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三个问题
不等段尘反应,诸葛亮再次说道:
“其二,主公内部民族复杂,人口增多,汉民占比还是太小,以至于民族融合力度减弱,北方三江各郡,异族融合并不明显,保留自身习性,且学习中原农耕,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如果主公执政期间,不能将其完善融合,来日必成我大汉之心腹大患。”
此次北游,诸葛亮越看越是心惊,辽东后方繁华富庶的背后,是被几年内强行融合的各个民族,内部的割裂隔离,实则很难完全消散。
如果处理不好,那段尘就是在养虎为患,就是在人工制造另一个北方霸主,一个不为汉民完全掌控的多民族融合政权。
混乱,是必然的。
段尘已经开始凝重起来,迅速崛起,肯定会出现后遗症。
但往往,会被年年攀升的经济发展数字给掩盖,很多的事情,段尘看到了,会去处理,但段尘看不到的呢?
辽东加上河北,人口两千万,如此庞大的可以称之为帝国的组织,真的是他当前能够完全掌控的吗?
这很重要,因此他早有预感,此次大战获胜,必须要回到辽东,好好的梳理一番。
如今诸葛亮,来的很是时候。
“其三,辽东规模已然超过一州之地,加之河北两州,但以破虏将军名义,主公已然难以对麾下官员和武将进行封赏,很多的部门官吏组织也很难重构,主公需要一个更为顺理成章的名义了。”
最后一个问题,诸葛亮提到了名义,辽东现在可以说是一个帝国了,而这个庞大帝国,单单依靠将军府来掌控,实在有些过于杂乱。
因此,重新的梳理行政体系,重新的形成新的帝国组织,重新的整合帝国军团,划分帝国行省,这些都是继续构建的。
所谓一鼓作气争霸天下,其实风险非常大,特别是在段尘核心基本盘在辽东的时候。
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后方如果无法完成完善梳理,那就非常容易出现乱子,辽东如果崩了,段尘哭都没地方哭。
别看邺城有多么繁华,这终究不是属于他的地方。
谈到这里,段尘的心态也从仰慕回归到了谈及实际问题:
“孔明,其第一点官吏问题,也应该明白,我段尘先屠辽西,再屠辽东,后屠幽州,这天下文士,算是得罪了一遍,至于辽东世家,我实在不敢让其承担太多治理,华夏人才,实在也难以适应,因而官吏不足,实在难以解决。”
“其第二点民族问题,我认为需要时间来演化消磨,其中融合,实在太过于混杂,我已经强行推行我汉家习俗,强行命令各族与汉家通婚,辽东汉人始终在主体,如此以来,一代之后,必然稀释。”
“其三名义问题,孔明莫非是想劝我迎立天子?”
段尘一一提出解释,基础人才短缺、民族混杂、治理架构粗放混乱,这三点一直是辽东的硬伤,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时间来解决。
如今诸葛亮能一眼看出三者问题,必然有了解决办法,却见他面带淡笑,英俊的面容上带着一丝从容与自信,好似一切尽在掌握。
此时的少年诸葛亮,总是有着某种书生意气的:
“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了,我请主公迁冀州之民于幽州和辽东,用冀州数百万汉民,再次稀释辽东各族,空出邺城,设立军事区,安排名将驻守。”
上来,便是语出惊人。
冀州,作为传统的大汉核心区,一旦迁移,可以说深刻的改变了大汉的人口结构,触动了汉民最为敏感的神经。
但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够绕过冀州世家,直接达成对冀州百姓的掌控。
“孔明,此事是否需要从长计议?”
段尘询问。
却见诸葛亮摇摇头,说道:
“主公,如今天下诸侯谁敢于挑衅主公呢?天下世家谁敢于不服从主公呢?天下人才谁不仰慕主公呢?主公如今,迁冀州之民填充辽东,又有谁敢不从?”
少年诸葛亮,多了一丝英气。
或许这才是那个自比管仲乐毅的少年,历史上的他从来没有打过顺风仗,而如今在辽东,他面对的都是碾压局。
“此事细则,还请孔明谋划了。”
从招揽诸葛亮那一刻,段尘从来没有将他当做小孩子,所谓给予重任,也是自然的。
诸葛亮点点头,表示答应,随后接着道:
“主公,我所言第三件事,并非迎立天子,所谓迎立天子,虽可扶持汉室获得名义,但对主公来说,如今天下诸侯无不畏惧,所谓名义,已然并不重要。”
“况且迎立天子,会造成辽东内部混乱,早先世家蠢蠢欲动,有了核心,而主公影响力反而被削弱。”
“此外,迎立天子之后,主公难道真的要带天子进驻辽东?”
接连三点,彻底否定了辽东迎立天子的可能性,辽东的政权存在和大汉其它诸侯完全不同。
段尘对政权的掌控是绝对的,因此在内政方面,迎立天子,不仅不会巩固段尘统治,还会稀释段尘的影响力。
在外交方面,辽东国作为一个多民族政权,其本身的根据地在辽东,但大汉天子真的能去辽东吗?
这个问题太过于敏感,甚至说很荒谬。
而在段尘必须要去辽东的局面下,将大汉天子留在河北,那河北还是段尘的河北吗?
因此,对于辽东来说,迎立天子,很可能让自己陷入不义之地。
“孔明,难道你想要我称王建国?”
段尘很惊讶。
既然天子不成,想要使得辽东从割据军阀真正的转化为帝国,最为主要的一点便是段尘自身称王建国了。
这点同样很敏感,但两人私聊,段尘并不忌讳。
从诸葛亮决定投靠辽东的那一刻,他就和段尘完成了绑定。
历史的诸葛亮确实尊崇汉室,但要思考一个问题,他尊重的是汉室还是刘备?
还是尊崇汉室的刘备?
这些辩论,在这个时代已经无法出现了。
如今,哪怕曹操再次迎天子,其带来的效果也会大不如从前,甚至给自己找麻烦。
哪怕历史上的曹操迎天子了!但官渡之战的大胜,最关键的是袁绍菜,几乎选错了所有决定,而非曹操依靠天子变的有碾压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