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大压机
承德街上的商号掌柜们都叫金粟“老金”,果然盛名不虚。不过,听了金粟讲述他如何算计陷害他的竞争对手之后,戈辉更想叫他“金黑”,目前看,是个人才,既能光明正大的摆开堂堂之阵,又能背后使计设下断子绝孙的陷阱。这是一把双刃剑,要怎么用,戈辉一时还没有想好。
在这十天中,禁卫军与日军在台安防线和盘锦防线的军事冲突,以禁卫军的全面胜利告终。禁卫军获得了日军大量的辎重,除了粮食以外,武器基本用不上,禁卫军也看不上这些武器。
在台安防线,日军第9师团基本被除名,第二骑兵旅团伤亡四分之三,无奈退出战斗。
在盘锦防线,日军后备第16旅团(隶属于日军第5军)伤亡过半,退出战斗。
日军的全线溃退,让所有列强重新认识了日军,也重新认识了禁卫军。在日俄战场上,一直走在胜利路上的日军,并不像表面那样强大,很可能是外强中干。而禁卫军却比在大凌河防线上更强,很有可能,禁卫军还没有使出全力,因为禁卫军一直处于守势,战术上防守反击,并没有与日军决战的意思。
在这十天中,戈辉先后收到了皮特黄和刘文涛的电文,请他看宝贝。皮特黄要请他看什么,戈辉并不清楚,但也能猜到,无非是机床的加工精度,又有巨大的进步之类的。刘文涛请他看什么,也是能猜到的,无非是蒸汽机火车头出成果了。戈辉觉得非常有必要去看看,待十天了,该走了。
10月26日,戈辉拜别父母,离开承德。韩钟、韩锬、金豆、金婷,也跟着戈辉一起离开。
韩钟、韩钲、韩锬,三个人是抽签决定谁留下,最后运气站在韩钲那里,他抽到了“留下”。作为戈依光的徒弟,作为戈辉的三位师哥,他们确实不好拒绝戈辉的真诚邀请,最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抽签决定谁走谁留。
金豆是愿意跟戈辉走的,所以他是最开心的一个。
金婷决定跟戈辉走,主要原因是想躲开赫寒的追求,这些天赫寒以戈辉在家的借口,天天来戈家老宅报到。然后金婷去哪里,他就去哪里,粘住不放,打不走,骂不走,脸皮厚得堪比城墙。
金婷差点没疯了,她决定跟二哥走,她一分钟也不想再看到赫寒。这回,她做到了。自从离开承德,赫寒就再也没有机会走近金婷十米以内,直到金婷嫁人,赫寒彻底失去了追求金婷的机会。
看着消失在公路尽头的汽车,金永安的内心空落落的,儿子走了,仿佛带走了他的一切。
戈依光看了一眼宣宁,宣宁心领神会地转身回到身后的龙旗轿车上。这是戈锐带回来的第二代龙旗轿车,虽然还是那方盒子驾驶舱,但是从里到外,都已经用上了皇室座驾“龙旗盛世”的技术。
司机刘福立即打开收音,调到新闻节目上。他知道夫人最喜欢听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
“……这里是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整体规划后的北区墓园。”还是那个北京郊区口音的腾冲,只不过,今天的声音十分的低沉:“此时正在举行在台安防线反击战和盘锦防线反击战上牺牲烈士的葬礼。在15日到22日,这八天的反击战中,总共牺牲了5207人。他们将和之前牺牲的名烈士一起长眠于此,这里是他们共同的永远的安息之地……”(第61章中的1219,第75章中的,第81章中的42,加起来一共。)
听到5207这个数字的时候,宣宁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冲了出来,又有五千多个娘失去了儿子,五千多颗受伤的心,仿佛无数把刀割在自己的心口上。
戈依光收回公路尽头的目光,看了一眼金平安,低声道:“要不再续一房吧,咱家又不是续不起,你也才五十,春秋鼎盛……”
金平安一愣,他没想到老爷会说这个话,他完全没有准备:“老爷,我……金豆他娘走的早,我已经……习惯一个人了。”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很低了。
“这什么话,续一房,续两房,本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你总不能一直一个人,金豆也不可能一直陪着你。孩子大了,远走高飞是男儿天性,不然,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就得改成,男儿永在父侧。”戈依光说着自己的歪理:“承德街里,合适的姑娘多的是,你点个头,我让人安排,凭咱家的财力,什么样的找不到。”
“老爷,我……我是真的……”金永安的话还没说完,又被戈依光打断了。
“你……该不会是看上了咱家的陈云娘了吧?”戈依光突然间灵光一闪,他好像听丫鬟小寸说过,云娘经常帮管家收拾屋子。但是戈依光也知道,金豆好像不喜欢陈云娘,因为陈云娘克死了丈夫。陈云娘还有一个拖油瓶儿子,也在家里做仆人。
“我……”金永安并没有说出口。
“云娘才三十几岁,也该找个好人嫁了。长的也好看,人也朴实,知根知底,你要是愿意我让夫人去说。金豆那孩子要是有意见,看我怎么收拾他。”戈依光觉得有门儿。
