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圣旨

宣旨完毕,江陆离将圣旨小心卷起,递向跪在最前面的顾嘉月。“文兴县主,接旨吧。”

顾嘉月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激荡,脑海里飞快闪过方才江陆离教的礼仪。

她并拢双膝,额头抵在冰凉的青砖上,行五体投地大礼,连叩三拜,每一次俯身都带着沉甸甸的敬意。

随后她缓缓起身,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掌心向上,声音清亮而坚定:“臣女叩谢陛下隆恩,定不负陛下所托,继续教化百姓!”

“起!”

江陆离的声音落下,跪在地上的众人这才纷纷起身,膝盖摩擦着地面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顾家人和村长、族老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顾嘉月手中的圣旨上,眼睛里像是落满了星星,又亮又热,那股子眼热劲儿,恨不得把圣旨捧在自己手里。

“嘉月啊,”村长搓着手,脸上堆着笑,语气里带着商量。“这圣旨你打算放在何处?要不就放在祠堂吧?祖宗们还没有看过呢。”

“对对对,”旁边的二族老连忙附和,花白的胡子都在抖。“你可是咱们顾家第一个得到圣旨的人呢,是应该让祖宗好好看看。”

他们心里打得什么主意,彼此都清楚。

要是顾嘉月把圣旨带回家,他们这辈子怕是再难有机会瞧见了,更别说跟外村人炫耀了。

可放在祠堂就不一样了,别人进不来,他们这些族老和村长,还能借着祭拜祖宗的由头时常来瞧瞧。

顾家人立刻不乐意了。

顾大娘往前站了一步,护犊子似的把顾嘉月往身后拉了拉。“这是圣上给我们嘉月的,怎么能放在祠堂?我家又不是没有供奉祖宗牌位,放我们家就行了。”

“就是啊,”顾大伯也皱起眉,“祠堂人多眼杂,万一被哪个毛手毛脚的碰坏了怎么办?”

“对。我也不同意。”顾爷爷把烟杆往鞋底磕了磕,语气不容置疑。

村长没想到平日里通情达理的顾家人突然变得这么难缠,急得抓了抓后脑勺:“大伯大娘,咱们得有大局观,是不是得先让祖宗看看呢?”

爷爷梗着脖子,寸步不让。“我拿回去也是供奉在家神面前,祖宗想看,他们不会自己来看啊?”

“你……”村长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爷爷是长辈,他不好争执,只能把目光投向顾嘉月,语气放缓了些,“嘉月,你说要放在哪里?”

“这个……”

顾嘉月看着眼前争执不休的两拨人,心里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她对这圣旨的占有欲并不强,放在祠堂或是带回家,对她来说没什么差别。

就像当年拿到特级教师职称时,除了最初的激动,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只是这圣旨毕竟是皇家之物,放哪里恐怕不是她能随意决定的。

她犹豫着转过头,看向一旁始终沉默的江陆离。

所有人的目光,也像被磁石吸引一般,齐刷刷地投向了他。

祠堂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香炉里的青烟,还在无声地缭绕。

江陆离指尖在鼻尖轻轻蹭了蹭,唇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意。

这祠堂里的争执,怎么就突然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了?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满堂或期待或紧张的脸:“这个……礼部并未规定圣旨一定要放在哪里,只要妥善保管就好。”

话音稍顿,他看向顾嘉月手中那卷明黄的卷轴,语气添了几分郑重。“但我觉得,放在家中更为稳妥一些。时常有人照看着,总能避免很多意外。”

顾爷爷闻言,腰杆瞬间挺直了些,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像是得了尚方宝剑般扬声说道:“你听听,人家江山长都说了。嘉月啊,咱们快把圣旨请回家去。”

村长连忙抢上前,一把攥住爷爷的手腕,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脸上却堆着讨好的笑。“哎呀大伯,接到圣旨这可是天大的事!你们要把圣旨放家里,我没意见。但是今天,能不能暂时将它供奉在祠堂?祖宗们也眼巴巴地等着瞧呢。”

旁边的族老们也跟着帮腔,花白的胡子随着点头的动作轻轻颤动:“是呀是呀,就放一天也行啊。”

哪怕连夜守在祠堂,也得把这圣旨看够了才算甘心。

见村长和族老们都退了一步,爷爷脸上露出几分得色,虚荣心像被温水泡开的茶叶般慢慢舒展。

他转头看向顾嘉月,语气缓和了许多:“嘉月,你的意思呢?”

顾嘉月望着祠堂供桌上袅袅升起的青烟,又看了看众人期盼的眼神,浅浅一笑:“既然如此,不如就先放在祠堂几天?之后我们再拿回家妥善保存?”

爷爷立刻拍板。“好,都听我家孙女的!”

他眼角的笑纹里都盛着骄傲,“哎哟,我家嘉月真有本事,怕是这千百年来头一个进祠堂的女子吧?”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村长的心湖,他眼珠猛地一转,一个念头如浮萍般冒了出来。

他往前凑了凑,声音里带着几分试探:“哎,大伯,既然祠堂已经开了,不如顺便将嘉月写进族谱里吧?”

“什么?”

“把女子写进族谱?”

祠堂里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满是震惊。

接圣旨开祠堂,大家都能理解。

毕竟那是天家的恩赐。

可让一个女子入族谱?这可是破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啊!

最年长的三族老张了张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不赞同,刚要出声反对,却被村长递过来的一个眼神制止了。

他愣了愣,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村长傻吗?被突如其来的荣耀冲昏了头脑?

不,他心里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顾嘉月的身份,他隐约知道些底细。

说白了,人家可不只是桃花村顾玄海的孙女、顾黄台的女儿那么简单,听说还是京都某侯府的小姐呢。

万一哪天人家待腻了,想回京都去了怎么办?

嘿,可要是把顾嘉月写进族谱,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她将来走到哪里,族谱上白纸黑字写着,她都是矩州府安南县桃花村的顾嘉月。这还能有假?

三族老看着村长眼底那抹胸有成竹的光,默默闭了嘴。

他知道村长不是个会胡来的人,看看这一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修了路、办了作坊、开了学堂,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既然如此,就让他折腾吧。

能让自家孙女入族谱,顾家自然是求之不得。

于是,顾嘉月刚刚喜提“桃花村第一个接到圣旨的人”这一头衔后,转眼又成了“第一个被写进族谱的女子”。

祠堂外围观的女人们,有的悄悄攥紧了手里的衣角,有的眼睛亮晶晶地望着顾嘉月,那抹藏不住的羡慕,像初春的嫩芽般在眼底悄悄冒头。

“我以后也要像二姐姐一样,被写进族谱里!”顾知更把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下巴微微扬起,眼里闪烁着倔强的光,在心里暗暗发誓。

“我也是!”顾白鹭也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与年龄不符的坚定。

姐妹俩望着祠堂里那道被众人簇拥的身影,心里仿佛被种下了一颗火种,亮堂堂的,成了往后日子里努力的目标。

终于敲定了圣旨的归属,村长望着那卷被高高供奉在祠堂供桌上的明黄卷轴,长长舒了口气。脸上的笑容像被雨水洗过的向日葵,灿烂得晃眼。

正好大家伙儿都在,村长也懒得再另挑日子。清了清嗓子,对着院子里密密麻麻的村民朗声道:“各位,江山长在路上遇到一位大师,他说安南县会连续下一个月的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