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186章 陈固远行

皮特黄看着远去的黑色龙旗轿车,扭头对身边的副经理孙勉说道:“这个总督是个有大格局的人,目光独具,比很多人看得更远。没有他的支持,我们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以后也一样,只要我们能不断的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不断的拿出新东西来,他的支持就会一如既往。”

孙勉感叹:“背后站着大金主就是不一样,不用担心没有研发经费。”

孙勉,美国籍,美国名字叫保罗,他的父辈是美国西部铁路的筑路工人,他是清国劳工的儿子。在美国学习的机械设计,是皮特黄的学弟。1903年初被皮特黄请到清国,成为皮特黄的助理。1905年5月,成为朝阳机床厂的副经理。

“没错”皮特黄点头:“我们负责把想法变成现实,他只需要给钱就可以了。”皮特黄轻轻一笑:“不知道他听到我这么说,会怎么想。”

不远处,有一辆宝马警车开过来,停在路边,没有再动。警察的一只手伸出车窗外面,手指上夹着一根香烟。

“朝阳的警察执行命令很迅速啊!这么快就有警察过来给我们站岗了。”孙勉调侃道。

“是啊,这都是那个总督带来的变化。”皮特黄感叹:“回去吧!明天跟我去朝阳火车头公司,看来那里的蒸汽机火车头定型了,有些大型锻件,肯定需要用到我们的8000吨大压机,是我们露脸的时候。”说完,转身回去了。

巡警队长白大海此时正坐在驾驶席上,目光注视着消失在朝阳机床厂门口的两个人,鼻孔里冒着烟,脑子里在思考,自言自语道:“刚才穿过十字路口的怎么像总督府的车队呢。”

坐在副驾驶席的金迎春十分肯定地说道:“就是总督车队,刚好十辆车,青一色的黑色龙旗二代,肯定没错。”

“肯定是去朝阳机床厂视察了呗!”坐在后排的张化来说道。

“郑局长让我们以后重点巡查机床厂周边,这是为啥?”白大海继续自言自语。

“那就是机床厂出‘好床’了呗!”张化来坏笑道,还特意强调了一下:“好床”。

“八九不离十,能让我们警察出动保护的,肯定是出了好东西。”金迎春肯定地说道。

“我可不想天天守在这里!” 白大海继续自言自语。

“不是还有李康生队长那一组嘛!两队轮换巡查。”金迎春宽慰道。

“听说是总督大人直接下的命令!”张化来说道。

“总督大人管的可真宽啊!”白大海抱怨道。

戈辉突然掏出手帕,捂住口鼻打了一个喷嚏,自己调侃道:“难道是有人在骂我?”

“金婷小姐和金豆少爷都有可能!”东北顺着戈辉的话说道。

“对了”东北突然想起一件事:“司令,您在和皮特经理说话的时候,我收到一份电文。”说完,把电文递给了戈辉。

戈辉擦完了鼻子,收回手帕,接过电文:运往南非德班的军火,今天锦州港发货。

5000支jts90C式半自动步枪。

1000支mr02d式麦德森机步枪。

10亿发0.2寸x1.3寸的无底缘尖头通用步枪弹。

200门fA-64式2寸口径迫击炮。

10门fA-80式2.5寸口径步兵炮。

3门fA-112式3.5寸口径轻型榴弹炮。

10万发2寸口径迫击炮弹。

2万发2.5寸口径步兵炮炮弹。

3000发3.5寸口径榴弹炮炮弹。

颗绊脚石地雷。

200吨高爆炸药。

200部军用大功率电台。

100台10马力单缸柴油机。

100台单缸柴油发电机。

木材加工机床、粮食研磨机、水泵、小型蒸汽发电机,以及简易金属加工机床等各种小型的相对简单的机械共100台,还有大量的备件。

戈辉的心思飞到了南非的德班港,还有那个凤凰山农场,不知道鲁飞和曹博那边怎么样了。领导着几千半开化的黑人,想想都让人头大。希望锦州港发运的武器装备,能顺利到达德班。

此时停靠在锦州港码头8号泊位的一艘名叫“汉堡美人号”的德国货轮,正在等待起航的命令。

新任船长安德烈,正在用一具望远镜,观察码头上的两个人,调整焦距后,可以看清对方的表情,甚至能判断说话人略显激动的语气。

陈力用力地看着眼前的亲弟弟陈固,近乎哀求地说道:“我们只是坐船的,只想在船上赚点钱,没想当船员,谁都不知道特区这条船能开多远,我们不能把命运绑定在这条船上,你不要再固执了好吗?”

