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青雀争功,太子受罚
第二天早上。
李承乾正在校军场观看众军士训练。
有一名军士跑来向他禀报说:“苏婉和苏瑰他们回来了。”
“哦,”李承乾的心里也是一阵激动,因为他已经有点后悔,心想如果苏婉出了点什么意外可怎么办呢?
他为此而担忧,现在听说苏婉和苏瑰他们已经平安回来了,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他们人在何处?”
“你看他们已经到了。”那名军士用手一指李承乾的身后。
李承乾转过身来一看,可不是吗?
苏婉、苏瑰和雪儿,三个人骑着三匹马已经来到了近前。
三个人翻身下马,与李承乾见礼。
“一路辛苦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李承乾看着苏婉说道。
苏婉昂起头,嘴角上扬:“大元帅,不但我们回来了,而且,我们还给你带来了一万骑兵。”
李承乾一听乐坏了:“是吗?你们可真厉害!”
“那可不!”
于是,她便把出使吐蕃的经过讲述了一遍,李承乾听了也是心惊肉跳。
“这么一说,那尺尊公主对我们大唐很有意见啊。”
苏婉笑道:“依我看,她是不自信,害怕失去松赞干布,她是怕松赞干布到大唐娶了大唐的公主,所以才会这么想。”
李承乾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呀。”
此时,苏瑰牵着那匹火龙驹过来了:“大元帅,这是大宛天马,名叫赤炭火龙驹,是松赞干布送给你的。”
“是吗?”李承乾仔细地打量着那匹马,高大威武,浑身上下的毛一刷齐,真是太漂亮了。
要知道这大宛天马非常珍贵呀,想当年汉武帝为了得到天马,竟然不惜发动战争。
李承乾看了看那匹火龙驹,又看了看自己的左脚,神色黯然,他的脚正是因为骑马,才弄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既然这匹马是你骑回来的,那你就留着骑吧。
孤的脚不太方便,骑什么马都一样。”
“大元帅,那怎么行呢?这是松赞干布送给你的呀。”
苏婉听了李承乾的话之后,感到一阵心酸。
苏婉的一双美眸看向李承乾:“大元帅,等打完这一仗,我们回到长安之后,一定想办法把你的脚给治好。”
李承乾摇头苦笑了一声:“太医署的太医都治不好,你能有办法治好吗?”
“那可不一定。听说有位道士名叫孙思邈,是一位神医,他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
你父皇多次招他为国学博士、谏议大夫,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如果我们能找到他的话,说不定能治好你的脚。”
李承乾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升腾了一丝希望:“这件事等以后再说吧,大相尚囊他们在什么地方?”
“他们距此约二十里安营扎寨了。”
“很好,回头给他们送一些粮食过去,吐蕃的骑兵十分骁勇善战,原本他们是帮着吐谷浑的,现在,在你们的劝说之下,掉过头来帮着咱们攻打吐谷浑,如此一来,我们的胜算就更大了。”
苏婉就问:“大元帅,其他几路使者什么情况呢?”
李承乾摇了摇头,神情忧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
“你不必过于忧虑,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给我们带来好消息的。”
“但愿如此吧!”
李承乾又把斩杀李大山的事讲述了一遍。
苏婉说:“大元帅,你做得对,像那种人就是我们唐军中的蛀虫,如果不把这种不正之风遏制住的话,他们就会更加肆无忌惮,那么,百姓会怎样看待我们唐军?
我们唐军和那些盗贼、无赖又有什么区别?
一支军纪涣散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而且,房遗爱纵容自己的部下胡作非为,打他四十军棍都算轻的了。
若是依我,就把他的狗腿打断!”
第二天。
杜正伦和药师惠日等人回来了。
拓跋赤辞在药师惠日的劝说下,表示愿意出兵支援唐军。
阿史那社尔更是没得说。
但是,阿史那社尔的五千骑兵作为唐军的最后一张王牌,不到万一,李承乾是不会拿出来使用的。
李恪也从益州领兵一万赶了过来。
李承乾十分高兴,他和李淳风商量这一仗到底该怎么打。
李淳风说:“即使如此,吐谷浑也仍然很难打呀!
