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招魂

李木匠家已经完全倒塌,而青莲现在急需一处相对于安全和封闭的空间静养,否则一旦耽误了最佳救治的时间,即便是大罗金仙下凡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老孙头见状便提议大家去自己哪里,虽说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堂屋和两侧的偏房还是相对完好的,够众人栖身。

虚阳沉思片刻,“也好,那便请老丈叫两个人来,将二人抬到家中,贫道现在去挖一些草药,便与你们汇合。”

老孙头看了眼地上的李木匠还有倚靠在废墟旁边,大口大口溢着鲜血的青莲,心急如焚,听到虚阳的话当即转身出去叫来几个中年人。

虚阳看了看来人,皱了皱眉,还没有开口,老孙头就拍着胸脯说道:“道长您放心,这几人绝对可靠,平日里和三儿关系最好,而且对村子里的一些做法亦表现得非常不满,所以不需要担心泄露我们的行踪。”

而后年轻的道士点了点头,“敌在暗,我在明,茅山的道友还在重伤之中,一旦有什么危险,仅凭我一个人恐怕难以招架,特殊时候当行万分的小心。”

“道长说得是,这几个人老头子以生命担保,绝对不会泄露咱们半点行踪。”

虚阳见老孙头如此肯定,便不再说什么了,随后让几人将李木匠和青莲抬起跟着老孙头消失在了前方的拐角。

而自己则在离开小院的时候下了一道符咒,若有人来此寻找,自己便能在第一时间知晓,也算是多了一份保险,能够让几人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七日后,傍晚。

残阳如血,给湟河村披上了一层暗红色的薄纱,河水波涛翻涌,发出阵阵呜咽的咆哮声,在寂静的暮色中更加增添了一番肃杀之色。

老孙头家中,临时清理出的堂屋,此刻门窗紧闭,光线昏暗,只有一盏跳跃的煤油灯在桌子上兀地晃荡着,忽明忽暗。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草药味道……虚阳来到老孙头家的第一时间便开始给青莲熬制温养筋脉,恢复真元的药物。

一张简陋的方桌摆在正中间充当法坛,桌上铺着一块干净的宽大黄布。

正中位置,供奉着虚阳从背包中取出的一尊小巧玲珑的紫檀木所制成的三清祖师神位牌。

神位牌前,三盏长明油灯呈品字形摆放点燃,灯芯剪得很短,为的就是让火焰稳定不被外力所熄灭,此刻散发出黄豆大小的微光。

一盏战国时期造型古朴的青铜盏单独放在牌位左侧,里面灌满了浑浊的灯油,灯芯又粗又短……这正是虚阳带来的“天师引魂灯”。

而青莲正盘膝坐在法坛正前方的一个蒲团上。

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从眼神中能看出来已经恢复了几分往日的犀利,只是眉宇间仍带着一丝病态和挥之不去的疲惫。

身上已经换了一套干净的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袖口处还有几处补丁。

胸前到左肩裹着厚厚的绷带,隐隐透出些许血迹,显然重伤未愈,只是强行压下了伤势。

虚阳站在法坛的右侧,着一身深蓝色道袍,头戴混元方巾,神情肃穆,牙齿轻轻咬着嘴唇,不知在思考着什么。

手中紧握一把桃木剑,袖口处隐约可见一龙一虎的纹路,此刻立于法坛之侧为青莲进行守护。

临时搭建的法坛之上还摆放着一碗清水,上面漂浮着几片柳树叶;一碗生糯米;一叠裁剪整齐的黄裱纸;一支毛笔;一个盛放着朱砂的小碟;还有一个用槐树枝干削成的巴掌大小的粗糙人偶。

人偶身上用浸染黑狗血的红绳缠绕了几圈,上面贴着一张写有李木匠生辰八字的黄纸……今日要将李木匠缺失的一魂二魄招回来。

正因如此,老孙头还有那几个帮忙抬李木匠回来的村民,被允许远远地站在堂屋门口观看,他们捂着自己的口鼻,大气不敢出一声。

尤其是老孙头,双手攥着衣服的一角,脸色苍白,嘴唇干裂,眼中的希望战胜了心中的恐惧,经历这几次生死局,这位孤寡老人已经将李木匠看作是自己的亲人了。

“时辰到了。”青莲缓缓睁开眼,看了一眼窗外暗沉的天色,扭头看向虚阳,声音还有些沙哑。

虚阳轻轻一点头,上前一步,将桃木剑横在胸前,左手掐三清指印,口中朗声念诵天师府的开坛净咒: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达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度人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病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手,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炁常存。太上元始天尊急急如律令!”

