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清穿四爷的格格(34)

    康熙六十一年如期而至。

    正月就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千叟宴’,康熙还赋诗一首。

    三月,皇上来到雍亲王府饮酒赏花,还赏了随传的孩子们。

    十月,康熙命雍亲王胤禛视察仓储。

    四爷接到圣旨并没有听命出京视察,而是进了宫。

    没有人知道四爷和皇上具体谈了些什么,只知道四爷在宫里待了三天。

    然后,第四天。

    康熙上朝亲封四爷为太子,并匆忙举行了简单的册封典礼。

    各地的奏章雪片一样飞往紫禁城,康熙全部留中不发。

    雍亲王刚被册封为太子满三天,康熙宣布退位成为太上皇,一切权利、人手全部交割给太子,并迅速举行了新帝登基大典。

    一切流程从简。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享年69岁。

    顾七七他们所有女眷还没被册封、迁宫,就先要参加发丧大礼。

    又赶在了大冬天,顾七七这回逃不掉了,只能全副武装。

    这回她要把四爷和两个儿子也一起武装上,难为她没有人手可帮,全部亲自上阵。

    等全部哭丧流程结束,顾七七还是病倒了,连太医都不敢叫,好在她空间里啥药都有,好好养着很快就好了。

    两个孩子,尤其小包子,几乎就是奶娘抱着露个脸。

    汤圆倒是参加了全程,好在顾七七的保暖措施到位,男孩子火力也旺,只瘦了半斤,倒也没生病。

    次年,始称雍正元年。

    四爷明显瘦了一大圈,眼窝都塌了,眼下一片青黑。

    顾七七很担心他的身体,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是一直帮着四爷补些汤汤水水,还有一些维生素之类的。

    四爷倒乖乖都吃了。

    可能早知道了历史,有了心理预期,真到了这天他并没有太伤心。

    现在的伤心也是多半做给外人看的,他连自己的死期都知道,还有什么难过是不能接受的。

    “孩子们都还好吧?”但凡得空都免不了关心孩子。

    “皇上放心,他们两个都没事儿。”

    “太生分了,以后我们两个人的时候,还叫朕四爷吧。”

    顾七七调皮的眨眨眼:“都听四爷的。”

    四爷刮了刮她的俏鼻:“给你机灵的。想过要什么封号吗?”

    顾七七惊讶的嘴巴成了o型,眼睛滴溜圆:“这是能跟我说的吗?”

    四爷反而很淡定:“既然是给你的封号,怎么着也得你喜欢才行。”

    “什么封号都无所谓,反正别占了府里其它姐姐的封号就行。”

    其实她是真不在意,全是虚妄。

    “不会,其它人的封号早就定好了,差不多还是历史上的封号和位份,年氏无封号,但是她在潜邸毕竟是侧福晋,封一个妃位足矣。

    你的位份定为贵妃,就是封号定不下来。”

    “都有什么封号?能挑选吗?”顾七七听到这儿才来了兴趣。

    “其实朕最喜欢‘宸’字,可是怕你犯忌讳。”

    顾七七一听到‘宸’字就明白了,这可是海兰珠的封号。

    其实宸字寓意十分丰富:尊贵、权威、祥瑞、温和、宽厚、卓越、远大。

    不然皇太极也不会把这个字给了心爱的海兰珠,就是海兰珠的结局不好。

    顾七七对这些全然不在意:“行,爷喜欢的,我也喜欢,这个字尊贵无比,我倒是百无禁忌。”

    四爷也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其实可以用其它的字,但朕都觉得配不上你。选来选去还是‘宸’字最好。”

    顾七七也笑着配合:“谢谢四爷的厚爱。”

    “今年朕可能很少进后宫了,一方面是要为皇阿玛守孝,另一方面得尽快稳定朝堂,你有什么事派人传话,好好照顾孩子们。”

    顾七七也暗暗咋舌,四爷真是一个狠人呐,就连对自己都下得了狠手。

    明明可以以月代年守孝,可四爷偏要实打实的给天下人做表率。

    “辛苦爷了,您可要好好保重,维生素吃完了尽管派苏培盛来取,营养和睡眠一样重要,五禽戏还得练,不能停。”