尤其是天柱王和慕容孝隽所率领的骑兵,十分彪悍,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如果我们和他们硬拼的话,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此时,苏婉从外面走了进来:“大元帅,我有一计可破吐谷浑。”
闻言,李承乾笑问道:“你有何良策?”
“我们不妨如此这般。”
李承乾听了之后,与李淳风又商量了一下,点头同意。
这一日,李
承乾下令,全军开赴吐谷浑,距离伏俟城一百里下寨。
伏俟城。
大殿内。
伏允可汗居中而坐,文官武将侍立在一旁。
李泰兵败,伏允可汗心里正高兴呢。
天柱王说:“可汗,我说怎么样,唐军也没传说中的那么厉害,李泰兴十万军队来侵犯我们,我们略施小计,一仗就把他们打趴下了,算他们跑得快,要不然,我们就把他们全歼了。”
伏允可汗哈哈大笑:“我们吐谷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胜利,是因为你的功劳啊。”
“我早就说过,唐人最不讲信义,当他们用到我们的时候,说什么都行,想当年,李渊要打我们的时候,恨不能给我们下跪,可是,当把李轨打败了之后,又不拿我们当回事了。
这就叫过河拆桥!”
“你说得没错,本可汗现在是弄明白了,他们是在利用我们啊。”
“虽然说李唐和我们开通了互市,但是,他们知道我们喜欢他们的瓷器、茶叶和丝绸等,于是,就漫天要价,用我们的良马和金银去和他们交换。
从表面上看,是公平的,实际上,并非等价交换。
所以,咱们就得自己动手去抢啊。”
伏允可汗点了点头:“中原人心眼儿太多,我们玩不过他们。”
此时,慕容顺过来说:“你们说错了,天可汗对我们吐谷浑还是很不错的。
儿臣在隋炀帝时期出使隋,隋炀帝把儿臣关押了起来,要不是天可汗,儿臣可能已经早死多时了。
我们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
儿臣以为,我们做人得讲点良心才好啊。”
天柱王冷笑了一声:“你在李唐是不是受到了他们的蒙蔽?你不要忘记你是慕容氏的人啊。
你身上流着的是慕容家族的血啊。
中原人从来不讲信义,他们和周边的国家是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和亲,然后,等有了实力就找个理由去消灭人家。
匈奴、东突厥不都是例子吗?”
“你说得不对,远的不说,我们说近的,东突厥原来和隋的关系很好,启民可汗深受西突厥的欺负,他向隋文帝求助,隋文帝帮着他打跑了西突厥。
东突厥才得以生存下去。
启民可汗以臣子的礼节对待隋。
启民可汗到了大兴城,隋文帝允许他到处观看,并没有把他当作外人,并且,把义成公主嫁给了他。
后来,启民可汗去世了,他的儿子始毕可汗继了位,觉得自身的力量强大了,就不把隋放在眼里了,在隋炀帝巡游的时候,出兵把他围困在了雁门关。
那一年,天可汗才十几岁,他和云定兴一起带兵把隋炀帝救了下来。
虽然始毕可汗又遣使和隋修复了关系,可是,从那以后,东突厥和隋的关系就不那么好了。
等到颉利可汗继位了以后,就变本加厉了,他们不断地侵犯大唐的边境,而且,还侵占了大唐马邑和并州等多个城池。
天可汗被迫无奈,才发兵攻打他们的。
这怎么能怪大唐呢?这样的事情,不管放在哪个国家,恐怕也是不能容忍的吧。”
“我想你也听说过秦灭六国的事吧。
秦强大了,就要向东扩张,这和六国有没有侵犯秦没有关系,而是由于秦国自身的实力来决定的,至于那些不过是个借口。
如今的大唐就相当于当时的秦。
只不过在地理位置上,我们在西边,大唐在东边。
李唐强大了,就会向外扩张,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当初的六国为什么会被灭掉,那是因为他们互相攻伐,不能团结起来,一起对付秦国。
于是秦国各个击破,最后,把他们全部消灭了。
所以,我们和其他西域诸国一定要搞好关系,共同对付李唐。
否则,我们就会像秦灭六国那样,被李唐消灭掉。
难道你还没有看出这个形势来吗?”
