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下乡知青有力量55

一九七一年二月十二日,上午十点整,伴随着京市大学悠扬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乐曲声,如亦走进学校的大礼堂。

礼堂内,一群满怀壮志的青年学子正热切地相互介绍着自己,空气中弥漫着青春与梦想的气息。

不知何时,有人起头唱起了那首激昂的《我们走在大路上》进行曲,旋即,整个礼堂被雄壮的大合唱所充盈,歌声回荡,振奋人心。

不久,学校广播喇叭里传来了播音员温柔而甜美的声音:“各位1971届的京市大学新生们,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殷切期望,承载着乡亲们的深情重托,站在这个全新的起点上,愿你们珍惜这个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勤勉学习、积极实践……”

如亦坐在礼堂靠后的位置上,手撑着下巴,目光扫视着这一教室的热血青年。

“你好,请问我可以坐你旁边吗?”一个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在如亦耳畔响起。

如亦转头看向来人,只见她面容清丽,眉眼间流露出一股不屈不挠的坚韧之色,短发干练利落,眼眸中闪烁着自信与从容的光芒。

突然,她头上出现了一个一闪一闪的黄色箭头,箭头上面用黄色加粗的黑体字标注着“年代事业文女主”。

如亦忍俊不禁,但还是礼貌地回答道:“可以,你坐吧。”

随后,她在脑海里与小瑷同学调侃道:“你现在真的是越来越会玩了。”

【谢谢主人夸奖。】小瑷同学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此次开学典礼由京大党委书记杨得彪主持。

还有几位领导也出席了典礼,他们传达了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明确表示国家对工农兵学员的高度重视,希望大家能够为国争光、为国争气。

典礼结束后,如亦与这位“年代事业文女主”武兰英一同离开大礼堂。在开学典礼的过程中,两人己经互相交换了姓名,算是初步结识了。

今天一天只有开学典礼,下午没有安排,如亦就准备回去了。

因为武兰英要回学生宿舍,如亦便和武兰英在一个岔道口准备分道扬镳。

如亦刚转身,迈出没几步,身后就突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紧接着是尖利刺耳的女声:“武兰英!是你举报我的吧?”

有热闹看?如亦眉头一挑,立刻回过头,目光投向争吵的方向。

只见武兰英正被一个女生用手指着,而那个女生,巧得很——正是之前让如亦“等着”的那位向天晴女士。

武兰英挺首腰板、眼神坚定,义正言辞地说道:“不是你因为嫉妒我能获得工农兵学员的名额,先抹黑我的吗?”

“是你抢了我的学员名额!”向天晴怒不可遏,还想再给武兰英一巴掌,却被武兰英眼疾手快地伸手拦了下来。

武兰英大声说道:“这个名额是我通过努力得来的,而你,才是那个试图抢名额的人……公理自在人心,你犯错,我肯定要举报!”

说完,武兰英毫不犹豫地扬起手,“啪”的一声,一巴掌狠狠地甩在向天晴的脸上:“这是还你的。”

向天晴捂着被打得火辣辣的脸,愣在原地,看着武兰英挥一挥衣袖,潇洒地离开。

“你给我等着!”向天晴咬牙切齿地喊道。

“噗嗤……”如亦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起来。

向天晴转过头,狠狠地瞪着如亦:“是你!”

如亦笑着举起手,挥了挥,一脸轻松地说道:“是我……又见面了。”

“啊……”向天晴怒吼一声,张牙舞爪地向如亦冲过去。

如亦身形一闪,轻松躲过,向天晴收不住脚,首接一头栽进了旁边的花坛里。

周边传来此起彼伏的笑声,如亦举着手,一脸无奈地说道:“我可没碰她。”

“是的,我们作证,你没碰到她。”周围的人纷纷附和道,脸上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容。

这下可有意思了,和女主有过节的向天晴,不是反派就是女配无疑了。

“小瑷同学,没想到我们这么早就和女配打上照面了呀。”

【可不止是女配,在女配之前,我们就己经认识男主了。】

“谁?”如亦惊讶地问道。

【顾长旻。】

“谁!”

【顾长旻啊……他出差回来,正好撞见秦蓉和别的男人勾勾搭搭,于是下定决心离婚了。因为是秦蓉的错,她也不敢闹大,就老老实实同意离婚……后来,顾长旻遇到了独立自主、有事业心、果断干练的武兰英,觉得这才是他的理想型,就和武兰英走到一起了。】

“最开始他不是被秦蓉的温柔贤惠给骗了吗?怎么现在理想型又变成独立自主、果断干练的了?”我好奇地问。

【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开学典礼之后,就开始正式上课了。

工农兵学员所学的内容,与之前学生们的课程大同小异,并无太大差别。

然而,由于工农兵学员是由各地推荐而来,他们的学历及素质参差

不齐,差异颇大。

此次京大共招收了1875名学员,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71人,初中的936人,小学的竟达768人。课堂上,有的人听不懂老师的讲解,有的人不会做课堂笔记,甚至有的学员根本无法继续学下去。

为了弥补学员们在文化水平上的不足,学校毅然决定安排中文系的老师们为学员们进行辅导,让大家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

谁曾想,需要补课的人竟然如此之多,每个系里都有不少,没办法,学校只好将辅导课挪到了大教室。可即便如此,来听课的人还是场场爆满。后来,听课的人数多达千人,学校只得安排教师在大礼堂里授课。

按理说,学生到学校主要是为了学习。

但工农兵学员的学习时间却被大量的思想教育、调查和实践活动所占据。学员们不仅要在学校里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劳动调查和实践。

学制仅有3年,学习的时间异常宝贵。无奈之下,如亦选择了农业学专业,毕竟她有庄园农场,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农学自然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