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满洲军的试探
戈辉笑了,日军居然如此迫不及待的试探我军。他把电文递还给东北,什么也没说。
东北也不说话,就跟在戈辉身后,他也很想知道,总司令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我们去热河,好久没回老家了,该回去看看了。”戈辉做出了完全不相干的决定。
戈辉的龙旗车队,很快驶出了朝阳,驶上了朝热公路,目标承德。他把禁卫军的事情都扔给了三总部,一个人回家探亲了。他认为,现在的“红楼”完全有能力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已经不需要他给出建议了。
此时的台安防线指挥部,10师长石焰,一拳砸在桌面上,恶狠狠地说道:“日本人的手指头,都戳到我鼻子尖上了,不能容忍,直接让师属炮团的fA-112开火,我们就是要开第一炮,打一枪,出了问题,就让二哥(宁远)找我,一切责任由我担着,执行吧!”
8师长孙昌明、9师长田劲,两人当然没问题,他们也早就想先动手了,只不过腰杆子没有石焰硬实,“红楼”没下令,他们确实不敢擅自开火。
接到指令的第8、9、10师,师属fA-112式轻型榴弹炮团,在前沿侦察兵给出的数据支持下,图上作业,确定B点,测量角度,测量B点距离,划定打击范围,立即开火。
打下旅顺要塞的第3军,在休整了半个多月后,终于来到了奉天战场。然而他们并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是方向台安,想来掂量禁卫军的实力。
此时,刚刚拿回第3军指挥权,志得意满的乃木希典陆军大将,和参谋长伊地知幸介少将,以及小泉正保少将,小池修仁少将,松永正敏少将,一户兵卫少将,六个人正围着地图,做着大胆的假设,趁着禁卫军后撤,防御出现漏洞的时候,我军突然发起进攻,打乱禁卫军的撤退部署,然后直接吃掉这3个师的禁卫军,接着就占领他们那个叫八角台的军事基地。
松永正敏少将看了一下怀表,提醒道:“这都快十点了,按照时间推算,他们应该收到通知了,怎么还没做出回复?”
参谋长伊地知幸介少将一摆手,十分不屑地说道:“以他们的通讯能力,还需要那个小总督深思熟虑后再做出批示,没有一天的工夫是不行的。”
乃木希典也点头:“有道理,我们再耐心等等,后面的部队上来,也需要时间。”
“轰、轰、轰。”三声巨大的爆炸声在营地里响起。
五个人,同时看向行军营帐门口。
“报告,营地里落下三颗炮弹。”一个卫兵跑进来报告。
“哪尼?(什么?)”五个人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哪里来的炮弹?俄国人的?不会,他们过不来。禁卫军的?这么远?可能吗?这里可不是我们的先头部队,这里可是第3军团的主力,距离台安防线,至少七公里开外,禁卫军的大炮能打这么远?
乃木希典他们哪里知道,禁卫军fA-112轻型榴弹炮的最远射程是14公里,高低射界:负5.5度—70度。方向射界:(固定射击)正负5.5度。7公里,只是它最远射程的一半。
一分钟的弹道修正后,密集的炮弹覆盖了日军营地。
“到底是哪里来的炮弹?”乃木希典怒吼,他的白胡子都气炸了。
“侦察兵……”参谋长伊地知幸介少将大吼。
不得不说,第3军反应十分迅速,很快就有十支百人小队,每支小队,二十人一组,分成五组,保持距离向左右两处的山坡上冲去。
此时,台安防线指挥部里,石焰凌厉的目光注视着孙昌明和田劲:“第一炮已经打响,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展开双臂,向中间合抱:“你们俩,一左一右,我们先吃掉第3军已经前出,脱离主力的先头部队。”
“没问题”孙昌明求之不得。
“可以”田劲跃跃欲试。
石焰看了一眼田劲,微微一笑:“你打出个‘双徽团’来,我们也想要啊!”又瞟了一眼孙昌明:“开干吧!想要‘双徽团’那就从现在开始。”
孙昌明和田劲,同时给石焰敬礼,指尖狠狠地撞在眉角上,又狠狠地落下,转身走出了指挥部。
两人的脸上是笑着的,只不过是狰狞的笑容,这是对战争的热爱,这是对集体杀人专业的崇拜。
石焰看了一眼副师长伍兆亿、参谋长关培民、政委江翻海:“让我们各团的fA-80步兵炮,招呼日军的先头部队,一个8000多人的加强旅团,是道硬菜。”
随着一声令下,10师的fA-80式步兵炮喷出了火光,一颗颗高爆弹砸向前出的日军。