慕容顺听了,气愤地说道:“我们吐谷浑和大唐之间的关系原来是很好的,都是被你们这些人搞坏了的,大唐已经和我们开通了互市,为什么还要去侵犯人家的边境呢?
既然当初已经签订了和平相处的条约,那么,就不能不遵守。
大唐是强大的,同时,天可汗对中原人和游牧民族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啊。
我建议父亲停止和大唐对抗,遣使投降,并且包赔一切损失,和大唐修复关系,才是正道,否则,祸不远矣。”
天柱王冷笑了一声:“可汗,你听听,他说的这叫什么话,我们这些人拼死拼活是为了谁啊?
你说这样的话,也太叫人寒心了吧。”
伏允可汗也被他们吵得头疼。
此时,慕容孝隽从外面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施礼:“可汗,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伏允可汗见他那惊慌失措的样子,就是一皱眉。
“唐军又开过来了。”
“哦,他们不是已经撤兵了吗?距此有多远?”伏允也吃
惊不小。
“又卷土重来了,距此大概一百里。”
“大约有多少人马,统兵的大将是谁?”
“目前尚不清楚。”
“废物!连这些最基本的情况都没有弄清楚,你们都在做些什么?”伏允可汗怒道。
慕容孝隽吓得把头低下了。
“继续打探!发现什么新情况立即前来报告!”
“诺!”慕容孝隽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此时,又有一名侍卫进来禀报说:“城外来了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叫苏瑰,女的叫苏婉,说是代表大唐平西大元帅前来出使的。”
“苏婉?”伏允可汗想了想,想起来了,“那个丫头的胆子可真大,上次让她跑了,今天她又来了啊。”
“是的,就是上一次来的那个苏婉。”
天柱王一听,愤怒地说道:“上一次,他们到这里来出使,我带人去抓他们,却让他们给跑了,这一次,他们就两个人,请可汗允许我去把他们抓住。”
慕容顺一听,连忙阻止:“父亲,天柱王说得不对,自古以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人家遣使过来,不论什么事,我们都要以礼相待,怎么可以捉拿人家呢?
再说了,我们得先听听人家说些什么,再作定夺,不是吗?”
伏允可汗认为他说得有理:“好吧,叫他们进来!”
“诺!”
那名侍卫得到了伏允可汗的指示,转身离开了大殿。
过了一会儿,苏婉和苏瑰从大殿的门外走了进来。
苏婉在前,苏瑰在后。
苏瑰目光如炬,警惕地看着周围。
大殿内左右还有其他的文臣武将。
苏婉昂首阔步,毫无惧色,走在中间。
她走到距离伏允可汗一丈左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施礼:“大唐使者苏婉拜见可汗!”
伏允可汗把她打量了一番,手捻须髯:“苏婉,你此次前来,又所为何故?”
“回可汗的话,上一次,我们是来找你们和谈的,这一次,我们平西大元帅十分想念慕容顺,所以,想请慕容顺明天上午到两军阵前叙叙旧。”苏婉说到这里,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书信。
慕容顺把那封书信接过,又转交给了伏允可汗。
伏允可汗把那封信打开一看,信上大致的意思是说,大唐平西大元帅李承乾向伏允可汗问安,上一次,我们前来与你们签订和平协议,你们不愿意签,天柱王带兵去抓捕我们的使者,甚至想抓捕本元帅;
不知此事你是否知晓。
后来,你们派了一百多名细作到长安来,被本元帅给抓住了,本元帅在父皇的面前苦苦地替他们求情,终于,免他们一死。
本元帅又遣使杜正伦把他们送了回去,你们却要诛杀我们的使者,世上还有像你们这样不讲道理,不知道感恩的人吗?