陈固,禁卫情报局,南非课主任。人如其名,从小就十分的固执,父亲说他和母亲一样的固执。

“我已经决定了,而且在你们不知道的时候,我已经工作一年了。”陈固坦言道。

“已经工作一年了?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陈力压低声音,一脸吃惊的问道。

“辽阳、沙河、黑沟台,还有战火连天的奉天战场,都有我的足迹。”陈固略显得意地说道。

“辽阳、沙河、黑沟台?”陈力难以置信地重复着。

“对,在日俄战场,有上百个三人小组,在收集日军调动的情报。”陈固一边说,一边解开领口的扣子,解开了外衣的三个扣子,又解开衬衣的三个扣子,然后轻轻地拉开一角,一条恐怖的伤疤,像一只巨大的蜈蚣附在陈固的右胸上,只给陈力看了三秒,就合上了,依次系上扣子。然后低沉地说道:“这是被日军的刺刀划破的,也是我的军功章。”叹了口气,目光飘向远方,淡淡地回忆道:“我们当时三个人,是我的两个战友,用生命拖住了敌人,给我赢得了逃跑的时间。”哎——阵固叹了口气,回忆道:“到现在我依然忘不了,徐良和孙盈死命抱住两名日军,不让他们追我,他们被第三名日军用刺刀,反复刺穿身体,但他就是不松手。”

陈力不知道说什么好,三弟经常神秘消失,原来是去了日俄战场。

“二哥,咱家兄弟四人,大哥在家孝敬父母,你在外面打理家族生意,老四在外国读书,我想为国家做点事不行吗?”陈固说出自己的理由,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为国家?朝廷现在苟延残喘,不剩下几天了,你看不出来吗?朝阳这个特区,将来怎么样还不知道呢!不要拿一两场胜利当永远,列强不是鞭长莫及,就是无暇旁顾,等列强有时间了,结果不难猜测。这不是赌桌,不需要提前下注。”陈力咬着牙,恨铁不成钢地低吼。

“好了二哥,我已经接受了任务,开拓南部非洲的情报业务。”陈固认真地说道:“你如果想拓展南部非洲的业务,我将是你最大的靠山。”

陈力原地转了一圈,他是彻底无语了,认真的提醒自己的弟弟:“别忘记父母健在,别让父母伤心,太危险的事情不要做,活着才配拥有一切。”最后咬牙切齿地呵斥道:“记住了没有!”

看到二哥接受了现实,陈固也放心了:“记住了,二哥就放心吧。”

“你从小就固执,就像你的名字一样,我也知道拦不住你,只希望你能经常发电报,给我报个平安,行吗?”陈力说到最后已经开始恳求了。

“二哥,我记住了,不会让你担心的。”陈固宽慰陈力:“我又不是去打仗,放心吧!”

大副小马克来到船长安德烈身旁,他也看向远处码头上的两个人,轻声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安德烈放下望远镜,认真的说道:“他们是最好的客户,出手大方,钱多事少。”他再次提醒小马克:“不要关心他们的货,远离货仓那里,我们只是赚运费,其它的不关我们的事情。”

小马克轻轻一笑,给安德烈象征性的敬了一礼:“记住了安德烈叔叔船长。”

安德烈轻轻摇头,一脸不理解地说道:“这些人很有意思,自己家门口的战争还没打完呢,就想着把脚伸进南部非洲,清国有句话叫……”安德烈想不起来了:“总之,就是想了不该想的。”

“就像你说的那样,我们只是赚运费,他们怎么想,我们管不着。”小马克补充说道。

“对,没错。就像你哥哥大马克一样,只在乎自己的研究,不管其它。”安德烈说道。

“他……他现在也不好过。”提到哥哥,小马克不无担忧地说道:“他的研究没人给投钱了,所以在四处找人投资,他又不擅长交际,结果可想而知。”

“他研究的是什么东西,好像听你父亲说过一嘴,好像是化学相关的。”安德烈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新型合成纤维什么的。”小马克耸耸肩头说道。

喔——汽笛声响起,看来是接到起航命令了。

安德烈和小马克没有再说什么,安德烈向码头上的两个人望了一眼,然后向驾驶舱走去。

陈固听到汽笛声,知道货轮马上就要起航了,认真地说道:“二哥,我走了,你也保重身体,等我这边安顿好了,你就可以来南非做生意了,我是你的靠山,最铁的靠山。”

陈力无奈地笑了,最后叮嘱:“你也保重身体,一路顺风,多发电报给我。”

陈固转身走上船梯,快步登上货轮。

陈力叹了口气,看着三弟匆匆地背影。

陈固来到货轮上,转身看着码头上的二哥,摆手告别。靠帮的货轮被拖船拖离码头,缓缓的拖向大海,二哥的身影也越来越远,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来,只知道会很久。想想自己押运的军火,就深感责任重大。想必南非那里已经等急了吧,那个鲁司令肯定是非常想我啊!