布防在台安防线左右两翼的第8、9师,像两只伸出牛角,围向第3军的先头部队。两个师的fA-80式步兵炮,有效射程4500米,全速输出,将一颗颗高爆弹狠狠地砸向前出的日军。
铁血磐石团(王松上校的第43团)作为左翼牛角的角尖,冲在最前面。大凌河二次战役后优先补充的43团,已经完全恢复了战斗力。现在的指挥员,全是在最后的白刃战中活下来的人,到了他们贯彻铁血磐石团精神的时候了,左胸上的禁卫军徽和赤龙觉醒团徽,比翼生辉,这是铁血磐石团用命换来了,决不可有半点的辱没。
第3军团先头部队荒井旅团,本来就计划趁禁卫军撤退,防御出现漏洞时,迅速出击,搅乱禁卫军的部署,为大部队全歼禁卫军做准备的。没想到禁卫军后方阵地,突然炮声隆隆。紧接着侦察兵就传回信息,禁卫军台安防线左右两翼阵地,两翼出击,意图围歼我前出部队。
旅团长荒井胜文笑了,第3军从1904年2月打到现在,第一次遇到主动攻击的。
“现在不需要借口了,第3军也不需要客气了,进攻,他们不是要包围吗?我们就随他所愿,中心开花。”荒井胜文直接下令,他根本没有把禁卫军放在眼里。虽然禁卫军打赢了英法联军,但是,日军可不是只会对土着,打殖民战争的英法联军,日军是从日俄战场上,无数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中,拼杀出来的胜利之师。
本来就做好攻击准备的日军,直接进入进攻状态,立即跳出临时阵地,同时端起三零式步枪,对正面的禁卫军阵地发起冲锋,无数颗6.5毫米口径的有坂圆头步枪弹被射出了枪膛。
迎接他们的是90挺fA-42式重机枪,0.3寸口径的重机枪弹,密集如飞蝗,然后是0.2寸口径的步枪弹。
荒井旅团自带的14门三一式75毫米速射炮,最大射程6200米,以高仰角发射,可提高到7000多米,理论射速每分钟7发,实际上战斗射速每分钟仅为2到3发,因为炮架太落后,每次射击后,都需要推回原位,重新瞄准。
禁卫军的炮弹和日军的炮弹,在灰蒙蒙的天空中你来我往,战争直接进入高潮。
在日俄战场上,日军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密集且精准的炮火,如此密集的机枪火力,如果是这样的话,日军不认为他们能一路胜利的走到现在。
确实如此,开打没多久,胸口佩戴着两颗徽章的铁血磐石团战士,从左翼第一个杀进日军阵地。举起fA-1903式半自动军用步枪,将0.2寸(6.4毫米)口径的无底缘尖头通用步枪弹,瓢泼一样射向日军。
自与俄国在满洲开战以来,日军所有的战术和反击方式,都是专门针对俄军的,属于特别私人定制。以往的战斗中,俄军都是乖乖地守在战壕里,等待日军的进攻。很少或是几乎没有遇到过俄军主动进攻的,所以通过二十个月的培养,日军已经完全习惯于从容整队,细致安排,从容发起进攻。但是,今天禁卫军却首先发起了攻击,仅仅过了半个多小时,禁卫军的机枪火力就已经压在了自己头顶上。左右两翼,禁卫军四个团,72挺fA-42式重机枪,全力压制射击。如此快速的打法,简直匪夷所思,日军完全没适应,直接被打懵了。
战斗很快过渡到近距离互射阶段,进而直接冲击日军阵营,疯狂射击,根本不给日军反应时间。
日军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精准的射击,如此快速的射击。他们发现对方不是拉一下枪栓,射出一颗子弹,而是拉一下枪栓,接连射出多颗子弹,然后直接装弹,再拉一下枪栓,又可以射击多次,直到打光弹仓里的子弹,再把子弹压入弹仓。
这是什么枪?射击速度这么快?禁卫军为什么有这样的武器?这是无数日军士兵心中的疑问。
fA-26式班用轻机枪,用自己轻便灵活的特点,不断变换位置,不断的长点射,反击日军的哈奇开斯m1897式重机枪。
fA-64式迫击炮,也在重点照顾日军的哈奇开斯m1897式重机枪,使其尽快回到零件状态。
禁卫军9师41团,紧随“双徽团”从左翼冲进日军阵地。第42、44、45团前出到日军左翼后方,监视日军第3军主力动向,并预防包围圈里的日军后撤逃跑。
禁卫军8师36、37团,从右翼攻入日军阵地。第38、39、40团,前出到日军右翼后方,监视日军第3军主力动向,并预防包围圈里的日军后撤逃跑。
禁卫军10师46团,直接从正面发起冲锋。
禁卫军3个师多人,围歼日军1个加强旅团(8000多人),已经是牛刀杀鸡,狮子搏兔了。
在石焰下令46团冲锋的时候,红楼也收到台安防线的攻击电文,宁远笑了,老四(石焰)这是先斩后奏啊!
