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第二陪都

“把这个场面告诉所有人,让大家看看背叛大唐的下场。”

决绝的语气,让人不敢有任何怀疑。

士兵们立刻行动,把这个消息传遍天佛的每个角落。

柴令武明白,这样的震慑是必须的,能有效防止其他人起反抗的念头。

在大唐的强硬政策下,反抗只会被无情地镇压。

大唐是天佛国的宗主国,用背叛这个词来形容那些人,一点也没错。

这就是站在正义一边的好处。

柴令武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朝廷。

李恪看到这个消息,很满意。

“柴令武干得漂亮。”

他的声音平静,但每个字都透露出对柴令武的信任和欣赏。

“接下来,我们要把天佛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

李恪想了一会儿,然后道。

“让大军开进天佛,那些起义军,服从的接管,不服从的直接清剿。”

柴令武接下了命令,他知道,这将是新的挑战。

但他坚信,一旦大唐的军队赶到,那就没有什么是干不成的。

柴令武作为前线的指挥官,心里满是信心和决心。

他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打打仗那么简单,这也是大唐走向统一的关键一步。

不过,李恪心里却有点不平静。

虽然天佛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但他得想办法有效管理这些新纳入大唐版图的土地,这让他有点头疼。

他站在书房的窗前,看着雪花一片片飘落,眉头紧锁。

天佛疆域被划分为三十六个行省。

他知道,这些土地的稳定对大唐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陛下,您是不是在想办法管理这些新行省?”

秦菲儿轻声问道,声音里透着关切。

李恪转过身,看着秦菲儿,点了点头。

“没错,不能有半点马虎。”

秦菲儿走到李恪身边,也望着窗外。

“那您觉得中土和西都,哪个更合适来管理这些行省呢?”

李恪想了一会儿。

“中土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得太远。”

“西都虽然近,但已经有很多管理任务了。”

“我们要找个平衡点。”

秦菲儿点头,她懂李恪的意思。

“也许我们可以建个新的行政中心,专门负责这些行省的管理。”

“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避免权力太集中。”

李恪眼睛一亮,秦菲儿的建议让他有了新思路。

“你是说,建个第二陪都?”

李恪问道。

秦菲儿摇头。

“一个陪都就够了,要那么多干么。”

李恪摸了摸下巴。

“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可以在天佛的中心区域建个新的行政中心,让中土和西都一起派人管理。”

虽然西都的官员也是大唐的官员,但现在大唐实行的是一国双法。

这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了。

他马上召集了大臣们,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

大殿。

大臣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觉得这个主意很好,有的担心会增加管理难度。

“陛下,建个新的行政中心主意是挺好的,不过得想想这得花多少钱,效率怎么样。”

一个老臣道。

李恪点头,“我知道,这得好好规划。”

“但我们不能光想着省钱,就忽略了长远的发展和稳定。”

讨论了一会,李恪决定在天佛中心区域建个新的行政中心,叫“陪京”。

陪京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这三十六个行省。

这个决定得到了大多数大臣的支持。

大臣们好好商量了一下,都觉得陪京在管理三十六个行省上有着特别大的潜力和好处。

他们明白,建个陪京能让大唐的管理更稳当、更高效。

“各位,建立陪京,是我们大唐管理体制的一个创新。”

李恪道。

“要从朝廷、西都还有各地挑选人才,一块管理这片地方。”

通过选拔优秀官员,大唐将聚集各方人才,共同为陪京的发展管理出力。

另外,朝廷还将派遣五十万大军驻守陪京。

此外,还有大量的资源,包括矿产、土地、森林等,这些资源将为大唐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些都是大唐目前急需的。

大唐现在正处在一个超级关键的发展阶段,新增的人口和资源就像给咱们的大唐装上了助推器,让它能更快地崛起。

不管是西都还是陪京,这两个地方在大唐的地盘上都是举足轻重的。

它们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地带,更是大唐盛世的一个缩影!

这两地的资源,都是为了滋养核心地带,中土。

中土是大唐的心脏,需要大量的资源来保持它的活力和繁荣。

西都和陪京的资源就是给中土加油打气。

就算将来这两地的资源用得差不多了,它们也可以慢慢地靠向中土,继续发展。

不过,这片土地的资源是真的丰富,几百年的样子都不用担心会耗尽。

这些资源让大唐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后盾,未来几百年,咱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让国家更富强。

解决了陪京的问题后,下一个大问题就是谁来做这个陪京的负责人。

现在李恪是皇帝,坐在中土的京城,他的威望和智慧让京城繁华起来。

李二作为太上皇,镇守西都,管理西夷,他的领导力和决断力也是没得说。

但是陪京应该让谁来管呢?

让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李愔去?

不太合适,他毕竟是王爷,有些事得留个心眼。

虽然他现在没有野心,但权力的诱惑太大,谁也说不准将来他会怎么想。

就算是忠心的臣子,面对权力也可能把持不住。

李恪的儿子们还太小,要是大一点,就能立太子了,让太子在陪京管理,

太上皇、皇帝、太子三个人就能牢牢掌控整个国家。

他们各展所长,一起让大唐更稳定繁荣。

太上皇的经验、皇帝的果敢、太子的活力,结合起来,大唐的统治肯定更稳固。

现在大臣们都在议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就是没个统一的结论。

李恪坐在上面,听着大家的意见,感觉脑袋都要炸了,心里烦得要死。

这新设立的三十六个行省,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