随着咒语从口中吐出,虚阳手中的桃木剑在身前划过,将堂屋中那股阴冷的寒气驱散得无影无踪,净洁坛场,扫除一切可能干扰青莲做法的情况,祈求能够得到祖师的庇佑,荡涤不洁之物。

青莲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胸口传来的阵痛。

只见她双手在胸前结了一个法印,闭目凝神片刻,调整自身微弱的气息,开始与法坛上的三清神位和“引魂灯”建立联系。

虚阳在一旁如临大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为道门中人,他自然知道青莲此番重伤之下强行施法,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不仅招魂失败,自身残存的神魂也可能被阴煞之气反噬,所以他不得不小心谨慎行事。

仅仅寸息之间,青莲猛然睁开眼睛,眸中精光一闪,右手快速探出,拿起那支饱蘸朱砂的毛笔。

笔尖悬在黄裱纸正上方,手腕因伤痛微微颤抖,显然刚刚凝聚法力对她此刻的身体负担极大。

青莲的额头渗着细密的汗珠,但牙关紧咬,不敢有半分的懈怠……法坛一开,仪式断然不能中断,否则将会遭到非常严重的反噬。

她长吁了一口气,落笔速度不快,但非常沉稳,笔走龙蛇之间,朱砂在黄裱纸上留下了一道道轨迹,这不是寻常的符箓,而是茅山不外传的秘术……“招魂引魄符”。

画符的过程中,青莲口中默默念诵着茅山上清宗的“招魂咒”:

“天地阴阳,万物生灵,吾奉茅山祖师敕令,拜请三茅真君降临,以符为凭,以香为引,招魂于此,速速现形。急急如律令。”

随着最后一笔平稳落下。

嗡……

刚刚绘就的招魂符竟无风自动,在一旁观看众人惊讶的眼神中,符纸上闪过一丝淡淡的红色光芒,仅此一瞬,随即便隐去,一股无形的牵引力从符箓上向四周散开。

青莲当即放下笔,喘了两口粗气,拿起画好的招魂符走到法坛前,面对着那盏单独放置的“引魂灯”,同时将手中的符纸凑近豆大的火苗旁。

“噗”的一声,招魂符瞬间点燃,火焰燃烧,但周围的几人都感觉到此刻气温骤降,符纸上的火光明明跳跃着,但一股阴风就此飘来,在场的每个人除了虚阳之外,都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李有福……李有福……”青莲一声声呼唤着李木匠的名字,随后她将快燃尽的符箓投入到一尊三足青铜炉内,面容被上下跳动的火焰映照得忽明忽暗。

又是“噗”的一声,即将熄灭的火猛地跳了一下,险些跃出香炉,而案上的“引魂灯”火苗瞬间腾起,焰火的颜色也由平日里的黄色转变为一种幽绿色。

“李有福……魂来……魄归……”青莲又是一阵低呼,这声音阴沉阴沉的,仿佛在与幽冥地府沟通一样。

伴着青莲一声声的呼喝,“引魂灯”的火焰渐渐稳定了下来,那抹幽绿色的焰色虽然更盛,但不似刚刚那般活跃,此刻正静静地燃烧着,将堂屋内的都映成一片淡绿色,显得十分诡异。

忽然,一股十分阴冷的气息从堂屋的四面八方袭来,直吹得老孙头几人裹紧了身上的衣服,他们的眼睛丝毫没有离开堂屋,都眼睁睁看着青莲的一系列动作,心中的好奇早已被震惊所代替。

