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利益复杂
一眼望去,好像没有边际,每个地方都住满了人。
这些人的数量,数都数不过来。
李恪曾经想过,要是能把这些人迁过来,好多问题都能解决。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个想法太天真了,几千万人啊,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搬家的。
这里面的问题复杂的很,根本不可能实现。
他默默坐着,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疆域太大,不光是荣耀,更多的是头疼的问题。
他开始担心未来的局势,特别是琉璃的问题。
李恪开始担心它的未来归属和管理了。
中土和西夷挨得那么近,首都还设在西夷中间。
所以,得有人去坐镇。
而这个能担此重任的人,得是李恪最亲近的人。
这亲近不仅仅是感情上的,更重要的是得是自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
只有这种亲情,才能让人放心地去担这么重的担子。
因为在权力和利益的世界里,亲情往往是最靠谱的纽带,它意味着信任、忠诚和家族的荣耀。
但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李恪虽然相信这些亲人不会背叛他,但他们自己可能害怕去首都,害怕那里的未知风险和挑战。
首都虽然重要,但风险也大,搞不好会遇到各种势力争斗,还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
朝会上。
大臣们纷纷发表意见。
他们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但热闹归热闹,最后也没个满意的结果。
散会后,李恪头都大了。
秦菲儿作为皇后,也听说了这个事。
她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不适合插手朝政。
她的职责是管理后宫,维护和谐稳定,为皇帝分忧解难,不是直接参与决策。
但李恪却主动问她意见。
“你说说,让谁去坐镇比较好?”
秦菲儿听到这个问题,不由得愣了一下。
她真是没想到李恪会在这种时候,突然问她这么关键的一个问题。
心里瞬间一堆想法冒出来。
一方面,她知道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对李恪和整个国家有多重要。
她希望自己能利用对局势的了解和智慧,给李恪一个有用的建议,帮他解决难题。
但另一方面,她也清楚地知道这个问题有多复杂、多敏感。
她毕竟是后宫的人,对朝廷的势力、皇室宗亲的了解,跟那些整天泡在朝政里的大臣们比起来,实在有限。
她怕自己给出的建议不够全面,会给李恪带来更多麻烦,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未来稳定。
她低下头,想了一会,然后才道。
“我觉得,这个人得有勇有谋,还得对陛下忠心。”
“只有这样,才能在陪京那个关键地方,处理好各种复杂情况,保护好陛下的江山。”
“只是我对皇室宗亲了解不多,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说到这,她皱了皱眉,像是想到了更复杂的情况。
“现在天佛每个行省都有自己的特点、风俗和诉求。原来的西夷小国,有的刚归我们管,民心还没完全归附,问题多得很。”
“波斯两国也不小,它们也有自己的历史问题和复杂的政治局势。”
“要管理好这些行省,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国家稳定繁荣,真不是件容易事。”
李恪听了秦菲儿的话,点了点头,眼神里露出了一丝疲惫和无奈。
“没错,我正因为这个,才觉得难题一堆。”
“以前地方小,人口少,事情简单多了。现在地盘大了,利益关系复杂,问题不断,治理天下确实比打天下难。”
秦菲儿微微欠身:“现在大唐实行一国双法,短期内看起来还行,毕竟是在特殊时期,为了平衡利益,稳定局势的过渡措施。”
“但时间长了,肯定会有问题。”
“两边律法不同,习俗不同,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有差异,摩擦会越来越多。”
“中土一直主张大一统,就是为了消除地域、文化差异,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稳定。”
“我明白陛下采用一国双法的苦衷,是为了先解决中土的问题,稳定核心区域。”
“但时间一长,西夷地区就会成为新的问题。”
“他们的文化、律法、风俗和中土不同,如果长期实行不同的律法,差异会越来越大,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这对大唐的发展不利。”
秦菲儿的意思很明显,一国双法长期实行,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比如,中土人到了西夷,中土合法的事情,到了西夷可能就成了犯罪。
同理,西夷那边的大唐百姓来到中土,他们按着西夷的习惯和法律做些他们认为正常的事。
但很可能不小心就违反了中土的法律。
李恪想过,如果大唐科技再进步一点,管理就容易多了。
但科技进步不代表人心进步,人心难收,沟壑难填。就算科技发达,也有人为了点小利益背叛祖国。
所以,科技只能当个震慑,不能当成万能的底牌。就像武器,在李恪手里可以约束一切,但在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大唐就可能招来灾难,而且是毁灭性的。
秦菲儿看到李恪皱眉,一脸忧虑,有点心疼。
国家每天都有无数事等着他处理,确实很累。
她走上前。
“陛下,既然陪京这么麻烦,我们不如直面问题,彻底解决它。”
“什么意思?”
李恪挑了挑眉,好奇问道。
他知道秦菲儿聪明,提出这个建议肯定有她的想法。
秦菲儿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道:“天佛那个地方,我也听说过。”
“两千多年里,天佛教义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
“这些就像顽固的磐石,不容易改变。”
她抬头看着李恪,目光坚定。
“想要改变这些,肯定要经历痛苦的过程,流血是不可避免的。”
“你看这天佛,他们流的血还不够多。”
“这个地方,被天佛教义压了那么多年,人们的思想都被束缚了。”
“那里的百姓,他们的心灵像是被锁住了,精神也被束缚着。”
“他们在天佛教义的阴影下,已经生活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