金永安沉默了很久,像是下了天大的决心,最后坚定地说道:“永安,全凭老爷做主。”
“成了,你就等着吧,回去就张罗这件事。”戈依光高兴地说道:“咱们戈家好久没有热闹过了。”
戈依光再看一眼朝热公路的尽头,早就没有汽车的影子了,抬手拍了一下金永安的肩膀,高兴地说道:“上车,我们回家。”
戈依光钻回车里,坐在满眼泪光的宣宁身边。
金永安坐回副驾驶,对司机刘福平静地说道:“开车,我们回家。”
刘福现在是老爷的司机,这种手握方向盘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他是承德街里,第一个会开车的人。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还有机会开车,这都是因为四少爷。
刘福得令,左手扶住方向盘,右手轻轻转动启动钥匙,引擎低沉的声音传进车厢,右手松掉手刹,左脚立即踏下离合,右手把档杆,从空档推到一档的位置,左脚轻抬离合,同时右脚轻轻给油,第二代龙旗轿车轻轻地动了,拐了一个大弯,回到正路,向承德县城去了。
戈辉的龙旗车队,于26日下午回到朝阳。但是载着韩钟、韩锬、金豆、金婷的两辆龙旗车却没有进城,直接去官营农场,然后乘坐窄轨蒸汽小火车去镇妖峰基地,等待他们的是近乎于“虐待”一般的训练。当然,他们随时可以退出训练,一旦退出,就永远失去了留在这里的机会。
由于戈辉的放权管理,所以他离开这十天里,几乎没有公文要处理。必须由他协调或签字的,不论他在哪里,都会有人送到他面前。戈辉虽然放权,但是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年度总报,他非常的重视。同时,余茁的廉政调查局也在监视着特区各司局,罪名攒够了,自然会处理一批。
戈辉把来年8月,北方经济特区成立政务院和常设议会的决定,在电文中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作了说明,并请求朝廷委派重臣和皇室参与到政务院中。香饵已经投放,就看朝廷咬不咬钩了。
回到朝阳的第二天,戈辉来到了皮特黄的朝阳机床厂。
皮特黄带着机床厂的主要领导,早就候在工厂大门迎接戈辉了。还拉着红底白字的横幅,热烈欢迎总督大人莅临指导。
戈辉哭笑不得,忍不住问皮特黄:“我是第一次来吗?以前怎么没见你这样啊?”
“那是因为今天绝对不一样”皮特黄高兴地说道:“今天给你看我的团队,十年的研究成果,真正的‘大宝贝’,让你绝对不虚此行。”
“十年?”戈辉一脸不信的样子:“你来朝阳之前就已经研究多年了?”
“先进去,我慢慢给你讲。”皮特黄带着戈辉等人进厂,一边说道:“十年前,我在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并在父亲的支持下,和同学一起研究。毕业后,虽然从事简单的机床设计和研发工作,但是也没有放弃大学时的研究,依然在工作之余,集思广益,继续钻研。我们制造了多个模型,还制造了三个失败的原形机,由于失败了三次,包括我父亲在内,没有人愿意再投资这个项目了,所以没有下文了。”
“你能告诉我,你在研究什么吗?说具体点儿。”戈辉希望皮特黄能直入主题,迂回的表达方式,让他很不耐烦。
“不行,我现在正兴奋着呢,我得把我们的研发历程说明白,这里面盛满了我们的理想和追求。”皮特黄坚持自己的想法,一脸激动地说道:“来朝阳后,你给了我资金上的支持,除了完成你给任务,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研究,不计成本的制造了多个原型机,当然,这不是在糟蹋你的钱,同样也是在为你的事业研发。”
戈辉无语,他认真的告诉皮特黄:“我不在乎你怎么使用我给你拨付的款项,只要你是在研究,是在追求技术的进步,这钱就花的值得。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是在为北方经济特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谢谢你的信任,我也想告诉你,我们创造了历史,我们没有辜负你的信任,推开这个大门,就是我回报你的东西,是真正的‘大宝贝’。”皮特黄带着众人来到一个车间门前,一脸自信地说道。
戈辉也一脸期待地看着粉刷一新的车间大门,能让皮特黄如此兴奋的东西,一定不是一般的东西,肯定是宝贝。
“开门”皮特黄兴奋地大喊,他的眼中,绽放着胜利的光芒。
两名机床厂的工人,把对开的大门向两侧推开,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戈辉的视线里。
“请”皮特黄带着戈辉等人走进车间。
走到近前,更觉得眼前的庞然大物巨大无比,戈辉突然意识到这是什么东西了。他难以置信地举起手臂,手指颤抖着指着眼前的庞然大物,震惊得连说话都变得磕绊了:“大,大,大—压—机???”
