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试验环线建成
“已经问过了。”曹博跟着走进场部,然后回答:“祁连山几乎每周都会找莱尔德或者林德洛夫喝酒,因为他的货经常往来于班加罗尔和德班,德班港的大小鬼,肯定要打点清楚才行。”
“对了”曹博补充:“祁连山和德班殖民地事务次官马奎尔关系也非常要好,这家伙举起酒瓶子,英国首相都会被他喝成好朋友。”(现在的首相是亨利-坎贝尔-班纳曼,1905—1908)
鲁飞点头承认:“这家伙是个天才,酒桌上更是天才,感觉他根本不会醉,他能一直喝。”
“这次押运军火的叫陈固,电报上说是禁卫情报局南非课主任,他带来了20人,算是先遣队吧!”曹博说道。
鲁飞笑了:“八哥(严肃)的目光终于落在南非了,南部非洲越来越有意思了。”
“接下来是中部非洲和北部非洲,北部非洲东西两侧得分别设置,不然面积太大。”曹博分析道。
“这就不归我们考虑了,那是八哥的事,我们只需要全力配合就可以了。”鲁飞说道。
“不知道总司令的下一步棋会下在哪里。”曹博又道。
“是啊!月末了,该发电联系一下大哥(戈辉)了,他该不会把我扔这儿不管了吧!”鲁飞自我调侃。
戈辉确实把鲁飞忘记了,准确地说是来不及思考鲁飞的事情,因为他此时正在电话里忍受小师妹金婷的怒火。
“二哥,你什么意思?带我出来,就是让我在泥坑里打滚吗?……”金婷的嘴就像机关枪一样,把无数颗子弹通过电话线,嗒嗒嗒……射向戈辉。
10月26日晚,金婷等四人到达镇妖峰基地,当晚吃了一顿别样的军队晚餐,味道非常不错,金婷很喜欢。
但是,第二天下午的训练却让金婷崩溃了。
上午熟悉训练环境,带他们参观了训练场,看了好多地方,也看到很多人在训练,看得他们四人跃跃欲试,觉得自己应该更行。
特别是射击场,各种枪械让他们大开眼界。教官告诉他们,这里有来自欧美各国的枪械,随便使用。特别是禁卫军制式枪械,子弹随便打,无限量。金豆觉得这回来对了,他高兴得几乎都要疯掉。
韩钟和韩锬,表现很平静,他们觉得这也是一种修行,同样能提高自己的实力。
到了下午,正式的训练开始了,教官居然让他们直接趴在了泥坑里,泥坑也就算了,反正训练完可以洗澡,但是泥坑里的猪内脏是怎么回事,太恶心人了。
戈辉听着金婷的怒吼,一直耐心地听了一刻钟,他平静的叹了一口气后,说道:“你果然不行……”
“啥玩儿扔???我不行???”金婷直接打断戈辉的话:“我哪里不行???”
戈辉继续平静地说道:“我就知道你吃不了这个苦。”
“你凭什么说我吃不了苦?”金婷反驳。
“那些都是军人必须经历的,你受不了我明天叫人接你回去。”戈辉说完果断挂断了电话,激将也要掌握好火候,过犹不及,就不好了。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顶开了,两只雪橇犬一前一后欢快地跑进来,眼巴巴地看着戈辉,过来求他抚摸。每次看到他们俩,戈辉的心情总会悄然的平静下来。
戈辉放下电话,抚摸着两只毛孩子轻声道:“还是你们俩好,没有任何烦心事。”
戈辉按下了办公桌上的呼叫器,东北第一时间出现在戈辉面前。
“安排一下明天上午,去朝阳火车头公司。”戈辉直接下令,犹豫了一下又道:“明天派人去把小姐接回来,玩几天送她回承德。”
“是,这就安排。”东北说道。
戈辉没有再说什么,轻轻抬手示意东北可以走了。
东北悄然退出了戈辉的办公室。
戈辉关掉了办公室里吊灯,用火柴点亮了办公桌上的小油灯,这还是当初在八角台军官宿舍里的那盏。
转身回到办公桌后面,仰靠在皮转椅上,思绪飞向远方。
原朝阳火车头公司,现已更名为北方轨道机车制造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努鲁尔虎山脚下,比邻戒备森严的官营农场。
上午十时,戈辉的总督车队抵达北方轨道机车制造厂。
刘文涛、佟强(北方轨道机车制造厂总经理)、皮特黄、孙勉,北方机车的其他领导和员工,以及事先得到通知的记者们,在厂区门口,几十人列队迎接,就差拉上红底白字的横幅了。总督驾到,迎接的排场一定不能小。
报社的记者们已经开始按下快门,捕捉每一个他们认为重要的瞬间。
戈辉从车上下来的第一眼就看到“北方轨道机车制造厂”九个大字:“什么时候改名字了?”
