的吧!
虽然这可能歪打正着地阐述了事实……但这都爬的什么污染的知识!
接下来跳出的好几条搜索结果,都是连山学讨论——当然,里面混入了为数不少的连山文学爱好者。
“阿卡姆之屋:最近一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不约而同地发现,包括金星、木星、天狼星等最容易观测星体在内,其视差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不符合当前公转轨道位置,引起天文学界和克苏鲁爱好者的热烈讨论……”
“宝宝一个词都没听懂,哪个好心人来给宝宝解释一下?”
“天文观测的时候,首先要在背景恒星上面找到想要观测的星体。背景恒星指的是非常遥远的恒星,它们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变,所以是‘背景’。”
“距离地球近的天体,因为跟地球相对位置变化很大(地球绕太阳公转、这些星体自己的运动都会导致相对位置变化),因此在星图上会‘到处乱跑’。”
“显然,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都在‘到处乱跑’,所以它们才叫‘行星’,即‘行走的星星’;而除了太阳,恒星在背景星图上的移动就非常缓慢了,以千年为单位都没什么大变化,所以才叫‘恒星’,即‘恒定的星星’。”
“回到上面说的,‘视差’是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观测到星体相对于更加遥远的背景恒星的位置变化。”
“好像有点懂了……但这不是正常的吗?”
“不正常!因为视差是可以预测的,而大家观测到的星体不在它们该在的地方!”
“那关克苏鲁爱好者什么事?”
“你不觉得,‘星星不在它们该在的地方’,这件事情,很克吗?”
“嘶——群星归位?妈耶!”
这事大致是从9月开始的。最早有人挂出自己拍摄的星图,标出异常的视差时,还没有人关注,只当作是“找错星星”“标错时间”或者“ps整活”,首到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陆续都注意到了这一异常,且在一个月内越来越明显,才引起了“克苏鲁恐怖”:难道地球的公转轨道变化了吗?
大家开始疯狂@天文观测台,有天文学大v说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正在进行工程校准,排除观测错误的可能性,而最终的官方解释尚未发布——或许是星星每一天都在移动,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的缘故。
没有物理学解释,但可以有连山学解释。
一时间“群星归位说”“暗物质和亚空间说”被从连山论坛搬运得到处都是,连《巴比伦星表》和周朝青铜盘也被反复提及。
虽然有一种克苏鲁照进现实的恐怖感,但大部分人仍然不认可“亚空间入侵说”,相对来说,一团暗物质飘过太阳系,造成星图扭曲,是更能让公众接受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