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意料之外

蓉城市公安局

二人回到三大队办公室里,许阳又在开始不停查阅着之前杨明案卷的资料。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免费阅读

“阳哥,你快跟我讲讲,你到底发现什么了。”周正还是没有忍住,朝着许阳问道。

许阳戏谑道:“我说,周警官。你在车上己经讲出来了啊,杨家村的风俗。”

接着说道:“我猜想,杀害杨明的凶手一定是杨家村人,要不然他何必在大费周章的还要将尸体运到大堂,排列整齐放着。”

周正听许阳这么一说,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阳哥你是说,这起案子不是外来人员流窜作案。凶手就是杨家村的人。”

“对啊,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凶手既不求财,杨明家里也没什么可以用来传承的老物件。而且还会尊重杨家村的习俗。”周正接着说道。

“所以接下来咱们得调查方向,重点还是放在杨家村人身上。”许阳说道。

“可是之前的案卷走访里面,不是己经排除了本村人作案的可能性了吗。”周正显得疑惑不解道。

许阳此时并没有听到周正的言语。

“周正,你帮我个忙,我验证一个猜想。”许阳说道。

“你说,阳哥。需要我做什么。”周正道。

“你去一趟户籍警的办公室,去找他们要一份杨家村所有人的户籍资料。”许阳道。

“行,我这就去,我弄好了,就拿上来。”周正道。

在周正离开以后,许阳突然想到了什么。从杨明遇害案的案卷里不停地翻找着什么东西。

“还好,我的记性还不错。”许阳自言自语道。紧接着,许阳看着自己的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原来在刚刚周正下楼的时候,许阳突然想起自己查阅的杨明一家被灭门的案发现场的照片,有几枚掉在地上的铜钱。就插在杨明家的院子里。为了验证自己心里的猜想,许阳给杨家村的支书打电话,并求证了这个事情。

“你好,杨支书。我是小许啊。你还记得吗。”

“哦,小许啊。你有啥子事啊。”

“是这样的杨支书,您老受累,我再问你一下。咱们杨家村,家里有人去世了,还有要撒铜钱的习俗吗。”

电话的那头沉默片刻后问道:“小许,你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没有啊,现在都还在调查当中。我和我同事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许阳说道。

电话那头说道:“这己经是很久之前的习俗了,大概等我们这辈儿人老了以后,就没人知道这个习俗了。”

“杨支书,您就别卖关子了,快给我说说吧。我就等您的回答来验证我的思路是不是正确的了。”

“好好好,小伙子不要急嘛,上岁数了,难免要缅怀过去。我给你说撒铜钱这个习俗要分两种,如果是撒在大堂里,是只能亲人撒的,代表着希望来世家人能够过得幸福。”说到这里电话里那头顿了顿继续说道:“要是撒在院里就是困住对方的魂魄,不让他有来世。而且第二种撒铜钱的方式,在我这个岁数都没见过了,毕竟谁会在人家办丧事的时候,撒铜钱在院子里。惹怒办丧事的人家呢。”

“杨支书,当时杨明遇害的那一年,杨家村里有多少人己经不在村里,进城务工了啊。”

“在那个年代,年轻人出去的还是有不少。但是都是为了方便照顾家里老人。一般还是不会走很远的地方去打工的。”

“好勒,杨支书。谢谢您。”

“没事,不客气。小许啊,你要是和小周有消息了,可一定要告诉我啊。”

“行。没问题。要是这个案子能让真凶伏法,我一定告诉您。”

在电话挂断以后,许阳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思考了良久。

“阳哥,这是杨家村所有人的户籍信息。”周正推开门,手里抱着一大叠资料,气喘吁吁道。

在周正把杨家村人所有人的资料放在桌上以后,许阳这才回过神来。

“阳哥,资料全部在这儿。”周正说道。

“你把当时杨明案发生的那年,对应这些人的户籍信息进行筛除。年龄在30岁以上的。”许阳说道。

“我再去把以前的现场照片的人员名单进行筛除。”

在许阳的安排下,二人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自手中的工作。

“阳哥,我这边弄好了。我把当时在村里和己经出村进城务工的人员分了两大类。”周正指着自己筛出的一叠资料说道。

许阳笑道:“阿正哥,不错啊。我刚刚忘记提醒你了,你也知道分类。”

“那当然,你以为我真吃干饭呢啊。阳哥。”周正挑眉笑着回应道。

许阳和周正两人看着筛出的资料。

“我想,凶手应该就在这一群人里面了。”许阳皱着眉说道。

“可是这里面都还有几十个符合条件的人啊,阳哥。这怎么弄。”周正问道。

叮铃铃,此时许阳的电话响起了。电话的那头给许阳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消息。

“喂,小许啊。”

许阳看到来电的是杨家村的村支书,于是示意周正噤声。等接完电话两人再讨论案情。

“哎。杨支书。你打电话来是有什么事吗。”

“我刚刚想起来一个事情,在杨明还没有被害的前一年。杨明跟我们村里的杨华发生过争吵。”

在听到电话那头杨支书说到这个事情的时候,许阳用眼神示意周正,周正立马秒懂。开始在案卷里查找走访名单里有没有这个人。

“好勒,杨支书。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个事情。”许阳说道。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吧。”电话那头说道。

“杨支书,我再问一下。您说的杨华和杨明之间是因为什么事情发生过争吵啊。”

“我想想,是在杨明出事的前一年。杨华回过村里。当时杨明家里在重新修缮房子。杨华说杨明家修房子的这块地影响自己的运势。他让杨明换个地方修房子。”

“当时杨明本着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就同意,换地方。但是杨华让杨明换地修房子,又不给杨明钱。”

“所以当时两人没谈拢,还闹到村委会去解决的。因为地也是人家杨明自己的,杨明也说了,如果让他重新修房子的话,让杨华就按照当时己经施工的钱补给他就行了。也不多要他的。”

“但是在村委会两人也没说好。杨华一口咬定,是杨明修房子的那块地,影响自己的运势。让杨明自己出钱换地儿。”

“小许啊,你说说哪儿有这样的。所以当时我们村委会也没给他们协商好。当时村里很多老人看不过去了,就去骂了杨华。杨华当天就离开村里,外出打工去了。”

许阳听到杨支书这样说以后,就问道:“杨支书,这个现在杨华是个什么情况,您知道吗。”

“在当年杨华离开以后,就一首在外边打工。他家里也没人了,他从此以后也就没回来过。”电话那头说道。

“好的,杨支书,我大概了解了。”许阳说道。

“我也是突然想到这个事情了,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帮助。所以给你说一下。没啥子事情,我就挂电话了哈。”电话那头说道。

“好的,谢谢您。杨支书,再见。”许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