的确,远在南半球,南部非洲凤凰山农场的鲁飞,接到“红楼”电文后,就开始盘算应该怎样扩张凤凰山农场的势力范围了。

现在已经有5000名10—15岁的黑人童子军了。训练一如既往,有进步,特别是在服从命令上,已经能够做到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最缺的还是武器,只有2000支毛瑟g03式手动军用步枪,2000支fA-96军用半自动手枪。这些手枪只有发给禁卫军战士,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目前,有500多名禁卫军战士在凤凰山农场,加上5000名黑人童子军,这已经是一支能够改变当地局势的武装力量了。不能忽视,也没人敢忽视,由于目前还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所以还没有引起当地阿非利卡人(布尔人的后裔,属于白色人种)的注意。但是,几起白人意外失踪事件,也引起了德班殖民当局的关注。

罪魁祸首鲁飞,则像没事儿的人一样,每天都会骑着名为黑旋风的佩尔什马巡视自己的农场。在他看来,这里简直是天堂,无法无天,弱肉强食,实力为尊,只要有枪,有人,那就是这里的王。而他,刚好满足这些条件,有人,有枪,他就是这里的王。

身后的高山,被曹博命名为凤凰山,确实很像朝阳东侧的凤凰山,现在大家都叫菲尼克斯山,也是凤凰山的意思,只不过听起来更洋气了。

远处十几棵新栽的苹果树已经抽出新叶了,每棵苹果树下,都埋着一个健壮的阿非利卡人。都是想吞并他的农场,图谋不轨的人,让他们做肥料,再好不过了。

左手边是万亩(中国亩)稻田,是产自英属印度的巴斯马蒂香米,整个凤凰山农场三万多亩地,其中三分之一种的这种香米。听印度人说这个米非常的香,所以曹博就决定栽种巴斯马蒂香米了。

此时,稻田里有很多黑人在拔草,看到骑马巡视的鲁飞,都会主动的向鲁飞问好。他们都知道,这个黄种人才是他们真正的主人,比那个曹主任权力还要大,是真敢杀白人的。

嗯?鲁飞举起望远镜,远处的农场大门那里,来了至少百人的阿非利卡人。

“这些阿非利卡人,总是想从凤凰山农场抠点东西出来,这样非常不友好,最容易变成苹果树的底肥。”鲁飞自言自语道。

镜头里,宫小贤带着几个农场里的黑人,大大咧咧地走过去,和那群阿非利卡人交涉。

领头的阿非利卡人A,一边说话,一边比划,表情看起来愤怒又强硬。

阿非利卡人B,直接掏出一支转轮手枪,指向宫小贤的胸口,口中肯定是在威胁宫小贤。

另一名阿非利卡人C,也端起了一支长枪,指向宫小贤的胸口。

阿非利卡人A,还在趾高气扬地说着什么,双手比划的幅度非常大,像是在扇动着两只肌肉翅膀。

鲁飞摇头,无奈地说道:“看来今天是不想善了,我得考虑再栽点其它果树了,老是吃苹果也不行啊!”

鲁飞举起望远镜继续看着热闹,宫小贤对指向自己的两支枪丝毫不惧,依然在比比划划地说着什么。

阿非利卡人A也掏出了转轮手枪,咬牙切齿的恐吓着什么,并抬手朝地上开了一枪。

宫小贤似乎是叹了口气,转身看向身后的几名黑人,像是在叮嘱着什么。紧接着宫小贤突然卧倒,那几名黑人也跟着卧倒,然后农场里传出一连串的枪声。瞬间就有很多名阿非利卡人中弹,其他的阿非利卡人慌乱中四处寻找躲避的地方。然而,农场大门那里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农场里继续射击,阿非利卡人开始还击,但已经晚了。几分钟后,所有的阿非利卡人倒下了,枪战结束。

鲁飞举着望远镜评论道:“干的漂亮。”接着又很苦恼:“我应该种什么果树好呢?”

鲁飞催马快速回到农场,黑人童子军们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阿非利卡人口袋里的东西全被收走了,甚至连衣服裤子都不放过。

鲁飞看向站在大门口的曹博,调侃地问道:“这次种什么果树好呢?”

“桃树、梨树、李子树都可以吧!”曹博无所谓地说道:“我们的果园快成型了。”

“那就开干吧!”鲁飞朝其他黑人喊道:“去找树苗,又要栽果树了。”

很快十几驾马车赶过来,将射杀的阿非利卡人装上马车,向远处只有十几棵苹果树苗的果园驶去。这样的事情,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干了,已经非常有经验了。

鲁飞把黑旋风交给一名黑人,然后向农场的场部走去。一边走,一边对跟在后面的曹博说:“这次军火量比较大,运输方案一定要做好,和祁连山配合好,等这批军火到位,如果想要,德班就是我们的。”

“已经联系祁连山了,也通知了杨冲、杨新觉、赵铁衣、陈山河,这边派吕洪亮和宫小贤过去。”曹博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以,速度要快!”鲁飞同意了,推开场部的门,扭头说道:“莱尔德和林德洛夫那里应该没问题吧?问问祁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