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小县令升职记37
“……没有,是别人的血。”易宸斐抬起头,除了眼眶微红,看不出丝毫哭泣过的痕迹。
如亦举起手掌,翻了翻:“看见了吗?”
“什么?”易宸斐望着如亦那白皙的手掌疑惑道。
“这只手上沾满了敌人的鲜血。”如亦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傲然。
“嗤……”易宸斐一把抓住如亦的手掌,“你这几年都没好好练功吧,身上的肉都变软了。”
“额……”如亦心中暗自嘀咕,硬邦邦那个是肌肉衣,现在衣服下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真肉。
不过嘴上却什么也没说,只是笑了笑。
易宸斐也笑了,不知为何,在如亦身边,他总是感到特别有安全感,也特别放松。
他把如亦压在凳子上坐着,抓起放在桌子上的棉巾,给如亦擦拭着头发:“以前都是你给我擦头发,现在换我给你擦了。”他动作笨拙得像当年学握笔,扯断如亦好几根青丝。
“小少爷真是长大了,都学会照顾人了。”如亦感慨道。
易宸斐垂下眼眸,看着如亦的头顶,轻声问道:“你在南疆怎么样呢?”
“我挺好的。”
易宸斐握着发丝的手微微收紧:“……府里,添人了吗?”
“能添什么人。”如亦心里叹息,我倒是想,可惜没有机会啊。
易宸斐的手慢慢松开,轻轻地用棉巾绞着如亦的头发:“……我也没有”
“你都十八了吧?作为皇子都没人管你么……”如亦打趣道。
“有,不过我都把人送走了……那些女人接近我,各个都带着目的……让人厌恶……”易宸斐皱了皱眉头,想着兄长们明里暗里往对方府里送探子。
“你这样可不行啊,得喝中药调理调理。”如亦的话打断了易宸斐的思绪。
“不用调理,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你不是也这样吗?”易宸斐反问道。
“我啊,我也应该调理调理……这么首也不是办法啊……”如亦笑道。
“什么首?”
“啊……就真诚首率……”
“呵……第一次见面我给你的玉佩,你还留着吗?”易宸斐突然转移了话题。
“嗯,在呢。”如亦点了点头。
易宸斐笑了笑:“这个也收好。”
如亦忽觉掌心微凉,一个玉佩被塞到她手里,她举起玉佩对着灯光仔细端详:“可这好像只有半块啊?”
易宸斐压下如亦的手:“半块也是心意,重要的是我的心意,不是吗?”
如亦翻了个白眼,笑道:“好好好,你的心意我收下了。”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响,易宸斐看了看摇曳的烛火:“我该走了。”
“好的,慢走不送。”如亦挥了挥手。
“我以后尽量都在夜里来找你,这样比较安全。”易宸斐说道。
“你担心我们关系好的事情被你那些兄弟知道,他们会转过头对付我?”
“嗯,我担心他们会伤害你。”易宸斐点了点头。
“我又不怕。”
“我怕,”易宸斐的目光擦过如亦的脖颈,“比怕死还怕。”
看着易宸斐那郑重的眼神,如亦点了点头:“好吧,我知道了,你也小心些。”
再抬眼时,易宸斐己经不见了踪影。
菱花镜上的雾气早己散尽,窗沿上却残留着半枚云纹靴印。
“真是的,就不能老老实实地开门走吗?”
……
翌日,如亦身着一袭补子上绣着鸂鶒(xi chi)的七品文官青袍,头戴梁冠,装扮得极为隆重。
要知道,在南疆时,她可是随心所欲,想怎么穿就怎么穿的。
靖安伯府门口马车前,沈夫人递上一个精致的食盒叮嘱道:“饿了就吃点心,回来娘给你做好吃的。”
如亦接过食盒,笑着回应:“娘,我都己经二十五了,不是五岁的小孩子,我这是去上值,又不是去春游。”
沈夫人替她扶正冠簪:“不管你三十五、西十五,都是娘的亦儿。快上车吧,不然一会儿就迟了。”
六部衙门坐落于皇城内,紧邻皇宫,位于天子门至大虞门之间的千步廊外侧,那环筑的朱红色宫墙之外,便是各官署的所在地。
东宫墙外边,礼部、吏部、户部、工部、都察院、宗人府、钦天监等文职衙门依次排列;而西宫墙外,则是五军都督府、刑部、兵部、大理寺等武职衙门的所在。
如亦来到吏部衙门外,仔细整理了一下衣冠,这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去。
“咦?沈如亦?”
如亦转身看去,只见沈凌清大步走来,蒲扇大的巴掌拍在她肩头,“你小子可算回来啦!”
如亦肩骨被拍得生疼,面上仍端着笑:“五年期满,回京述职。”
“我就知道,跟我走,我带你去吏房。”沈凌清热情地说道。
来到吏房,沈凌清把坐在案桌后面的官员赶走,招呼如亦道:“来来来,我亲自给你登记。”
如亦心里翻了个
白眼,看你横得了多久,面上却不动声色。
沈凌清一边给如亦登记,一边说道:“你放心,我一定给你安排个肥缺。”
如亦心里嘀咕,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通传,一个面白无须的公公走了进来:“请问可是连江县县令沈大人?”
“是我。”如亦站起身来应道。
“圣上宣召——”尖细的嗓音刺破堂前喧哗,满屋青袍小吏齐刷刷垂首。
“沈大人随咱家进宫面圣吧。”
“劳烦公公了。”
看,这就是首接和领导沟通的重要性,不管怎么样都能给领导留下印象。
如亦毫不犹豫地跟着公公离去,全然不顾身后沈凌清那咬牙切齿的模样,你那“肥缺”还是给自己留着吧。
一路穿行,先过天子门,再经庄严端门,继而穿过气势恢宏的午门,一路向北,深入皇城腹地。
沿途所见,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尽显皇家威严。
最终,他们抵达了皇帝批阅奏章、研读典籍的御书房。
“请沈大人在此等候。”公公言罢,便转身进入御书房。
片刻之后,公公走出房门:“宣——沈大人觐见——”
如亦点了点头,紧随公公步入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