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接近真相

“走吧,现在这个点了。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你们肯定也还没吃饭呢吧。一起到我家去对付两口吧。”杨支书说道。

就这样三人一起到了杨支书的家里。

“老婆子,饭做好没有。今天蓉城里的下来了两个小同志。今天多加两个菜啊。”

“好。”

许阳和周正见到正在杨支书的老婆正在自家小院的坝子摘菜,于是开口喊道“大娘。”

“哎,你们跟着老杨在里屋坐一会儿啊,菜一会就好咱们就吃。”

“大娘不用麻烦的。”

“哎,不麻烦。不麻烦。”

在吃饭的过程中,杨支书一人给许阳他们二人倒了一杯自家酿的粮食酒。

也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还是什么,杨支书一下子便打开了话匣子。

“两位小同志,你们到咱们杨家村来是准备怎么做。”

许阳回道:“老支书,我想问一下咱们现在村里还有多少人没出去的。”

杨支书咂吧了一口烟,叹了口气说道:“现在村里没剩啥子人了,像我一样50来岁的人,都要出门打工去,就更别提这些年轻人了。村里现在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了。”

许阳朝着周正使了一个眼色,周正立马将带来的走访人员名单递过去。

“老支书,您帮我看看,这个名单上的人还有哪些人在村里。或者己经出去外边打工去了的。”

杨支书在接过周正递过来的走访人员名单,仔细查看以后说道:“小伙子,不是我打击你们,你们给的这份名单大多数都己经相继离世了。”

许阳在听到杨支书回答以后,脸色神情并没有任何变化,而是问道:“那还有哪几家还在村里的。”

“有笔没有,我给你们划出来。”

“有,有,有。”周正连忙从兜里掏出一支笔给杨支书。

杨支书指着做上标记的这几户人家说道:“现在就只剩这几家还在世了,其他的要么就是出村打工去了,再也没回来的。要么就是己经去世了的。”

“先吃饭吧,不说这个,这几家明天,我带你们去。”

“好的,太感谢你了。杨支书。小子我,敬您一个。”许阳端起杯子说道。

眼看着时间越来越晚。许阳也准备找个机会告辞,和周正两个人到青城县里找个落脚的地方。

“杨支书,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告辞了。明天我俩在村委会等您。”许阳斟酌片刻后说道。

“走什么走,就在我家里住。你们是不是嫌弃家里住宿条件啊。”

“哪有的事儿,杨支书。我们是怕给您添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就在这里住,明天我陪你们一起去。”

在吃完饭以后,在杨支书的再三挽留下。二人只得听从杨支书的安排,在家里住宿。

两人在杨家村的第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次日早上,在杨支书的陪同下,许阳二人对名单上还在村里的人家进行走访了。可是一无所获。并没有想要的答案。

“杨支书,杨明的家在哪里。方便带我们去看看不。”许阳说道。

“走吧,我带你们去看看。就在村委会旁边几十米就是他家。”

在杨支书的带领下,二人很快就到了杨明家。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发生这起悲剧的案发现场。

只见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破败的景象,己经成了危房了。

杨支书看到此景象,像是在缅怀故人。

“小伙子,你们也尽力了。这些年间,市里也来过很多次调查这个案子。”

“要是杨明地下有知的话,不会怪你们的。你们也尽力了。只能说杨明家的气数就是这样了。”杨支书悲恸道。

许阳并没有答应,而是看着二十多年前的案发现场。似乎想到什么了,开口道:“杨支书,你们村子里,有祭祀的风俗吗。”

许阳看着杨支书没能理解自己说的话,于是开口通俗的讲到:“杨支书,就是说,村里如果有人去世了,会不会在自家的大堂放着。”

“村里是有这个习俗的,要是哪家有人去世了。会在大堂里用棺材放着,等着请风水先生看好日子以后,再下葬。”杨支书一脸茫然道。

许阳在听到这里像是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对杨支书说道:“杨支书,我和我同事先回市里的,我们再找找其他的线索。”

杨支书听到此话后,也沉吟道:“小伙子,你们尽力就好了,不要有什么愧疚的心理。杨明知道了也不会怪你们的。”

在许阳二人离开的时候,许阳主动要了杨支书的电话号码。

在返回蓉城市里的途中,周正终于按捺不住一肚子的疑惑。于是开口问道:“阳哥,你这是怎么了,咱们怎么就回去了,什么线索还没有呢。”

许阳神秘一笑道:“谁说没有线索的。”

周正说道:“阳哥你快给我说说,你发现什么线索了。”

“你注意到,这个村子里有什么风俗了吗。”许阳目视前方开着车回道。 周正仔细想着从二人到杨家村,再到离开经历的这些场景。于是开口试探着问道:“你是说杨家村里,如果有人去世了会怎么做吗。”

“对的,没错。我猜想,杨明一家遇害,一定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且凶手肯定就是杨家村里的人。”许阳说道。

“哎,阳哥,那为什么。”眼见着周正还要提问。

许阳赶紧打断道:“我说周大警官,我现在开着车呢,不能一心二用。你让我再捋捋这个案件。咱们回局里再讨论。”

周正也只好带着疑问,闭口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