    四爷知道好歹,笑着应了。

    四爷转日就下了明旨,册封顾七七为:“宸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赐住翊坤宫。

    顾七七拍了拍胸脯,暗道:还好不是屡出战神的延禧宫。

    迁宫更是顺利。

    她顺利,永和宫太后却果如历史记载的那般闹起了幺蛾子:拒不迁宫。

    现在四爷所有兄弟为了避讳皇上,将名字中的‘胤’字改成了‘允’字,老十四因为名字和四爷同音,所以连‘祯’字也改成了‘禵’字,所以现在老十四叫允禵。

    顾七七想想也就明白了,虽然四爷这次继承大统是康熙活着的时候明晃晃的先立太子、再传位,再明正言顺不过了。

    可是依然挡不住大家争夺皇位的心,太后还是想自己小儿子当皇上,抓不住四爷继承大统的明处把柄,就开始臆测。

    直接当着四爷面就吼:“谁知道你对皇上做了什么,肯定是欺瞒了皇上才把皇位给你的,皇位原本是给老十四准备的。”之类的胡话

    说白了,只要不是她心爱的老十四登上帝位,她都不开心,也不服,其它的全是借口。

    而且她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和借口抨击四爷得位不正。

    你得位正不正我不管,我说不正就不正。

    强盗逻辑。

    要是往常四爷肯定会被气的半死,这回四爷当着太后的面竟被气笑了。

    太后也被笑的毛毛的,心道:这个儿子不会是疯了吧?那正好,把皇位赶快还给老十四。

    其实,四爷一点都不难过,当初七七跟他说起的时候,早就难过过了,也早就放弃了对母爱的期待。

    他们母子今生的缘份尽了。

    他一点都不伤心,就静静看着亲生母亲在那儿发疯似的指责他,他甚至走神儿想到了顾七七。

    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母亲,像太后这种不爱孩子的母亲还真是特例,只是他运气不好摊上了。

    四爷都懒得争辩,甩袖转身:“如果额娘不配合迁宫,朕就把老十四全家圈禁至死。”

    太后所有的狂怒尖叫戛然 而止,一下就都堵在了喉咙里,再也发不出一丝声响。

    这句威胁比什么都管用,四爷轻笑着大步流星的出了门。

    到了室外,四爷仰起头望向高远的碧空,内心一片释然,早都不奢求了,还是把大好的年华留给值得的人吧。

    苏培盛一路小跑跟着,就差给自己缩成鹌鹑了。

    内心疯狂尖叫:这是我能听的吗?皇上更深不可测了,这都不生气 ,不会憋着什么大招吧?

    算了,人家亲母子,我一个奴才操哪门子心啊,还是保命要紧。

    顾七七听到此消息就是一愣。

    历史还是如约而至,一点惊喜都无。

    雍正的妈:乌雅太后可不是一般人。

    乌雅.玛琭:满语酒瓶子的意思。

    她爹是包衣护军参领,宫里的保卫科队长,生下四爷后被单独册封为嫔,只为能赶上次年的封妃,入宫七年连升八级。

    十年生了六个孩子,关键人家并非秀女出身,而是宫女转正。直到五十岁了还在翻牌子侍寝。

    别的不说:样貌、心性、手段、运气样样不缺。

    历史上的雍正也是真狗。

    凌晨三点就起床,早饭都不用就跑到太后寝宫哐哐砸门,隔着门就大喊:儿子来给额娘请安了,太后吉祥!

    风雨无阻,一天不落。

    你说,就这么个倒霉孩子得多讨人嫌。

    太后不得在屋里天天求心理阴影面积。

    啥好人也受不了天天这样扰人清梦啊!

    母子关系能有个好?

    很难说雍正不是故意的。

    当然了,乌雅太后很快就逝世了,也不知道跟睡眠不足有没有关系。

    想必,四爷早就学会了在没有母爱的荒芜中独自扎根,独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