“今天正式更名:北方轨道机车制造厂。”已经来到戈辉面前的刘文涛解释道。
戈辉回头,看到远处,彩旗飘飘,红旗招展,疑惑地问道:“那里在干什么?”
刘文涛指着那里回答:“20公里试验环线正式竣工,东北铁建的人在那里等您点燃礼花呢!”
戈辉笑了,欣然前往:“那就别耽误时间,现在就过去。”说完大步向前。
刘文涛等几十人紧随其后,一边走,一边给戈辉介绍:“这20公里的环线轨道,是一条重轨铁路,是我们和东北铁路建设公司共同修建的。包括一段三公里长的模拟隧道在内,修修拆拆,历时一年,按照您的要求,轨距55寸(1760毫米),承受最大轴重小于等于30吨,使用钢筋混凝土轨枕,高锰钢材质的钢轨。”刘文涛感叹了一声:“这是一条天价铁路,以后的铁路都这么修,不知道特区财政能不能承受。”刘文涛一脸担心地说道。
戈辉不以为然地反驳:“如此低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有什么修不起的,以后成本提高了,特区的收入也高了,还是修得起。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还要把目光放长远,未来的几十年,铁路会带动特区经济高速发展。”
刘文涛并不认同戈辉的想法,他相信,等两年后修完朝锦铁路,戈辉就会明白,什么叫天价铁路。用事实说话,更能说服戈辉,所以他未再多言。
戈辉也知道刘文涛并不认同自己的观点,但他也懒得说服对方,等两年后修完朝锦铁路,刘文涛就会明白,这样的铁路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特区财政完全能够承受,所以他也未再多言。(作者也不知道修铁路要花多少钱)
众人很快来到了试验环线那里,很多人的工服上都明显地写着“东北铁建”。
一个三十多岁,身穿东北铁建工服的人快步迎上来:“总督大人好,我是东北铁建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洛华生,欢迎您来参加竣工典礼。”
“辛苦啦!我记得你,去年6月份,朝锦铁路开工的时候,你是总工程师。”戈辉握着洛华生的手说道:“我还记得,你的父辈参加修建了美国的西部铁路。”
“是的,这也是我立志铁路工程的原因,我父亲给我起名‘华生’,就是希望我不要忘记,我的根在哪里,所以我回来了,回国来修铁路。”洛华生诚恳地说道。
“这里就是你的舞台,足够让你一展才华。”戈辉抬手拍拍洛华生的肩膀:“詹天估在京张铁路,你在朝锦铁路,一东一西,交相辉映,你们都在创造历史。”
“詹先生是我的前辈,他已经修建了多条铁路,而我才刚刚完成20公里的试验环线,不敢与前辈比肩。”洛华生谦虚地说道。
戈辉鼓励洛华生:“未来的几年,你很快就会超过你的前辈们,将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从东北,到西北,跨越大蒙古草原,北方经济特区铁路网计划,将由你的团队建设完成。”戈辉还强调:“东北铁建,是特区政府唯一指定的铁路建设公司,是唯一指定,没有人能和你们竞争。”
洛华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从东北,到西北,跨越大蒙古草原?简直不敢想象,这是多么庞大的铁路计划啊!他不禁想起了美国的西部大铁路,从1840年开始,到1900年已经建成了19万英里,这已经相当于世界一半的铁路在美国了。可还没有结束,远远不够,还有无数条铁路正在建设当中,不知道要建设到什么时候。洛华生一时失神,神游天外。
戈辉拉回正题:“算了,说这些还是太遥远了,还是去看看今天的试验环线吧!”
