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小县令升职记60

丑时三刻,钦天监摘星楼被一层青灰薄雾笼罩,监正袁守业手捧鎏金星盘,立于星月台上。随着他的步伐移动,星月台上二十八宿灯盏忽明忽暗。

“紫微星黯,主奸佞蔽日!”

他振臂一挥,衣袖带风,指向高台之上的星图,口中念念有词,星图前的铜炉中,香灰扑簌簌地落下,平添了几分神秘气息。

京城的茶楼酒肆里,说书人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紫微星异象编成的段子,绘声绘色地描绘着“奸佞乱朝”的戏码,引得听众们议论纷纷。

此时,钦天监监正袁守业却在监正府的暗室里,数着箱子里的金锭,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特意叮嘱手下:“再添些‘鱼腹藏书’的传闻!沈如亦不是爱‘查账’吗?本官就让他查个够!”

如亦立于醉心阁的揽月楼上,看到楼下赵广汉的线人扮作卖花郎,将藏有密信的花篮塞给了谢瑶环。

密信在烛光下显露出暗纹,如亦轻笑一声:“袁大人才是那条会咬人的狗……夜里云层稍厚一些,便说成是紫微星暗淡。还编出什么‘鱼腹藏书’的谣言,真是可怜那些鱼,被硬塞进一肚子的烂草纸。”

“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赵广汉将手中的密信点燃,扔进一旁的铜盆里,首至密信化为灰烬。

如亦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冷声道:“紫微星暗淡,那便让它重新亮起来便是。总不能让袁守业还睁眼说瞎话,硬说那明亮的紫微星暗淡无光吧?”

“这件事属下便能办到。”一旁的李淳风胸有成竹地道。

“当然。”如亦作为卡牌主,对卡牌人物的天赋了如指掌,“至于‘鱼腹藏书’嘛,我们先他一步,来一出‘澜沧河畔古碑记’吧。碑上篆刻古文:‘真龙出渊,紫薇己现,天命在身,仙人授剑’。”

谢瑶环拍手叫好:“只要‘古碑记’先‘鱼腹藏书’而出,那谁真谁假自然一目了然。”

“要做到自然而然、不露痕迹,非得懂地质之人不可。”李淳风沉声说道。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徐霞客登场了。”如亦伸出手掌,一道紫光在掌心凝结成卡牌。

卡牌翻转之间,徐霞客顶着一顶草帽,脚踏木屐,一身泥土气息地出现在屋内。

“大人!”徐霞客拱手行礼,神色恭敬。

如亦将“古碑记”的计划一一道来,最后郑重说道:“我只两个要求,一是要快,二是要做到不露痕迹。”

“属下明白,属下会让那碑文像是被河水冲刷了上千年。”徐霞客沉声道,“不过,若要不露痕迹又兼具神性,还需李淳风大人配合。”

“可以。”如亦挥挥手,“你们下去准备吧。”

“是。”众人齐声应道。

三更时分,揽月楼上,李淳风的白幡扫过浑天仪,双手朝天似与星空沟通。

只见原本阴云密布的夜空渐渐变得空明澄澈,暗淡的紫微星也散发出明亮而耀眼的光辉。

翌日辰时,袁守业手捧星图折子上奏:“沈丞相,下官近日夜观星象,发现紫微星暗淡无光。”他挑衅地看着如亦,继续说道,“恐有奸佞当道,扰乱朝纲。”

在这个时代,人们深信“天权神授”,老天既己示警奸佞当道,自然无人敢怀疑其真假。

如亦轻叩星图折子,环视堂下百官,笑道:“那真是巧了。昨夜我也在院内赏月,月亮、星星都明亮得很,特别是紫微星的光辉,甚是耀眼夺目。”

“确实,老夫昨夜抬头看天,也看到了紫微星熠熠生辉。”一位大臣附和道。

“是的,是的,我也看到了。”不少人在下面小声回应。

“这不可能!”袁守业眉头一皱,他算了很久,近来夜里多阴云,紫微星怎么可能明亮?

如亦轻笑一声,说道:“袁大人观星的本事倒是了得,偏只你一人能看到紫微星暗淡。我倒想知道,这‘紫微星黯’与你书房暗格里的那些书信,可有关联?”

袁守业抬头怒斥:“沈丞相莫要含血喷人!”

“含血喷人?”如亦扬了扬手里的密信,“东海倭人送你的毛皮里夹着的密信,可要本相当众破译给你听听?”

袁守业闻言,踉跄后退一步。

“乱大虞,寻机南下……可有此事?”如亦说完,赵广汉便领人抬进一口檀木箱。箱子打开,金光闪闪,满是金锭。

如亦拿出一个金锭,只见其底部刻着胡语,正是袁守业刚收到还未来得及熔炼的那些赃款。她冷笑道:“你收这些金子时,可曾算到自己命犯天刑,有刑狱之祸?”

“妖……妖言惑众!”袁守业左手持的星盘掉落在金砖上,发出一声脆响。

“隆兴二十八年腊月潢河凌汛,你谎称‘时机不到’延误赈灾;隆兴三十二年北疆军战报,你又用‘兵多恐有祸患’阻挠增兵……”如亦用龙渊剑从袁守业的长袖里挑出《星历》,“这些星象批注,可都是因倭人祭祀的亲笔密令?”

众大臣对着袁守业怒目而视,他们内部争权夺利也就罢了,但这勾结外人的罪行却是最让人唾弃的。

“剥了他这身星

官袍,给我拖下去!”如亦将《星历》甩到袁守业身上,“送去刑部地牢时,绕朱雀大街一周,让京城百姓们都看看,这袁监正都干了些什么事……”她眉头一皱,“我最讨厌这种吃里扒外的人。”

次日晨鼓声起时,朱雀门外己贴出新的公示。

昨日还聚众议论“紫微星”的茶楼,今日说书人正讲着“澜沧河畔古碑记”的新段子,引得在场的客人听得津津有味。

顽童们踢着石头滚过青石板,嘴里唱着:“真龙出渊,紫薇己现,天命在身,仙人授剑。”

后史官记录《澜沧河畔古碑记》:

嘉兴元年秋,渔人于澜沧渡口见青石浮波。

溯流而上,得丈余残碑横卧浅滩,苔痕如篆,隐现朱砂纹。

引火折细观,见裂痕间藏西行古体字:真龙出渊,紫薇己现,天命在身,仙人授剑。

碑顶北斗蚀痕,乃星象印证。

是夜雷雨大作,近此碑似有凤鸣清音,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