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小县令升职记30
吴州城的东大街热闹非凡,店铺鳞次栉比,招牌五花八门,酒肆、茶馆、布庄、药铺……应有尽有。
商家们或高声吆喝,或热情招揽,忙得不亦乐乎。
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车马往来如织,真是好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有穿着华丽的贵族趾高气扬地走过,有衣衫褴褛的乞丐低声乞讨,有赶路的行人行色匆匆,也有悠闲漫步的路人谈笑风生。
“大人把上官大人留在南疆,那京城的产业谁来打理呢?”红霞看着周围林立的商铺,突然问道。
“我在京城哪有什么产业啊。”如亦哈哈一笑,虽然她是京城人士,但南疆才是他的大本营。
毕竟,一来到这个世界便在南疆扎根,苦心经营了五年,早己有了深厚的根基。
“不过,倒是可以考虑在京城开一家书肆,让温庭钧来管理。”如亦若有所思地说道。
“那倒是可惜了。”红霞轻声叹道。
“可惜什么?”如亦不解地看向她。
“可惜大人不能在京城大展拳脚啊。”红霞解释道。
“这有什么可惜的。”如亦摇了摇头,“整个南海诸国都是我的市场,京城那地方,皇亲国戚遍地,我犯不着跟那些人争抢……一块蛋糕,分的人多了,还能剩下多少呢?”
“还是大人看得透彻。”红霞一脸崇拜地看着如亦。
几人走上一座横跨河流的拱桥,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桥下船只穿梭不息,船帆掠过桥洞时惊起几只水鸟。
如亦扶着桥栏往下张望,看见一个船娘正在兜售菱角,竹筐里还搁着半篓沾泥的鲜藕。
“这样的场景才有了水乡的韵味呢。”如亦饶有兴趣的看着。
刚下了桥,不远处便传来一声响亮的吆喝:“各位看官,今日在下初到贵宝地,特此献艺,望各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咱们图个乐呵,看个新鲜!”话音刚落,“咣”的一声,响锣被敲响,清脆悦耳。
卖艺人不知表演了何种绝技,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掌声雷动。
“大人,可要前去一观?”红霞轻声问道。
如亦看了看自己,即便踩了增高鞋垫,身高也堪堪172,单看还算可以,但在人群中就有些显眼了。
她摇了摇头,说道:“不了。”
如亦绕过人群向前走,斜刺里突然扑来道白影。
她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查亚迅速带到一旁,隐轲的匕首鞘横在身前挡住如亦。
而那白影“扑通”摔在青石路上。
白影乃是一名白衣女子,只见她伏着身子,消瘦的肩膀一颤一颤的。
她抬起手,轻轻拭去脸颊上的泪水,泪眼汪汪地看着如亦,轻声唤道:“公子……”
如亦见此情景,往后又退了一步,摆手道:“我可没碰到你。”
“哈哈哈哈……”周边的人见此情景,纷纷大笑起来,“这位公子,人家只是相中你了。”
“什么?”
那人见解释道:“你看那女子身上的孝服和头上的白花了吗?这是卖身葬父呢。”
“嗯?”如亦心中一凛,她知道这个时代对女子的限制极大,家中长辈去世,断了进项,女子便只能选择嫁人或者自卖自身。
家里有底蕴的或许会好过一些,但依然难逃那些豺狼虎豹的觊觎。
于是,如亦目光落在那女子身上,问道:“你究竟是为了卖身葬父,还是仅仅想谋一个差事?”
若是卖身葬父,她便让红霞跟去看看,也算成全了这女子的一片孝心;若是为了谋个差事,亦可以安排她跟随吴州城的商队回南疆,要知道,南疆的每一个产业中都不乏女子的身影,在那里,她能拥有更多的自由。
女子闻言,站起身,盈盈一拜,柔声道:“奴家确是为了葬父……如若公子不弃,奴家愿常伴公子左右。”
她偷偷瞥了如亦一眼,随后像是害羞一般,低下了头,两只手紧紧攥在一起。
“我不需要侍女,”如亦首言不讳,“若是你想谋一差事,倒是可以去我庄子里做事。”
女子闻言,眼眶微红,泫然欲泣:“公子是嫌弃奴家吗?”
“啧~”如亦甩开手退后三步,纸扇啪地合拢,“既然不愿,那便罢了。”
“好个不解风情的木头!”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如亦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衣男子,黑发束顶,头戴金冠,腰缠玉带,气宇轩昂,一看便知非池中之物。
“听见了吧,”如亦看着那女子,微微挑眉,“这位公子,可是懂得怜香惜玉的。”
白衣女子看了看如亦,又看了看刚来的白衣男子,随后走到男子身旁,柔声道:“公子,求您怜惜……”
“本公子最见不得美人落泪。”白衣男子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不过嘛……”
话未说完,如亦己是一声“风紧、扯呼”,带着红霞、隐轲和查亚东闪西躲,迅速跑远了。
“公子,我们为什么要跑啊?”红霞不解地问道。
“不用猜都知道,”如亦边走边解释道,“那男的肯定会说,你都不要的凭什么我会要……男人最怕被人比下去,咱们走了,他反倒没有台阶下,只能买下那女子充面子。”
“啊?这样啊。”红霞恍然大悟。
见红霞仍是一知半解的模样,如亦便耐心解释:“男人的好胜心啊,有人争的东西才显得珍贵……”
“那女子岂不是得逞了?”红霞终于明白了。
“各取所需罢了。”如亦绕过卖糖画的摊子,“他图个虚荣,她求个饭票,咱们省了麻烦——三全其美。”
“是嘛。”红霞点了点头,“还不如去我们连江呢,加工坊里全是女子,互帮互助。”
……
吴州城,自古便是风流雅韵之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楚水河岸的街道上,楼阁林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一栋更比一栋精致。
红灯笼高高挂起,灯光透过随风轻扬的薄纱,洒下柔和的光晕,将整条街道映衬得如梦似幻,恍若仙境。
悠扬婉转的丝竹之声不时传来,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在夜空中飘散开来。
偶尔,一两位身姿曼妙的歌伎轻纱遮面,从楼阁的雕花窗棂后探头观望,那眸光流转,似能勾魂摄魄,引得路人纷纷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