如今,我们已经兵临城下,望你老人家早作打算。
另外,本大元帅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到慕容顺了,十分想念,请他到两军的阵前叙话。
伏允可汗把那封信看过之后,又让慕容顺和天柱王传阅了一番。
伏允可汗问道:“这么一说,太子李承乾现在是平西大元帅了?”
“正是。”苏婉回答道。
伏允可汗冷笑了一声:“看来唐军之中是无人可用了,先是让李泰来,有两次本可汗都差点儿捉住了他。
如今又把李承乾派了过来,都是一些娃娃。
娃娃能带兵打仗吗?”
众人听了,都哄笑了起来。
天柱王施礼:“可汗,不如由我统兵十万前去,把他们一举全歼!”
慕容顺把手一挥:“不可,咱们得先联络西域诸国,然后,再做打算。
既然太子要我到两军阵前说话,那么,我就去一趟,听他说些什么。”
“唐人向来狡猾,小心上了他们的当。”
苏婉看着他们说:“如果你们害怕的话,也可以不去。”
天柱王怒道:“我们吐谷浑的军士个个都是英雄,我们怕什么,来人,把这丫头给我抓起来,听说她现在已是太子妃,我们要以她为人质,要挟李承乾。”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一下子从外面闯进来数十名侍卫。
苏瑰一看,一纵身,三步两步跳到了天柱王的面前,只三合就把他给擒住了。
苏瑰从腰里拔出匕首,对准了天柱王的脖子,看着那些侍卫,怒道:“你们再敢上前,我就杀了他!”
天柱王顿时没了刚才的嚣张气焰:“苏瑰,不,苏壮士,不要杀我!”
苏婉对伏允可汗说:“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大唐使者的吗?如果你们没有胆量,就不要来好了,我们走!”
姐弟二人,一直走到大殿门外,苏婉先骑上了火龙驹,然后,苏瑰把天柱王推开,姐弟二人策马而去。
天柱王重新获得了自由,喝令手下的军士:“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给本王追?”
大约有数百名的军士上了马,跟在苏瑰他们身后就追。
无奈苏瑰的火龙驹是大宛天马,速度太快,他们根本就追不上。
第二天中午。
太阳炙烤着大地,好在还有点风,要不然都能把人烤糊了。
慕容顺和天柱王率领十万军队在伏俟城外西边五十里的一处空旷地带和李承乾的军队对阵。
李承乾的军队在西边,排列整齐,面向着东边。
慕容顺和天柱王所率领的吐谷浑的军队在东边,面朝西。
李承乾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立在队伍的前面。
他以手遮阳,见对方军容整肃,心想难怪李泰会打败仗,吐谷浑的骑兵果然彪悍异常啊。
李承乾早早地命人在两军阵前的中央地带撑起了一把大伞,在伞的下面摆放着一个文案,在文案的左右各摆着一个蒲团。
同时,在文案的上面摆放着一壶绿茶。
那些吐谷浑的军士听说大唐太子来了,都争相上前观看,想看看李承乾长得是什么样子。
李承乾也看到了,十分坦然地高声说道:“我便是大唐太子平西大元帅李承乾,我和你们长得也没啥区别,一个鼻子,两个眼,你们也都看到了。”
那些吐谷浑的军士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没想到大唐的太子,如此年轻英俊啊!”
“是啊!听说他的腿脚不方便;”
“真是年轻有为啊!”
“比那个李泰瘦多了!”
“听说他功夫挺厉害的,不但会摔跤,而且会射箭,箭法特别准!
他不但破了西域圣火令,还在雅鲁藏布江击杀了一头恒河鲨!”
“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不太可能吧!”
