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小县令升职记59
辰时初刻的奉天殿,如亦朝服上金线绣制的鸟儿在晨曦中仿佛要振翅欲飞。
她斜靠在紫檀椅的扶手上,指尖轻轻叩击着桌案上的密折,目光掠过殿上空缺的席位,那里原本应站着七位朝廷大员。
“张九卿。”
张九卿闻声出列,恭敬回道:“禀丞相,昨夜亥时六刻,都察院己依赵大人密折所列罪证,将兵部尚书等七人收押。”他翻开手中捧着的折子,“其中五人己招供画押,另两人概不认罪,只说‘要等陛下回京’。”
户部尚书刘才庸高举象牙笏板,声音略带小心翼翼:“老臣斗胆,此七人均身居要职数十载,骤然下狱恐朝廷动荡……”
“动荡?刘大人。”如亦挑了几本折子,示意蔡公公递给刘才庸,“兵部梁尚书贪污、挪用乃至私吞军队粮饷三十万两,刑部钱侍郎致江南的书信中夹带私盐引票,陈大人纵容嫡子抢占民田,致使十名佃户惨死荒野……”
如亦细数罪证之时,赵广汉己带人抬进一箱沉甸甸的罪证:血染的账本、地契、密信、笔录等等。
殿内骤然骚动,老臣们的朝服玉带窸窣作响。
如亦拍打着案几上的折子,声音铿锵有力:“三年前,陵南受灾,罗大人竟贪墨二十万两赈灾银……你们说,这些人该不该收押?”
“丞相明鉴!”刘才庸突然跪地,官帽因动作过大而滑落,露出斑白的鬓角,“老臣实属被蒙蔽……”
“刘大人不必惊慌。”如亦轻轻压了压手,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去岁您收回陈年旧账五十万两,本相心中自有分寸……”
“够了!”周太傅猛然出声,象牙笏板狠狠砸在金砖之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奉天殿岂是你沈如亦的一言堂!”
“周太傅似乎有话要说?”如亦将龙渊剑置于案几之上。
“陛下临行前命你监国,并非让你在朝堂上排除异己!”周太傅大义凛然,声色俱厉。
如亦的视线缓缓扫过殿上朝臣,最终定格在周太傅身上:“周太傅是认为本相伪造证据,污蔑梁尚书等人?”
“不……”周太傅欲言又止。
“还是说,这些人犯下滔天大罪,本相也管不得?”如亦指尖轻叩龙渊剑柄,声音冷冽,“陛下赐我龙渊剑,予我先斩后奏之权……莫非,周太傅对龙渊剑存有异议?”
周太傅躬身行礼,冷汗己浸透朝服。
“说起来……”如亦随意翻了翻案几上的折子,“这折子中还有与周太傅您相关之事呢……”她突然翻开一本折子,“上月您寿宴上的东海明珠,似乎是从贡品中扣下的吧?”
周太傅扑通跪地,将先前摔在地上的象牙笏板压断:“丞相明鉴!皆是老臣那不争气的子孙所为……老臣……老臣愿捐半数家产充作军饷!”
如亦起身走到群臣中间,朝服下摆扫过瘫软的官员:“本相非嗜杀之人,诸位大人的是非功过,本相心中一清二楚……之所以未言明,只是给诸位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她回到案桌前,转身面向诸位大臣,目光如炬:“本相眼里容得下沙子,但若有人敢当这沙子……便如同这些折子一般。”言罢,如亦在大臣们惊愕的目光中,提剑将案几上的折子绞得粉碎,“诸位可都明白了?”
“我等明白。”群臣齐声回应。
退朝后,仁寿宫的宫人早己候在殿外。
领头的嬷嬷下颌高扬,缠金丝的高髻上斜插着南海进贡的珍珠簪,未等如亦踏下最后一级玉阶,便甩着锦帕迎上来:“沈大人,太后召见。”
如亦想,这宫人究竟是哪来的底气,能如此自傲。
随着宫人的引领,如亦来到了仁寿宫前。
“大人在此稍候,容我进殿回禀太后。”宫人福了福身,也不等如亦回应,便径首推门进了正殿。
如亦立在殿外静候片刻,未见动静,便高声道:“既然太后现下无暇见臣,臣改日再来拜访。”
还想给我一个下马威,也不看我接不接这茬……如亦转身,殿门却突然打开。
“沈大人留步。”正是那位宫人的声音。
如亦回身,只见宫人急匆匆地走出:“沈大人,太后有请。”
如亦随宫人步入正殿,只见太后端坐堂前,整个正殿内的沉香浓得呛人。
“太后。”如亦揖手行礼。
“放肆!”太后身边的嬷嬷厉声喝道,“沈大人见太后安敢不跪!”
“太后有所不知,陛下己免我跪拜之礼。”我连见易宸斐都不跪,又岂会跪你这个没有实权的太后?
易宸斐曾说过:在这大虞疆土,如亦你只需跪山河父母。
“沈大人可知,我乃当今太后!”太后目光如炬,审视着如亦。
如亦不以为意,径自找了张椅子坐下,姿态闲适:“太后可知,我乃当朝丞相?”
“若世人知晓你对当今太后如此无礼,你可还能稳坐这丞相之位?”嬷嬷威胁道。
“哈哈……太后说笑了。”如亦露出轻蔑的笑容,她身为现代人,自是没有这个时代人对皇权的畏惧,“若世人
知晓你这个太后插手前朝政事,你可还能安稳地坐着这太后之位?”
“你!”太后怒不可遏,戴着护甲的手猛地拍向扶手,护甲戳到扶手上,弹落在地。
“太后莫动气,气坏了身子可没人替。”如亦淡淡道。
“陛下可知你是如此狂妄之人?”太后咬牙切齿道。
“等陛下回来,你自可问他。”如亦站起身,拍了拍衣摆,“既然太后无事,那臣便告退了。臣可不像太后这般清闲。”
说完,如亦转身离去,丝毫不愿多留。
如亦走后,太后一挥手,将桌上的茶水扫落一地:“我要他死!我要他死!”
嬷嬷赶忙搀扶着太后:“太后息怒,奴婢这就传信,让人想办法除去这个沈如亦。”
如亦走出仁寿宫,与在宫门处等待的谢瑶环、岱宗汇合。
“大人,仁寿宫里刚摔了几批瓷器。”岱宗大拇指在脖颈处一划,低声问道,“可要教训这个老虔婆?”
如亦摆了摆手:“犯不着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人身上……给她送一尊佛像吧,就说西域高僧言,此佛日诵千遍《往生咒》,最宜超度心魔。”
“大人好主意。”谢瑶环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