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改造织布机

顾嘉月的预言成真了。那缠缠绵绵的雨已经下了半月,时大时小,但却一直没有停歇过。

每日在村里巡逻的次数已经从一日两次增加到了五次。

村长每天都站在院子门口看了又看,一会叹气,一会庆幸。

村子媳妇本来也心烦,看着村长这个样子更烦了。“你要是实在难过就去田里看看秧苗,在这里唉声叹气的,弄得我浑身不舒服!”

听了这话,村长还真的披起雨衣就离开了家。

他要去学堂看看,哪里可存放着整个存的救命粮。

可原本日日闹闹的学堂今日无比的安静。好似一个人都没有。

他疑惑的左顾右盼。“这人都去哪了?”

正想要喊人,就见一个有些脸生的男子带着杜夫子急匆匆的往学堂后面走。二人还在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

“你说的是真的?莫不是瞧着雨大,编个由头哄我出来?”杜夫子扶了扶歪斜的方巾,花白的眉毛拧成个疙瘩,手里的书卷被攥得更紧了些。

“嘿,夫子您这话说的!”那人急得直跺脚,雨珠顺着他的发髻往下滴,却顾不上擦,双手比划得像只振翅的蝴蝶,“那新织布机转起来‘咔咔’响,快得能拉出残影!我来的时候特意瞅了,旧机子才织出巴掌大一块布,新的那边已经铺开半臂宽了,线头都齐整得很!”

杜夫子的脚步顿了顿,浑浊的眼睛里忽然亮起星点光,脚下的青布鞋踩过水洼,溅起细碎的水花,竟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

廊下的灯笼被风卷得摇晃,映得他佝偻的背影都添了几分急切。

“夫子您慢些!”那人连忙追上去,扯住他的衣袖,“这青石板滑,雨又没停,当心摔着。”

村长听了个大概,却又猜不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就连忙出声叫住。“杜夫子!你们这是要去哪?”

杜夫子停下了脚步,“原来是村长啊,听说锦绣楼有热闹,老夫想要看凑凑。”

哦?

是什么热闹让杜夫子这种嗜书如命的人都愿意放下书本凑上去看看?

村长顿时来了兴趣。“我可以去看看吗?”

“当然!”

锦绣楼平日里本来就十分的热闹,随处都是姑娘们嬉闹的声音,但今日与往日不同,没有嬉闹,只有低声的交谈。

但那些声音汇集起来,也让锦绣楼热闹得简直要把檐角的铜铃都震下来了。

雨丝斜斜地织着,打湿了青石板路,却挡不住源源不断涌来的人。

村长一行三人好不容易踩着满地水痕到了锦绣楼,远远就见雕花木门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水汽里混着棉线的草木香,还有人踮着脚往里瞅,议论声像锅里翻滚的沸水:

“真能织出缠枝莲?我上次绣那样的帕子,光描花样就费了三天。”

“听说一班的三个姑娘改的,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听了人群的议论,杜夫子更着急了。

“让让,大家让让啊!”那个年轻人护着杜夫子。

大家见是杜夫子来了,都忙着敛声让路。

“嘉月,嘉月!”杜夫子拨开垂在额前的湿发,朝着里间喊。

顾嘉月正对着织布机端详,闻言回过头,眼角眉梢都带着藏不住的笑意,连鬓边的碎发都显得格外精神:“杜夫子您可算来了,快瞧瞧我们这几个小丫头的本事。”

杜夫子连连点头,目光早被那台新织机勾了去,快步走上前。

至于杜夫子为什么这么激动,那可有得说道了。

其实杜夫子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贫穷。

按理来说他是读不起书的,他就应该像大部分的老百姓一样生在地里,长在地里,然后也死在地里。

但他运气好,他娘有一台织布机。

别说几十年前了,就是现在政清吏明的大乾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织布机的。

要是谁家能有一台织布机,那可是村里的名人!

杜夫子的娘就靠着这台织布机将他送进了学堂。

他自己也争气,年纪轻轻就种了秀才给家里免了税,后来还当了官。

只是命不好,为人太过正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所以当他看到这台能提高织布速度和质量的织布机时,他才会如此的激动。

要是当年他娘也能有这样一台织布机,也就不会熬瞎了眼睛。

他围着织布机转了一圈又一圈,手指在木架上敲了敲,又捻起几根经纱看了看,眉头又慢慢皱了起来。

除了比旁的织机高大些,齿轮、踏板看着更复杂些,似乎也没什么特别?

他捻着胡须的手指顿在半空,倒有些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没看出门道。

顾嘉月瞧着他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伸手将躲在花朝身后的李葵花轻轻拉了出来。“葵花,快给杜夫子讲讲这织布机的特点和构造。”

杜夫子这才注意到被花朝半护着的小丫头,见她不过十三四岁,梳着双丫髻,发绳上还系着半片干花,不由得抚着胡须颔首:“哦?竟是这般小的姑娘琢磨出来的?难得,难得。”

李葵花的脸“腾”地红透了,一直垂到胸口的手指绞着蓝布裙角,连声音都带着颤:“不...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只是灵光一闪提出了想法,是青草支持我,还帮我打磨齿轮,桐华姐姐帮我画的花板图样……”

众人将目光放在被点到名的两个小姑娘身上。

青草立刻红了脸,手指绞着自己的辫梢,眼睛却亮得像落了星子,偷偷往人群里瞄了一眼。李桐华却抱着胳膊往织机旁一靠,下巴微微扬起,嘴角撇着,明明眼里闪着光,脸上偏要摆出不服气的样子,仿佛在说“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顾嘉月笑着揉了揉三个小姑娘的脑袋,掌心的温度透过发丝传过去:“你们的心思和努力夫子都看在眼里。跟大家说说,这机子到底妙在何处?”

青草虽然平时大大咧咧的,但是这种人多的场合她是真的应付不过来。只好伸手推了推李葵花的后背,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葵花,你去说。”

李葵花踉跄了一下,回头看见好姐妹祈求的眼神,她只能深吸一口气,攥着衣角的手指慢慢松开,往前挪了半步。

她的声音起初还有些发紧,说着说着就清亮起来,像雨后檐角滴落的水珠砸在青石上:“从前织三尺牡丹纹锦,得蹲在织机前熬两个通宵,眼睛都不敢眨,稍微动一下线就歪了。但是使用我们改良过的织布机,太阳刚过晌午,就能织完半匹!”

她抬手指向织机侧面,那里新装的木齿轮还泛着新鲜的木纹:“我们在踏板下装了这组转轮,踩一下能带动三片综框起落,就像给织机添了双省力的脚。从前踩半个时辰就腿软,现在织一下午都不觉得累。”

“哼。”李桐华忽然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几步跨到织机正面,“哗啦”一声掀开罩在上面的细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