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制定新政(上)
“恭喜主公。”
“哈哈哈...好好好,很好!”
王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满脸笑容的将册子放到桌案上。
“传本城主令,各州的钱粮税收先集中到州府,然后由州府统一派兵押送。
各州按照各郡、县、镇的需求,上交名册之后,留下一部分钱粮,用于发展之用。
其余者,全部上交。”
“遵命!”
“呼...”
“好了,既然钱粮赋税的收益还算不错,那么接下来咱们也该商议一下两州的发展了。
诸位,对于治理两州之地,尔等可有良策?”
王炎说完,便往后一倚,淡定的端起茶杯喝茶。
接下来的事情,就要交给他的一众下属们处理了。
不出意外,荀彧依旧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主公,属下以为,荆襄乃是要地,地处核心地带。
按理来说,商业发展的优势要远大于益州才是。
可是从税收来看,荆州的发展却比不上偏远的益州,这明显是商业模式发展有问题。
属下已经派人打探过荆州的商业发展,发现与我们大炎郡的模式差别很大。
尤其是对于那些小型的商贩,以及天眷者的管控,更是十分的疏忽。
若是不加以管控,会造成荆襄地带的商业散乱不说,还会极大的损失一大笔商税。
所以,属下认为,应当尽快派遣商业司分部驻扎。
而后施行大炎郡的商业政策,加强对那些商贩的管控,尤其是针对天眷者的管控。
并且要加强商业部的监管制度,不得有徇私枉法的情况出现。
如此一来,虽说初期可能会受到那些商贩,以及小部分天眷者的抵触。
但是时间一久,他们习惯了这种模式之后,也就会老老实实的遵守。
毕竟,主公又不是不让他们赚钱,只不过就是加强管理,让他们将该缴纳的税负进行缴纳而已。
少赚,总比不赚要强得多吧?
最后,为了加强商业部的管控、以及威慑力。
属下以为,应该成立一支专属于商业部的护卫队。
这支护卫队的规模不能太多,太多容易生乱。
但也不能太少,太少的话,恐怕那些世家大族也不会畏惧。
以县城为标准,差不多50人左右合适。
郡城100人,而州府则需要200人左右。
虽说这样一来,光是各地的护卫队就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钱粮。
但是跟维持各地的商业秩序,加强税赋的管控比起来,不过就是萤火跟皓月的差别而已,不值一提。
如何决断,还请主公定夺。”
说完,荀彧便退回一旁。
而其余众人,则是在议论纷纷。
王炎听到荀彧要成立专属于商业司的护卫队,脑海中居然想起了现实中某美丽国的税务部门的军队。
在美丽国,你可以走私、贩毒、违法乱纪,但是你不能不交税。
一个连毒贩都要老老实实交税的国家,就问你还有谁?
一个郡差不多需要六七百人的护卫队,一个州就是五六千人。
这么点人数,王炎随随便便都能养得起。
但是这几千来带来的效果,却是十分巨大的。
“诸位以为呢?”
“我等以为合适!”
看到绝大部分的人都同意荀彧的政策,王炎当即就拍板定下。
“好!既然诸位都同意这一项政策,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了。
由政务部制定具体政策,审核之后交给我,我盖上城主玺印,由政务署进行下达。”
“遵命。”
“诸位还有其他治理政策吗?”
一旁,诸葛亮上前一步。
“主公,属下有些建议,还请主公定夺。”
“说。”
“是,属下以为,益州地广人稀。
虽说大部分地区山林居多,但是巴郡、广汉郡、蜀郡、以及犍为郡的大半地区,都处于平原地带。
此地最适合发展农业,大力加强耕种。
属下跟随主公征战的时候,发现这几郡的农业并没有发展开来。
很多地方都适合耕种,但却因为战乱以及其他原因而没有开发出来。
荆州部分地带亦是如此,都因为战乱的缘故而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
故而,属下建议,应当在益州以及荆州境内实施开荒制度。
无论是谁,只要开垦出一亩荒田,那么这亩田地就归此人所有,且免除两年的田税。
如此一来,两州百姓必然受到激励,大规模的进行开垦荒田,种植粮食。
要不了几年,两州的粮食收益就会大大提升。
月收入超过一亿单位,不过就是时间问题罢了。”
王炎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其余人。
“诸位对此有何异议?”
这时,一旁的满宠却站了出来。
“诸葛将军,你的这个政策固然好,一旦实施,这两州之地必然会多出无数田地。
只需一两年的时间,两州之地的农业也会变得极为发达。
但是,有一个问题不知是否想过?”
“愿闻其详。”
诸葛亮拱了拱手说道
满宠皱着眉头,语气带着一丝担忧说道:“诸葛将军想过没有,一旦这个政策实施,最得利的人是谁?
是普通百姓吗?
固然,普通百姓确实得到了一些利益。
但是,跟那些士族豪强相比,只怕是小巫见大巫吧?
那些士族豪强,哪一个家中没有几十上百仆从?哪一个家中没有诸多奴仆、佃户?
若是此政策一旦实施,只怕一个月内,这些士族家中就会多出数千亩田地。
一两年之后,两州之地的土地固然多了,但是其中的一半、乃至大半,都会变成士族豪强所有。
诸葛将军可有想过此举的可怕?
那些士族豪强掌控如此之多的土地,也就直接掌控了两州之地的粮食。
一旦生乱,只需要联合起来,将粮食控制住。
届时,就算是主公想要动他们,只怕也得投鼠忌器吧?”
此话一出,众人一片哗然。
很显然,他们也知道此举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在华夏古代,百姓是不能随便开荒的。
就算开荒,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变成自已的土地。
而是上交官府,然后再由官府进行分配。
饶是如此,民间的土地兼并之风依旧难以控制。
可若是按照诸葛亮的政策实施,只怕土地兼并只会越发的厉害。
到最后,更是到了难以遏制的地步。
然而,诸葛亮在听到满宠的话后,却并未露出惊讶的模样,而是一副早就料到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