“大人请!”洛华生收回思绪,请戈辉先走,他和刘文涛一行人后边跟随。
众人很快来到已经竣工的试验环线,洛华生递过“祝融”牌打火机:“请大人点燃第一根礼花,庆祝试验环线正式竣工。”
戈辉接过祝融打火机:“大家一起点吧!今天的胜利,属于你们,大家同乐!”说完,走到最大的礼花前,点燃了引线,很快绚烂的礼花,一个接一个地射向天空,然后在天空中炸响。
其他工人也点燃了引线,礼花不断的射向天空,不断的在天空中炸响。
找好最佳位置的记者们,咔嚓咔嚓,不断的按下快门,戈辉和工人们一起点礼花的一幕,被瞬间定格。
在礼花轰鸣中,戈辉走向轨道,这和后世的铁轨完全相同,也是熟悉的钢筋混凝土轨枕。
洛华生在旁边介绍:“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轨枕的国家,我们在为世界,在前面探路。为了这个轨枕,我们做了近十三个月(04年6月—05年7月)的试验,由于没有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只能自己摸索,不断调整钢材,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以及轨枕的形状。由于不断的调节水泥的原料配比,我们几乎相当于研发了一款新型水泥。”
戈辉看了洛华生一眼,示意他继续说,戈辉愿意倾听这个研发过程。
洛华生继续解释:“现在的最终型号是C70型轨枕,这是我们目前300多个型号中,最满意的一款,轨枕里的钢筋总张拉力达到520千牛。这款C70型轨枕,具有足够的柔性和弹性,列车通过时,它可以适当的变形以缓冲压力,列车过后还能恢复原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华生蹲下,用力的拍了拍轨枕:“成本虽高,但是使用寿命更长,稳定性更高,养护工作量更小,损伤和报废率与木枕相差不是太大。当然……”洛华生给出了一个小转折:“不能完全替代木枕,一些特殊路段,还是需要铺设木枕。”
“你们是专家,我是外行,只要你们说好就可以了。是否可靠,火车开几年就清楚了,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会主动找你们的。”戈辉说完自己先笑了。
刘文涛和洛华生齐声说道:“我们有信心。”
“钢轨呢?”戈辉又问。
“钢轨采用含锰13%的高锰钢,它既坚硬又富有韧性。在钢轨的上部,与火车的车轮接触的那一层,加入了金属铟,在保证硬度的前提下,还有一定的韧性,能有效提升火车的运行安全。” 洛华生的回答又有转折:“唯一不妥之处……”
嗯?戈辉眉毛一挑:“不妥之处?”
“轨距,我还是觉得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最合适。”洛华生坦言道:“欧洲很多国家都使用标轨,美国中西部铁路,也是用标轨,从成本,到实用,已经非常完美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提出自己的轨距。况且……”洛华生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说道:“詹天估先生修建的铁路都是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我们如果也按照这个轨距,以后我们的火车就可以跑在他修建的铁路上,这样不好吗?”
戈辉没有立即反驳,而是抬腿走上钢轨,和上一世记忆中的标准轨距(1435毫米),不看数据,外观完全相同,轨距的确实宽了很多,相比标准轨距宽了一尺左右,随意的向前走了几步,转回身面对着众人,认真地说道:“欧美距离我们太远,我们的轨道和他们的轨道相连,估计最快也得几十年之后,国际铁路连接的便利,现在言之过早。”
“还有,从目前的情况看,朝廷还能续命多久,实在不乐观。那么,詹天估先生的铁路,还能修多远?没有朝廷的支持,他动不了一寸土地。而东北,我说了算,这就足够了。”深深叹了一口气,戈辉又道:“俄国的轨距是1520,日本的米轨1067,英属印度的是1676,英国轨距1435,美国有多种轨距,包括1670毫米轨距,这你清楚,每个国家在修建铁路时,都有自己的考虑,而北方经济特区,应该修建什么样的铁路,我说的算。城市干线宽轨55寸,1760毫米,乡村支线窄轨32寸,1024毫米,这就是我们的标准,是我定的标准。”戈辉最后强调:“你们只需要修建我想要的铁路就可以了,不用想太多。”戈辉认为,这个不需要民主,他说怎样就样,因为北方经济特区,他说了就算。
洛华生深刻理解大清官员一言九鼎的风格,更何况是戈辉这样的一品封疆大吏,所以他未再多言,点头同意,不同意也不行。
戈辉也不需要他们同意,他只需要他们听话照做,把活干的漂亮就可以了。
戈辉又随口问了一句:“朝锦铁路什么时候开始铺轨?”
“目前,还远远没有到铺轨的时候,钢轨和轨枕才定型几个月。我们是分段修建的,目前有些路段已经开始在道床上铺设碎石了,还有四处山梁正在爆破清理,爆破出来的碎石还可以用于铺设道床。有一处山沟,正在修建一座七百米长的钢铁大桥。这是全路段最重要的工程,两次大凌河战役时,停工了一段时间,但并未影响工期,计划1907年6月完工,最后一段铁轨,也将在1907年7月结束前铺设完成。” 洛华生马上回答:“另外,由于是三条复线铁路,两条货运专线,一条客运专线,所以工作量是普通单线铁路的六倍。不过,我们已经开始向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购买‘野猪’和‘巨兽’了,也在向朝阳招募自带‘野猪’拖拉机的师傅,在运输方面会有极大的提升。”
“不用着急,不要求快,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我不设时间表,什么时候完成,你们自行决定,正式的开通时间,也由你们决定。”戈辉认真地说道:“朝锦铁路,是我们北方经济特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这是未来铁路的范本。以后的铁路,都要以这条铁路为标准进行修建,所以要修成精品,要高标准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