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七五年的到来,让乔九如和苏怀远夫妻俩都十分的激动和兴奋。
因为,离他们能平反回京市最多也就两年左右的时间了。
这一辈子,他们一家人还能整整齐齐的,平安健康的在一起活着,乔九如就特别的感恩。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都看不过眼,竟然还能让她重活一世。
这一世,她怎么都要抓住机会,不仅要好好的活着,还要活得更好,也要更加的强大。
所以,她才会给白连山这么多的主意和计划,这不仅是为了帮生产队,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改开以后做生意打好准备工作。
她要整个生产队以后都成为她的团队和合作伙伴,她有这么多的帮手,还怕赚不到钱?!至少能让她和家人,子孙后代好几辈子衣食无忧了。
夜校到了到了年二十八才停课,家家户户都带着要做的东西和柴火到点心班里做过年的一些东西。
既让大家都练了手,还能把过年的东西给准备好了,关键这么多人帮忙干活,那个速度不要太快。关键是,还不占用家里的灶房。
一举三得。
当然,好吃的东西也没人往点心班里带,一个是怕眼红,二是财不外露。大家都知道,重要的吃食和肉还是在自己家做比较好。
乔九如今年给家里做了肉丸,鱼丸外,还做了红烧肉和黄豆焖猪蹄。今年的猪头他们家没要,但牛棚的人都要了。
牛棚那边今年的鱼丸和猪头已经不用苏家帮忙了,他们都已经学会看会了,所以乔九如和苏怀远,苏则今年都轻松了很多。
虽然他们家没要猪头,但是苏华珠和小书却要了一个。两个小姑娘把猪头送了过来,乔九如先切了一个猪耳朵和猪舌头出来煮透后凉拌白切,猪头骨也剔出来煲萝卜骨头汤补身体,剩下的一半卤一半熏。
猪耳朵和猪舌头凉拌后非常的好吃,香油葱花蒜米辣椒油香菜酱油这么一放,香得让人差点吞掉舌头。
萝卜猪骨汤也香浓好喝,熏的猪头肉味道也不差。不过,卤的猪头肉和熏的猪头肉乔九如全让两个小姑娘带回去慢慢吃。其他的一家人吃了就算了,反正她也亏待不了自己的家人。
苏华珠一个月过来一到两次,吃的还没有他们这边好呢。苏则和周晚晚都不眼红,也不贪婪,知道小妹(小姑子)还没有他们吃得好。
今年的春节苏峰也没来,宋洛云依然一个人回京市探亲。小书虽然很想回去,但是她还是牢记着乔婶婶的话,这一路上不安全,特别是对女孩子来说。
宋洛云每年都能回去探亲,让宋家附近的人家都知道,他们这边的生产队对下乡的知青很不错。因此,这两年想去东北下乡的知青也特别多,东北都不愁没有知青去下乡了。
每次宋洛云回去探亲,不仅能赚到自己的车票钱,还凭着乔九如给他的兔皮转手卖出去后还能赚到差不多上百块钱呢。
这些钱宋洛云也没给自己留,而是全部拿来给爷奶和弟弟妹妹们买鞋子,买布料,买粮食。
宋爷爷知道大孙子和大孙女在乡下日子的确很好过,就没有拒绝大孙子的好意了。
并且,他还知道宋洛云身上握着三百多块钱,孙女小书手里也有一百多块钱,他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他早就听说了,孙子孙女所在的生产队只要手里有钱,可以拿钱找生产队买口粮。只要不是白拿白吃不还钱,生产队肯定会卖些粮食给不够吃的人家以及知青,毕竟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人饿死不是?!
苏峰在年二十七才终于收到了家里寄过来的两个大包裹,他都不用猜就知道里面肯定是山珍。
每隔两个月,小妹就会给自己寄上一大包。他们医院的人都知道这是从遥远的东北寄过来的好东西。所以每次苏峰收到包裹的当天,就会有不少人都跑来找他拿钱票换。
这些山珍一般他除了给自己留上那么两斤外,剩下的也都换给了别人。
不过,东西少想要的人特别多,最后也只能每个人换上一斤,不然根本就不够分。
因为这些山珍,苏峰认识了不少人,还收获了一波好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