“当然是真的了。”
“……”
苏瑰高声喊道:“大唐平西大元帅请慕容顺出来搭话。”
慕容顺和天柱王对看了一眼,然后,慕容顺下了马,向两军的中间位置走了过去。
李承乾和慕容顺两个人来到了那大伞的下面。
李承乾施礼:“慕容太子,别来无恙!”
慕容顺把李承乾仔细地打量了一番。
他发现李承乾又长高了一些,变得更加英俊和沉稳了。
慕容顺说:“平西大元帅越发光彩照人了,听说你召我前来,不敢不来呀。”
“咱们俩也算是老朋友了,又何必说这些?”李承乾一笑,“请坐吧!”
两个人便在文案的左右坐了下来。
李承乾亲自为他倒了一碗茶,也给自己倒了一碗。
李承乾神色自若:“想当年,你在长安之时,那时本元帅还小,有时候你会带着本元帅一起玩耍。”
李承乾的一席话勾起了慕容顺的回忆。
诚如李承乾所说的那样,他在长安的那段日子里,过得倒也悠闲,比起当年被隋炀帝扣押起来时,舒服多了。
闲来无事,他便会去找李承乾玩耍,因为他发现虽然李承乾的年龄小,却比同龄人心智成熟,看问题见解独到,言谈举止可不像那不懂事的孩子,所以,他们俩也算是忘年交了。
慕容顺就说:“其实,我很怀念在长安的那段日子,我也不希望我们两国之间发生战争,可是,我能力有限,很多事情不是我能左右的。”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道:“这些,我完全可以理解。
另外,你的儿子慕容诺曷钵,在大兴善寺过得很好。”
慕容顺再三称谢:“我也听说了,太子十分关照他,我心中十分感激。
你们也没有因为我们双方交战,拿他做人质。”
“法通跟在高僧波颇的后面,学会了很多东西,进步很大啊。”
“是啊,现在请他到吐谷浑来,他都不愿意回来了。”
两个人说到这里,哈哈大笑。
李承乾端起茶碗,轻轻地吹拂着飘散在茶碗上的茶叶,眼瞅着那十万吐谷浑的军队,从容地说道:“慕容太子,你回到吐谷浑之后,过得还好吗?”
“不瞒你说,我回到吐谷浑之后,还不如在长安过得潇洒快活,整天怄气。”
“哦,有什么人敢给太子你气受?”
慕容顺回头看了看天柱王:“实不相瞒,我回来之后,努力地劝说父亲和大唐和平相处,可是,天柱王总是在旁边唆使我的父亲侵占大唐的边境,我已经阻止了很多次了,如果不是因为我,可能侵犯的次数远远不止这些。”
“是吗?如此说来,慕容太子还是非常明事理的呀。”
两个人又谈了一些在长安的往事,大概一共谈了两个多时辰,那太阳从正中逐渐偏移到西边。
吐谷浑这边的军士,有的体质弱,招架不住,已经昏倒在地上。
天柱王急得满头大汗,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雪儿姑娘领着数百名女子来到天柱王军队的面前,和天柱王手下的军士打情骂俏。
那些军士哪里见过这么多的美女,夏天穿得又少,身材暴露无遗,一个个眼都直了,哈喇子流了一地。
天柱王瞅着雪儿,心想这丫头长得倒是不错,没想到竟然敢在自己的面前撒野。
天柱王怒道:“你们这是干什么?速速离去,再要在此捣乱,休怪本王不客气了!”
雪儿一笑:“想必你就是天柱王吧,怎么肝火这么盛啊?
要不要我送两个美女帮你消消火啊?”
天柱王的鼻子都气歪了,把佩刀拔出了一半:“你们快走,再不走的话,我把你们通通抓起来!这里是两军阵前,你们在捣什么乱?”
“好好好,走,我们就这就走,姐妹们,快撤!”雪儿招呼了一声,那数百名女子,又跟在她的身后退了回来。
这么一耽误,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终于,李承乾和慕容顺也谈完了,各自回到自己的队伍之中。
天柱王就问慕容顺:“你和李承乾都说了些什么?”
