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之下(151)

屋檐之下

林晓站在出租屋的阳台上,晾晒着刚洗好的衣服。五月的阳光透过斑驳的防盗网,在她疲惫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楼下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混杂着隔壁夫妻的争吵。这是他们在城东租住的第三套房子,十年婚姻,四次搬家,每次的理由都差不多——房东要涨租,或者干脆要卖房。

"妈妈,我的画要贴在哪里呀?"六岁的婷婷举着一幅蜡笔画跑过来,画上是三个火柴人站在一栋歪歪扭扭的房子前。林晓蹲下身,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心里一阵酸楚。出租房的墙壁上已经贴满了双面胶留下的痕迹,房东明令禁止钉钉子。

"宝贝,咱们用磁铁贴在冰箱上好不好?"林晓勉强笑着,接过女儿的画。婷婷的小嘴撅了起来:"可是小美家都是贴在墙上的,她有自己的房间..."

林晓喉咙发紧。小美是婷婷幼儿园的同学,住在同小区新开发的楼盘里。上周生日会,林晓去过那套三居室,明亮的落地窗,儿童房里粉色的壁纸,墙上挂满了小美的画作和奖状。

晚上八点,陈志推门进屋,身上带着工地特有的水泥味。他今年三十六岁,比林晓大一岁,是个建筑工地的项目经理。按理说他们的收入完全够得上买房的首付,但陈志对买房这件事有着近乎偏执的抵触。

"回来啦?饭在桌上。"林晓端出热好的饭菜,试探性地开口:"今天乔丽跟我说,西城那边新开了个楼盘,首付只要三十万..."

陈志的筷子顿了一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又来了是吧?咱们不是说好了吗?租房多划算,一个月才六百,买房光利息就够我们租几十年房了。"

"可是..."林晓攥紧了围裙边缘,"婷婷马上要上小学了,租房的话,每次换学校都要重新适应..."

"适应怎么了?我小时候转过三次学,不也好好长大了?"陈志扒拉了两口饭,"现在房价虚高,都是资本家的套路。等泡沫破了,那些贷款买房的人哭都来不及。"

林晓没再说话。这样的对话在过去五年里重复了无数次,每次都以她的沉默告终。她默默收拾碗筷,听着陈志在客厅给婷婷讲睡前故事的声音,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第二天送完婷婷,林晓鬼使神差地来到了乔丽说的那个楼盘。售楼处金碧辉煌,沙盘上的小别墅在射灯下闪闪发光。销售顾问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热情地拉着林晓介绍。

"姐,这套两居室特别适合您这样的三口之家,89平米,南北通透,附近就是重点小学。"销售指着样板间,"现在政策好,首付比例降到20%,月供也就两千出头。"

林晓抚摸着样板间里光洁的灶台,想象着自己在这里做饭的样子。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来,在地板上画出规则的方格。她突然想起现在租的房子里那个永远擦不干净的煤气灶,和总是吱呀作响的老旧地板。

"我能拍几张照片吗?"林晓掏出手机,手指微微发抖。

晚上,陈志洗完澡出来,看见林晓坐在床边,手机屏幕亮着。他凑过去一看,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你真去看房了?"

"我就看看..."林晓心虚地锁上屏幕。

陈志一把抢过手机,翻看着那些样板间的照片,声音陡然提高:"林晓!咱们家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我爸妈在农村,每个月都要寄钱回去,婷婷马上要上学,你那个服装店生意时好时坏..."

"我可以多接些订单!"林晓抬起头,眼里闪着泪光,"陈志,我们就不能为自己活一次吗?十年了,我们连一张像样的全家福都没地方挂!婷婷的画只能贴在冰箱上!每次房东一个电话我们就得准备搬家..."

"那又怎样?"陈志把手机扔在床上,"至少我们不欠银行钱!你知道多少人因为房贷压得喘不过气?"

"那你知不知道多少人因为一直租房后悔?"林晓声音颤抖,"乔丽他们去年买的房,现在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房子还升值了十几万..."

"乔丽乔丽,你怎么不跟乔丽过去?"陈志摔门而出,留下林晓一个人坐在床边掉眼泪。

接下来的日子,家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陈志每天早出晚归,林晓则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服装店和婷婷身上。直到某个周六的早晨,一通电话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小林啊,我是房东。"电话那头的老太太声音和蔼却不容拒绝,"下个月起房租涨到八百,另外我儿子年底要结婚,可能要用这套房..."

林晓握着电话的手微微发抖。挂断后,她呆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个住了两年却始终不属于自己的空间。墙角的霉斑又扩大了一圈,卫生间的水龙头永远关不紧,但这些很快都将与她无关了。

晚上,她把消息告诉了陈志。出乎意料的是,陈志没有发火,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再找别的房子吧。"

"陈志,"林晓深吸一口气,"婷婷下周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要准备'我的家'主题演讲。你知道她今天问我什么吗?她问为什么我们家总是变来变去。"

陈志的肩膀明显僵了一下。

"我不是非要住大房子,"林晓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我只是想要一个能称为'家'的地方。"

陈志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我再想想。"

转机出现在两周后。婷婷从幼儿园回来,眼睛红红的,书包上被人用彩笔画了难看的涂鸦。林晓再三追问,女儿才抽抽搭搭地说:"小强说我们是无家可归的人...因为我们都换了三个幼儿园了..."

那一刻,林晓看到陈志的表情出现了裂痕。他蹲下身,轻轻擦去女儿的眼泪,声音沙哑:"爸爸保证,下次一定让你在同一个学校毕业,好不好?"

那天晚上,陈志罕见地早早回了家,手里拿着一叠文件。他把文件摊在餐桌上,是几个楼盘的宣传册和一张写满数字的纸。

"我算过了,"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如果买西城那个89平的,首付30万,我们存款有20万,再跟我哥借10万,月供2300,以我们现在的收入...勉强能承受。"

林晓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但是,"陈志严肃地补充道,"接下来几年我们得节衣缩食,你的店要更上心,我可能得接更多项目..."

林晓冲过去抱住丈夫,眼泪打湿了他的衬衫。她知道这个决定对陈志来说有多难,这个一向精打细算的男人,终于为了家人放弃了他坚持十年的"租房理论"。

周末,一家三口去了西城那个楼盘。婷婷兴奋地在样板间里跑来跑去,指着次卧说:"这是我的房间吗?我可以把所有的画都贴在墙上吗?"

销售顾问笑着说当然可以。陈志看着女儿雀跃的样子,眼神渐渐柔和。签意向书时,他的手有些抖,但签下的名字却异常坚定。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晓牵着蹦蹦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