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十八次失败!过亿投入化为青烟

“C999电动心脏”预研项目的正式启动,让远新集团全体成员万分激动。

但当那高达“800wh/kg”的能量密度指标,被正式压到远新中央研究院那座“创世纪”项目实验大楼时,即便是固态电池“教父”张博士,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窒息!

他知道,要想攀登这座“珠峰”,他们就必须去征服,被全世界所有电池科学家,都视为“终极魔鬼”的——

“锂金属负极”!

“轰!”

一声沉闷的巨响,从那间“极限安全”实验室内传出!

此屋由一米厚的防爆混凝土浇筑而成。

厚重的铅化玻璃观察窗外,张博士和一众研究员的心,都跟着这声巨响,沉了下去。

防爆舱内,那块耗资百万、刚刚才封装好的“凤凰四号”原型电芯,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团焦黑,青烟不断的升腾。

“又失败了……”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脱力般地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喃喃自语。

“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十八次了!”

另一位研究员一拳砸在控制台上,手背瞬间一片血红,他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

“每一次!都是因为那该死的枝晶刺穿!”

张博士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条在爆炸前瞬间飙升到峰值的电流曲线。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那张儒雅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挫败感。

两个月了!

整整两个月,加班加点的科研攻关!

他们这支汇集了全球顶尖智慧的“梦之队”,无论如何努力改进,都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

难点,就是“锂枝晶”!

“老师,我们真的还要继续吗?”

一个博士生看着那堆昂贵的实验残骸,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锂金属,它……它就像一个魔鬼,我们根本控制不住它!”

张博士闻言,缓缓地转过身,用沙哑的嗓子,对着实验室里所有垂头丧气的年轻人,进行了一次最直观的“科普”。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非要去啃这块硬骨头吗?”

他调出了两张三维分子结构图。

一张,是他们已经玩得炉火纯青的“石墨负极”。

“看这里,”他指着那张图,

“传统的电池,就像是一栋有很多空房间的‘停车场’。充电,就是让锂离子开着车,一个个地停进这些固定的车位里。很安全,很规矩。”

“但是!”

他话锋一转,指向了另一张,代表纯粹锂金属的结构图。

“这栋‘停车场’本身,是不产生任何能量的!它只是占地方的‘钢筋水泥’!它就是我们能量密度的天花板!”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拆掉这栋该死的停车场!让那些真正携带能量的‘车’,自己来当地基!这样,才能在同样大小的空间里,塞进多出几倍的能量!”

“但是……”

他的语气,再次变得沉重。

“当没有了‘车位’的约束之后,这些极其活泼的‘锂离子’,在充电的时候,就不会再排队了!”

“它们会像一群失控的野草,随心所欲地,在负极表面,疯狂生长!”

“最终,就会长成一根根,如同微米级的‘死亡之刺’!”

他将一张电芯在显微镜下的失败照片,放大到了极致!

那清晰无比的画面,让在场的所有年轻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看到,一根极其尖锐的金属“枝晶”,已经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穿了那层薄如蝉翼的固态电解质隔膜!

“这就是锂枝晶!”张博士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这就是,那个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数百万、数千万的投入,都在一声巨响中,化为乌有的……拦路虎!”

整个实验室,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都被那张充满了毁灭性的照片,给深深的震撼了。

这就是,科研最残酷的现实。

有时候,你与成功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膜。

但这一层薄膜,却可能如同天堑一般,让你永远都无法逾越!

就在整个“凤凰四号”项目,陷入巨大瓶颈,甚至连张博士本人,那钢铁般的意志,都开始出现一丝动摇的时候。

一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了。

“张博!”

远新集团新任Ceo林浩宇,脸色铁青的,推开了实验室的大门,他的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才收到的,来自美国商务部的紧急传真。

“我们,被制裁了。”

林浩宇的声音,干涩又急促。

“美国天通用、加州动力那帮家伙,坐不住了!”

“他们,联合了独霸、5m这些化工巨头,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成功游说了美国政府!”

“从今天开始,所有被用于‘下一代航空级固态电池’研发的,特种高分子聚合物、先进陶瓷纤维、以及所有核心的精细化工添加剂……”

“对我们,全面……禁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每一个研究员,全都心头一颤!

内忧!外患!

内部,是无法根除的“锂枝晶”难关!

外部,是那来自世界霸主的,釜底抽薪、最阴狠毒辣的技术绞杀!

“这……这还让我们怎么搞?”

“没有了那些最关键的原材料,我们就算想出了办法,也造不出来啊!”

“完了……C999项目……彻底完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绝望情绪,开始在整个“梦之队”的心中,疯狂地蔓延!

而就在这最黑暗、也最令人绝望的时刻。

实验室那扇厚重的铅化大门,再次被缓缓地推开了。

走进来的人,正是那个本该是在家中,享受着“退休”生活的——

孟远。

他看着满屋子的,一张张充满了“绝望”与“迷茫”的年轻脸庞。

看着眉头紧锁,一筹莫展的“老战友”——张博士。

他没有感到丝毫意外。

平静的走到了那堆,还在冒着青烟的实验残骸前,轻轻拂去了上面的一层灰烬。

然后才缓缓的转过身,看着张博士,

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是莫名其妙的问题。

“老张,”

“你说,那《西游记》里,观音菩萨是靠什么,降服了那只桀骜不驯的泼猴的?”

孟远那句充满了“禅机”的提问,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西游记》?孙悟空?

都什么时候了?

外面美国人的技术绞索都已经套到脖子上了,内部的“锂枝晶”魔鬼又无法降服,

“董事长怎么还有心情,在这里讲神话故事?”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困惑与不解。

就连固态电池“教父”张博士,也同样是眉头紧锁,他完全无法理解,这位一向高瞻远瞩的“老战友”,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