这股阴气最终汇集在“引魂灯”的周围,但奇怪的是,灯芯燃着的火焰并没有被这股阴风吹灭,反而将灯芯保护在其中。

眼见此景,青莲迅速退回到蒲团的位置盘膝而坐,双手再次结印……而这一次是茅山用来稳固魂魄的“安魂印”。

“纣绝标帝晨,谅事构重阿。炎如霄中烟,勃若景耀华。武城带神锋,恬照吞青阿。阅闺临丹井,云门郁嗟峨。七非通奇盖,连宛亦敷魔。六天横北道,此是鬼神家。”

她闭上双眼,嘴唇微动,持续默念着一连串的咒语,心神完全沉浸在面前的法坛仪式中,以及那张写着李木匠生辰八字的槐木人偶上。

她在一点点感应,不停呼唤,在茫茫世间的游魂中搜寻那被拘走的一魂二魄。

虚阳的眉头皱在一起,神情愈发的凝重起来,手持桃木剑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

他能感觉得到,随着“引魂灯”被点燃,符纸在香炉中燃烧,阴气聚集在灯芯等一系列情况下,堂屋内的温度在持续下降。

而门外偷看的老孙头等人,脸上慢慢露出恐惧,再次将身上的衣物紧紧地裹了裹。

“老孙叔,这是在干什么,咋的就这么冷呢?”几人中较为年轻的一个汉子一脸疑惑。

“额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个道长非常的厉害,打雷那天,就是这个道长和不知道哪个人物斗法来着,额亲眼所见。”

老孙头小声地给几个人点了一下那日夜晚整个村庄都为之震颤的场景,几人顿时对青莲心生崇敬,在他们心里,老孙头口中的青莲宛如神仙一般。

“那……孙叔……”

另一个小伙子还要说什么,被老孙头一个噤声的动作打断了,“小点声,别打扰了道长施法,这可是道长和额说过的,作法的时候不能有任何一点声音,否则就失败了。”

几人听到老孙头的提示,急忙捂着自己的口鼻,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以免影响两位道长救李木匠。

时间一点点在流逝。

屋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引魂灯”火焰燃烧时发出的非常细微的“滋滋”声。

青莲诵咒完毕后紧盯着桌上的三盏烛火,火焰依旧稳定,而面前法坛上的那碗清水,水面平静,没有一点波纹,生糯米也没有丝毫异样。

一切都显得过于平静。

老孙头他们几个严重的希冀一点点被恐惧所取代。

虚阳的目光没有离开法坛半寸,此刻也有点恍惚……难道……失败了?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法坛上,那个缠绕着红绳,后背贴着写好生辰八字的槐木人偶,毫无征兆地轻轻颤动了一下。

虚阳见状径直上前,站立于堂屋正前方,双目虎视眈眈扫视着院子,在这等关键时刻,必须要高度警惕,若有人从中作梗,一切就都白费了。

紧接着,那个木偶开始左右摇晃起来,幅度越来越大,好像有股看不见的力量在操控着它,身上的红绳绷的笔直,发出一声声“嘎吱”的响动。

“动了动了,你们看,那木头人动了!”门口一个村民忍不住惊呼一声,随即便被老孙头死死地捂住嘴。

“告你小子不要出声,不要影响道长施法,乱叫什么?”

其他几人看着眼前诡异的一幕,心生恐惧,旋即将自己的口鼻捂得紧紧的,只有喉咙中发出“嗬嗬”声。

青莲紧闭的双眼猛地睁开,眼中精光大作,她能感应到一股混乱的气息波动,正被“引魂灯”一直牵引着,那股气息虽然微弱,但仍在不断抗拒,即便如此,还是艰难地朝着法坛的方向慢慢靠近。

这正是李木匠被秘术拘走的一魂二魄!