在收到第一份电文的时候,宁远就没打算退让,禁卫军现在已经不需要退让了,已经过了韬光养晦,低调发展的时期了,到了该露出獠牙,伸出狼爪,宣示主权的时候了。
宁远直接下令:“给8、9、10师发电,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定要吃掉日军这个8000人的加强旅团,不准放走一个。”
战后刚刚被提拔为参谋副长的季明威攥着拳头,激动得颤抖:“复仇的时刻到了。”他是日军旅顺大屠杀的幸存者,他的父母兄弟爷爷奶奶,还有青梅竹马的女孩儿,都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复仇的火焰从未在胸中熄灭,他一直在等待复仇的时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掌声,响彻大厅,很多人一边鼓掌,一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等待的太久太久了,禁卫军的兵锋终于指向了日俄战场。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上午好,今天是1905年10月15日,请大家记住这个标志性的日子,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战场特别报道’的……腾冲,三个多月不见了,大家还记得我吗?”腾冲愉悦的声音,稍微有些变味的北京郊区口音,通过300千瓦的信号发射机,通过收音机,传给收音机前的每个听众。
收音机前的听众,太熟悉这个非常有特点的播音员了。今天怎么又出来主持战场特别报道了?哪里又打仗了吗?难道是要报导日俄战争?日俄两国会让他随军报导吗?
“禁卫军的大规模调动,我想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反正日本人和俄国人已经跑到外事局抗议过了。我跟你们讲,我对着地图研究了,我就觉得台安防线这里肯定有仗打,我为什么这说呢……”腾氏风格的大嘴巴又开始演义了,“我就是觉得,以日本人的尿性,肯定是要试探一下禁卫军虚实的,要是真虚,那他就直接动手,要是不虚,他就站那看一会。”
收音机前的听众嘘声一片。就连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对视一眼后,都同时摇头,他们太熟悉这个腾氏风格了。
已经来到朝阳快一个月的腾德钧也无奈的笑了:“这孩子自从来到这里,就变得我都不认识的,还硬是把我们全家从云南忽悠过来。”
坐在旁边的好友韩旭说道:“你来这里是对的,不过,你的鸦片生意,这里是做不得的。”
腾德钧感慨道:“是啊!我也在想以后做什么呢?坐吃山空不是我的习惯。”
韩旭说道:“我有一个想法,想找人分担风险……”他没说完,看腾德钧的反应。
“韩兄请讲,如果能做,我不介意和你共担风险。”腾德钧道。
“朝阳农机最近制造出野猪拖拉机,我想找人合伙买一两百台拖拉机,成立运输公司,帮人运货。”韩旭说道:“腾兄以为如何?”
嘶……腾德钧凝神思考:“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不过……”腾德钧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收音机里腾冲的话打断了。
“啰嗦半天,得说正事儿了……”腾冲清了一下嗓子,说道:“日本人果然派了一个8000多人的加强旅团,来试探禁卫军了。结果禁卫军直接动手了,一刻都没耽误,直接开干,扬言一定要吃掉这个加强旅团。”
收音机前的人立即炸了,咋回事?又开打了?还是和日本人?还是先开火的!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对视一眼后,相视苦笑,这就是在他们两人纵容下,成长起来的禁卫军,他们现在已经左右不了禁卫军了。
“太后老佛爷、皇上,‘红楼’来电……”马宝瑞从外面进来,双手递上电文。
慈禧太后看后,又把电文递给光绪皇帝:“你也看看吧!”
光绪接过电文,仔细看了一遍后,疑惑地问道:“戈辉在干什么?难道他在前线?”
慈禧摇头:“戈辉是在告诉我们,禁卫军没有他也可以独立面对列强了。”
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几位北洋核心,也处在震惊当中,居然敢先向日本人开炮。
“那我们成什么了?”袁世凯笑问,脸上满是自嘲的笑意。
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同时看向袁世凯。
王士珍立即明白了:“中堂大人是说我们北洋常备军,还在聘任日本人当教官。”
袁世凯轻轻点头,想了一下说:“在这个时候,我们北洋的处境很尴尬啊。”
段祺瑞犹豫了一下问道:“那10月下旬,在河间府的秋操(演习)还进行吗?都是日本教官在操办……”
袁世凯紧锁着眉头:“多事之秋啊!碰上禁卫军这个愣头青,什么事情都敢干啊!”
徐世昌试探着说道:“秋操还是要继续进行的,准备了一年了,不能寒了将士的心。只不过……”顿了一下后,又道:“先让日本教官们休假,等日军和禁卫军的冲突平息了,再让他们回来就是了。”
嗤——冯国璋笑了,然后说道:“就禁卫军那抢先开火的劲头,你觉得他会平息吗?”
“你的意思是……”徐世昌不敢相信冯国璋的判断。
“是会平息的,要么是禁卫军没了,要么是日本人没了。”冯国璋不咸不淡地说,接着又补充一句:“禁卫军肯定是要和他们不死不休的。”还不忘强调:“我说的是他们,他们,他们。”
“他们?”徐世昌愣愣地看着冯国璋:“还包括俄国?”他仿佛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好——啦!”袁世凯不想他们再争执下去,说道:“秋操照常进行,让日本教官全体休假,没有胡屠户,我们就不杀过年猪了吗?”
在北洋常备军中的日本教官就这样,在袁世凯等人的闲谈中“被休假”了,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这里了。和这些日本教官一样悲惨的是日军第3军的先头部队——荒井旅团,它们可能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