慕容顺说:“什么也没说!”
天柱王一听,顿时恼火了起来:“你们俩从中午一直谈到傍晚,怎么能说,什么也没说呢?”
“不过是谈一些无关紧要的往事罢了。”
“你与李承乾之间能有什么往事可谈?”
慕容顺把眼一瞪:“怎么,我和他之间的往事还要向你报告吗?”
“呃——,”天柱王顿时噎住,他趁机建议道,“既然我们已经到了这里,怎么能空手而回呢?
不如趁此机会打他们一下!”
“不可,唐军的人马也不少,你有必胜的把握吗?”
“上一次,我们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次我定能将李承乾生擒活拿。”
还没等到慕容顺点头答应,天柱王已经下令发起了攻击。
可是,当他们的军士准备向前冲锋的时候,却发现太阳的光线正好照耀在他们的脸上,实在是太刺眼了,众军士的眼睛简直睁不开。
那些吐谷浑的军士就好像瞎子似的,往前冲!
李承乾早已命弓箭手严阵以待,下令道:“放箭!”
唐军的弩是李承乾最新设计的太子弩,箭支也是经过改进的,威力大增!
只是片刻的功夫,便射杀了上千名的吐谷魂军士,其他的军士见攻不上去,便又退了回去。
天柱王命令:“赶紧撤退!”
他们刚要撤退,在他们的左侧,吐蕃的大相尚囊率领一万骑兵杀出,右边有李恪率领一万铁骑从高坡之上冲了下来。
天柱王以为吐蕃的军队是来支援他们的,并没有加以防范,等到大相尚囊的军队到了近前,向他们发起攻击的时候,他才醒悟过来,大声喊道:“大相尚囊,你特么是不是搞错了?
我们是盟友,你不去攻打唐军,怎么向我们自己人下手啊?”
“呸!谁是你的盟友?老子杀的就是你!”
大相尚囊挺大枪来斗天柱王,天柱王见他来势凶猛,吓得调转马头就跑。
吐谷浑的军队四面受敌,死伤了数千人,退回伏俟城中,不敢再出来。
李承乾并没有让大军围攻他们,而是率军撤退到一百里之外,驻扎了下来。
唐军打了胜仗,士气高涨。
当天晚上,李承乾宴请诸将,其中包括李恪和大相尚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大相尚囊道:“大元帅,你打仗的风格真是独树一帜,我从来没见过在战场之上还有那么多女人的。”
李承乾微微一笑:“这个法子也不是本元帅想到的。”
“哦,那么是谁想到的?”
苏婉说:“这是本太子妃的主意。”
大相尚囊竖起了大拇指:“太子妃果然智慧过人呐,这么一来,那些吐谷浑的军士哪里还有斗志呢?”
苏婉微微一笑:“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消磨他们的斗志,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是想借此机会拖延时间。
当太阳转到西边,将要下山的时候,光线正好照射在他们的脸上。
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和瞎子没什么区别。
因此,他们就很容易被击退!”
众人一听,都拍手叫好!
大相尚囊就说:“那一次,太子妃在我们吐蕃之时,我带领了许多人马去攻打苏毗王子,却死伤了很多人,也没能把他给抓住,而太子妃却扮作一位书生,只不过是三言两语,就使得苏毗王子上了当,自投罗网。
说实话,当时,我真是很不服气,也不相信,但是,今日看来,太子妃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你过奖了。”
李恪就说:“皇兄,此次我们唐军打了胜仗,我们不如一鼓作气,把伏俟城给拿下来便是!”
李承乾眼看着李恪:“你勇气可嘉呀,但是,吐谷浑的军队虽然败了一阵,实力犹存。
而且伏俟城非常坚固,如果强攻的话,那么,我们得死多少人?这太不划算了。”
众人听了,都觉得李承乾分析得对呀。
大相尚囊就说:“这样吧,我倒是有个想法。我们不如如此这般。”
“只是这
样太危险了啊。”李承乾说。
“没关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