“魂已引路……魄随灯来……”青莲右手呈剑指,猛地指向法坛上那碗漂浮着柳树叶的清水,爆喝一声,眼中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激动。

哗啦……

原本平静的水面仿佛受到了什么刺激,突然剧烈地波动起来,几片柳树叶在水中疯狂地旋转。

与此同时,旁边的那碗生糯米,此刻竟然出现了几个小小的脚印一样的凹陷坑,且显得十分凌乱,好像有什么人从上面走过,但步伐踉跄,跌跌撞撞的样子。

“引魂灯”的火焰猛地跃动起来,火苗被拉的很长,摇曳不止,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

青莲见状,眼睛死死盯着法坛,瞬间便锁定了那个正在剧烈颤动的槐木人偶。

“魄已显形……魂归何处……”

双手掐着的法诀一变,从“安魂印”转为茅山用来牵引魂魄归体的“引魂归窍诀”。

口中的咒语也陡然变得急促了许多。

“荡荡游魂,何处留存。三魂早降,七魄来临。河边野处,庙宇村庄。宫廷牢狱,坟墓山林。虚惊怪异,失落真魂。今请山神,五道游路将军。当方土地,家宅灶君。吾今差汝,着意搜寻。收魂附体,助起精神。天门开,地门开,千里童子送魂来。李有福……奉请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敕令出口的瞬间,青莲右手剑指隔空对着剧烈颤动的槐木人偶,猛地向下一压。

嗡……

槐木人偶身上贴着的那张,写着李木匠生辰八字的黄纸符箓,骤然爆发出刺目的金光。

“筛眼疏,筛眼密,筛得三魂归故里;分罢阴阳筛星斗,夜露凝作引魂衣;七魄化作檐下鲤,游过月影穿柳溪;寅时筛过东山路,蝉声织就返魂梯;天精地灵,收魄入形;东方甲乙木扶身,南方丙丁火照影;筛起三魂归故里,筛落百病随水去。”

青莲急忙唱诵“收魂调”,借此来稳定李木匠一魂二魄归体的路径。

忽然“嘎嘣”一声,缠绕在人偶身上的红绳,竟崩断了一根,“引魂灯”跳动的火焰猛地向内一缩,颜色竟隐隐透着一缕灰白色。

青莲脸色骤变,这缕灰白色此刻出现,绝对不详,门口的虚阳也感应到有一股强大的阴间力量突然介入收魂的过程,这股力量像一把枷锁,牢牢地将李有福即将归位的一魂二魄箍在原地不动,任由青莲施法拉扯,也几乎难动分毫。

“有东西在阻挠……”青莲大喝一声,虚阳闻言领会,再踏前一步,手中桃木剑挡在身前,左手早已捏着一张“五雷破煞符”,目光扫视着门窗缝隙和堂屋内阴暗的角落。

“何方妖孽……胆敢阻挠招魂!”青莲须发皆张,重伤之下强行提起一口真炁,声音似洪钟大吕,带着茅山独门的“破邪真言”的威严,震荡整个堂屋。

右手剑指死死地压向槐木人偶,左手凌空急速勾画,淡淡的金光闪过,一道“破邪镇煞符”在指尖成型,狠狠拍向人偶。

轰……!

符咒拍在槐木人偶上,人偶猛地一跳,几人的耳边似乎听到了一声非常细微的痛苦闷哼,老孙头不由得身躯一颤,嘴唇竟忍不住自己哆嗦起来。

而法坛上,缠绕在木偶身上的红绳陡然亮起一抹红光,随即人偶便停止了颤动,清水表面也恢复了平静。

虚阳回头看去,稍微缓了一口气,总算是暂时压了下来。

然而,青莲的身体却剧烈一晃,“哇”地喷出一口鲜血。

强行催动真气扯动了胸口的旧伤,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气息急速萎靡下去,按向人偶的剑指也开始颤抖不止。

“青莲……”虚阳大感震惊,这是支撑不住的表现,他急忙将手搭上青莲的脉搏,短暂的疗伤后,青莲才堪堪稳定下来,额头细密的汗珠愈发的多了些。

“坚持住,就快成功了。”虚阳右手催动真气,盖在青莲的后心位置,给她源源不断输送着真元,同时左手捏着的符猛地拍向桃木剑。

随后,虚阳左手持剑,拦在身后,防止有其他的东西近身伤害青莲。

就在他给青莲疗伤,青莲引导李木匠魂魄归位的紧要关头。

呼……!!!

堂屋紧闭的门窗,猛地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阴风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