这回轮到皮特黄震惊了,诧异地问道:“你怎么会知道?”
“多大压力?这么巨大,不得超过万吨了?”戈辉像是在呓语,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已经具备设计制造一万吨大压机的能力了,但是还是很保守的建造了这个8000吨的模锻液压机。”皮特黄仰视着眼前的庞然大物,伸开双臂,像展开的双翅,自信地说道:“一年后我们将建造吨的大压机,三年后,最迟四年,我将完成吨级大压机的设计和建造。也就是说,最迟在1910年之前,完成吨级大压机的建造工作。在1915年左右,我们将能制造吨的模锻液压机,我们有这个自信。”
“这是个能把钢铁当面团一样揉捏的机器,就像‘压月饼’那样,可以在8000吨以内,任意锻造锻件,有了这东西,我们就可以制造更大型的设备了。” 皮特黄进一步阐述眼前的大压机:“现在是8000吨,一年后是吨,然后是吨,再往后是吨,一步一步的扎实向前,未来可期啊!”
戈辉看着体积巨大的大压机,无声地笑了:“我们掌握的工业技术,很快就要超出我们道德的控制能力了!”
皮特黄等人听完一愣,他们不明白戈辉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和“道德”什么关系,为什么还要“控制”呢!
“没关系,我喜欢。”戈辉马上宽慰大家:“人类的进步,需要科技的引领。”戈辉转回身,面对着大家,真诚的鼓励大家:“你们又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有了这个举重若轻的八千吨大压机,重型零部件的加工水平,将迈向一个全新的台阶,甚至将列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戈辉最后向大家弯腰:“谢谢大家。”
“但是”直起腰,戈辉再次强调:“需要保密,未来二三十年内,都需要保密。大压机拆掉,送交官营农场,那里有更大的生产车间,现成的安保。”
戈辉看向东北,直接下令:“给‘红楼’和许明打电话,加强朝阳机床厂的保护和保密工作。”
戈辉的目光再次回到皮特黄身上:“看来,需要给你更多的资金,期待更大的惊喜。”
“惊喜很快就有了,8000吨的金属挤压机也在稳步推进,‘垂直挤压和卧式挤压’两种方案都在推进中,预计明年六七月份,5000吨级的技术验证样机制造完成,明年底,最迟07年五六月份,8000吨级的金属挤压机完成研发制造,很有可能两种方案,同时完成。”皮特黄自信地说道:“只要有足够的和平时间,足够的金钱支持,想要的东西,早晚都会有的。”
“放心吧!只要可行性方案通过,你用钱从来不设上限,有人阻拦,你直接找我。”戈辉拍着皮特黄的肩膀说道:“我明天去朝阳火车头公司,你也去,那边也有‘宝贝’出世。”
“没问题。”皮特黄立即答应:“明天上午准时到。”
戈辉接下来跟着皮特黄,参观了朝阳机床厂的生产车间,以及研发工作室,与来自欧美的工程师们座谈,中午在朝阳机床厂吃的午饭。
下午,参加了未来机床的设计讨论,针对加工复杂多面体零部件,戈辉给出了多轴联动机床的设想。如何实现这个设想,不是戈辉的任务,他要的只是结果。
其间,皮特黄向戈辉索要手枪的设计,在测试机枪精度的时候,顺便生产几款手枪玩玩。
戈辉摊开双手:“我哪有手枪的设计啊?你不如找成雨,他或许有,又或者去欧洲美国购买成熟的手枪设计。”
皮特黄摇头:“fA-96、fA-99、fA-11,都是你给成雨的设计,我不管你怎么来的,你肯定有门路,我只找你要,至于你从哪里买,那是你的问题。”
“你这不是无赖嘛,我上哪儿给你找设计去?”戈辉无语。
“我说了,这是你的事儿,反正我就是赖上你了。”皮特黄一副很光棍的样子。
戈辉对此头痛不已,但是说真的,这对他来说,并不十分为难,因为他还真有几款后世二战时期的手枪设计,只不过他没看上,也是因为禁卫军并不需要太多的手枪,他也不想让农场兵工厂过分依赖自己拿来的设计,要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路才是正道。
他答应皮特黄,帮皮特黄想着这个事儿,帮皮特黄想想办法。
总的来说,戈辉今天真的不虚此行,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朝阳机床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