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无法逆转的南逃趋势

“对于主公来说,称王与建国为何不能割裂开呢?主公为何不能缓称王而早建国呢?”

诸葛亮一句话将思路直接拉开。

对于如今的段尘来说,最重要的是完成辽东的国家构建,而非敏感的称王。

所谓的称王,往往只是建国的需要罢了,对于现在的段尘来说,称王的利弊关系太大,不如暂缓,但建国已经是必要的了。

“孔明此言,犹如醍醐灌顶。”

诸葛亮将话说完了,主要就一个意思,冀州这片地域,三面围敌,不如做成军事区,而段尘如今要做的是先带着冀州百姓迁移辽东,回去再种几年田。

这段时间,将辽东内部的行政问题,民族问题,经济问题,军事问题全部解决,而后即刻南下。

如此大战略,虽然不如《隆中对》那样惊才绝艳,但却是最适合当前辽东的发展方向。

“具体细则,等待奉孝、元直等人休整,我们再行商议,孔明这些时日就先行休整,好好完善。”

此话说出,正事也就谈完了,段尘自然是留下诸葛亮,商议一些私事,联络感情,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不必多提。

······

就在辽东重新商议自己的未来方向时,天下各路诸侯也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河北决战后,天下一统的大局势已然被敲响,该怎么办?他们的路在何方,这是很严峻的问题。

北方强敌磨刀霍霍,中原承受着最强大的压力。

已经迁移到许昌的曹操内心并没有安全感,此刻帐下一众谋士聚集,需要商讨一个方案来了。

“如今,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认为,袁绍抵达并州,于青州相互分割,其必然不是未来反攻河北,而是谋图西进,因而我们便可以取青州而平徐州,一统中原,积蓄实力,和段尘决战。”

荀攸的谋划,更多偏向于军事防线上。

如果说河北是定鼎天下的一锤重音,那并州和青州就是南下的两翼。

能够占据青州,并联系袁绍稳固并州,那至少能够在地缘上取得先机,所谓决战时机,或许也是如此。

“公达谋划青徐,确实可以,但辽东真的会等吗?如今辽东已经进驻邺城,占据河北,如果他们想,甚至可以立即南下;此外,难道我们整合中原,就能够抗衡辽东了吗?”

“哪怕我们整合中原,实力尚不如当初之袁绍,和吞并袁绍的辽东决战,实属不智。”

戏志才三两句便否定了荀攸谋划,某种情况下,他们战阵谋士想到了是决战条件,而他想到的却是退路!

“我们需要退路了!”

争霸的第一要义永远只是活着,所谓的退路,才是当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退路吗?”

曹操望向了戏志才,很难想象到,一向自信的志才,今日却能做出如此谨慎的决定。

这所谓退路到底是什么?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主公,吕布,袁绍,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段尘的核心在辽东,那他能够进攻的最远距离便是中原,如果我们退守南方,我们便能获得喘息的机会,而如果我们坚守中原····真的还能胜吗?”

刚刚投靠过来的刘晔也跟着说道。

段尘不是袁绍,现在的曹操也不是未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十胜十败论,很现实的问题。

刘晔接着说道:

“如今段尘整合河北,精锐至少30万,史诗级过万;而主公,哪怕加上青州兵,屯田兵,精锐也不过15万,以青州兵战力,对抗辽东骑兵精锐,恐怕····”

步兵对骑兵,其中劣势已经在河北决战中非常明显的展露了出来。

想要对抗骑兵,就只能是依靠水系和水军来防御了。

“中原之地,一马平川,不可长守,哪怕主公吞徐州,并青州,精锐也不过20万,骑兵少的可怕,如此挣扎,不如就此遁入南方,谋求退路。”

戏志才很同意刘晔的说法,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不仅仅现在打不过,有预料的,只要段尘不暴毙,那未来也打不过。

现在的曹操和段尘,就是当时的张绣和曹操。

只要段尘不是着急要搞些娱乐活动,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那就联系孙策吧!”

曹操望向了程昱,这件事他干最好。

“主公,我马上前去,亲自商议!”

程昱行礼后,即刻告退。

现在,很多的事情已经不必多言了,联系孙策,目的就在于荆州。

曹操需要一个退路了。

此事商议完,场中众人都心情沉闷,这是一种面对绝对实力碾压的无奈。

北方辽东,如同悬在众人头上的一把大刀,随时都会落下,将他们彻底砸碎。

·············

众人散去,荀彧并未离开,方才讨论,他并未参与,只是心中有话要说罢了。

“主公,方才从长安收到消息,献帝东出,我们的机会来了。”

荀彧并不喜欢说废话,上来第一句便是重磅消息。

“文若,你所言的迎献帝,也该开始了吧。”

曹操并未有想象当中的震动,如今他在思考,如果曹么的中心按照戏志才那般,从中原转向到了南方,那献帝对他的作用,真的还重要吗?

但拥立他的中原世家,包括接下来的南阳世家,甚至荆州世家,这些世家还是愿意接受献帝的影响力的。

大汉传承400多年,虽然说命数已尽,但余威尚存。

“主公可提前取南阳,待迎立献帝之后,迁国都于南阳,而中原必然安定归服,南方刘表,不能自守也!”

无论如何,荀彧从来都坚持忠诚汉室,哪怕如今天下诸侯谁都不将那位远在长安被欺负的小皇帝看在眼里,但荀彧已经无数次提及这事。

这次,是曹操的机会,他必须要去。

“我明白了文若,我们先联系孙策,准备攻打南阳,献帝之事,待其车驾入洛阳,我亲自去迎。”

很难想象,如此重大的事,就这样轻易的敲定了。

只因为当前天下一统已经成为定局罢了,早先哪怕袁绍四世三公,占据三州之地,曹操也明白,自己与他能有一战。

而现在,段尘人口两千万,精兵30万。

曹操连挣扎的心思都没有了,发育的几乎更是虚妄。

献帝的作用变的可有可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